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条件适宜,因此有利于农业的全面发展,但是当前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制约性因素,其中气象灾害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近年来的农业发展情况来看,气象灾害使得农业生产受限,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户遭受较大损失。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气象防灾减灾任务重大,应明确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预测及评估工作,从根本上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思考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2.102
现阶段,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趋势,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其中,暴雨及冰雨等气象灾害会制约农业生产,甚至导致农业产量下降,农作物死亡。现阶段,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不断加大,农作物产量受气象灾害影响呈现出下降趋势。为保证农业生产,提升农作物产量,应当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开展。气象工作十分重要,应充分整合农业气候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开展,降低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
氣象防灾减灾工作对农业生产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现阶段,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并不具备良好的气象灾害抵御能力,因此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需要相关部门给予气象服务帮助。随着全球变暖趋势加剧,农业对气象防灾减灾需求大大增加,气象对农业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提升,农民逐渐开始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但由于我国气象防灾水平低下,缺乏科学技术支持,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及时传播气象信息,传播范围狭窄。基于此,气象部门应当不断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质量,满足农民气象需求,推动农业生产高质量开展。
2 气象为农服务的内容
2.1 向农民传递灾害性天气信息
气象站能够通过检测及数据分析工作,得到气象信息,一旦发现灾害性天气可能出现,在第一时间将灾害性天气信号传递给农民,农民在收到气象信号后,及时开展防灾措施,对农作物进行保护,降低气象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政府部门及农业部门也需要积极发挥作用,制定完善的气象灾害紧急预案,采用有效措施开展防灾减灾工作[1]。
2.2 向农民提供灾情信息
在发生气象灾害后,当地气象部门应当及时统计灾害相关信息,并将其整理成新闻报道,传递给农民。需要明确的是,灾害信息主要包含灾情程度、灾情范围及灾情发展预测等内容。
2.3 对农作物变化情况进行监控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开展需要充分利用监控技术,对农作物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在提供气象服务时,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帮助农民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变化情况,以获取农作物相关信息,并对所获取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完善的农作物管理信息。将农作物管理信息传递给农民,有助于提升农作物产量,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3 气象为农服务中防灾减灾工作存在的
问题
3.1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体系不完善
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监测体系不完善问题,制约了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部分山区受到地区位置约束,交通不够便利,在特殊气候下,易发生山洪与泥石流。在部分农业密集种植区,存在气象观测网站设置稀疏、气象观测设备未及时更换的情况,气象观测效果低下,无法为系统运行提供基础保障。一旦气象观测设备出现故障,无法及时修理,灾害信息收集就会缺乏时效性,无法在第一时间为农户传递气象信息,进而制约农业生产,导致农业受气象影响较大[2]。
3.2 缺乏体系化气象预警信息渠道
为保证农业生产质量,促使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高效进行,应当完善信息传播方式,利用多样化方式传播信息,确保在气象灾害前,将信息全面传播出去,以便于农民获取气象信息后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当前,我国部分农村随着对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重视程度的提升,其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在逐渐拓宽,但部分偏远地区农民获取信息的方法十分有限,有的农民只能够通过天气预报了解气象信息,信息接收极易出现延迟现象。农民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气象信息,未采取应对措施,就加大了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3.3 农业气象灾害服务模式单一
在开展气象灾害预防工作时,需要采用多种形式。例如为有效预防干旱及冰冻等气象灾害,需要充分分析往年的气象数据,结合往年数据制定出数据指标模型,针对当地近期可能会出现的气象灾害问题,进行提前预警。通过这一方式,能够引导农民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但是,当前的气象服务工作较为单一,气象部门主要依据当前天气变化情况开展气象预测工作,采用信息预警方式,预警方式较为单一,若农民对气象信息接收不及时,未采取应对措施,就会导致气象预测工作开展质量低下,无法推动农业生产。此外,相关气象部门在提供气象服务时,信息传播方式落后,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制约了农业产
业发展[3]。
4 气象为农服务中防灾减灾工作的措施
4.1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体系
