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洞飞行,在半空中思考人生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1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数千年来一直有像鸟儿那样在空中翱翔的梦想,从莱特兄弟的简易飞机到加加林进入太空,再到如今的翼装飞行,人类早已实现了飞行的梦想,但一个事实是,这些飞行都是人类附着于某个装置之上。
  现在,人们有了当真正“飞人”的机会,露天风洞就是这样一个绝佳的平台。
  高大上的风洞
  风洞,这个名词听起来很高大。没错,以往风洞装置都是作为军事、航空航天设施为人所知。所谓风洞,是以人工方式产生并且控制气流,用来模拟飞行器或实体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量度气流对实体的作用效果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是进行空气动力实验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在军事方面,“吹风”最多的是伞兵,风洞训练是伞兵的常态训练,主要目的是模拟跳伞,不用从飞机上跳下就能感受到真实的空中漂浮状态。伞兵训练的风洞叫立式风洞,是一套能产生垂直向上气流的设施,当垂直气流达到一定的速度,人以一定姿态进入气流,不需要任何工具就能飘浮起来。2005年9月,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国内第一座大型立式风洞在四川绵阳空气动力研究基地建成,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立式风洞,其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而最早从军用功能转为民用娱乐的就是绵阳风洞。不过,绵阳民用风洞属于室内固定装置,体验者如同进入一个封闭的管子。室内风洞是固定装置,缺点是无法灵活搬运,而露天风洞的研制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2014年,国内一家公司研发的中国首个露天风洞试飞成功,使得风洞设备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拆装、转场。2015年5月,这家公司运营的国内首个露天娱乐风洞在北京亮相。从外观上看,这是一个十多米高的圆桶,内部有一台大功率鼓风设备,吹出的最高风速能达到50米/秒,可使三五个人同时飞离地面。为了安全考虑,圆桶内还设置了一块巨大的蹦床,漂浮的人可以缓慢降落在蹦床上。
  近年来,风洞飞行体验已成为欧美各国时尚青年最喜爱的娱乐项目之一,除了应用于大众飞行娱乐体验,还能应用于跳伞运动员的专业训练,现在还有专门的风洞跳伞锦标赛。
  接地气的玩法
  上海白领李如学最初认识风洞是看了成龙的电影,他的巅峰作品《飞鹰计划》中曾经首次使用过风洞,时隔多年之后在其新作品《十二生肖》中,利用风洞模拟了火山空中打斗画面,可见成龙对风洞的喜爱,而风洞模拟下的空中打斗场面也成了《十二生肖》最难忘的镜头之一。
  2016年夏天,听说上海风洞体验中心已经开放娱乐风洞的项目,周末,李如学就带上儿子过去尝鲜。每个人交了260元的体验费用后,风洞体验中心会跟他们签订《体验责任书》,该文件上写明,体验者必须保证自身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饮酒和一些不适合飞行的疾病。刚开始,李如学14岁的儿子还有点害怕,这时教练走过来告诉他,地面和顶面是柔软而结实的保护网,即使从数米高处突然跌落或加速上升,也不会受伤。穿上防护装,在教练的指导和带领下飞行是很安全的,而且玩起来观赏性、参与性、挑战性都很强。对青少年体验者来说,在飞行体验中可以刺激大小脑的平衡发育,对身体柔韧性、平衡感、肌肉力量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风洞中飞行,体验者的空中高度是通过调节风力来控制的,最高能达到10米~13米的高度。进入状态后,李如学发现玩风洞并不需要太多的技能,听了教练的讲解后,他总结为三个要领:双腿绷直、抬起下巴、除腿之外全身放松,面朝下趴在起飞板上,随着风力增大就可以和教练一起飞起来。简单漂浮起来并不复杂,面朝下,当伸直双臂双脚腰挺直时,迎风面增大,当风速增大后,人将缓缓升起。当手脚往后仰,大力吸气,将肚子鼓起来后,迎风面减少,则会降下。
  风洞就是这样,只要你够勇敢,够沉着,你就会在飞的过程中很放松很享受,而且你还能一边飞,一边欣赏天空与大地的美景。
  人像在太空中失重一般漂浮在空中,那感觉真是太酷了。从风洞出来后,李如学儿子意犹未尽,说下次还要来玩。回家的路上,他还告诉李如学自己有了一个小小的梦想,以后要成为一名风洞飞行教练,那样就可以天天玩飞行啦!后来,李如学特意去打听了一下,飞行教练都要经过专门训练才能获得带飞资格。目前我国从事专业室内风洞跳伞运动的人员不超过百人。
  Tips:
  1. 进入娱乐风洞开始飞行体验之前,需要换装,在娱乐空间体验过程中,人们必须穿着特殊的防護服,各关节处有保护垫,面部有防风镜,头部戴头盔,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措施。摘除身上任何容易掉落的物品,手机、眼镜、项链,甚至包括隐形眼镜,这样才能确保飞行体验过程中的安全。
  2.娱乐风洞体验过程要谨记三点小常识:第一,要抬头,避免风力过强直面横扫脸部,造成脸部不适;第二,双腿要伸直,双腿伸直有助于放松神经,双手双脚处于平衡状态,飞行姿势也会比较美观;第三,放松,如果身体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不利于身体协调,那就不能好好享受整个飞行过程了。
