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貆道县城考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文献有关汉貆道县的记述很少,就其治所具体所在地,一直以来学术界各陈其说、争论不休,都缺乏翔实有力的证据。本文结合有关资料和考古发现的相关文物,就西汉貆道县治所进行了考证。
  [关键词]西汉;貆道县;治所
  [中图分类号]878.3K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4-0012-02
  
  今甘肃陇西、武山一带汉代属襄武、貆道两县管辖范围。就西汉襄武县治所学界已成定论,几无争议,就在今陇西县城旧城西南,自东汉末年至民国历代多次做过郡、州、府等行政机关驻所。但由于缺少相应的文献资料,学界一直对貆道县治所争论不休、难成共识。
  《汉书•地理志》云:“天水郡有貆道县,骑都尉治艾亭。”①《汉书•元帝纪》云:“初元二年(前47)地震于陇西西部,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坏败貆道县城郭官寺及民屋,压杀人众。”②《汉书》上能够找到的有关貆道县的记述仅此二处,且无更详细的注述,笔者查阅《辞海》③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均载:“古貆戎邑,西汉置县。治今甘肃陇西东南渭水东岸。”④但都无具体地点可考。于是查看周振鹤先生编著的《西汉政区图》⑤,却无貆道县标注,又查看20世纪80年代初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貆道县标在甘肃陇西西南,渭水之北,亦无具体的考证文字说明。⑥这明显与《辞海》解释是有出入的。
  今《武山县志》并无汉貆道县治所的记述,而现存的四部旧志,明万历《宁远志》建置沿革已佚,清康熙、乾隆《宁远县志》和民国《武山县志》中均记载:“今宁远(武山)县城即汉貆道城旧址。”⑦就这几部武山旧志对貆道县治的记述笔者疑其不可信,因为既难找到任何一部相关历史文献为据,更未发现任何文物古迹作证。近代甘肃学者张维在《陇右方志录》一文中指出:“清康熙《宁远县志》貆道古城址有误,以《水经注》为证不在今宁远。”⑧但貆道城址究竟在何处,该文并没有指出。
  《水经注•渭水》记载:“渭水又东南,径貆道县故城西。昔秦孝公西斩戎之貆王于此。应劭曰:貆,戎邑也。”⑨据此仅可推知貆道古城当在渭水之北或东,但今武山县城(宁远城)却紧靠渭河南岸,始建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此后历代沿袭未变,现仅存明城南门景仰门,⑩就此看显然今武山县城(宁远)非貆道古城址的看法是正确的,但依《水经注》并不能说明不在今武山(宁远)。
  徐日辉先生在《甘肃省天水地区历代辖县沿革考略》一文中引《水经注》卷17和清末民初学者杨守敬编撰的《水经注疏》等文献资料,做出貆道县城故址在今武山县鸳鸯镇的判断。笔者在鸳鸯镇及附近地域寻访未发现任何古城遗迹,有关工作人员反映,县博物馆馆藏文物有好多秦汉文物,大都出土于洛门镇西旱坪、桦林乡范家坪等地,而今鸳鸯镇范围内却鲜有发现。更何况鸳鸯镇也在渭河南岸,因此,貆道古城也不应该在此。
  笔者发现《括地志辑校•渭州》卷3有这样的记述:“貆道故城在渭州襄武县东南三十七里。古之貆戎邑,汉貆道,属天水郡。”这是有关貆道县治极为珍贵的文献。《元和郡县志•陇右道•渭州》记载:“襄武县,本汉旧县也,属陇西郡……武德元年改属渭州。”武德元年即公元618年,这说明唐朝建立后即撤消襄武县并入渭州,据此表明唐朝渭州并无襄武县的建置,《括地志辑校》所云襄武县应指汉代襄武县,唐代渭州治所也就是汉代襄武县治所。唐代1尺折合为今36.1厘米,据此推知唐代1里约合为今540米,故貆道县治应在今陇西县城旧址东南21公里处。结合《水经注》卷17可知,古城址应在渭河之北或东,据《括地志辑校》所云,貆道县治就应在今武山桦林乡渭水之北的谢坡村一带,或渭水之东岸的范家坪至天衢村一带。早在上世纪70年代,在范家坪有大片汉墓群被发现(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已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主要有汉代钱币、石花砖、刻花砖、瓷器、瓦当碎片和兵器。从出土文物来看,这些墓的主人肯定是有一定身份的贵族。既然范家坪有汉墓群出土,那么汉代就应该有大量居民在此繁衍生息,很可能貆道古城也就在此地。更何况古人不可能把死者从北岸沿渭河旋湾向西2公里(渭河在此有个40度左右的大旋湾)再送往东岸安葬,这样是极不方便的。该村依山(西面背靠桦林山,铁笼山的一支余脉)傍水(范家坪——天衢村就位于桦林河注入渭河形成的冲积扇上),地理交通十分便利,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咽喉,古丝绸之路今陇海铁路横穿而过。其次,战略地位异常重要,进可攻退可守,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史记•秦本纪》所言“孝公元年(前361)出兵东围陕城,西斩戎之貆王”就在此地。春秋战国时期,秦与羌、戎、狄等西方诸族在此区域多次征战后,才成“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之大业;西汉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也都曾经行此地;三国时期蜀汉与曹魏曾在此屡战。再次,此区域位于温带大陆半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川地开阔,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是发展农业生产的理想之地。从交通、军事、政治、经济诸因素综合权衡,此处都应是汉代貆道县治理想选择之地。
