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出心裁斗琴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950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斗分高下,亦有雅俗之分。俗者,斗狗,斗鸡,斗蛐蛐;雅者,斗草,斗茶,斗山歌。
  苏州人喜欢将世俗的生活艺术化、情调化,看似三分附庸风雅,实有一丝闲情雅趣。好友大毛和薄皮别出心裁要来一番“斗琴”,相约会于大石头巷吴宅的“四时读书乐”砖雕门楼下。两人皆痴迷二胡,又是性情中人,不久前几乎同时置得一把好琴,说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斗琴,非为炫耀,只为知音。倘若能斗出几分雅致,几分见识,也算是佳话一段。
  两人邀我做裁判,以定高下。“好,那我就当仁不让。”我说。想了想,又道:“要想不倚不偏,就得‘望问闻切’。”
  望者,仔细察看这两把二胡。但见一把琴杆上刻有“紫檀精品”字样,一把则刻“小叶紫檀”四字;颜色皆是紫中略红,红中显黑,做工精致,入眼圆润,两琴相似如孪生。薄皮有些得意:“从来佳琴似佳人。”大毛则笑道:“毕竟称心方如意。”第一回合,我就难分高下。
  如何问?不问价钱,只问出身。一把出自名家丁家彭之手。丁家彭曾为中央音乐学院二胡教授宋飞制琴,自然非同小可。一把是华阿宜的得意之作。华老先生是苏州制琴的老法师,为著名二胡演奏家于红梅制作过凤头二胡,也是不可小觑。我权衡再三,还是优劣难判。
  闻者,听也。由两人各自拉奏一曲,听音色,辨品质。薄皮拉了《豫北叙事曲》中的一段慢板,端的是委婉悠扬,回肠荡气,美中不足的是不能演奏完,琴声戛然而止,他有些不好意思,道:“今后记谱且用心,从此静窗闻细韵……”大毛拉了一曲《赛马》,快弓清晰,指法规范,从头至尾,完整而毕,一声马嘶,停弓抚琴。我左右为难,沉吟片刻后道:“二胡讲技巧,更重音色。各有所长,一时瑜亮。”
  所谓切,就是用手抚摸把玩。两琴入手,犹如触婴儿之肤,皆细润光滑;又有厚重之感,无轻薄之叹。拉空弦,音色都明亮饱满;按泛音,均清晰似天籁。从琴头至琴轸,由琴筒到蟒皮,以及弓、马、花板,无不精美,无可挑剔,不由得赞叹:“果然苏作甲天下,无愧苏琴天下闻。”
  好琴相遇爱琴人,从此琴就有了生命。经过半天“望问闻切”,最终我宣布斗琴结果:“文无第一,并列冠军!”
  两人合奏一曲《江南春色》———笑看红尘喧嚣,不问人心浮躁;生活讲究情趣,抚掌皆大欢喜。
其他文献
前几天在公园里见到非常有意思的一幕,一位老先生,大概七十多岁,从他走路的动作中明显看出他是中风后遗症,可是老先生很顽强,连拐杖都不用,竭力用那不太听使唤的左腿,保持好与右腿的协调合作。老先生在树荫下的小路上坚持不懈地走着,眼神执拗。  与此同时,老先生身后四五十米之外,尾随着一位白发老太太。老太太气质很好,只是她和公园里其他前来锻炼的老人们不一样,她拎着一个折叠小板凳,肩侧挂着水壶,还拎了一个提兜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到自己初老了呢?我仔细想想,似乎是两件事。  一是个人形象。以前总爱披肩、旗袍、高跟鞋,看人时,眼角无意识地上斜、左斜或右斜,被看者可能感觉遭遇了媚眼,实际上完全不是那回事,我并无意去迷倒谁,只是骨子里飞扬的神采,它自己渗出来了。现在呢,喜欢宽衣大袖,麻质或纯棉的,配上运动鞋。目光也成一地白月光,柔和宁静,波澜不惊。  以前关心的是腰围,现在只关心呼吸。胖了瘦了都无所谓,倘若哪
重庆资深媒体人漆园子曾因为先天性鼻甲肥大而患上头痛,这个痼疾,很多年来一直紧紧地尾随着她,纠缠着她,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  2004年左右,漆园子举家迁往城郊某小区,以此避开城市难以忍受的烟尘。稍后,她又辞掉工作,彻底从媒体隐去,这一消失就是好些年。她很少出现在城内,也很少有文字面世,与丈夫、一只杜宾犬、一只黑猫,安然地偏居一隅,写字、作画、练拳、研习中医。  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不堪回首的
