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重《陶渊明诗文选》英译析评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渊明的诗文真淳平淡,折射出诗人热爱自然、安贫乐道、守志不阿、追求自由的人生境界。翻译家方重旨在向英语世界介绍陶渊明的高风亮节及其创作艺术,其《陶渊明诗文选》英译独具特色。译者在深刻理解历史背景和原文内涵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达旨传神:巧抓诗眼,表现心志;化隐为显,明示内涵;散体翻译,舍形存意;以西释中,中西互文。
  关键词:《陶渊明诗文选》 英译 达旨传神 自然平朴
  东晋诗人陶渊明(365—427)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是深受后人敬仰的文化伟人。现存陶诗约一百二十余首,散文和辞赋约十余篇。陶渊明及其诗文是西方读者了解古代中国文人思想境界的一面镜子。19世纪末20世纪初,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阿瑟·韦利(Arthur Waley)、威廉·埃克(William Acker)、海陶韦(James Robert Hightower)等西方汉学家通过多种角度阐释陶诗,使其逐步走进英语世界。杨宪益和戴乃迭、方重、谭时霖、汪榕培等中国翻译家出于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也致力于陶渊明诗文的译介。其中,方重(1902—1991)的《陶渊明诗文选》英译以精研著称,该译本于1980年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1984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重编出版,2016年外文出版社再版,包含英译诗文四十余篇。除了个人的浓厚兴趣和机缘巧合之外,方重深切感到中国学者有责任更准确地向英语世界介绍陶渊明这位伟大诗人,不忍让他的高风亮节被忽视或曲解。陶渊明诗文英译及其研究是陶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方重的译本至今仍是我们学习和研究陶学的宝贵资料,有助于领悟其中渗透的生态观、人生观与审美观。
  一、巧抓诗眼,表现心志
  陶渊明出身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族,生活在内忧外患的东晋末年,因厌恶官场腐败而辞官归隐。这不仅仅是诗人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折射出他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陶渊明思想的核心是崇尚自然,这种思想往往通过诗眼集中体现出来。“诗而有眼的焦点结构的形成,在于诗人对句式和用字的精审选择,以及对词性、语义的微妙变异和发掘,在以往未可能之处发现了或实现了新的可能。”(杨义,2001:776)方重精研原文,注重傳译诗眼,反映陶渊明洁身自好的节操、热爱自然的情怀、憧憬和谐社会的理想。
  原文: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译文:My casement and hall are clear of dust, / In the vacant rooms there is ease and quiet. / Long have I lain within the prison of men, / Now I am to return to nature and its ways. (方重,2016:85)
  诗人抒发摆脱官场束缚后怡然自适的心态。“返自然”是主旨,“return to nature and its ways ” 译出了解放心灵、放飞自我的意思。能够真正做到“返自然”的人,就是像陶渊明那样从躬耕垄亩的田园生活中获得心灵自由的隐士。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人生道路是“学而优则仕”,但陶渊明不同于流俗,他从仕途退隐,亲自劳动,在清贫寂寥的隐居生活中自得其乐,这正是其人格内涵最为特别之处。虽然中西文化背景不同,但是人们对自然规律和人性本质的认识则基本一致。 “Nature”具有“自然界”“天然”“本性”“自然方式”“法则”以及“秩序”等内涵,包括从宇宙天地到人的思想世界。此处的“自然”既是现实之景,也是诗人热爱自然、不受名利诱惑的客观写照。
  原文: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译文:The careless clouds issue from behind the peaks, / And birds, tired of flying, think of coming home. /As the veiled sun is going down west, / I tarry to fondle the lonely pine.(方重,2016:79)
