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招揭秘] 我们都知道,议论文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凑齐这三要素并不是难事,难的是怎样做才能使议论文更有说服力,更加出彩,这是初中生必须直面的问题。一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生要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这是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进入高中之后,会迅速转到以写议论文为主,也就是说,初中阶段必须为高中写议论文打下坚实基础。为指导广大初中生写好议论文,笔者认真分析研究了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高分议论文,发现这些文章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一是叙议紧密结合。阅卷老师评判议论文,对那些只叙不议、堆砌论据的文章和只议不叙、空洞说教的文章,只会给出中等及以下的分数。在他们心中,优秀议论文都是叙议结合的。至于叙议结合的形式,有的是先叙后议, 即对事件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陈述之后,再对其进行议论;有的是先议后叙,即先提出议论的要点和中心,以此统领下文的叙事;还有的是夹叙夹议,即将叙事和议论穿插进行,灵活自由地表情达意。需要说明的是,议论文中的“叙”是为“议”服务的,处于从属地位,表达上必须言简意赅,突出要害;而“议”则统领“叙”,居于主导地位,占据主要篇幅。
二是分析深刻恰当。议论文重在发表议论,特别是要对论据深入分析,将个例或者现象中蕴含的深刻根源、内在本质和普遍联系揭示出来,核心点就是对论据问“为什么”。或者用因果论证法,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或者用意义分析法,揭示论据所蕴含的意义,或予以高度的评价,或揭示其危害;如果列举了多个典型论据,往往要对这些论据比较分析,大多采用归纳分析法;如果我们在文章中引用了名言、警句、诗词、歌词等,仍觉得意犹未尽,言之欠深,就要用引申拓展法,对所引用的语句进行再拓展延伸,挖掘它们所蕴含的深意。
三是追求情理兼具。议论文要以理服人。形象而富含情感的表达往往能收到理能服人、情也动人的效果。这种情,是建立在爱恨分明基础上的,是建立在理性分析、辩证批判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抓住要害、入木三分基础上的。它绝不拖泥带水,繁冗余赘,也不含糊其辞,牵强附会,更不人云亦云,陈词滥调。一句话,能让读者获得曲径通幽、顿悟事理的快感。
四是结合生活实际。优秀的议论文,在确立观点的时候,常常能针对青少年思想生活实际提出有启示意义的新鲜观点;在列举论据的时候,常常能列举青少年亲身经历的例子或者青少年最为关注的例子;在收束文章的时候,常常注意提醒青少年应该怎么办。也就是说,作者心里,始终装着青少年读者,仿佛是在面对他们谈自己的看法。
[佳作示例]
面对良心的拷问
○一考生
人皆有良心,良心从来没有躺在某个角落里沉睡不醒,它常常站出来拷问我们:你对得起我么?面对良心的拷问,我们应不慕荣华富贵,不求功名利禄,不求苟安于世,只求嵚崎磊落,光明正大,把良心安放在民族大义、国家利益和一诺千金的天平上。
还记得那个吟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臣吗?他就是文天祥。一边是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一边是元朝高官厚禄的利诱。选择前者,可能身首异处;选择后者,可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他毅然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富贵,选择了继续抗元,选择了舍生取义,威威不屈,慷慨赴死。文天祥彰显了忠臣的铮铮铁骨和民族的浩然正气。他的丹心即良心与日月争辉,与天地共存。他永远被后人敬仰,他的故事代代相传。
虎门的一把大火,烧掉了洋人的许多妄念,烧出了一个民族的坚定信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人生信条。他不畏权贵的阻挠,不怕洋人的大炮,一心只想着要毁掉那祸国殃民的鸦片。在他的坚持与督办下,上千吨鸦片在虎门被销毁。头上戴着官帽,心里装着百姓,哪怕丢官流放,林则徐依然坦然面对,无怨无悔。因为他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虎门销烟,在中国近代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那个发已斑白、背已佝偻的老者感动过你吗?那个信守承诺33年,仍不离不弃的男儿,让你感动流泪过吗?为了信守对妻子许下的要照顾二老及幼弟的承诺,谢廷信不惜改姓明志,更用他33年的实际行动为我们阐释了“诚信”的意义。他本可一走了之,不去挑那副重担,重新再组家庭,开始新的生活。但他仍然选择信守承诺,信守他那无愧于心的抉择。他像一匹老马,用33年的艰难攀登终于到达了善良和诚信的顶峰,感动了天下苍生。
面对良心的拷问,我们的抉择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只要有益于社会,无愧于大众,平凡的我们就会活得充实而有价值。