94岁高龄的范克君是一位退休职工,人称范老头儿。他开了一家茶馆,15年来“生意兴隆”,其实一直在亏本。茶馆不是门面房,就是在一楼过道摆放了三张方桌子,再安放了几个凳子。来茶馆消遣的都是附近居民,岁数最大的有九十多岁,最小的也有六十多岁。  和谐邻里关系  “我和娃儿因家庭琐事闹矛盾,就是在这里化解的。”常客李其富讲起去年发生的一件事。  当时,李其富和他的儿子因孙子抚养问题发生分歧,一时闹得不可开
爸爸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妈妈似乎总走不出爸爸离世的阴影。尽管她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参加各种保健活动,偶尔约牌友在院子里打打小牌,在院外开垦了一小块碧绿盎然的菜畦……可是,我觉得妈妈仍是不快乐的。有好多个夜晚,妈妈房里的灯都亮着。透过门缝,我悄悄望过去,只见她斜靠在床头,一动不动地凝望着墙上爸爸的遗照。灯光下,妈妈是那样孤单苍老。  我想,妈妈只是不想让我为她担心,所以她用刻意的忙碌,掩饰内心的
在世界文学界,《尤利西斯》被人称为“天书”,素以晦涩难懂闻名。全书除了夹杂着德、法、意、西班牙语以及北欧的多种语言外,还时常使用希腊语和梵文。  1990年8月的一天,译林出版社社长李景端找到文洁若,想请她和丈夫萧乾将《尤利西斯》翻译出来。“当时萧乾不同意,说自己都八十开外了,搬这座大山太不自量力,我却擅自答应下来。”文洁若深情地回忆说。  解放后很长时间,萧乾写作的权利被剥夺,珍藏多年的书简、笔
去年春天,孙子从国外回来,大家庭聚会。  爷爷前些年过世了,七十多岁的奶奶独居。她身体很棒,手脚勤快,只是听力渐渐丧失,儿女给她配了助听器,她不愿用,说戴了会听到很多奇奇怪怪的声响,宁愿清净。  大家庭聚会,奶奶先是不响,后发小孩子脾气,说孙子啥时候回来的?谁都不告诉我……从小我带大他……都没良心……  说得眼泪汪汪。  儿子给她的糕点糖果,说是孙子从国外带回来孝敬奶奶的,她赌气不要,趁人不注意塞
婆婆幼时被父母送给姑母,年少时出嫁,嫁得也不好,接下来是中年守寡,老年失女,如今一身病痛,孤苦伶仃。  婆婆说话很生动,像写作的人一样,喜欢夸张、幽默,时而小刻薄。我喜欢听她唠叨过去,不像小姑子老是打断她、揭发她“瞎讲有啥讲头”。婆婆年轻的时候一手好厨艺,老来退步很大,可是我也吃她做的东西,不像我老公,拔腿就逃。  婆婆性格倔强,万事相信自己。过年过节我接她来家住,才住了三天,我就累得要瘫倒。不光
俗话说:“老要张狂少要稳”。家住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郊区的刘老伯便是“老要张狂”的典型。八十有五的刘老伯名叫刘春霖,从三尺讲台上退休后,身兼数职:老干部大学客座教授、写作班导师、校外辅导员、家庭图书馆馆长、小区治安巡检员、老年志愿者……同时,他报名参加了县里老干部大学的各种学习班,成了书法班、门球班、电脑班、拳术班的优秀学员。  学会使用电脑后,刘老伯很快就成了“网络写手”。前不久,刘老伯的一篇散文
我六十多岁时父母相继去世,70岁时老伴病故。我和弟弟妹妹们说,这就像是卷心菜,外面的那  一层黄叶剥光了,我这个无论在娘家还是婆家都属“绝对大姐”的人,就成了袒露在最外面的那一层老叶了。  我说这话是认真的。我的确做好了思想准备,不知哪一天会接到“你该下场了”的通知。因为我明白,我比弟弟妹妹们大了一二十岁,按自然规律,我也是排在前头的。  记得前些年阅读法国16世纪思想家蒙田的名著《随笔集》时,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