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一些以工科专业为主的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是一门尤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石,起着铺垫和桥梁作用。本文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电工基础》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 电工基础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26-01
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 ,逻辑思维能力欠缺,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针对于《电工基础》专业性、逻辑性较强的学习,更会引起学生厌学的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中职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一些方式、方法都正处于探索与尝试阶段。在电工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切实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有利于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提高,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1.中职生现状
1.1学习兴致不高、基础偏差、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当今,考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多为初中起点,属于中考的失利者,他们对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耐性和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力,甚至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而且,存在一部分学生连初中物理电学部分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掌握,由此可见,学生的基础普遍偏差,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1.2难于管理、无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的叛逆阶段,不愿服从父母以及老师的教导,再加上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和不健全的家庭的影响,缺失了父爱或母爱,导致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变化;缺失了父母的关心和培养,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自己的将来更是感觉到渺茫。
1.3思维灵活、好动
中职生在初中阶段不重视学习,比较贪玩。他们专心于人际交往,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因此,中职生普遍具有性格开朗、外向,思想比较开放,思维比较灵活, 胆子大、好动等特点。
2.根据当今中职生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中职《电工基础》教学的探讨
2.1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1.1多设疑问法
教学过程是一种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的活动,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而巧妙地故设疑问,提出富有启发性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使学生思维进入积极的状态从而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具有较好的效果。【1】如可以提问:为什么把一个铁钉放在磁铁附近,铁钉会受到力的作用被磁铁吸引?为什么一只麻雀站在裸露、带电的电线上安然无恙?再例如:为什么在购买灯泡的时候要确认它的电压等级?为什么把几盏灯串联在一起,再接到原有的电源上,每盏灯的亮度会变暗?这几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进行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1.2采用比喻法
《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具有概念多、公式与定理多、知识含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中职生而言,学习起来更是困难。学生们普遍反映学习电工基础的心得:理论难懂,公式难记,习题难解。针对这种情况,要将深奥、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适当的采用比喻的手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2.1.3开展趣味实验法
《电工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样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对电工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2.2与时俱进,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因材施教,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断提高进步
2.2.1将《电工基础》课堂转入实验室
《电工基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对课程掌握的如何,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学生重理论考试,轻实际技能;管理者重理论教学效果,忽视实验教学管理,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2.2吃透教材,吃透学生
教师在讲课前的备课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吃透教材”才能精心地设计课堂,细心地研读教材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例如:在学习并联电阻的分流公式时(以三个电阻并联为例),学生只知道背诵公式:I1=■,而不知道其得来的原因,老师的回答也只是告诉学生熟记公式。针对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等方面的因素,做到因材施教。
2.2.3切合学生生源质量,使用自编校本教材
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教材的选择不应过难或过于简单。过难会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学懂,抵消了学习的积极性,出现“吃不消”的现象;过于简单、内容过度压缩使学生很容易学懂,但感觉学不到什么东西,出现“吃不饱”的现象。我校根据近几年学生生源的质量情况,自主编写的《电工基础》教材,穿插着实验内容,不但内容充实,章节衔接循序渐进,而且符合我校学生的整体水平,师生反响良好。
2.2.4订单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时刻要与社会需求同步,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以及教学内容,才能够与时俱进。我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大胆实践、小心求证,组建的“订单式”教学班初见成效。关键在于学校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开设相应的电工教学课程,不断丰富、调整课程的内容,使专业方向倾向于企业需求。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员来校指导,委派学校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去学习,使授课内容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连接。
2.3走出去,鼓励学生、教师参加电工类的技能大赛,丰富、更新知识水平
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的制订者,一般是在本地区或本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管理者或是学术、技能带头人。他们制订出的内容和标准,一方面结合了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使技能大赛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技能大赛的方案在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并注重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切实突出与时俱进的技能性,使技能大赛具有较强的选优功能。
教学的方式、方法直接决定着中职电工教学课程的效果,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中职学校教育的需求。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中职电工教学的水平,使学生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和应用型人才转化,提高学生学习素养,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牛丽云:浅谈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F718.5],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2月。
