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石如的2件绝世书法杰作将亮相于3月由东京中央拍卖行举行的清代金石名家书画印石篆刻及名陶展上,表明目前书画市场上,金石名家的相关作品值得重点关注。
曾经一幅书法抵白石画
即将于3月由东京中央拍卖行举行的清代金石名家书画印石篆刻及名陶展上,邓石如的《篆书白氏草堂记》(六屏)和《隶书易经谦卦》(六屏),将首次汇聚一堂。此2件作品为邓石如晚年之杰作,是其篆、隶书代表作,为其艺术生涯中标杆性作品。邓石如《篆书白氏草堂记》曾于2013年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出展,之后便深藏日本不见踪迹,而今,将此2件绝世名作共列共展,见证2件作品历史性之“会面”,实为艺林之幸事。
邓石如是清代后期著名书法家,少年开始就以售卖书法、刻印作品维持生计,生前创作的作品数量甚多。艺术市场的存在让邓石如可以依靠书法、刻印维生,也影响了他的生命历程。他 17 岁时为“潇洒老人”作《雪浪斋铭并序》篆书,博得村镇文人的好评,此时眼界、技法还未成熟,因此在祖父、妻子先后去世后,21岁的他就四处游历学习、刻印,被友人推荐到江南文化中心金陵锤炼,在富有金石收藏的梅谬家族习艺8年大成以后,40岁起到江南各地游历名胜、临摹碑碣、拜会文人墨客,应该兼有養成声望、出售作品的多种需求。期间,得到徽派著名金石学家方君任、溪南经学家程瑶田、翰林院修撰金榜、户部尚书曹文埴等人的推奖,书名大振。从书法艺术上来说,“计白当黑”表明书法笔画疏密呼应的重要性。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疏与密自然指“黑”与“白”相互空间的变化,一是在单字之中以笔画疏密表现空间布局的跳跃性与层次感,二是在全幅布局时不求字字黑白均匀,而是通过字与字之间在空间上的离合互动进而构成作品整体的和谐美。
最靓丽的文化现象之一
马衡先生在《中国金石学讲义》中指出:“金石者,往故人类之遗文,或一切有意识之作品,赖金石或其他物质以直接流传至于今日者,皆是也。以此种材料作客观的研究以贡献于史学者,谓之金石学。”今从广义的范畴审视,以金石为研究目标,在此领域卓有学术成果者包括以金石文字为艺术创作载体且富于艺术成果者称之为金石家。
金石学始于宋代,朱剑心《金石学》载:“至宋刘原父、欧阳公起,搜集考证,着为专书,而学以立。”欧阳修著《集古录》、吕大临撰《考古图》、薛尚功编《历代钟鼎彝器款识》、赵明诚辑《金石录》、洪适汇《隶释》等,在历史文献为基础的学术层面上各述已见,首次以群体崛起的状态构筑起恢宏博大的金石学科,并在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以金石这样的文化概念开始影响后世诸多文化艺术的存在与发展。至清干嘉年间,学者勃发出前所未有的睿智与热情,并将金石学推向了宋代始创金石学科以来极为兴盛的发展时期,学者王昶、翁方纲、阮元、张廷济、吴荣光、吴云、陈介祺、潘祖荫、吴大澄等承续前贤,以新的出土资料、新的学术思想、新的研究视角、新的实践途径、新的展示方法、新的艺术创作等方向著书考释,引斯学之滥觞,更开干嘉以后学术、艺术的新天地。正如清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所曰:“金石学之在清代又彪然成一科学也。”
金石学兴盛于清代干嘉及道咸同光年间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干嘉以来,以黄易(小松)为代表的金石家首次实践了“旷野访碑”,标志着古代传世千年的金石遗珍重新映入学者的视野;同时,随着社会变迁及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土地属性的改变致使地下文物大量的出土,客观上为金石学的兴盛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也为金石家从事相关的艺术活动提供了可以借鉴参考的资料文本。中国古代书画篆刻艺术发展至清朝,金石学的兴盛恰如一股清风吹拂艺坛,为书画篆刻艺术带来了崭新的艺术理念和丰富的艺术养料,也由此开创出属于这个时代独特的艺术特征和风格,这种富于“金石”元素的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成为后世艺术传承楷模中最为重要的组成。
