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杂石墨烯/硫化铋近红外光催化降解氨氮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氮杂石墨烯/硫化铋(NG/Bi2S3)复合材料,以X射线粉末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此复合材料为催化剂,在近红外光辐射下研究了氨氮催化降解.结果表明,当氨氮初始浓度为100.0 mg·L-1、溶液的pH值为9.0、催化剂量为0.050 g、NG负载量为3 wt%、近红外光照射10 h时,氨氮的降解率达到91.4%.相同条件下,Bi2S3对氨氮的降解率只有65.5%.动力学研究表明,氨氮降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其表观速率常数为0.1240 h-1.7次循环氨氮的降解率仍然大于85.5%,显示出NG/Bi2S3复合催化剂非常稳定.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人们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且更加方便快捷。然而信息化时代的安全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诸如涉及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及个人
工业乳化液的破乳是现代工业的一个重要课题.该研究工作的目的就是为生物破乳剂的工业应用的可行性提供生物学实验依据.根据乳化液的性质,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分离和筛选策略获
本文主要通过机械合金化法(MM)与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技术相结合,制备了含稀土元素的层状化合物热电材料RXTe3(R=La, Ce, Nd; X=Bi, Sb)。主要取得了如下的成果:(1)采用固相
微晶硅薄膜材料具有电导率高、光照稳定性好和较宽的光谱响应等优点,是近年来热门的太阳电池材料。本文采用甚高频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VHF-PECVD)制备微晶硅薄膜研究了微晶硅薄膜的制备工艺,并对微晶硅太阳电池的制备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研究了硅烷浓度、衬底加热温度、辉光功率和沉积时间对微晶硅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硅烷浓度增加,薄膜的暗电导降低,光敏性增加,晶化程度
随着人类基因组、模式生物基因组计划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全基因组已完成了测序。有理由相信数据的海量积累预示着理论的重大突破,然而数据并不等于知识,如何从冗长的数据
目的 分析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转移肿瘤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73例头颈部复发转移肿
根据图模型的结构特征和参数特征等要素设计生成随机的模型,根据顶点数与度的大小生成随机结构的CP-nets,其原理是通过改进Prüfer编码得到DAG编码,又建立DAG编码与图结构的
在离散观测下,考虑平稳Ornstein-Uhlenbeck过程漂移项中未知参数估计量的渐近性质.利用多重Wiener-It?积分的偏差性质与渐近分析的技巧,得到了估计量的Cramér-型中偏差.同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