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欺者更善欺人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o0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欺,即自我欺骗,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心理学名词,指一种过分积极地评价自己的无意识倾向,通俗地讲就是自己骗自己。例如某次考试,由于我的粗心马虎,把一道本来能做对的题做错了,结果我仅以一分之差输给了第10名,成了第11名。于是我就认为自己的实力应该在第10名之上。这时,我其实就是在自我欺骗。因为我的貌似合理的解释是站不住脚的。我只看到了自己的失误,却没有想到他人也有可能失误。掩耳盗铃是自欺最经典的明证。盗铃者在盗铃的时候认为掩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就可以顺利盗得铃铛了,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错误的,所以他也是在自我欺骗。
   我们通常认为自欺者很可笑,用这种方法欺骗别人只会落得个“掩耳盗铃”的下场。可事实上很多心理学家认为自欺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每个人都有这毛病,谁也没资格笑话谁。而且最新研究显示,那些擅长“自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还真的更能博得别人的好感,更容易让他们相信自己拥有更强的实力。
   英国的研究人员对来自两个专业的72名同学进行了调查。这些同学均是初次相识,第一次讨论课结束后,研究人员让同学们对自己和其余人的随堂测试的成绩和排名进行预估,估测的依据仅来自这次课堂讨论的印象。
   调查结果显示,45%的人对自己成绩的预估值比实际值低,40%的人的预估值高,剩余15%的人预估的成绩则基本与实际成绩相符。而且,他人给自己预估的成绩和自己预估的成绩之间呈正相关。换言之,即当自我评价偏高时,别人对他的评价亦会偏高;反之,当自我评价偏低时,别人对他的评价亦会偏低。
   成绩的自我预估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意味着“自欺”的程度;而他人对自己成绩的预估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则意味着“欺人”程度。由此可见,那些善于自欺的人,也更容易骗得他人相信自己比实际上的更优秀。
   不要觉得这只是因为同学们互相了解不深才造成的误解,因为6个星期之后,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二次调查。此时同学们均已经熟识,互相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但这次的调查结果却与上次的并无显著差别。可见“自欺者更善欺人”这一现象是真实而稳定存在的。
   其实,自我欺骗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的功能有点像“积极的自我暗示”,让人相信自己是可以主导事情走向的人,能更加积极地去工作和生活,也因此更容易得到赏识和晋升。其次,自我欺骗也是一种防御机制,在维护心理健康和自尊、提高个体适应性、主观幸福感和合作意愿等方面都有積极作用。
   不过凡事皆应有度,过分自欺也有一些潜在的危害,那就是它会让人无意识地忽视或者否定对自己有威胁的信息,难以发现自己计划或行为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所以,高自欺者往往也显得更加激进,更加愿意冒险,捂住耳朵就敢去盗铃,结果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其他文献
“啊……”  看了看墙上显示着00:53的挂钟,又看看左手边写着大大的“4天”的倒计时记录牌,顾歆打了个哈欠,合上手中的辅导书。  “唉……”用风油精涂抹着太阳穴,顾歆疲惫地靠在椅背上。现在虽然困乏,可躺下却睡不着——她以前经常这样。  闭着眼,她不禁回想起去年这时候的自己,那时她还没有经历过会考,觉得与平常考试一样,根本不用怎么准备就能考得很好。没想到拿了考卷才发现自己竟然两眼一抹黑,有些题目连
