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书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可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家长追求立竿见影的考试效果,并不真正重视耗时多、收效慢的课外名著阅读。所以当前农村小学生的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水平极低,广大农村小学生缺少阅读的兴趣、习惯和能力,课外阅读有名无实,这类现象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距甚远,应该引起广大教育者尤其是农村语文工作者的深思和重视。处理好应试和学习的关系,本着为学生、为国家、为民族长远发展的态度,做好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工作。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教给有效的阅读方法才是提高阅读质量的最好途径。以下是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试探。
一、兴趣阅读法
“打铁还需自身硬。”语文教师首先要加强名著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人文素养。凡是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语文教师务必精读细读,对名著内容要烂熟于心,还要阅读相关名著的研究资料,深入领悟。也要撰写阅读笔记和研究论文,给学生能做精辟讲解和分析,善于在课内教学时引用名著里的优美语言,讲解与之有关的精彩故事,分析典型人物,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小学生感受中外名著的伟大力量和神奇魅力,产生积极强烈的阅读欲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阅读的开始。教师身先垂范,以身作则,必然能起到潜移默化,不令而行的效果,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我的一本课外书”演讲、读书笔记展评、“读书之星”评选、小组读书大比拼、评书热播、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展示才华,获得读书的巨大成就感和优越感。鼓励学生收看《百家讲坛》《子午书简》等栏目,让其产生良好的阅读动机、浓厚的阅读兴趣、强烈的阅读热情,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品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一旦激发了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能使他们自觉地阅读课外名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循序渐进法
文学名著浩如烟海,小学阶段的名著阅读就有上百部之多。加之现在农村小学生作业不少,课业不轻,很容易被挤占名著阅读的时间,故此教师和学生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对待名著阅读,坚持每天读一点,每学期读几本,采用化整为零,循序渐进的办法,最终完成名著阅读的任务。我在教学中采用:将小学六个年级分成三个阶段,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本为主,阅读一些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中年级学生识字量增加,可以阅读容量大的童话故事、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应该推荐阅读科幻小说、经典文学作品、百科知识之类的书籍,效果不错。
三、心得分享法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阅读中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也有难解的困难和疑惑,找个人诉说,既可以分享读书的快乐,也可以消除自己的困惑。正如萧伯纳所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我们就各有了两种思想。”所以我在教学中一周留出固定的一节课,命名为:“分享读书,分享快乐”虽然课堂有点乱,有点闹,可在“乱”和“闹”的得益不少。
四、摘抄积累法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一个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入手过一遍。”摘抄积累是读书的重要方法。通过摘抄文中好句、精彩片段可以提高作文水平可语文素养。让学生经常写一些内容鉴赏、故事梗概、读后感等。这样的方式能加深理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修养,丰富文化内涵。要求学生人手一本“摘抄本”随时随地摘抄,积累知识量,以备不时之需。
五、课内外结合法
课内教学时,教师利用课本帮助学生欣赏名著经典片段,培养速读的能力,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例如,通过学习课内文章《小壁虎借尾巴》《绿色蝈蝈》,向学生推荐阅读《十万个为什么》;通过学习《景阳冈打虎》《草船借
箭》《猴王出世》等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以点带面,学生能够窥一斑而见全豹,产生阅读的冲动和兴趣。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在此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寒暑假进行集中阅读,教师做好阶段性的检查和效果展示。
六、详略互补法
培根说过:“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的,有只需大体涉猎的,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浩如烟海的书籍,每个人都不可能细细读过,这就需要教师对众多书籍进行分类,帮助小学生筛选和区别阅读,将略读、跳读、细读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起来,博览群书,提高阅读的数量和质量。
七、名人示范法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读书经验,写下了大量精彩的读书名言,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读书故事。班级可以通过举办名人读书经验的墙报、名人读书故事大家讲等活动,号召小学生向名人学习,学习他们刻苦读书的精神、科学的读书方法、宝贵的读书经验。如: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读书故事,孔子的学思结合法、朱熹的“三到”法等读书方法。
八、以考促读法
考试实际是教学的风向标,往往是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我认为,提高名著阅读的质量,要从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改革。考查形式多样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开展说书活动,定期出版名著阅读手抄报等等。考试试题要体现出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检查,营造名著阅读的氛围,激励学生热情阅读。