今天,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金石书画艺术作品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热捧,无疑是源于清代金石学兴盛后融入书画篆刻艺术的强劲动力的余脉使然,更是当代社会发展致文化艺术繁荣的必然结果。当然,金石家所作金石书画艺术也因为作品的笔墨、构图及整体意蕴中呈现出“金石”的意趣,而成为传世艺术中最靓丽的文化现象之一。
精品力作韵味十足
在近年来的拍卖以及展览市场上,一系列名家力作纷纷露面,其中不少作品更是韵味十足。像伊秉绶代表书法作品隶书题额《金石同古之斋》,尤以章法上以金字、古字下空,形成透气呼应的艺术效果,在伊氏诸多隶书横幅中别具一格。另一件经典之作当是隶书条幅《慎言语、节饮食,有道德、能文章,大富贵、亦寿考。》,此书内容极有耐人寻味之处,古人或以此为座右铭,即使当下社会,亦有可汲取的为人处世之道。书法虽排列均衡,但横竖组合中却以撇捺弧线破其板滞,视觉上形成了庄严处显灵动、平直处存奇崛、经典处见创新的格局。
西泠八家陈曼生擅书画篆刻艺术,更涉猎紫砂壶创作,有曼生十八式问世,陈氏首次将文人铭壶辞句书刻于壶上,开创出独特的文人紫砂壶时代,影响后世深远。陈氏书法以隶书、行书最为著名,隶书在取法汉碑雄强旷野书风中渗入秀逸笔致,结体上更是奇崛多姿,别出新意。陈氏书法有《隶书洞庭、龙门五言联》《行书秋水凝神四条屏》《行书恢廓、揫敛四言联》等,皆为陈氏经典之作。
晚清金石书画艺术影响后世最大的作者当推赵之谦(1829~1884),赵氏无论书画篆刻等皆以创新名闻宇内,因其艺风流传至深而被尊为近现代海派书画艺术的创始人,赵之谦书法源出篆隶北魏书,其强烈的个人风格使其作品几乎成为这一时期最富金石韵味的代表,他用行书的方法写北碑,开创北魏书崭新的面目。魏体楷书集兰亭序《盛游、引觞七言联》,书风纯乎北碑而用笔雄强霸悍,气势极尽豪迈英朗却又显得悠游不迫,笔法方圆并举,行意贯穿通篇的字里行间,动感十足。
曾经一幅书法抵白石画
即将于3月由东京中央拍卖行举行的清代金石名家书画印石篆刻及名陶展上,邓石如的《篆书白氏草堂记》(六屏)和《隶书易经谦卦》(六屏),将首次汇聚一堂。此2件作品为邓石如晚年之杰作,是其篆、隶书代表作,为其艺术生涯中标杆性作品。邓石如《篆书白氏草堂记》曾于2013年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出展,之后便深藏日本不见踪迹,而今,将此2件绝世名作共列共展,见证2件作品历史性之“会面”,实为艺林之幸事。
邓石如是清代后期著名书法家,少年开始就以售卖书法、刻印作品维持生计,生前创作的作品数量甚多。艺术市场的存在让邓石如可以依靠书法、刻印维生,也影响了他的生命历程。他 17 岁时为“潇洒老人”作《雪浪斋铭并序》篆书,博得村镇文人的好评,此时眼界、技法还未成熟,因此在祖父、妻子先后去世后,21岁的他就四处游历学习、刻印,被友人推荐到江南文化中心金陵锤炼,在富有金石收藏的梅谬家族习艺8年大成以后,40岁起到江南各地游历名胜、临摹碑碣、拜会文人墨客,应该兼有養成声望、出售作品的多种需求。期间,得到徽派著名金石学家方君任、溪南经学家程瑶田、翰林院修撰金榜、户部尚书曹文埴等人的推奖,书名大振。从书法艺术上来说,“计白当黑”表明书法笔画疏密呼应的重要性。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疏与密自然指“黑”与“白”相互空间的变化,一是在单字之中以笔画疏密表现空间布局的跳跃性与层次感,二是在全幅布局时不求字字黑白均匀,而是通过字与字之间在空间上的离合互动进而构成作品整体的和谐美。
最靓丽的文化现象之一
马衡先生在《中国金石学讲义》中指出:“金石者,往故人类之遗文,或一切有意识之作品,赖金石或其他物质以直接流传至于今日者,皆是也。以此种材料作客观的研究以贡献于史学者,谓之金石学。”今从广义的范畴审视,以金石为研究目标,在此领域卓有学术成果者包括以金石文字为艺术创作载体且富于艺术成果者称之为金石家。
