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城市审计局自1983年10月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开创了审计工作的新局面,审计工作连年被评为渭南市先进集体,韩城市目标考核优秀单位,2009年被评为陕西省审计机关先进集体。
韩城市审计局经过3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少為人知到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审计事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审计队伍由刚成立时的几人、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六十多人,全部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结构由单一的财务人员发展到现在具有财会、计算机、工程、金融等多方面人才。审计业务范围由最初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发展到预算执行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企业审计、金融审计等各个方面。审计的手段由过去传统的人工操作发展到现在计算机辅助审计,全面实施办公自动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审计工作目标由最初审核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发展到现在的效益性、效果性。审计监督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制约、推动民主法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突出审计重点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服务,发挥审计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保驾护航作用,这是韩城审计人始终固守的工作定位。从这一定位出发,我们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视为审计工作的首要职责和服务经济建设的“重头戏”,严格履行《审计法》赋予的神圣职责,逐步扩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覆盖面,加大综合分析的份量和重点剖析的力度。坚持以预算执行为主线,把审计的基点放在检查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上,把审计的立足点放在分析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上,把审计的重点放在监督财政支出的环节上,运用账户入手、财政本级全面审计与重点部门专项审计兼融、审计与审计调查结合的方法,推进审计不断向深层次发展。通过审计,促使财政部门加大对部门预算改革力度,部门预算从无到有,从试点到全面铺开到综合预算管理。2009年,韩城市所有一级预算部门和单位全部实行了部门综合预算。同时,促使政府采购部门规范了车辆修理和大型会议的预算管理制度;工程项目招投标实行全程阳光操作,减少了浪费,节约了财政资金。
二、创新审计理念
“思路是方向,理念是先导”。 韩城市审计局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只有通过创新和转型,才能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更好地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一是在全渭南市率先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2008年自筹资金20余万元建成因特网、局域网和广域政务网,在财务收支审计中,排除一切障碍开展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并自购了《财务分预算管帐辅帮审计软件》、《神机妙算》工程制价软件。在预算执行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运用计算审计软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为审计人员提供更多的审计线索。现在,我局80%以上的人员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有多个计算机审计项目获国家审计署的奖励。二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作用,当好预防腐败卫士。开展投资领域跟踪审计,做到政府投资到哪里,审计跟进到哪里,把审计监督关口前移,由以前的事后审计变为 事前审计,事中审计,有效促进了建设单位的规范管理,为政府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三是在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创造性地在审前、审中、审后开好进点会、座谈会、离点会,把经济责任监督关口前移,加大任中审计力度,出台领导干部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办法,并在承诺制、交接制、问责制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审计理念的转变, 提高了各单位依法行政,遵守财经法规的意识,规范了财政财务收支,推动和促进了市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总结过去,谋划未来,面对计划单列市的新形势,深感责任之重大。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努力推动审计工作在新时期新阶段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韩城市审计局经过3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少為人知到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审计事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审计队伍由刚成立时的几人、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六十多人,全部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结构由单一的财务人员发展到现在具有财会、计算机、工程、金融等多方面人才。审计业务范围由最初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发展到预算执行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企业审计、金融审计等各个方面。审计的手段由过去传统的人工操作发展到现在计算机辅助审计,全面实施办公自动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审计工作目标由最初审核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发展到现在的效益性、效果性。审计监督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制约、推动民主法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突出审计重点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服务,发挥审计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保驾护航作用,这是韩城审计人始终固守的工作定位。从这一定位出发,我们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视为审计工作的首要职责和服务经济建设的“重头戏”,严格履行《审计法》赋予的神圣职责,逐步扩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覆盖面,加大综合分析的份量和重点剖析的力度。坚持以预算执行为主线,把审计的基点放在检查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上,把审计的立足点放在分析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上,把审计的重点放在监督财政支出的环节上,运用账户入手、财政本级全面审计与重点部门专项审计兼融、审计与审计调查结合的方法,推进审计不断向深层次发展。通过审计,促使财政部门加大对部门预算改革力度,部门预算从无到有,从试点到全面铺开到综合预算管理。2009年,韩城市所有一级预算部门和单位全部实行了部门综合预算。同时,促使政府采购部门规范了车辆修理和大型会议的预算管理制度;工程项目招投标实行全程阳光操作,减少了浪费,节约了财政资金。
二、创新审计理念
“思路是方向,理念是先导”。 韩城市审计局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只有通过创新和转型,才能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更好地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一是在全渭南市率先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2008年自筹资金20余万元建成因特网、局域网和广域政务网,在财务收支审计中,排除一切障碍开展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并自购了《财务分预算管帐辅帮审计软件》、《神机妙算》工程制价软件。在预算执行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运用计算审计软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为审计人员提供更多的审计线索。现在,我局80%以上的人员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有多个计算机审计项目获国家审计署的奖励。二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作用,当好预防腐败卫士。开展投资领域跟踪审计,做到政府投资到哪里,审计跟进到哪里,把审计监督关口前移,由以前的事后审计变为 事前审计,事中审计,有效促进了建设单位的规范管理,为政府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三是在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创造性地在审前、审中、审后开好进点会、座谈会、离点会,把经济责任监督关口前移,加大任中审计力度,出台领导干部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办法,并在承诺制、交接制、问责制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审计理念的转变, 提高了各单位依法行政,遵守财经法规的意识,规范了财政财务收支,推动和促进了市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总结过去,谋划未来,面对计划单列市的新形势,深感责任之重大。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努力推动审计工作在新时期新阶段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