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难点之一,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设法予以改善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试以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分析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包括其优势、实践路径和具体的实践方式等,并在分析中给出具体内容,以期使當前初中教学相关状况得到明晰,并使对应理论得到完善,指导于后续具体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175-02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即合作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的融合,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阅读、观察、讨论、听讲等途径实现想对独立探究和小组规模的合作,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知识的一种方法。初中数学带有明显的规律性,知识之间的衔接性也较轻,这是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基础,本文对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一、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
(一)教师占据主体地位
初中数学教学属于重难点教学内容之一,由于学生本身的理解能力不足,而且理性思维习惯尚未养成,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但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位置过于重要,其对知识点的讲解成为了课堂和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学的效果难以保证,学生的思维培育也无从谈起。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数学具有极为明显的理性特征,而初中生的相关思维方式并不完善,对理性的思考存在一定的抗拒性,更喜欢凭借直觉进行学习方面好恶的判断,这导致了其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的基本情况。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初中生在学习时,最不愿意接触的科目正是数学,这也体现了其缺乏兴趣的现状。
(三)教学模式僵化
教学模式的僵化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数学教学需要以相对固定的模式讲解知识点,但知识点的发现过程却可以是丰富的,不必完全依赖教师的讲解。我国目前部分初中由于教学压力大,学生的学习任务也较重,无法通过自主的方式进行完全探究性的学习,后续工作中,如何改善也需教育部门和人员加以斟酌。
(四)课堂练习不足
课堂练习环节是巩固知识的直接、有效方式,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尤其如此,学生在初步掌握相关规律和概念后,通过习题加以巩固,能够进一步保证掌握的效果,但由于教科书部分练习内容过于简单,而且课堂时间有效,相关练习往往不足,导致教学成果无法完全让人满意。
二、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一)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的优势
1.实现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核心内容是“合作”、“探究”,其基本思想是要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探讨问题并发生知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鉴于数学学习中,原理和概念突出的特点以及知识之间明显的衔接性,这一方式拥有良好的实现空间,能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加强。
2.有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本质是培育被教育者形成独立的思想和思考习惯,在这一基本要求下,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非常明显,而合作探究式教学法能够实现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在具体的应用中,学生也能够更广泛、深入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合作学习以及必要的师生沟通掌握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索、思考,其思考能力得到了培育,当这一习惯形成,后续数学教学以及其他教育活动都能更好的开展。
(二)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1.课堂上的实践
课堂实践是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最主要的实践路径,教师应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始前,拟定相关中、长、短期教学计划,并思考其可行性,尤其应注意课堂环节的讨论引导,应确保讨论内容的明确、知识点排布的稳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循序渐进,合作探究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1]。
2.课后的实践
课后的实践主要依靠翻转课堂等形式实现。教师可以将相关数学教学的内容和资料通过互联网传输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课下和家庭等环境中了解下一课时的学习内容,提前进行学习、合作、讨论,以便发现重难点,并在课堂阶段更好的进行针对性学习,提升自身学习效果和总体的教学效果。
(三)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的方式
1.培育学生成为主体
对学生主体的培育,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如进行三角形相关教学,可以设定探究问题为等腰三角形的证明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间开展交流互动,进而得出问题答案,具体问题可以是“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9厘米和4厘米两部分,则此三角形的底边长为多少”等,学生在研究中自行进行讨论和合作,能够较好的完成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体。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可以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下具体进行。主要方式为在教学活动中创造合作情境,如初中数学的直角坐标系教学,可以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一位画出坐标,另一位标注出坐标点。并设置不同组别,进行比赛,在合作中完成学习,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强化,其学习兴趣则在比赛和竞争环境中得到了培养,教学和学习效果都能够得到提升。这是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下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方式之一[2]。 3.应用更多教学方式
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下,教学方式的变化拥有了更大的进行空间,学习作为主体,教師只进行引导,这意味着不同的教学知识点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初中代数部分的“二元一次方程”,在教学任务中,“二元一次方程”的重难点是理解方程并能够熟练的运用,在理性思维模式下,学生往往难以充分理解方程的含义。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下,两个未知量可以通过实物演示的方式强化表达,比如设定班级男学生的数目为x,作为第一未知量;设定班级女学生的数目为y,作为第二未知量,假定班级学生总数为50,男学生30人,女学生20人,给出方程式:x-10=y;2y-10=x等,设定两个或者更多不同的方程式表达男学生和女学生的数目。之后将所有学生划分为10个小组,要求女学生计算男学生人数,男学生计算女学生人数,以讨论、探究的方式实现方程的求解。使学生初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以及其基本用法,在增加乘除等内容,提升难度,也要求学生讨论、合作探索,以此加强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的掌握程度。更多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更好发挥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优势,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果[3]。
4.完善课堂练习环节
课堂练习环节的完善,能够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相关知识。比如初中统计学入门知识,这一部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当高的应用程度和较广的应用范围,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之一。课堂上,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完成基础内容的讲授。之后给定题目:“2014年7月份出现降雨天气7天、2015年7月份出现降雨天气8天、2016年7月份出现降雨天气11天,推测2017年7月份出现降水的天数。”由学生进性分组合作,根据统计学中的概率学原理进行合作和探索,无论结果如何,都对学生的讨论行为、合作意识予以肯定,提升练习环节的效果。
三、总结
通过分析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了解了相关基本内容。目前来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一定问题,包括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模式僵化、课堂练习不足等,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改变相关问题,可行路径包括课堂、课后两方面,具体方式有培育学生成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更多教学方式、完善课堂练习环节等。后续工作中,应用上述理论有助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杜满良.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9):129.