金石学始于宋代,朱剑心《金石学》载:“至宋刘原父、欧阳公起,搜集考证,着为专书,而学以立。”欧阳修著《集古录》、吕大临撰《考古图》、薛尚功编《历代钟鼎彝器款识》、赵明诚辑《金石录》、洪适汇《隶释》等,在历史文献为基础的学术层面上各述已见,首次以群体崛起的状态构筑起恢宏博大的金石学科,并在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以金石这样的文化概念开始影响后世诸多文化艺术的存在与发展。至清干嘉年间,学者勃发出前所未有的睿智与热情,并将金石学推向了宋代始创金石学科以来极为兴盛的发展时期,学者王昶、翁方纲、阮元、张廷济、吴荣光、吴云、陈介祺、潘祖荫、吴大澄等承续前贤,以新的出土资料、新的学术思想、新的研究视角、新的实践途径、新的展示方法、新的艺术创作等方向著书考释,引斯学之滥觞,更开干嘉以后学术、艺术的新天地。正如清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所曰:“金石学之在清代又彪然成一科学也。”
金石学兴盛于清代干嘉及道咸同光年间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干嘉以来,以黄易(小松)为代表的金石家首次实践了“旷野访碑”,标志着古代传世千年的金石遗珍重新映入学者的视野;同时,随着社会变迁及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土地属性的改变致使地下文物大量的出土,客观上为金石学的兴盛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也为金石家从事相关的艺术活动提供了可以借鉴参考的资料文本。中国古代书画篆刻艺术发展至清朝,金石学的兴盛恰如一股清风吹拂艺坛,为书画篆刻艺术带来了崭新的艺术理念和丰富的艺术养料,也由此开创出属于这个时代独特的艺术特征和风格,这种富于“金石”元素的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成为后世艺术传承楷模中最为重要的组成。
今天,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金石书画艺术作品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热捧,无疑是源于清代金石学兴盛后融入书画篆刻艺术的强劲动力的余脉使然,更是当代社会发展致文化艺术繁荣的必然结果。当然,金石家所作金石书画艺术也因为作品的笔墨、构图及整体意蕴中呈现出“金石”的意趣,而成为传世艺术中最靓丽的文化现象之一。
精品力作韵味十足
在近年来的拍卖以及展览市场上,一系列名家力作纷纷露面,其中不少作品更是韵味十足。像伊秉绶代表书法作品隶书题额《金石同古之斋》,尤以章法上以金字、古字下空,形成透气呼应的艺术效果,在伊氏诸多隶书横幅中别具一格。另一件经典之作当是隶书条幅《慎言语、节饮食,有道德、能文章,大富贵、亦寿考。》,此书内容极有耐人寻味之处,古人或以此为座右铭,即使当下社会,亦有可汲取的为人处世之道。书法虽排列均衡,但横竖组合中却以撇捺弧线破其板滞,视觉上形成了庄严处显灵动、平直处存奇崛、经典处见创新的格局。
西泠八家陈曼生擅书画篆刻艺术,更涉猎紫砂壶创作,有曼生十八式问世,陈氏首次将文人铭壶辞句书刻于壶上,开创出独特的文人紫砂壶时代,影响后世深远。陈氏书法以隶书、行书最为著名,隶书在取法汉碑雄强旷野书风中渗入秀逸笔致,结体上更是奇崛多姿,别出新意。陈氏书法有《隶书洞庭、龙门五言联》《行书秋水凝神四条屏》《行书恢廓、揫敛四言联》等,皆为陈氏经典之作。
晚清金石书画艺术影响后世最大的作者当推赵之谦(1829~1884),赵氏无论书画篆刻等皆以创新名闻宇内,因其艺风流传至深而被尊为近现代海派书画艺术的创始人,赵之谦书法源出篆隶北魏书,其强烈的个人风格使其作品几乎成为这一时期最富金石韵味的代表,他用行书的方法写北碑,开创北魏书崭新的面目。魏体楷书集兰亭序《盛游、引觞七言联》,书风纯乎北碑而用笔雄强霸悍,气势极尽豪迈英朗却又显得悠游不迫,笔法方圆并举,行意贯穿通篇的字里行间,动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