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学生掌握了读书的方法,等同于插上了希望的翅膀,可以自由而又尽情地翱翔在课外阅读的蔚蓝天空,放飞心灵,俯瞰苍穹。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改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编号GS[2014]GHB0683。
(责编 赵建荣)
一、兴趣阅读法
“打铁还需自身硬。”语文教师首先要加强名著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人文素养。凡是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语文教师务必精读细读,对名著内容要烂熟于心,还要阅读相关名著的研究资料,深入领悟。也要撰写阅读笔记和研究论文,给学生能做精辟讲解和分析,善于在课内教学时引用名著里的优美语言,讲解与之有关的精彩故事,分析典型人物,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小学生感受中外名著的伟大力量和神奇魅力,产生积极强烈的阅读欲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阅读的开始。教师身先垂范,以身作则,必然能起到潜移默化,不令而行的效果,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我的一本课外书”演讲、读书笔记展评、“读书之星”评选、小组读书大比拼、评书热播、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展示才华,获得读书的巨大成就感和优越感。鼓励学生收看《百家讲坛》《子午书简》等栏目,让其产生良好的阅读动机、浓厚的阅读兴趣、强烈的阅读热情,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品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一旦激发了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能使他们自觉地阅读课外名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循序渐进法
文学名著浩如烟海,小学阶段的名著阅读就有上百部之多。加之现在农村小学生作业不少,课业不轻,很容易被挤占名著阅读的时间,故此教师和学生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对待名著阅读,坚持每天读一点,每学期读几本,采用化整为零,循序渐进的办法,最终完成名著阅读的任务。我在教学中采用:将小学六个年级分成三个阶段,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本为主,阅读一些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中年级学生识字量增加,可以阅读容量大的童话故事、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应该推荐阅读科幻小说、经典文学作品、百科知识之类的书籍,效果不错。
三、心得分享法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阅读中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也有难解的困难和疑惑,找个人诉说,既可以分享读书的快乐,也可以消除自己的困惑。正如萧伯纳所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我们就各有了两种思想。”所以我在教学中一周留出固定的一节课,命名为:“分享读书,分享快乐”虽然课堂有点乱,有点闹,可在“乱”和“闹”的得益不少。
四、摘抄积累法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一个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入手过一遍。”摘抄积累是读书的重要方法。通过摘抄文中好句、精彩片段可以提高作文水平可语文素养。让学生经常写一些内容鉴赏、故事梗概、读后感等。这样的方式能加深理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修养,丰富文化内涵。要求学生人手一本“摘抄本”随时随地摘抄,积累知识量,以备不时之需。
五、课内外结合法
课内教学时,教师利用课本帮助学生欣赏名著经典片段,培养速读的能力,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例如,通过学习课内文章《小壁虎借尾巴》《绿色蝈蝈》,向学生推荐阅读《十万个为什么》;通过学习《景阳冈打虎》《草船借
箭》《猴王出世》等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以点带面,学生能够窥一斑而见全豹,产生阅读的冲动和兴趣。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在此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寒暑假进行集中阅读,教师做好阶段性的检查和效果展示。
六、详略互补法
培根说过:“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的,有只需大体涉猎的,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浩如烟海的书籍,每个人都不可能细细读过,这就需要教师对众多书籍进行分类,帮助小学生筛选和区别阅读,将略读、跳读、细读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起来,博览群书,提高阅读的数量和质量。
七、名人示范法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读书经验,写下了大量精彩的读书名言,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读书故事。班级可以通过举办名人读书经验的墙报、名人读书故事大家讲等活动,号召小学生向名人学习,学习他们刻苦读书的精神、科学的读书方法、宝贵的读书经验。如: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读书故事,孔子的学思结合法、朱熹的“三到”法等读书方法。
八、以考促读法
考试实际是教学的风向标,往往是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我认为,提高名著阅读的质量,要从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改革。考查形式多样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开展说书活动,定期出版名著阅读手抄报等等。考试试题要体现出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检查,营造名著阅读的氛围,激励学生热情阅读。
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学生掌握了读书的方法,等同于插上了希望的翅膀,可以自由而又尽情地翱翔在课外阅读的蔚蓝天空,放飞心灵,俯瞰苍穹。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改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编号GS[2014]GHB0683。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