[2]巩雪.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6,(32):126-127.
[3]严伟娟.浅谈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新课程(中旬),2014,(04):101.
【关键词】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175-02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即合作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的融合,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阅读、观察、讨论、听讲等途径实现想对独立探究和小组规模的合作,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知识的一种方法。初中数学带有明显的规律性,知识之间的衔接性也较轻,这是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基础,本文对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一、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
(一)教师占据主体地位
初中数学教学属于重难点教学内容之一,由于学生本身的理解能力不足,而且理性思维习惯尚未养成,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但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位置过于重要,其对知识点的讲解成为了课堂和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学的效果难以保证,学生的思维培育也无从谈起。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数学具有极为明显的理性特征,而初中生的相关思维方式并不完善,对理性的思考存在一定的抗拒性,更喜欢凭借直觉进行学习方面好恶的判断,这导致了其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的基本情况。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初中生在学习时,最不愿意接触的科目正是数学,这也体现了其缺乏兴趣的现状。
(三)教学模式僵化
教学模式的僵化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数学教学需要以相对固定的模式讲解知识点,但知识点的发现过程却可以是丰富的,不必完全依赖教师的讲解。我国目前部分初中由于教学压力大,学生的学习任务也较重,无法通过自主的方式进行完全探究性的学习,后续工作中,如何改善也需教育部门和人员加以斟酌。
(四)课堂练习不足
课堂练习环节是巩固知识的直接、有效方式,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尤其如此,学生在初步掌握相关规律和概念后,通过习题加以巩固,能够进一步保证掌握的效果,但由于教科书部分练习内容过于简单,而且课堂时间有效,相关练习往往不足,导致教学成果无法完全让人满意。
二、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一)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的优势
1.实现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核心内容是“合作”、“探究”,其基本思想是要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探讨问题并发生知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鉴于数学学习中,原理和概念突出的特点以及知识之间明显的衔接性,这一方式拥有良好的实现空间,能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加强。
2.有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本质是培育被教育者形成独立的思想和思考习惯,在这一基本要求下,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非常明显,而合作探究式教学法能够实现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在具体的应用中,学生也能够更广泛、深入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合作学习以及必要的师生沟通掌握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索、思考,其思考能力得到了培育,当这一习惯形成,后续数学教学以及其他教育活动都能更好的开展。
(二)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1.课堂上的实践
课堂实践是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最主要的实践路径,教师应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始前,拟定相关中、长、短期教学计划,并思考其可行性,尤其应注意课堂环节的讨论引导,应确保讨论内容的明确、知识点排布的稳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循序渐进,合作探究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1]。
2.课后的实践
课后的实践主要依靠翻转课堂等形式实现。教师可以将相关数学教学的内容和资料通过互联网传输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课下和家庭等环境中了解下一课时的学习内容,提前进行学习、合作、讨论,以便发现重难点,并在课堂阶段更好的进行针对性学习,提升自身学习效果和总体的教学效果。
(三)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的方式
1.培育学生成为主体
对学生主体的培育,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如进行三角形相关教学,可以设定探究问题为等腰三角形的证明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间开展交流互动,进而得出问题答案,具体问题可以是“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9厘米和4厘米两部分,则此三角形的底边长为多少”等,学生在研究中自行进行讨论和合作,能够较好的完成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体。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可以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下具体进行。主要方式为在教学活动中创造合作情境,如初中数学的直角坐标系教学,可以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一位画出坐标,另一位标注出坐标点。并设置不同组别,进行比赛,在合作中完成学习,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强化,其学习兴趣则在比赛和竞争环境中得到了培养,教学和学习效果都能够得到提升。这是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下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方式之一[2]。 3.应用更多教学方式
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下,教学方式的变化拥有了更大的进行空间,学习作为主体,教師只进行引导,这意味着不同的教学知识点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初中代数部分的“二元一次方程”,在教学任务中,“二元一次方程”的重难点是理解方程并能够熟练的运用,在理性思维模式下,学生往往难以充分理解方程的含义。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下,两个未知量可以通过实物演示的方式强化表达,比如设定班级男学生的数目为x,作为第一未知量;设定班级女学生的数目为y,作为第二未知量,假定班级学生总数为50,男学生30人,女学生20人,给出方程式:x-10=y;2y-10=x等,设定两个或者更多不同的方程式表达男学生和女学生的数目。之后将所有学生划分为10个小组,要求女学生计算男学生人数,男学生计算女学生人数,以讨论、探究的方式实现方程的求解。使学生初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以及其基本用法,在增加乘除等内容,提升难度,也要求学生讨论、合作探索,以此加强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的掌握程度。更多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更好发挥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优势,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果[3]。
4.完善课堂练习环节
课堂练习环节的完善,能够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相关知识。比如初中统计学入门知识,这一部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当高的应用程度和较广的应用范围,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之一。课堂上,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完成基础内容的讲授。之后给定题目:“2014年7月份出现降雨天气7天、2015年7月份出现降雨天气8天、2016年7月份出现降雨天气11天,推测2017年7月份出现降水的天数。”由学生进性分组合作,根据统计学中的概率学原理进行合作和探索,无论结果如何,都对学生的讨论行为、合作意识予以肯定,提升练习环节的效果。
三、总结
通过分析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了解了相关基本内容。目前来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一定问题,包括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模式僵化、课堂练习不足等,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改变相关问题,可行路径包括课堂、课后两方面,具体方式有培育学生成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更多教学方式、完善课堂练习环节等。后续工作中,应用上述理论有助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杜满良.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9):129.
[2]巩雪.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6,(32):126-127.
[3]严伟娟.浅谈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新课程(中旬),2014,(0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