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用关键词教学法提高学前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woy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类课程的教学,不仅仅需要教师大量读作品,分析鉴赏作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中,学生获得对作品的感知、感悟、评鉴和批评的能力。把关键词教学引入到文学课堂中,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进入作品,体会作品的丰厚意蕴,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前人研究的成果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个性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下获取认知的提升,从而从听、说、读、写等角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现代文学;关键词教学法;教学;文学素养
  关键词这个概念中,“关键”意为非常重要之意,关键词常被运用于两个地方,一个就是在网上进行信息搜索时,主要包括使用百度、谷歌等强大的搜索引擎进行搜。另一个地方就是各类学科论文中。前者的要求不高,只要是把搜索对象中含有的几个词随意罗列在一起,就可以搜索到我们需要的资料。但在后者中,关键词必须体现出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它已经成为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使写作者在写作时用其梳理清自己的思路并且概括自己的主要意图,同时使读者在阅读论文时,能从关键词入手快速地领悟论文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的作用,对我们平时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文学类课程的教学,不仅仅需要教师大量读作品,分析鉴赏作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中,学生获得对作品的感知、感悟、评鉴和批评的能力,最终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西方现代教育理念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学生主动学习,但我们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却非常被动和消极,他们常常不愿意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愿意和老师积极对话。文学的课堂必须是灵动的,必须由教师和学生借助作品产生思维的碰撞,情感的共鸣,激荡心胸,获得对作品表现的主题、人物、语言特点、结构等的认同和由衷地喜爱。
  一、何谓关键词教学法
  关键词教学法,就是学生提前阅读作品和了解作者,用合适的词语来描述作品或作者,所选词没有词性的局限,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总结的关键词,并且说出理由,教师对这些关键词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并对学生的体悟进行提升。
  二、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关键词教学法
  把关键词教学法运用在教学中,大概要注意一下方面。
  首先,在第一次使用关键词教学法时,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要提前告知学生什么是关键词,如何选取关键词。选取关键词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要能够体现自己的阅读感受。不要求面面俱到,只需选取一到两个角度去总结和叙说即可。这里的关键词词性不受限制,可以是名词、形容词、也可以是动词。
  其次,这种方法运用于不同教学环节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可以把它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部分。比如,一般情况下,鲁迅是学生的一个阅读难点,因为学生受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等的局限,他们很难从心理上认同鲁迅和他的作品。但是鲁迅的作品不论是在开创现代小说新局面上还是思想的前瞻性上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学生如果只是人云亦云只认为鲁迅是一个严肃的爱国作家,甚至认为他是比较政治化的作家,那便忽视了他和他的作品的颇深的多角度的意蕴,更甚者对鲁迅有错误的认识。所以我对他们寻找关键词的要求只局限于一个角度,即“你认为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理解成“你想用哪些词说说鲁迅”),让他们用关键词去形容。这样做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心中对鲁迅的真实的看法,并让他们说出原因,然后结合作品完善或更正他们对鲁迅的看法,使他们获得对真正的鲁迅的认识,还原鲁迅为真正的人,而不是被政治化的鲁迅,从而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心悦诚服地去读鲁迅的作品并肯定鲁迅作品的价值。这样,有关鲁迅的作品的教学后面的环节便比较好展开了。
  学生有这样的一些关键词的总结,如“坦荡”、“爱国”、“民族魂”、“伟大”、“渊博”、“弃医从文”等。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关键词基本上传达了学生对鲁迅的理解,比较普世化,也比较外化,也就是说并没有深入到鲁迅的内心。于是我出示了几个关键词,让学生去讨论理解,“孤独”、“矛盾”、“进化论”、“启蒙”、“铁皮屋”、“幽默”等。如他的“孤独”可以从《药》中的夏瑜、《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等人物中看到影子。也可以从《伤逝》的涓生处看到。
  如“童心”这一关键词,学生自己想不出来,因为他们认为鲁迅很严肃。当老师引导他们阅读了《我们怎样做父亲》和《五猖会》等散文时,他们看到了一个颇具童心的鲁迅,对鲁迅有了更立体的了解。
  总之,这种关键词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不再是看客、听众的角色,老师也不再是自我表演,教学过程也不是教材或教师为中心,不再是注入式或灌入式的单向流动,而是学生和老师通过文本双向交流,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迸发出思想交流的火花,学生变现成知识的接受和存储为问题的探索学习。
  最适合整堂课用关键词教学法贯穿起来的,是诗歌类教学。因为诗歌篇幅,言说的空间很大,而且便于安排在比较少的课时中进行,不受课时的局限。下面以新时期朦胧诗人舒婷的专题为例,来介绍下整堂课贯穿关键词教学法的过程。
  以舒婷的“女性三部曲”(《致橡树》、《神女峰》、《惠安女子》)为切入点进行朦胧诗人舒婷的世界。
  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关键词。
  首先学生在课外细读舒婷的诗,重点读这三首,同時还要在自己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读指定的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准备关键词并解释原因。
  2.学生分小组陈述关键词并结合作品阐述理由。
  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进入作品阐述,注意作品的内在情感流脉。
  3.教师出示自己总结的关键词,和学生一起结合作品理解。
  4.教师出示结论和拓展学习的内容。
  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说和讨论大部分情况下会受到他们的年龄、经历、阅读积累、鉴赏水平和认知理解水平的限制,所以他们讨论和阐述多局限于比较平面的分析,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和评价非常重要,因为可以对学生进行提升,而且可以把学生不能自己理解的文学史的知识贯穿于教师的讲述中。学生的个性理解很重要,但是他们也要在大量阅读经典评论和与老师的探讨中获取一些前人已达成的共性的认识,来弥补自己鉴赏的不足和空白。
  关键词教学法贯穿了整个课堂,它和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建构了一堂课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一个个简单的词背后有学生巨大思考空间和言说空间。