  诗人借云、鸟、松等景象表达自己宁静恬淡的心性,反映了辞官之初的内心感受。云气自然而然地从山里冒出,疲倦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夕阳西下,光线渐暗,诗人手抚孤松,徘徊不定。“云无心”和“孤松”是诗眼,这是陶渊明获得精神解脱的映射。“云”象征无常心,体现了物我交融的空灵境界。如果人能像云那样随遇而安,就可以摆脱尘世烦恼和世俗羁绊。“The careless clouds” 译出了白云的飘忽不定与自由样态,这正与陶渊明安详自在、明净淡泊的性情相契合。“孤松”象征诗人遗世独立、高洁超拔的风骨。“The lonely pine”将人的感受赋予松树,传达了孤傲自适的隐逸情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诗人的创作意图和目标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中寻找最大关联度,使译文起到达意传情的最佳效果。方重保留了白云和孤松意象,引导读者从这些普通景物中产生联想:陶渊明不刻意探幽览胜,而是在大自然中领悟随性与豁达之境,可见正直的中国古代文人常常以自然之物寄托心志,在黑暗现实中洁身自好,化解心中的苦闷。
  二、化隐为显,明示内涵
  魏晋南北朝时期,“隐”的文学形态由陶渊明充分发挥,其诗文多有借古论今之义,平朴文辞之中深藏哲理。译者可以用化隐为显的方法进行明示,“作为一种翻译现象,显化(以及隐化)不应只是狭义地指语言衔接形式上的变化,还应包括意义上的显化转换,即在译文中添加了有助于译文读者理解的显化表达,或者说将原文隐含的信息显化于译文中,使意思更明确,逻辑更清楚”(柯飞,2005:306)。方重从读者接受角度出发,主要采用省略文化形象、补偿潜在语义、添加文外注释的方法进行显化。   原文: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陶渊明:《连雨独饮》)
  译文:The course of nature ever moves on to its close:/‘Tis a truth that has come home to men of all ages./The immortals who once lived on earth / Are nowhere to be found nowadays.(方重,2016:69)
  诗人揭示出生与死是自然规律:人类在浩渺天地中必然会死亡,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传说中的“赤松子”和“王子乔”两位长生不老的神仙,如今不知身在何方。“赤松子”相传是神农时代的雨师,能入火自焚,随风雨出入。“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乘白鹤仙去。此处显化成“the immortals”,指“长生不老的人”,与原文的语义信息和历史信息一致。珍爱生命的人必然关心死亡问题,陶渊明将人的命运融入天地万物之中,他并不畏惧死亡,而是从容面对生命进程,顺应自然规律。方重用意义相当、浅显的语言显化隐含意义,在整体上获得了功能等效。
  原文: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陶渊明:《杂诗四首·其二》)
  译文:Time goes, and for ten years past / I’ve been bogged down to the world. / Yes, I should be home by now / Before it’s too late / To see the old boughs / If they still shade my windows. (方重,2016:33)
  诗人描摹自己在出仕和归隐之间犹豫不定的矛盾心理。陶渊明从二十九岁出仕,不知不觉已过去十年,一直为别人忙个不停,不由想起庭院里、屋檐下的绿树成荫,感慨岁月如梭。生逢于乱世,虽然诗人在年少时胸怀大志,却难以施展,无奈之下只好放弃“兼济天下”的雄心,而选择“独善其身”。这种归隐是对污浊社会的一种独特抗争。方重根据历史背景以及原文隐含的内容进行显化翻译,添加了“Yes, I should be home by now”和“Before it’s too late”這两句译诗,说明当时陶渊明渴望无拘无束生活的迫切心情,突出了诗人对趋炎附势世风的批判以及对高尚品德的坚守。
  原文: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陶渊明:《乞食》)
  译文:You are as kind as the washerwoman / Who once fed Han Hsin, / But poor me! I am tongue-tied. / Only by heart knows, / The unknown powers shall reward you.(方重,2016:241)