  3.娱乐风洞虽说是一项各种年龄段飞行爱好者都能参与的活动,但有些人群是不适合玩这项活动的,比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病患者都是不能够参与这项活动的。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被宠爱不适应症  我的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生于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的父母实在没有太多的余力来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于是他们小时候会努力探索一些方式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情感资源:要么很乖巧,逗父母开心;要么很优秀,让自己成为父母眼里最能干的小帮手;要么很虚弱,生病时往往能够多吸引一点父母关注的目光;要么很淘气,用不断闯祸来吸引父母的关照,哪怕是挨打,也比完全不被父母看到强……  而当所有努力都失效
期刊
我家韩老师,今年70岁,曾经是个大美人。  根据我们听来的八卦,当初公公非她不娶,好像就是被韩老师的美颜所震撼。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家里有一帧被放大的照片,是韩老师18岁时候的倩影,清新秀丽纯天然的美,无声地见证着韩老师曾经的美好岁月。如今,岁月倥偬,韩老师早已不复当年的盛世美颜,是奶奶级别的老人了,但她追求美的心却从来没变过。  前年,韩老师赶时髦拽上公公去拍了一套婚纱照,以弥补当年没拍婚纱照的
期刊
交流理论专家们认为:在职场交流中,语言本身被称之为“信息”,而语言背后更细微的层级被称为“超信息”。超信息揭示说话者之间的关系,也揭示着事情的本质。高情商的职场精英,一定能接受到别人所感知不到的超信息。  人力资源部的林莱与孙佳都曾负责某部门的考勤工作。  林莱非常讨厌该部门的员工向他询问自己的考勤分数,他感觉自己有必要向人家解释打分数的依据。人家说“这不公平”时,他的反应是解释“为什么这很公平”
期刊
曾有人好奇地问美国声音生态学家、艾美奖获奖录音师戈登·汉普顿:“什么是自然的寂静?”他是这样回答的:“自然的寂静并不是没有一点声音,它是完全听不到人为的声音,只留下大自然以其最自然的方式发出的声音。寂静是万物不受干扰的存在。”  戈登的行动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在中国也有这样一群“听风者”,他们追寻着寂静中的天籁,并激起心灵的回响。  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邀请卡  出镜人:范钦慧,自然作家、广播电视节目
期刊
在横溪乡间的公路上,一辆老凯越,时而疾驰,时而缓行,一如毛文轩兜转的人生。  “这本诗集被收入国家新闻出版署2018年全国农家书屋推荐目录后,肯定会再版,我对此充满信心。”在前去参观“南京乡间诗社”途中,毛文轩谈到他的新诗集《一个农民的祖国》时,依然保持着往日的激情。只是,相比几年前,他看上去已略显沧桑。  的确,从农民毛大本,到记者毛文轩,再到诗人土牛,岁月本身就像一首诗,刻满他的脸庞……  农
期刊
皮肤最怕晒伤  让皮肤老化的“敌人”恰恰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阳光。紫外线不仅会使皮肤变糙,导致色素沉着,还会引起光线性皮肤病,加重雀斑、黄褐斑等,甚至诱发癌症。  日照最强烈的时间,应避免过久待在室外,外出前要涂抹防晒霜,戴好太阳帽、遮阳伞等。此外,保证充足睡眠、多吃果蔬等对护肤也十分关键。  皮肤最怕六个习惯  ·吃太素,脂肪摄入不足  美国营养学家迪普希卡·阿加瓦尔表示,过分追求低脂饮食会降低
期刊
中医认为日常生活中的五味因其不同的属性而各归人体的五脏。五脏与筋、气、血、骨、肉五体有直接联系,五味随之归属五體。《灵枢·九针论》说:“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也。”五脏又与鼻、舌、目、口、耳五官有直接联系,五味也随之归属五官。《灵枢·营气》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辩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期刊
女儿被雾霾折磨  四年前,侯琰霖在清华大学完成了博士后学业。此前十年,他一直在清华紫光下属企业负责IT研发,是位名副其实的极客。  2013年7月,侯琰霖一家从清华校园搬到了北京通州区的新房,天气晴好時能看到远处的香山,雾霾严重的时候连对面的楼都看不见。对于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到了秋冬季节,蓝蓝的天便成了奢侈。侯琰霖和妻子还算好,3岁的女儿茜茜却适应不了,特别是雾霾高发季,孩子经常流鼻涕咳嗽,一咳
期刊
好奇拍下视频  2016年7月7日,刚刚与女友分手的曹坤下班后,耷拉着脑袋往家里走,到了深圳市福田大道一个公园门口时,听到一阵阵女子的尖叫声。循声望去,只见公园马路边停着一辆白色奥迪车,车上坐着一名染着红色头发的年轻女子,旁边站着一名光头男子。众目睽睽之下,光头男子对着红发女子连扇了几个巴掌,嘴里还骂骂咧咧。被打的女子不仅没有指责对方,反而拉着光头男子的手低声下气地求他原谅。光头男子打完之后驾车一
期刊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来自自然界的一些单调并重复的声音有助于改善长期失眠者的睡眠质量。研究人员将370名处于长期失眠状态的志愿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在完全安靜的环境中入睡,另一组则被安排在播放瀑布、雨滴声的环境中入睡。经过为期六周的试验,研究人员通过脑电波分析发现,在播放瀑布、雨滴声环境中入睡的志愿者睡眠质量远远高于在安静环境中入睡的志愿者。研究人员将这些来自大自然中简单并重复的噪音称为“粉红噪音”,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