开展气象灾害评估工作能够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预测质量,推动灾害救援工作及时开展,还能够有效提升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效性,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体系时,需要构建完善的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库及灾害评估体系,评估气象灾害发生率。相关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利用上级的预测信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预测气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失情况,引导各部门开展气象灾害预防工作。当气象灾害发生后,则应当第一时间联系农业与水利等部门,气象信息员则需要在第一时间收集气象灾害相关信息,并将灾情相关信息进行上传,积极跟踪灾情发生后续情况。构建有效的灾情调查及灾情信息上报机制,才能够使人们第一时间了解灾情,并推动灾害抵御工作开展。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气象灾害的评估工作,对发生气象灾害的地区进行调查,建立健全气象灾害评估体系,保证气象灾害监控质量,保障灾后救援工作有序开展。 4.2 完善气象灾害预报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质量,应当完善气象灾害预报体系。气象灾害预报体系是影响防灾减灾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1)在气象预报中,应当保证预报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在预测到气象灾害信息时,应当在短时间内发布,提升预报精准度,为农民预留出应对的时间[4]。2)构建智慧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分析及预判能力,积极做好气象预报服务。针对农业发展需求,开展特色化农业专项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不仅要对常规气象情况进行预报,还要开展气象灾害预報工作。结合不同地区实际情况,针对农业生产的不同环节及农作物生长情况,做好农事活动气象预报工作,例如在播种期及秋收期,做好阴雨及高温气候预报。开展气象灾害预测服务,有利于气象灾害预警能力提升,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4.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应对能力
为充分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升农业产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应当加大宣传,使农民明确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提升农民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农民是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主体,其个人能力将直接决定防灾减灾工作质量。气象部门应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并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群体宣传气象知识,使农民明确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同时,应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宣传防灾减灾措施,使得农民在发生气象灾害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气象灾害的影响。气象部门也应发挥作用,构建完善的紧急气象预防体系,制定预防举措,在发生气象灾害时,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降低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5]。
5 结语
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水平与质量,不仅能够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还能够推动现代化农业高速发展。气象部门应积极构建适应现代农业的观测网,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体系,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预报体系,提高农民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桂花,蔡霞,朱叶,等.基层气象部门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研究的思考[J].农业灾害研究,2020,10(04):157-159.
[2] 李明凤.关于瑞丽市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9,39(20):135-137.
[3] 刘直,刘宏毅.做好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J].农家参谋,2019(18):155.
[4] 邹芳娥.关于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思考构架[J].农业与技术,2019,39(11):146-147.
[5] 周文静.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8,49(16):189.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思考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2.102
现阶段,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趋势,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其中,暴雨及冰雨等气象灾害会制约农业生产,甚至导致农业产量下降,农作物死亡。现阶段,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不断加大,农作物产量受气象灾害影响呈现出下降趋势。为保证农业生产,提升农作物产量,应当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开展。气象工作十分重要,应充分整合农业气候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开展,降低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
氣象防灾减灾工作对农业生产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现阶段,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并不具备良好的气象灾害抵御能力,因此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需要相关部门给予气象服务帮助。随着全球变暖趋势加剧,农业对气象防灾减灾需求大大增加,气象对农业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提升,农民逐渐开始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但由于我国气象防灾水平低下,缺乏科学技术支持,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及时传播气象信息,传播范围狭窄。基于此,气象部门应当不断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质量,满足农民气象需求,推动农业生产高质量开展。
2 气象为农服务的内容
2.1 向农民传递灾害性天气信息
气象站能够通过检测及数据分析工作,得到气象信息,一旦发现灾害性天气可能出现,在第一时间将灾害性天气信号传递给农民,农民在收到气象信号后,及时开展防灾措施,对农作物进行保护,降低气象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政府部门及农业部门也需要积极发挥作用,制定完善的气象灾害紧急预案,采用有效措施开展防灾减灾工作[1]。
2.2 向农民提供灾情信息
在发生气象灾害后,当地气象部门应当及时统计灾害相关信息,并将其整理成新闻报道,传递给农民。需要明确的是,灾害信息主要包含灾情程度、灾情范围及灾情发展预测等内容。
2.3 对农作物变化情况进行监控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开展需要充分利用监控技术,对农作物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在提供气象服务时,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帮助农民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变化情况,以获取农作物相关信息,并对所获取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完善的农作物管理信息。将农作物管理信息传递给农民,有助于提升农作物产量,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3 气象为农服务中防灾减灾工作存在的
问题
3.1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体系不完善