  陶渊明晚年生活窘困,常因饥饿而乞食。主人施恩不图回报,诗人却铭记于心,他在断粮受到邻人接济时心生感慨:感激邻人如同当年漂母那样给韩信施恩,可惜自己没有韩信那样的才能,只有来生再报答。“漂母”是指在水边洗衣服的女子。当年韩信在城门下钓鱼,饥肠辘辘,有位洗衣女子给他食物充饥,韩信感激涕零。后来韩信被封为楚王之后,派人找到那位漂母,并赠之以重金。方重在译文中添加了“Who once fed Han Hsin”,不仅保留了韩信这一历史人物形象,而且使意思更明确,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补偿的方法。同时,通过文外加注进一步说明韩信感恩漂母的动人故事,传递“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散体翻译,舍形存意
  陶渊明诗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中国古诗的形式特征,翻译时很难保留原诗独特的形式。“就诗的外形看,每句字数相同与否,使中国古诗的外形或呈方阵,或呈长短句式,英诗的行数和每行的音步数固定,但字数不固定,外形都呈长短句式。”(穆诗雄,2000:180)方重基本采用散体翻译陶诗,不拘泥于音韵和形式,而是以译意为主,按照英语诗学规范,注重形合特征和逻辑关系。他在处理叠词、对偶结构以及某些诗行再现等方面就遵循了该原则。
  原文: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陶渊明:《停云·其一》)
  译文:Thick and dusky, the lingering clouds, / Misty and drizzling, the season’s rain; / In all directions, the haze unbroken, / The level roads are blocked from access. ( 方重,2016:53)
  诗人以景起兴,表达深切的思念亲友之情,原文在语言形式上沿用了《诗经》四言诗以及叠词形式。叠词在陶渊明诗文中很常见,具有音韵和谐、形式整齐的特点。“叠词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即将两个音、形、义完全相同的词重叠使用……而英语中的叠词却较少,且多属拟声词。”(陈宏薇,2002:107)方重没有用重复英语单词的方法翻译原文叠词,而是侧重译意,说明诗人从物候变更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以及人生际遇的变化。“停云”是指凝聚不散的云,“霭霭”用“thick and dusky”表达,传译了密云聚集的样貌。“时雨”是指绵绵春雨,“濛濛”用“misty and drizzling”表达,勾勒了微雨滋润的情形。可见,译者灵活处理原文的表象美学要素,以体现译文的整体意境。
  原文: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陶渊明:《闲情赋》)
  译文:Purer than the jade on the tinkling tassels, /And sweeter far than the blushful orchids. / Lightly float your tender passions within the earthly domain, / While your chastened ideals soar up the lofty clouds.( 方重,2016:181)   诗人日夜思念心目中的绝色佳人,幻想与她朝夕相處的情形,他对佳人的美好品德和高洁志趣发出如此赞叹:只有叮当作响的玉佩才比得上她的纯洁,只有高洁的幽兰才能与她一比芬芳。于是自己将一片柔情淡化在俗世里,将高雅的情志寄于浮云。该例是隔句对偶,“佩鸣玉以比洁”与“齐幽兰以争芬”相对,“淡柔情于俗内”与“负雅志于高云”相对,音韵美和形式美融于一体。由于英语单词的音节构成不规范,与汉语的一个音节对应一个汉字相比,译者很难在译文中模拟原文的对偶结构。方重将对偶句译成散句,译文诗行的音节数虽然不相等,但是传达了原文的要旨。
  原文: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陶渊明:《游斜川》)
  译文:The year starts anew, / but five days are swiftly gone; / And my life’s journey / is tending toward its close. / To think of this / is to be laden with sorrow./ Come, let us enjoy / this day while yet we may.(方重,2016:207)
  诗人于正月初五风和日丽之时与两三位好友一同游览斜川。面对流水,眺望远山,心生感慨:新岁匆匆又过五日,自己的生命终将结束。想到这些心中难以平静,趁此良辰携友春游。汉英诗歌在形式、节奏和音韵等方面各有特色。一般来讲,一句汉诗的信息承载量比英诗大,翻译时在行数方面保持形似有很大难度,往往会出现长度膨胀的情况。许渊冲指出:“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许渊冲,1983:68)但是,在三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方重根据诗人的情感变化选择相应形式,将原诗四句扩充成八行,不仅在视觉效果上起到强调作用,而且在字里行间渗透着珍惜现实人生的情感。