  三、关键词教学法在使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关键词教学法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很明显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关键词教学与小组讨论相结合,能不能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是不是还有一些同学没有通过这种方法去阅读和鉴赏作品,这要通过教师对学生更多的关注来完善,也要通过教师的多途径的前期指导来完成。如利用现代通讯方式QQ、微信等与学生进行前期交流,进行课前指导。
  2.课前的关键词讨论如何落到实处。有的同学上课两手空空,课堂上也能说一两句,有的同学只是把讨论结果写在小纸片上,不便于他们留存,不方便对比教师点拨指导提升后自己获得的新知。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老师布置的预习作品和评论文章,在作业本上形成文字,然后再拿到课堂上去说。
  3.课后如何检测学生再次阅读作品和评论,以便他们能获得更有学理性的知识并且锻炼自己写的能力。最好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角度,编写习题或写小论文。
  作者简介
  徐蕊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文学 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教学法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课题编号2016GB221。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已经成为现在社会发展的一种必要的工具,也是一种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一个基本的社会技能。在小学的六年义务教育的时间段,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逐步加强,而我们也需要对于各个方面的数学技巧进行着重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感知;数学思维;能力发展  小学数学的学习在于对于空间、还有各种基础数学能力的提升。在小学的时候,我们首先接触的就是数字。数学,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由不同的数字组成的一些规律
期刊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部分,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可以开发学生智力,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学生边阅读边进行深入探究,思维得到了锻炼,并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本文将阐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合理给予指导
期刊
摘 要:儿童文学最本质的特性就是趣味性。随着教改的深入与教学理论的更新,儿童文学目前已经大量进入了语文教材,成为语文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阵地。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当前新课标要求的以启发性和“双主体”教学为手段的背景下,要求有效教学能够实现教学主体之间的配合、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以及课内外一体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有效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企业择优的标准更注重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在中职学校中对培养职业技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酒店管理专业方面技能人才的培养亦是如此,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成为重中之重。现就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建设进行研究。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操作技能;实训室建设  一、校内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1.校内实训室建设是学生应对激烈就业竞争的关键,
期刊
摘 要:知识创新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人,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从小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知识创新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人,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从小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
期刊
绪论  肖邦《g小调叙事曲》采用奏鸣曲式结构,是音乐创作领域中极具个性化的作品。引用戏剧性结构表现悲剧性内容,又按抒情构思对传统的奏鸣曲式進行布局,给予交响化的发展,使其成为奏鸣曲快板乐章并以展开部为中心的有型曲体。  一、作者生平及主要作品  (一)肖邦生平简介  1810年生于波兰华沙,6岁接触音乐,7岁创写波兰舞曲,8岁登台,不足20岁便已成名。是历史上颇具影响力且关注度最高的钢琴演奏作曲家
期刊
摘 要:正在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是人生中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他们即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欲望与好奇,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应外部世界,当遇到一些困境时就会容易引起身心发展失衡进而导致心理危机。因此,本文将浅析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心理干预  引言  普遍情况下心理危机都由负面情绪引起的,心理危机常常具有突发性、痛苦性、危险性、无助性和紧急性等特点。心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媒体应用领域的拓展,对普通职业院校视觉传达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职业技术院校自身特征与专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有效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视觉传达;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信息传播中的视觉效果。我国视觉传达专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办以来,经过20多年的努力,
期刊
摘 要:招生考试在各个工作环节中实现了现代处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考试现代的网上发布使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登陆网站查询考试时间、考试的要求、考试的具體规定;考试报名的无纸化和网络化减轻了考生和考试管理机构的负担;指纹身份识别技术鉴定考生身份彻底避免了替考这一舞弊行为的发生;计算机网上阅卷有效降低了分发试卷、统计分数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阅卷速度和准确率。  关键词:现代技术;考试工作;应用  随着
期刊
摘 要:初中是学生从基础课程迈入理解性课程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段,学生从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逐渐向知识的掌握者转变,老师的作用也在发生些许变化。如何正确制定课堂内容,如何合理安排基础与实践的相结合,是每一个老师都需要深思的问题。而语文作为最根本的学科,代表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汇集,更是价值观与道德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一道关键门槛。  关键词:改革;艺术性;目的;指导作用  改革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