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不是那次隆重的家庭大聚会,她可能还会和他继续守着那份贫寒却不失甜蜜的小日子,一路平平淡淡地走下去。
那天,家里七个女儿全都携家带口从不同的地方汇聚到父母的身边。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儿,老七,前面有六个姐姐。人逢喜事精神爽,那天,家里的热闹喜庆自是不必言说。六位姐夫端座在客厅里高谈阔论。姐姐们的眼光都很高,挑的姐夫个个顶呱呱,从政的,经商的,总之,都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人。坐到一起,他们就有聊不完的话题。那样的热闹里,唯独少了一个人,她的丈夫。一位默默无闻的小职员,每月拿着微薄的薪水,更无显赫的业绩可谈。那天,他成了可有可无的局外人,谈得热烈的姐夫们似乎都把他忘记了。她却不能忽略他。悄悄挤身到厨房,看到他正在厨房里挥汗如雨。见她进门,他嘿嘿地笑:“姐夫们聊的话题,我也插不上嘴,来这里帮妈忙活儿一下吧。”她的心,忽然就轻轻地疼了一下。聚会归来的那一夜,她辗转难眠,半夜就起身将他摇醒了:“咱们的日子,得改个过法,总不能一辈子这样活在人眼下……”夫妻两个的意见不谋而合,丈夫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她创业的请求。几经周密的市场调查,他们决定在那个城市最繁华热闹的地段开一家火锅店。
二十几年前,三千块钱的创业底金,对每月工资只有区区几十元的他们来说,也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他们忍痛把房子卖掉,租了临街的一间小店。小小的一间门面,支起三口锅,他们的夫妻店就算开始了。他进料,她理店,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想着红红火火的日子就此开始,她梦里都会笑醒。然而,现实跟梦想,总是有着太大的落差。火锅店开店第一个月,他们急急地盘点,结果却让她和丈夫大吃一惊,那个月,他们没有赚到一分钱,倒是莫名其妙地赔了几百块进去;咬着牙坚持着再开,第二个月盘点,倒没有赔,可还是没有赚到什么钱……这样一连几个月下来,眼看着投进去的几千块钱已经打了水漂儿,她急得嘴上都起了泡。倒是他,在那时显出了一个男人的沉稳与风度,他安慰她:刚开始起步,难免要交一笔学费进去的。那句话,又给她注入了新的力量。他们开始静下心来,琢磨问题的所在。没有什么秘方可用,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他们便从最基本的小事抓起。从火锅的口感到店里的服务质量,他们一点都不敢马虎。那时,她是店里的老板,也是服务员,在顾客吃饭的间隙,她时不时都会走上前去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或建议。她始终坚持一个观点,要让顾客高高兴兴来,满满意意走。在他们的苦心经营下,店里生意慢慢有了起色,回头客渐渐多起来。她永远都忘不了,她的火锅店第一次赢利的那个月。那个月底,同往常一样盘点,他们摸到了自己赚来的第一桶金。七十块钱,不多,却让他们看到了一份崭新的希望。
此后,他们的生意渐入佳境。他们的火锅店由最初的三口锅慢慢发展到三十口,三百口……店面由最初的一家慢慢扩展到两家,三家……数十家继而遍布全国。她是个爱琢磨的女人,去自助餐厅用餐,忽然引发奇想,何不把那一经营理念用到他们的火锅生意上?所以,在那个城市,她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的店里第一次引入了自助火锅。偶尔到江边散步,正是两条支流的会合处,看到两股不同颜色的江水慢慢地向着彼此融会,却并不能立即汇成一股,中间总是还有一道清晰的分界线。那个场景,也给了她灵感。为何不来个一锅两吃,中间隔开,一边是辣的一边是不辣的,可以更好地照顾到顾客的不同口味?于是,鸳鸯火锅诞生了。
小小火锅,让她做大了,从没有奢望自己发大财做老总的她,却将自己的火锅事业做得红红火火。在全国开了数百家分店,甚至将分店开到了海外,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女子登上了北大的讲坛。不用什么词藻华丽的演讲稿,她的经历,就是一部最生动的教材。在那方神圣的讲台上,她对台下数千名年轻的学子说:我讲不出什么大道理,那些大道理你们甚至比我还懂,我只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你们,坚持把简单的小事情做好,一直做下去,就是成功!
