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剑术教学是通过学生持剑器械,根据编排套路练习的一种的体育教育,它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体现轻快洒脱、身法娇捷、刚柔相济的民族传统体育风格,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笔者在剑术教学过程中深感应该立足于剑术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进行教学。
一、教师示范表演及剑器制作
在剑术实践前,应先上一节相关的剑术理论课程,向学生详细讲述剑术的起源、特点以及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然后示范表演剑术套路,在表演中要做到轻盈灵活,自然飘洒,充分把剑与身法的两种美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观摩,学生切实感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对学好剑术奠定浓厚的兴趣。
在剑器制作中,要让学生知晓剑术是一项器械运动。对于一般中学来讲是不可能购买如此多的剑器,这就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引导学生在制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例如木棍、竹片、树梢等,把剑的主要部分制作出来。利用课余时间,学生都能制作出一把材料迥异、规格齐全的剑,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发挥了想象力。
二、让学生体会剑术的美
剑术本身的运动方式就是一种“健与美”的结合。“舞剑”的俗称就包涵着舞台艺术表演艺术的因素。周秦时代,“宴乐必舞”“乐饮酒酣必自起舞”。这里的舞是指舞剑。因而剑术与艺术文化是密切联系的,并直接按照美学的的发展规律进行。
在剑术教学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要求姿势正确,身剑合一,一招一式都应符合套路要求,这是剑术技术性的要求。首先应让学生对刺、劈、斩、点、撩、穿、崩、挂等剑法及弓步、歇步、高虚步、仆步、插步、跳步等步型、步法掌握其动作要领,只有在这些其本功扎实的前提下,才能在技术操练中对其空间、时间形成的印象与连续性的造型产生一种形体美。
然而,由动作规范产生的形体美,只是剑术的外在美,剑术还有寓精神于其中的深刻内涵。
精神美应该是建立在形体力之上或统帅技术美的更高层次的美,包括建立在美好理想情操道德修养之上的气质美,对特定剑法深入揣摩之后所形成的风格美与建立在内功修炼基础上的自然美。风格之美,主要指对剑术各种剑法深入研习,把握该剑法特有的艺术境界,如右撩剑、左撩剑、跳步望月式中应使撩剑贴身走立圆,力达剑身前部,望月式动作要连贯一致、平稳舒展、优美洒脱。自然之美,靠的是长期的内功修炼,做到心中自然,周身自然,剑法自然,内外浑然一体,达到一种形神融合,轻灵自然之美。它是剑术精神美的极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教学中,采用挂图、录像等电化教学手段,或对镜训练等方法,在美的召唤下,使学生对练好剑术产生一种深厚而又随远的兴趣。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剑术训练、表演
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剑术也如此,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方能提高功力,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要保持学生对剑术兴趣不减,我认为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表演、比赛是最佳途径。在课外活动中可让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小组5~10人,围成一个圈,轮流在圈中进行表演,然后评比,这样不仅可巩固已学的剑术,也可增强其胆识与表演才能;另外可采取班级间的剑术集体比赛,从而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或以学校的名誉成立剑术兴趣小组,在大型活动前配上音乐进行表演,这不仅能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更能使学生在剑术表演中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与自尊意识。
学生通过剑术学习,学会了一种自我锻炼的方法,增强了自信心,他们回家后会给老人、父母、左邻右舍等表演剑术。剑术不需消耗很大的体力,但需要练习者花精力去记剑招术,一遍一遍地学,一点一点的记,慢慢地一套剑法记下来。剑术教学过程的实践告诉学生贵在坚持,做任何事要有坚韧性,这也是做人的一种道理。
四、创造良好的剑术文化环境
创造剑术文化环境,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武术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剑术兴趣。剑术环境包括早上的剑术练习,训练场地的划分,剑术墙报与黑板报等宣传栏,校园广播剑术专项内容,近期武坛动态,融知识与趣味的剑术素材,教学录像等等,这些对学生剑术兴趣的培养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切实感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传统体育的简便有效。