我对写作的兴趣来源于支教张老师的创新小课堂。这件事要从半年前讲起,我可是经历了王国维说的人生三种境界啊。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本学年之初,支教老师刚来我们班时,每次布置作文作业,班里同学都开始挠头,我也不例外,每次都感觉快把头发薅没了,可目光仍停留在题目上,憋出来的作文惨不忍睹。这让我心生感慨:我与“作义”这个朋友天生有缘无分,我就是望断了“天涯路”,也琢磨不出一点儿思路啊。
每年的四月,都是海棠花开的时节,其花白粉相融,淡雅纯净,难怪古人写下“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亦或是“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这样的诗句。那一簇簇盛开的海棠,在岁岁年年的时序更替中向人们讲述着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周恩来与邓颖超。   今日,让我们一同翻开那些年周恩来与邓颖超之间的书信,在字里行间中感受这鸿雁传书、鱼传尺素的人间至情。      情长纸短 吻你万千
家乡的公园里有个大荷花池,经常看到一个50岁模样的瘦小女人在采莲子。头发蓬乱、浑身沾满泥巴的她却很爱笑,啥时候碰到都会用笑容打招呼。尽管她脏兮兮的,却让人觉得很亲近,就好像是自家的一个亲戚。   熟络后我才知道,下岗后她和丈夫一直找不到工作,亲戚们凑钱帮着买了一辆三轮车,夫妻俩就带着儿子一起在市区给人家送货,算是有个收入。   不成想有一天出了车祸,丈夫当场就没了,儿子断了一条腿。家,就这样塌
五月鸣蜩,在此之前,比尔·盖茨是美国英雄,是享誉世界的超级富人和慈善家。但当西雅图麦地那终于告别雨季,他的生活却没迎来曙光。   神坛跌落伊始源于一则离婚通告,盖茨夫妇5月5日宣布结束婚姻,这段长达27年的婚姻被两人证实没有爱情可言,“无法相信两人能继续一起成长”。随后微软董事会决定,比尔·盖茨应离开董事会。   这还是那个认为此生最聪明的决定就是找到妻子梅琳达的男性典范吗?抽丝剥茧后,世人倒
“脸上长鼻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打一动物”。不用我说,聪明的你一定知道谜底:大象。暑假,我有幸亲历野象谷,近距离接触了大象。  野象谷就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在那里,游客可以近观大象,庞然大物们居然就那样屹立在我们眼前。它那长而密的睫毛下,眼睛不时眨呀眨的,显得特别可爱。导游告诉我们:大象那长长的鼻子,不仅可以用来抓取食物、喝水,还可以给自己洗澡;两只大大的耳朵,是天然的风扇;那弯
几乎每一段持久的感情都会经历烦恼、忧虑和失望,如果在这一时期,双方没有好好沟通,那过程将会充满痛苦和煎熬。当你还在为去留挣扎时,建议你把眼光放远点,更为客观地看待你的伴侣。   爱情不是静止的。我们會因为不满不欢而散,劳燕分飞;也可能会在经历磨难和痛苦之后和好如初。有些人不知道爱情的这样一个过程,当你情我愿、如胶似漆的日子不再,并认为不幸的日子将会永远持续下去,就急着说再见,这些人以外遇来逃避。
什么是快乐?乐在何处?李渔《闲情偶寄·颐养部·行乐第一》之“贵人行乐之法”有云:“乐不在外而在心。心以为乐,则是境皆乐,心以为苦,则无境不苦。”这是说,快乐是一种内心的感觉。   金圣叹评《西厢》有三十三个“不亦快哉”,皆诠释如是感觉。如,其一:“夏七月,赤日停天,亦无风,亦无云,前后庭赫然如洪炉,无一鸟敢来飞,汗出遍身,纵横成渠,置饭于前,不可得吃,呼簟欲卧地上,则地湿如膏,苍蝇又来缘颈附鼻,
“我饮过风咽过沙,浪子无钱逛酒家,闻琵琶谁人画,不再春风如寒鸦……”透过窗户,就可以听到老朱那沙哑的嗓音从伙房里飘来,虽然声音略带沧桑,却还是难掩那份轻快和愉悦,可以想象,这会老朱在伙房里肯定是心情不错干劲十足。好久没有听到老朱这发自肺腑的歌声了。   老朱是单位伙房的大厨,多年来,一直主管着单位的伙食招待。由于近几年来中央“八项禁令”有规定,非必要不招待,所以单位的伙房基本處于半停伙状态,老朱
6月2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垦科学院名誉院长刘守仁的名字出现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名单里。   此时,87岁的老人正病卧于新疆石河子一间医院病房内。11天前,他在病床上戴上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位人称“军垦细毛羊之父”的绵羊育种学家,迄今光荣在党59年,扎根边疆66年。   大学毕业,他在分配志愿书上写下“去最艰苦的地方,干最艰苦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