  仔细查阅当地县志,可以进一步证实笔者推测。本县现存最早的一部县志明万历《宁远志》的《里镇》一章已佚,《古迹》一章保存尚好,县境内五座古城中有座叫纳尼寨城的,注解为:“在县西四十里,渭水东,燕峰川(指鸳鸯镇到桦林乡的渭河谷地带),西与陇西县界相邻,城下有水渠一道,绕灌五里。”笔者查阅相关资料,都没有“纳尼”一词的解释,推测可能是少数民族语的音译。“安史之乱”后这一带曾被吐蕃长期占领,这座古城的位置就应该在今天衢村附近,该村距离县城也恰好40里,城下有渠且绕灌5里。又查阅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宁远县志》《古迹》一章,无纳尼城的记述,县西40里亦无古城的记述。但《里镇》一章中记有天衢镇:“在县西四十里,今砚峰川,有纳尼古迹小渠一道引(渭)水灌田五里。”这说明可能在18世纪初古城就已废,但城址尚存(有纳尼古迹小渠一道可证),其旧址集市依然保留后演变为天衢镇。《宁远县志》没有记述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古迹、水利、城郭等,只云“详原志”。此“原志”指康熙《宁远县志》。《武山县志》《里镇》一节记述民国十七年(1929)有天衢镇却注明已废,但又没详解缘由和具体时间;在《河渠》一节亦没“纳尼古渠”的记载。这说明20世纪30年代之前,貆道古城址可能已毁于天灾或人为破坏。笔者查阅《清史稿》有这样的记述:“(乾隆)二十九年(1764)七月十八日辰时,宁远县大震,压死老少一万二千余人,倒塌房屋三万七千五百间,十月复震,房屋又有倒塌。”袁琳先生在《西北灾害史•地震灾害志》一章中准确地介绍了这次地震的情况:“1764年,宁远大地震,震中东经10°56′,北纬38°48′(今武山鸳鸯镇西南3公里处)。震级6.5级,烈度8~9度。”从这些资料看,天衢镇和貆道古城址很可能就是在这次大地震中湮没的。
  笔者亲自寻访古镇(城),站在河对面山上依然清晰可见当年山体破裂后位移的痕迹。据当地村民反映,在山脚下随处都可挖出文物,经常有文物贩子前来寻宝。笔者仔细查看了当年文物出土过的地方,又有新近挖掘过的痕迹,抛开土块,有瓷器碎片和混杂的浅灰色砖瓦砾、草木灰,显然这是居住过的痕迹。从明清县志所述的纳尼古渠绕灌5里(护城河周长应在4里左右,因为古渠还包括渭河河岸到今天衢村的1里多)来估算,原来的貆道城应在7平方公里左右,倚山而建,主城门朝西北方向。因为范家坪汉墓在天衢村东南面,古人是很讲究风水的,不可能在主城门前做墓地。综上,笔者认为,2000多年前的汉代貆道县治就在今天甘肃省武山县桦林乡天衢村后山废墟下。
  
  [注释]
  ①《汉书•地理志•天水郡》,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613页。
  ②《汉书•元帝纪》,北京国学时代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③《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6页。
  ④《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42页。
  ⑤《西汉政区图》,中国地图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⑥《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⑦《武山旧志丛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⑧选自周丕显主编:《甘肃方志续略》,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⑨《水经注• 卷十七•渭水》,中国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⑩《武山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8 年版,第596页。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 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81页。
  《史记》,北京国学时代出版社2006年版,第673页。
  《武山旧志丛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袁林:《西北灾害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其他文献
十年前,2001年中国艺术博览会上,本刊编委杨振宁先生对张宝贵的造石艺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会后张宝贵收到了他的长信。信中杨振宁向张宝贵介绍了科学界刚刚在秘鲁发现的一处印
2018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大众日报创刊8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80年来,大众日报不懈践行‘党的立场,群众的报纸’办报宗旨,是一份有着光荣传统、广泛影响的党报。希望大众
一、联机情报检索的检索策略检索策略是用户在情报数据库系统中利用计算机进行人机对话的全过程。检索策略的好坏直接影响检索结果。一个好的检索策略必须具有如下特点:1)确
风阳山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是保护区内的重要森林类型。为明确海拔变化对高山针阔混交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初步影响机理,了解气候变暖后典
在中国现代史上,大概没有哪一所大学能像西南联大那样,引起海内外无数知识分子的注目。
黄檗为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散生于阔叶林中,数量稀少,近年来,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都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人为破坏大大减少,然而其种群数量仍没有显著增加,拟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我国黄檗的潜在分布区,并进行了适宜性评价,为我国野生黄檗种群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获得69个包括准确经纬度信息的分布点,同时在世界气候数据库(World-Clim
和其他的酒吧街相比,三里屯是招摇而今张的。没有南锣鼓巷的神秘传说和曲径通幽的胡同,没有后海的人文和历史底蕴,三里屯永远是灯火辉煌且五光十色,就像迎风盛开的蔷薇花。遍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