实践证明,剑术教学体现着众多审美教育的行为与现象,不仅具有促进学生健美的作用,而且有利于他们陶冶心灵美和艺术修养美。剑术运动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具有很大的素质教育潜力,尚有待挖掘开发推广。
责任编辑 罗 峰
一、教师示范表演及剑器制作
在剑术实践前,应先上一节相关的剑术理论课程,向学生详细讲述剑术的起源、特点以及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然后示范表演剑术套路,在表演中要做到轻盈灵活,自然飘洒,充分把剑与身法的两种美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观摩,学生切实感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对学好剑术奠定浓厚的兴趣。
在剑器制作中,要让学生知晓剑术是一项器械运动。对于一般中学来讲是不可能购买如此多的剑器,这就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引导学生在制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例如木棍、竹片、树梢等,把剑的主要部分制作出来。利用课余时间,学生都能制作出一把材料迥异、规格齐全的剑,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发挥了想象力。
二、让学生体会剑术的美
剑术本身的运动方式就是一种“健与美”的结合。“舞剑”的俗称就包涵着舞台艺术表演艺术的因素。周秦时代,“宴乐必舞”“乐饮酒酣必自起舞”。这里的舞是指舞剑。因而剑术与艺术文化是密切联系的,并直接按照美学的的发展规律进行。
在剑术教学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要求姿势正确,身剑合一,一招一式都应符合套路要求,这是剑术技术性的要求。首先应让学生对刺、劈、斩、点、撩、穿、崩、挂等剑法及弓步、歇步、高虚步、仆步、插步、跳步等步型、步法掌握其动作要领,只有在这些其本功扎实的前提下,才能在技术操练中对其空间、时间形成的印象与连续性的造型产生一种形体美。
然而,由动作规范产生的形体美,只是剑术的外在美,剑术还有寓精神于其中的深刻内涵。
精神美应该是建立在形体力之上或统帅技术美的更高层次的美,包括建立在美好理想情操道德修养之上的气质美,对特定剑法深入揣摩之后所形成的风格美与建立在内功修炼基础上的自然美。风格之美,主要指对剑术各种剑法深入研习,把握该剑法特有的艺术境界,如右撩剑、左撩剑、跳步望月式中应使撩剑贴身走立圆,力达剑身前部,望月式动作要连贯一致、平稳舒展、优美洒脱。自然之美,靠的是长期的内功修炼,做到心中自然,周身自然,剑法自然,内外浑然一体,达到一种形神融合,轻灵自然之美。它是剑术精神美的极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教学中,采用挂图、录像等电化教学手段,或对镜训练等方法,在美的召唤下,使学生对练好剑术产生一种深厚而又随远的兴趣。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剑术训练、表演
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剑术也如此,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方能提高功力,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要保持学生对剑术兴趣不减,我认为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表演、比赛是最佳途径。在课外活动中可让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小组5~10人,围成一个圈,轮流在圈中进行表演,然后评比,这样不仅可巩固已学的剑术,也可增强其胆识与表演才能;另外可采取班级间的剑术集体比赛,从而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或以学校的名誉成立剑术兴趣小组,在大型活动前配上音乐进行表演,这不仅能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更能使学生在剑术表演中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与自尊意识。
学生通过剑术学习,学会了一种自我锻炼的方法,增强了自信心,他们回家后会给老人、父母、左邻右舍等表演剑术。剑术不需消耗很大的体力,但需要练习者花精力去记剑招术,一遍一遍地学,一点一点的记,慢慢地一套剑法记下来。剑术教学过程的实践告诉学生贵在坚持,做任何事要有坚韧性,这也是做人的一种道理。
四、创造良好的剑术文化环境
创造剑术文化环境,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武术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剑术兴趣。剑术环境包括早上的剑术练习,训练场地的划分,剑术墙报与黑板报等宣传栏,校园广播剑术专项内容,近期武坛动态,融知识与趣味的剑术素材,教学录像等等,这些对学生剑术兴趣的培养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切实感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传统体育的简便有效。
实践证明,剑术教学体现着众多审美教育的行为与现象,不仅具有促进学生健美的作用,而且有利于他们陶冶心灵美和艺术修养美。剑术运动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具有很大的素质教育潜力,尚有待挖掘开发推广。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