[2]李树海:《电工》(低压运行维修)[TM08],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3]傅艳玲:电工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F718],教育科学周刊,2011年8月。
【关键词】中职 电工基础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26-01
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 ,逻辑思维能力欠缺,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针对于《电工基础》专业性、逻辑性较强的学习,更会引起学生厌学的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中职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一些方式、方法都正处于探索与尝试阶段。在电工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切实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有利于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提高,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1.中职生现状
1.1学习兴致不高、基础偏差、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当今,考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多为初中起点,属于中考的失利者,他们对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耐性和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力,甚至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而且,存在一部分学生连初中物理电学部分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掌握,由此可见,学生的基础普遍偏差,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1.2难于管理、无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的叛逆阶段,不愿服从父母以及老师的教导,再加上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和不健全的家庭的影响,缺失了父爱或母爱,导致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变化;缺失了父母的关心和培养,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自己的将来更是感觉到渺茫。
1.3思维灵活、好动
中职生在初中阶段不重视学习,比较贪玩。他们专心于人际交往,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因此,中职生普遍具有性格开朗、外向,思想比较开放,思维比较灵活, 胆子大、好动等特点。
2.根据当今中职生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中职《电工基础》教学的探讨
2.1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1.1多设疑问法
教学过程是一种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的活动,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而巧妙地故设疑问,提出富有启发性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使学生思维进入积极的状态从而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具有较好的效果。【1】如可以提问:为什么把一个铁钉放在磁铁附近,铁钉会受到力的作用被磁铁吸引?为什么一只麻雀站在裸露、带电的电线上安然无恙?再例如:为什么在购买灯泡的时候要确认它的电压等级?为什么把几盏灯串联在一起,再接到原有的电源上,每盏灯的亮度会变暗?这几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进行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1.2采用比喻法
《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具有概念多、公式与定理多、知识含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中职生而言,学习起来更是困难。学生们普遍反映学习电工基础的心得:理论难懂,公式难记,习题难解。针对这种情况,要将深奥、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适当的采用比喻的手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2.1.3开展趣味实验法
《电工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样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对电工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2.2与时俱进,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因材施教,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断提高进步
2.2.1将《电工基础》课堂转入实验室
《电工基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对课程掌握的如何,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学生重理论考试,轻实际技能;管理者重理论教学效果,忽视实验教学管理,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2.2吃透教材,吃透学生
教师在讲课前的备课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吃透教材”才能精心地设计课堂,细心地研读教材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例如:在学习并联电阻的分流公式时(以三个电阻并联为例),学生只知道背诵公式:I1=■,而不知道其得来的原因,老师的回答也只是告诉学生熟记公式。针对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等方面的因素,做到因材施教。
2.2.3切合学生生源质量,使用自编校本教材
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教材的选择不应过难或过于简单。过难会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学懂,抵消了学习的积极性,出现“吃不消”的现象;过于简单、内容过度压缩使学生很容易学懂,但感觉学不到什么东西,出现“吃不饱”的现象。我校根据近几年学生生源的质量情况,自主编写的《电工基础》教材,穿插着实验内容,不但内容充实,章节衔接循序渐进,而且符合我校学生的整体水平,师生反响良好。
2.2.4订单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时刻要与社会需求同步,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以及教学内容,才能够与时俱进。我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大胆实践、小心求证,组建的“订单式”教学班初见成效。关键在于学校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开设相应的电工教学课程,不断丰富、调整课程的内容,使专业方向倾向于企业需求。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员来校指导,委派学校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去学习,使授课内容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连接。
2.3走出去,鼓励学生、教师参加电工类的技能大赛,丰富、更新知识水平
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的制订者,一般是在本地区或本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管理者或是学术、技能带头人。他们制订出的内容和标准,一方面结合了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使技能大赛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技能大赛的方案在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并注重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切实突出与时俱进的技能性,使技能大赛具有较强的选优功能。
教学的方式、方法直接决定着中职电工教学课程的效果,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中职学校教育的需求。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中职电工教学的水平,使学生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和应用型人才转化,提高学生学习素养,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牛丽云:浅谈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F718.5],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2月。
[2]李树海:《电工》(低压运行维修)[TM08],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3]傅艳玲:电工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F718],教育科学周刊,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