[简要评点] 围绕“面对良心的拷问,我们应不慕荣华富贵,不求功名利禄,不求苟安于世,只求嵚崎磊落,光明正大,把良心安放在民族大义、国家利益和一诺千金的天平上”这一观点,举了文天祥抗元、林则徐销烟和谢廷信守信三个例子一一予以回答和论证,使得文章的中心很突出,观点令人信服。
文章安排结构很讲技巧——首尾一致,相互呼应;中间运用三组论据分别论证的方法安排段落,不仅突出了分论点,也优化了文章结构,简洁,匀称,一目了然。可见作者具有较深的写作功底。
一是叙议紧密结合。阅卷老师评判议论文,对那些只叙不议、堆砌论据的文章和只议不叙、空洞说教的文章,只会给出中等及以下的分数。在他们心中,优秀议论文都是叙议结合的。至于叙议结合的形式,有的是先叙后议, 即对事件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陈述之后,再对其进行议论;有的是先议后叙,即先提出议论的要点和中心,以此统领下文的叙事;还有的是夹叙夹议,即将叙事和议论穿插进行,灵活自由地表情达意。需要说明的是,议论文中的“叙”是为“议”服务的,处于从属地位,表达上必须言简意赅,突出要害;而“议”则统领“叙”,居于主导地位,占据主要篇幅。
二是分析深刻恰当。议论文重在发表议论,特别是要对论据深入分析,将个例或者现象中蕴含的深刻根源、内在本质和普遍联系揭示出来,核心点就是对论据问“为什么”。或者用因果论证法,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或者用意义分析法,揭示论据所蕴含的意义,或予以高度的评价,或揭示其危害;如果列举了多个典型论据,往往要对这些论据比较分析,大多采用归纳分析法;如果我们在文章中引用了名言、警句、诗词、歌词等,仍觉得意犹未尽,言之欠深,就要用引申拓展法,对所引用的语句进行再拓展延伸,挖掘它们所蕴含的深意。
三是追求情理兼具。议论文要以理服人。形象而富含情感的表达往往能收到理能服人、情也动人的效果。这种情,是建立在爱恨分明基础上的,是建立在理性分析、辩证批判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抓住要害、入木三分基础上的。它绝不拖泥带水,繁冗余赘,也不含糊其辞,牵强附会,更不人云亦云,陈词滥调。一句话,能让读者获得曲径通幽、顿悟事理的快感。
四是结合生活实际。优秀的议论文,在确立观点的时候,常常能针对青少年思想生活实际提出有启示意义的新鲜观点;在列举论据的时候,常常能列举青少年亲身经历的例子或者青少年最为关注的例子;在收束文章的时候,常常注意提醒青少年应该怎么办。也就是说,作者心里,始终装着青少年读者,仿佛是在面对他们谈自己的看法。
[佳作示例]
面对良心的拷问
○一考生
人皆有良心,良心从来没有躺在某个角落里沉睡不醒,它常常站出来拷问我们:你对得起我么?面对良心的拷问,我们应不慕荣华富贵,不求功名利禄,不求苟安于世,只求嵚崎磊落,光明正大,把良心安放在民族大义、国家利益和一诺千金的天平上。
还记得那个吟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臣吗?他就是文天祥。一边是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一边是元朝高官厚禄的利诱。选择前者,可能身首异处;选择后者,可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他毅然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富贵,选择了继续抗元,选择了舍生取义,威威不屈,慷慨赴死。文天祥彰显了忠臣的铮铮铁骨和民族的浩然正气。他的丹心即良心与日月争辉,与天地共存。他永远被后人敬仰,他的故事代代相传。
虎门的一把大火,烧掉了洋人的许多妄念,烧出了一个民族的坚定信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人生信条。他不畏权贵的阻挠,不怕洋人的大炮,一心只想着要毁掉那祸国殃民的鸦片。在他的坚持与督办下,上千吨鸦片在虎门被销毁。头上戴着官帽,心里装着百姓,哪怕丢官流放,林则徐依然坦然面对,无怨无悔。因为他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虎门销烟,在中国近代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那个发已斑白、背已佝偻的老者感动过你吗?那个信守承诺33年,仍不离不弃的男儿,让你感动流泪过吗?为了信守对妻子许下的要照顾二老及幼弟的承诺,谢廷信不惜改姓明志,更用他33年的实际行动为我们阐释了“诚信”的意义。他本可一走了之,不去挑那副重担,重新再组家庭,开始新的生活。但他仍然选择信守承诺,信守他那无愧于心的抉择。他像一匹老马,用33年的艰难攀登终于到达了善良和诚信的顶峰,感动了天下苍生。
面对良心的拷问,我们的抉择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只要有益于社会,无愧于大众,平凡的我们就会活得充实而有价值。
[简要评点] 围绕“面对良心的拷问,我们应不慕荣华富贵,不求功名利禄,不求苟安于世,只求嵚崎磊落,光明正大,把良心安放在民族大义、国家利益和一诺千金的天平上”这一观点,举了文天祥抗元、林则徐销烟和谢廷信守信三个例子一一予以回答和论证,使得文章的中心很突出,观点令人信服。
文章安排结构很讲技巧——首尾一致,相互呼应;中间运用三组论据分别论证的方法安排段落,不仅突出了分论点,也优化了文章结构,简洁,匀称,一目了然。可见作者具有较深的写作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