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监测体系不完善问题,制约了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部分山区受到地区位置约束,交通不够便利,在特殊气候下,易发生山洪与泥石流。在部分农业密集种植区,存在气象观测网站设置稀疏、气象观测设备未及时更换的情况,气象观测效果低下,无法为系统运行提供基础保障。一旦气象观测设备出现故障,无法及时修理,灾害信息收集就会缺乏时效性,无法在第一时间为农户传递气象信息,进而制约农业生产,导致农业受气象影响较大[2]。
3.2 缺乏体系化气象预警信息渠道
为保证农业生产质量,促使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高效进行,应当完善信息传播方式,利用多样化方式传播信息,确保在气象灾害前,将信息全面传播出去,以便于农民获取气象信息后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当前,我国部分农村随着对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重视程度的提升,其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在逐渐拓宽,但部分偏远地区农民获取信息的方法十分有限,有的农民只能够通过天气预报了解气象信息,信息接收极易出现延迟现象。农民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气象信息,未采取应对措施,就加大了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3.3 农业气象灾害服务模式单一
在开展气象灾害预防工作时,需要采用多种形式。例如为有效预防干旱及冰冻等气象灾害,需要充分分析往年的气象数据,结合往年数据制定出数据指标模型,针对当地近期可能会出现的气象灾害问题,进行提前预警。通过这一方式,能够引导农民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但是,当前的气象服务工作较为单一,气象部门主要依据当前天气变化情况开展气象预测工作,采用信息预警方式,预警方式较为单一,若农民对气象信息接收不及时,未采取应对措施,就会导致气象预测工作开展质量低下,无法推动农业生产。此外,相关气象部门在提供气象服务时,信息传播方式落后,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制约了农业产
业发展[3]。
4 气象为农服务中防灾减灾工作的措施
4.1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体系
开展气象灾害评估工作能够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预测质量,推动灾害救援工作及时开展,还能够有效提升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效性,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体系时,需要构建完善的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库及灾害评估体系,评估气象灾害发生率。相关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利用上级的预测信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预测气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失情况,引导各部门开展气象灾害预防工作。当气象灾害发生后,则应当第一时间联系农业与水利等部门,气象信息员则需要在第一时间收集气象灾害相关信息,并将灾情相关信息进行上传,积极跟踪灾情发生后续情况。构建有效的灾情调查及灾情信息上报机制,才能够使人们第一时间了解灾情,并推动灾害抵御工作开展。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气象灾害的评估工作,对发生气象灾害的地区进行调查,建立健全气象灾害评估体系,保证气象灾害监控质量,保障灾后救援工作有序开展。 4.2 完善气象灾害预报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质量,应当完善气象灾害预报体系。气象灾害预报体系是影响防灾减灾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1)在气象预报中,应当保证预报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在预测到气象灾害信息时,应当在短时间内发布,提升预报精准度,为农民预留出应对的时间[4]。2)构建智慧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分析及预判能力,积极做好气象预报服务。针对农业发展需求,开展特色化农业专项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不仅要对常规气象情况进行预报,还要开展气象灾害预報工作。结合不同地区实际情况,针对农业生产的不同环节及农作物生长情况,做好农事活动气象预报工作,例如在播种期及秋收期,做好阴雨及高温气候预报。开展气象灾害预测服务,有利于气象灾害预警能力提升,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4.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应对能力
为充分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升农业产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应当加大宣传,使农民明确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提升农民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农民是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主体,其个人能力将直接决定防灾减灾工作质量。气象部门应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并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群体宣传气象知识,使农民明确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同时,应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宣传防灾减灾措施,使得农民在发生气象灾害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气象灾害的影响。气象部门也应发挥作用,构建完善的紧急气象预防体系,制定预防举措,在发生气象灾害时,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降低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5]。
5 结语
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水平与质量,不仅能够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还能够推动现代化农业高速发展。气象部门应积极构建适应现代农业的观测网,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体系,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预报体系,提高农民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桂花,蔡霞,朱叶,等.基层气象部门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研究的思考[J].农业灾害研究,2020,10(04):157-159.
[2] 李明凤.关于瑞丽市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9,39(20):135-137.
[3] 刘直,刘宏毅.做好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J].农家参谋,2019(18):155.
[4] 邹芳娥.关于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思考构架[J].农业与技术,2019,39(11):146-147.
[5] 周文静.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8,49(16):189.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