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的水处理技术中,生物处理法已成为水污染控制的主要方法,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将成为水污染控制领域重点开发和应用的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内容与特点,着重综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废水生物处理、生物修复以及微生物水处理剂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现代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控制领域中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废水生物处理;生物修复;水处理剂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水污染控制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的水处理技术中,生物处理法已成为世界各国控制水污染的主要手段,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将成为水污染控制领域重点开发和应用的技术手段,主要应用于废水处理、生物修复以及微生物水处理剂等方面。
  一、现代生物技术的内容与特点
  现代生物技术是指以DNA 技术为先导,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生物修复技术在内的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统称[1,2]。其中每个方面都有其特定的理论基础和不同的应用领域,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补充和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生物技术的特点大致有:①以生物为对象,不依赖地球上的有限资源,而是着眼于再生资源的利用;②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过程简单,可连续化操作,并可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③开辟了生产高纯度、优质、安全可靠的生物制品的新途径;④可解决常规技术和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⑤可定向地按人们的需要创造新物种、新品种和其他有经济价值的生命类型。
  二、现代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废水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转移和转化,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处理方法。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发展迅速,好氧法、厌氧生物法以及生物发酵法已趋于成熟,所以,这里只介绍固定化等新兴技术。
  (一)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生物工程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进入80年代后国内外开始应用这种具有独特优点的新技术来处理工业废水和分解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一些具有特异性的优势菌种不断得到改造或创造,将这些高效专性菌如脱色菌、脱氮、脱磷菌假单胞菌等进行固定化后,菌体密度提高,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尤其是对难降解有毒物质有明显优势。王增长等人利用新研制的聚集—交联固定化细胞技术,将筛选的高效优势脱色菌种固定在活性污泥上,投加于“厌氧—好氧—生物滤池 ”工艺流程中,处理印染废水,结果表明:出水色度极低,处理后的水可回用。
  (二) 生物强化处理技术 为了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而向废水中投加从自然界中筛选的优势菌种或通过基因组合技术产生的高效菌种,以去除某一种或某一类有害物质。主要强化方法有:①高浓度活性污泥法,以高污泥浓度和长泥龄来促进对难分解物质的处理,加快反应速度。日本用该法处理难分解的聚乙烯醇和粪便污水取得显著效果。②生物—铁法,是在普通活性污泥中加入无机盐,多用铁盐(氢氧化铁或氧化铁粉),形成生物铁絮凝体活性污泥,具有高浓度活性污泥法的特点,主要用来提高除磷效果。③生物—活性炭法,综合利用微生物氧化能力和活性炭良好的吸附能力,使二者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在该系统中,每g活性炭去除 1~3gCOD ,分解废水毒性能力明显增强,同时提高脱氮水平。
  (三)生物反应器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现代化的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其共同特点是反应器内装有比表面大的载体,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供气或供给的其他反应条件优越,污染物具有充分的时间与微生物接触,有利于增强微生物的分解代谢能力。目前,2000m3的反应器已经问世。虽然其处理能力较低,造价较高,但其管理方便 ,运行费用低,所以欧美地区约有 7%的污水处理厂采用该技术。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
  三、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将土壤、地下水或海洋中污染物现场降解为CO2和H2O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工程技术系统。这项技术正被用于清除地下水、废水中的污染物。金属虽然不能被生物降解,但微生物可将其转移或降低其毒性。为了加快去除污染物的进程,常常采用许多强化措施,使自然生态系统维持原状的前提下,使受污染的环境得以修复。研究表明 ,生物修复与传统的物化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经济,仅为物化法30%-50%;②对环境影响小,不产生二次污染,遗留问题少;③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的浓度;④修复时间较短,就地修复,操作方便。
  生物修复中主要涉及两大问题,即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为提高有效性今后将应用分子微生物学分离、鉴别、制造更高效降解和聚集有害有毒化合物的微生物。为提高生物修复的安全性评价水平,需发展鉴定微生物的分子生物技术,以确定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去留和基因。
  四、微生物水处理剂
  微生物水处理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是一种由优势互补的微生物菌群、繁殖促进剂和活化剂配制而成的活性微生物制剂,已经在保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用于环境净化的微生态制剂由于其应用范围广、使用安全、无副作用,为区域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重要手段。欧美近年来加快了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已有采用微生态制剂原位修复水体的成功实例。②生物吸附剂。生物吸附剂是废水生物处理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高比表面积和高吸附率的生物体吸附水中的污染物;另一类是集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能力为一体净化废水中的污染物的生物吸附剂。目前生物吸附剂的固定化技术使生物与离子交换树脂一样能解吸回收金属和重复利用。③微生物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是利用生物技术,通过微生物发酵,抽提精制而得到的一种具有生物分解性和安全性的新型、高效、无毒的廉价的水处理剂,这些是无机或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所不具备的。其特点是降解性能好,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目前,已筛选出19种具有絮凝能力的微生物,其中,霉菌8 种,细菌5种,放线菌5种,酵母菌1种。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微生物水处理剂的开发与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现代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控制领域已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和应用前景。但笔者认为,今后应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①分离、筛选和培养高效降解菌,利用微生物共代谢作用、多菌种协同作用降解难降解污染物;②构建高效反应器,优化运行条件,探索新技术新方法;③开发高效、无毒、廉价、可大批量生产的微生物水处理剂;④着力实践和推广生物修复示范工程,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李亚一.生物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
  [2]王凯军.发达国家环境生物技术研究规划简介[J].给水排水.1996.22(9):7-9.