她叫何永智,是遍布大江南北的鸳鸯火锅的创始人。
(摘自2010年3月18日
《湖南邮电报》)
那天,家里七个女儿全都携家带口从不同的地方汇聚到父母的身边。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儿,老七,前面有六个姐姐。人逢喜事精神爽,那天,家里的热闹喜庆自是不必言说。六位姐夫端座在客厅里高谈阔论。姐姐们的眼光都很高,挑的姐夫个个顶呱呱,从政的,经商的,总之,都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人。坐到一起,他们就有聊不完的话题。那样的热闹里,唯独少了一个人,她的丈夫。一位默默无闻的小职员,每月拿着微薄的薪水,更无显赫的业绩可谈。那天,他成了可有可无的局外人,谈得热烈的姐夫们似乎都把他忘记了。她却不能忽略他。悄悄挤身到厨房,看到他正在厨房里挥汗如雨。见她进门,他嘿嘿地笑:“姐夫们聊的话题,我也插不上嘴,来这里帮妈忙活儿一下吧。”她的心,忽然就轻轻地疼了一下。聚会归来的那一夜,她辗转难眠,半夜就起身将他摇醒了:“咱们的日子,得改个过法,总不能一辈子这样活在人眼下……”夫妻两个的意见不谋而合,丈夫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她创业的请求。几经周密的市场调查,他们决定在那个城市最繁华热闹的地段开一家火锅店。
二十几年前,三千块钱的创业底金,对每月工资只有区区几十元的他们来说,也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他们忍痛把房子卖掉,租了临街的一间小店。小小的一间门面,支起三口锅,他们的夫妻店就算开始了。他进料,她理店,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想着红红火火的日子就此开始,她梦里都会笑醒。然而,现实跟梦想,总是有着太大的落差。火锅店开店第一个月,他们急急地盘点,结果却让她和丈夫大吃一惊,那个月,他们没有赚到一分钱,倒是莫名其妙地赔了几百块进去;咬着牙坚持着再开,第二个月盘点,倒没有赔,可还是没有赚到什么钱……这样一连几个月下来,眼看着投进去的几千块钱已经打了水漂儿,她急得嘴上都起了泡。倒是他,在那时显出了一个男人的沉稳与风度,他安慰她:刚开始起步,难免要交一笔学费进去的。那句话,又给她注入了新的力量。他们开始静下心来,琢磨问题的所在。没有什么秘方可用,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他们便从最基本的小事抓起。从火锅的口感到店里的服务质量,他们一点都不敢马虎。那时,她是店里的老板,也是服务员,在顾客吃饭的间隙,她时不时都会走上前去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或建议。她始终坚持一个观点,要让顾客高高兴兴来,满满意意走。在他们的苦心经营下,店里生意慢慢有了起色,回头客渐渐多起来。她永远都忘不了,她的火锅店第一次赢利的那个月。那个月底,同往常一样盘点,他们摸到了自己赚来的第一桶金。七十块钱,不多,却让他们看到了一份崭新的希望。
此后,他们的生意渐入佳境。他们的火锅店由最初的三口锅慢慢发展到三十口,三百口……店面由最初的一家慢慢扩展到两家,三家……数十家继而遍布全国。她是个爱琢磨的女人,去自助餐厅用餐,忽然引发奇想,何不把那一经营理念用到他们的火锅生意上?所以,在那个城市,她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的店里第一次引入了自助火锅。偶尔到江边散步,正是两条支流的会合处,看到两股不同颜色的江水慢慢地向着彼此融会,却并不能立即汇成一股,中间总是还有一道清晰的分界线。那个场景,也给了她灵感。为何不来个一锅两吃,中间隔开,一边是辣的一边是不辣的,可以更好地照顾到顾客的不同口味?于是,鸳鸯火锅诞生了。
小小火锅,让她做大了,从没有奢望自己发大财做老总的她,却将自己的火锅事业做得红红火火。在全国开了数百家分店,甚至将分店开到了海外,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女子登上了北大的讲坛。不用什么词藻华丽的演讲稿,她的经历,就是一部最生动的教材。在那方神圣的讲台上,她对台下数千名年轻的学子说:我讲不出什么大道理,那些大道理你们甚至比我还懂,我只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你们,坚持把简单的小事情做好,一直做下去,就是成功!
她叫何永智,是遍布大江南北的鸳鸯火锅的创始人。
(摘自2010年3月18日
《湖南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