  四、以西释中,中西互文
  陶渊明诗文中有不少中国文化负载词,反映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念和社会生活状况。任何一个文本总是处于该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同时又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关联,由此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织、彼此依赖的关系。方重在彰显中西文化差异时,善于利用文化之间的互文性关系,使目标语读者从已有知识结构中产生相应联想。
  原文: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陶渊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译文:How obscure the boundless ways of Heaven, / And the Spirits so unfathomably dark!(方重,2016:175)
  陶渊明经历大半生的艰难坎坷,对黑暗社会现实愤慨不平,甚至对天道、鬼神也产生了怨恨:天道幽深而玄远,鬼神之事渺茫难以估算。在中国文化中,“天”有自然之天、道义之天、神性之天等含义。“鬼神”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人们往往通过祈祷、祭祀等方式对其表达一种敬畏之情。“Heaven”表示一个超自然的造物主,可以引发目标语读者产生某种神学联想。“The Spirits”指神灵、精气,象征一种无形力量。方重通过比照中西文化的互文性内涵,找出译文和原文之间的最佳关联,以减少理解障碍。
  原文: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陶渊明:《和郭主簿二首》)
  译文:Thus away from men I loiter in idle lore, / Rising from bed to fondle my books and zither. / Rich in taste are the garden greens, /And my last year’s grain still unconsumed.( 方重,2016:39)
  诗人以轻快的笔调描述了仲夏之季闲适自足的生活乐趣,衬托出恬淡自甘的心境:离开官场操闲业,终日读书与弹琴。园中蔬菜吃不完,往年陈谷积存至今。“琴”译成“zither”,指齐特琴。这是欧洲的一种扁型弹弦乐器,与中国的古筝相似。古代文人雅士弹琴一般为了自娱,陶渊明弹琴则是抒发不愿同流合污的情志。“园蔬”译成“the garden greens”,“garden” 更能体现西方人的居住环境特征,是指住宅旁或周围的花园、果园、菜园。陶渊明亲自种田并不完全为了休闲,因此,园中的小块天地可以用“field”表达。葱茏的仲夏季节,闲书古琴以及长势茂盛的菜蔬使诗人心满意足。“他的简朴生活已达到超越的境界,他用实践修复了人类生活未被异化之前的原生状态。”(莫砺锋,2014:66)方重借用英语文化中意义相近的词传译原文意象,同样达到功能等效。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失去了中国文化特色和语境特点。
  五、结语
  方重翻译陶渊明诗文,历经四十余年的日积月累。他怀着对陶渊明的崇高敬意,在与诗人的心灵相通中充分展现其人格典范意义。陶渊明的真诚淳朴、高洁耿介、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等人格特质表现出一种超越个体、超越时空的共同人格倾向,这也是陶渊明及其诗文的经典价值。方重的译文感情真挚,平凡中见机巧,向英语世界传递了陶渊明的诗意人生境界,引导目标语读者领悟其人生真谛,寻找精神皈依。
  参考文献:
  [1] 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 方重.陶渊明诗文选:汉英对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
  [3] 柯飞.翻译中的隐和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
  [4] 莫砺锋.诗意人生[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5] 穆诗雄.论英译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3).
  [6] 许渊冲.再谈“意美、音美、形美”[J].外语学刊,1983(4).