  [3]唐琼等.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及前景[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10):28-35.
  [4]王增长,牛志卿.利用生物工程治理印染废水及回用中试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6.16(4):271-274.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其他文献
摘 要:无纸化考试与传统的考试方式相比,它以电子试卷取代了纸质试卷,以电子档案取代了纸质档案。它利用计算机程序自动评改、自动计算并登记分数取代了传统重复、机械的改卷、统分,减少了人为因素而造成的错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宝贵的人力物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上机实践能力。鉴于此,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无纸化考试的优势及无纸化考试试点平台建设作出简要阐述。  关键词:无纸化;考试试点;平台  考试作为
期刊
摘 要:文章首先对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接着分析了改善措施及对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中水;方法  一、我国污水处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空置率对运行成本的影响。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存在房地产过度开发现象,许多地块的楼盘都存在空置率高的情况,基本很难保证建设完成后在短期内入住率达到设计居住人口,相应的污水处理系统在短时期内的处理水量也就不可能
期刊
摘 要:本文对甘肃省缺水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在自然力影响因子系统、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影响因子系统、社会生活水平影响因子系统中找到影响缺水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自然力影响因子中,年降水量、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是缺水的主要原因;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系统与社会生活水平系统中,城镇人口、居民蓄水量、GDP以及水资源的利用发展率是主要因素。其次,利用多远线性回归模型对甘肃省未来水资源状况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企业跨国经营日趋深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冲突表现尤为突出。如何解决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员工的文化冲突摩擦,成为跨文化企业管理中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的认识就中西方企业文化冲突的管理策略提出了相应见解。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文化冲突;跨文化管理  一、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利用资源,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本、技术管理、市场、研究
期刊
摘 要:数字化测量是建立在虚拟仪器的应用基础上,结合开放数据库互连与sqlsenrer 7.0等软件开发工具,将虚拟仪器与网络技术有机的统一起来,从而形成环境监测的远程操作。虚拟仪器的应用与网络资源和技术的利用,将环境监测的手段推向了数字化的测量时代,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共享与环境监测仪器的在线互连功能。  关键词:虚拟仪器;环境监测;数字化;intemet;lab windows/cvi  大气污染
期刊
摘 要:文章从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特点入手,详细分析了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存在辐射范围广,强度较大,污染断断续续等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建筑施工噪声环境污染的现状,积极探析了如何实现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预防和管理对此,对于现阶段建筑施工噪声环境污染预防和管理工作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 噪声环境污染 ;环境防治对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度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不断
期刊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档案馆的业务功能得到了拓展和丰富,也就带了档案馆业务流程重组,在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基本达成的前提下,重新审视档案馆的业务流程,以档案馆用户需求为目标,打破原有职能部门的划分界线,对档案馆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使档案馆通过变革增强与新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实现高效、快速的运转。通过业务流程重组,使档案馆人力资源、文化与信息资源、财力及设备与技术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化
期刊
摘 要:通过了解室内空气放射性污染的现状,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科学的防治对策。利用综述对一些相关的权威资料阅读和分析进行归纳总结。 结论政府职能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制定和执行装修装饰材料环保标准;提高全民室内环保意识,合理使用装饰材料,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室内污染;放射性污染;内辐射;装修材料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房、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管理活动中,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对于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几点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预算;成本控制;问题;解决对策  近年来国内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企业如果想要生存,一定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也是这样,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有效控制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掀开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崭新一页,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也为公证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本文分析了当前公证队伍的现状与不足,并就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公证队伍建设,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开启了“依法治国”的新篇章,党的中央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明确提出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