  [7] 杨义.李杜诗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社科英才资助项目“古诗英译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传承研究”(202042)的阶段性成果
  作 者: 严晓江,文学博士,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翻译学与比较文学。
  编 辑: 水涓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国产电影发展势头强劲,《战狼2》《流浪地球》等优秀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好评,还在海外影院上映。这些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建设对外话语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获得了较好的票房和口碑成绩,但是海内外受众对该部影片褒贬不一。本文依据国内和海外受众对《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评价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它在海外遇冷的原因,找出影响国产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因素,并针对问题提出
期刊
摘 要: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的魅力恒久不变,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信息量巨大的现代社会,应该如何继承、传播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改编影视剧和进行阅读普及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阐释。  关键词:古典文学 名著 现代传播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经过历
期刊
摘 要:人物常常是作家创作的浓墨重彩之处,而空间又是人物形象的最佳表征。这种运用空间来塑造人物形象的空间表征方法在谭恩美的《惊奇山谷》中得到很好的发挥。本文主要探讨了小说的三大典型空间与人物之间不可分割、互相建构的关系,以挖掘谭恩美在空间书写方面的文学内涵,同时为读者呈上一道清末民初的人物奇观。  关键词:谭恩美 《惊奇山谷》 空间表征法 人物塑造  空间表征法是由我国学者龙迪勇首次提出的塑造人物
期刊
摘 要: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女性被动地成为客体,处于“他者”地位,依附于男性。要改变这种情况,女性首先需要获得经济上的独立,然后摆脱生育带来的束缚,并摆脱对男性在爱情、婚姻上的依附。小说《美国式婚姻》中的女主人公很好地诠释了女性应该如何摆脱“他者”身份,最终获得平等自由。  关键词:他者 自由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引言  《美国式婚姻》采用多主体视角叙述的方式,从罗伊、瑟莱斯蒂尔、安德烈三者的角
期刊
摘 要:18世纪“中国热”对德国的影响由两个方面组成:上层阶级对中国式建筑、园林、瓷器以及中国趣味等的跟风效仿和盲目追随;德国思想界、文学界以及汉学界对中国典籍、思想以及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接受。产生“中国热”的根源在于批评现实、改变现状的需要,德国知识分子试图将“理想中国”作为“药引”,表达启蒙思想,促进社会改革,祛除德国的沉疴痼疾。  关键词:“中国热” 德国 启蒙运动  随着16世纪“中学西传”
期刊
摘 要:武功招式是武侠小说之魂,也是翻译中难以处理的环节。《射雕英雄传》的英译者郝玉青和张菁在翻译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武功招式时,采用了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以归化策略为主导,使译文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有利于译本的推广;同时辅以异化翻译策略,以最大限度保留金庸小说的原貌,有利于文化交流与传播,这为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射雕英雄传》 归化 异化 武功招式
期刊
摘 要:宋代文人赏石风气盛行,对石头的歌咏屡見不鲜、篇章众多。尤其是咏石诗,这些咏石诗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诗中的石头被诗人赋予某种意义。本文以宋代咏石诗为研究对象,分析宋代咏石诗蕴含的嗜石文化意趣。本文把这些嗜石文化意趣分为四类,详细分析每一类文化意趣与宋代文人的理想人格追求之间的联系,最后分析出宋代文人嗜石的原因。  关键词:宋代诗歌 咏石诗 嗜石文化 文化意趣  石虽然是最为普遍、最为常见
期刊
摘 要:欧阳锡川的诗集《在路上》表现出作者从青涩单薄一步步走向成熟坚实。其诗集给人的印象:取材角度广泛,内容丰富;感情深挚,纯真动人;意象丰富,譬喻新奇。但其诗对韵律形式和语言的关注度不够,这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关键词:欧阳锡川 诗集 《在路上》 印象  欧阳锡川(祖籍广东惠来,现居四川泸州)的诗集《在路上》,表现出作者从青涩单薄一步步走向成熟坚实。每读其诗,都会被他的朴实率真打动,并对这个忙
期刊
摘 要: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年鲍勃·迪伦创作了大量爱情歌曲,表达对恋人的爱慕、思念或矛盾纠葛,品味家庭生活的平淡幸福以及追忆逝去的真情。这些兼具艺术性和真实性的情歌在主题上具有一个从“痴”“嗔”“品”到“忆”的衍变过程,充分展现了歌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信念以及困惑与遗憾,具有不断激发人们思考爱情与婚姻关系的艺术价值和耐人回味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鲍勃·迪伦 爱情歌曲 主题衍变  美国在20世纪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运用文学伦理学方法研究捷克裔法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首部叙事作品,也是其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管窥收录在内的七部短篇小说,无不以昆式幽默的形式表达严肃的主题,似乎是同在爱情范畴的套曲。借由文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从作品的伦理环境、伦理线与伦理结角度深入讨论,进而分析米兰·昆德拉自始至终的小说主题——“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 《好笑的爱》 文学伦理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