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杭德罗·查斯科尔伯格 疏远冷漠的颜色

来源 :摄影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wind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路
  色彩控制的“度”
  在摄影中,色彩可以是具象的表达,它在画面中往往有明确的主题性,其自身往往构成了画面的实在成分。甚至色彩还可以直接作为抽象的构成出现——抽象的色彩目标更接近于绘画:通过构成的方式创造具有冲击力的画面。这时候不需要具象的物体特征,不需要明显的元素,也不需要清晰地表现拍摄的物体。这时候只是凭借第一反应揭示色彩与构成的魔力。然而不管色彩如何呈现,关键还是一个“度”的把握。尤其是彩色摄影在中国的滥用,尤其是后期数码技术的介入,很多摄影人的作品所呈现的色彩都是异常夸张,异常艳丽,似乎想带给人一种最大的冲击力。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适得其反的。
  我们应该意识到,大部分数码相机是色彩“过分艳丽”的“罪魁祸首”。相机制造商为了吸引眼球,在数码相机的出厂设定上就已经强化了色彩的鲜艳程度,你一不小心就会进入“陷阱”。因此建议一台相机到手,尽可能关闭或调低内在的色彩设置,尽可能保持其色彩的“原生态”,然后在后期调整到你所需要的色彩效果——即便是调到了和相机原先设置差不多的效果,也是你自己的追求,而非盲从。其实,要想让色彩不是“艳俗”而是恰到好处的“艳丽”,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在画面中利用黑白灰(色彩学中称之为“消色”)起到稳定的作用。尤其是画面中一旦有足够的黑色力量,再多、再杂的色彩也不会显得艳俗。而摄影中的黑色,一般就是现场的阴影部分、剪影部分等等,或者逆光所构成的阴影、投影以及剪影成分。
  追求影像色彩的“过度艳丽”,既和历史的审美积淀有关,也和东西方摄影发展过程的不同密切相关。在彩色摄影进入成熟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摄影家用了很少的时间就已经对色彩的运用驾轻就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反观中国历史的发展,尽管中国古典绘画中对色彩的控制能力也已经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但是作为文人画,很少能在民间得到普及,或者说得以熏陶更多的摄影人。文化传统的缺失(很少有摄影人能够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色彩的营养),加上相当一段时间社会意识形态造成的断层,让我们的摄影人在按下快门的瞬间脑中一片空白,自然也就导致了“过度艳丽”现象的“泛滥成灾”。尤其是当PS的大权一旦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狂轰滥炸”,相互攀比,造成了恶性循环。
  在西方摄影史上,肖尔和梅耶罗维兹、伊格莱斯顿一起,曾为美国70年代的彩色摄影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而被萨考夫斯基定义为“新色彩摄影”的三驾马车。然而这并非易事,因为当时所公认的摄影,只有黑白摄影是严肃的。彩色被认为是不能持久的:太多的色彩,业余,只适合广告拍摄。博物馆和收藏者不想购买,因为他们认为彩色照片不宜保存,属于摄影的另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摄影家努力探索摄影的色彩语言,力求不让它变得“业余”。更重要的是,摄影的色彩成为他们有意识的表达语言,和表述内容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并非孤立的。比如在表达一些比较高雅的主题时,色彩的控制往往是淡雅的,或者是凝重的,有着古典的意味。而在描述一些世俗的静物或场景时,他们也会令其变得“艳丽”,有意构成对世俗的嘲讽。早些年英国著名的摄影家、也是对色彩语言夸张运用的大师级人物马丁帕尔,试图重新改写历史,认为“新色彩”这一定义应该更早地出现在欧洲而非美国,并且列举了许多同样精彩的实例。不管历史是否可能被改写,这些摄影家的努力已经构成了一种新的传统,影响了很多后来的摄影家。所以,如何把握色彩的“度”,其中涉及很多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内容,值得我们在彩色摄影的实践中加以重视。
  总而言之,摄影的色彩控制,实际上涉及到了心理学的方方面面,在这篇文章中只是大致涉及了一个表层,更多的体验也许期待在大家的实践和探索中完成f
  科技时代的“数码安慰”是一种可怕的成瘾状态,人们花费更多的精力注视一块手机屏幕良久,似乎这样可以一扫生活的沮丧、疲惫。而这样不经意的科技成瘾常在看似无害地毁掉你的自控力,蒸发掉时间以及摧毁你的情绪。
  亚历杭德罗的这一组作品的名字叫做《像素》,从画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个人手持手机,脸部被不同颜色的光线单独打亮。首先作品的名字就很讓人玩味,拍摄任务群像却叫做《像素》,摄影师的拍摄理由很简单,这样的画面简单直接,印证了手机在当今世界无所不在,每个人的形象只被手机照亮。从远处看,这些被照亮的人也就像是全球这张“大照片”中的一个像素点。
  在创作时,亚历杭德罗·查斯科尔伯格在画面的颜色选择上让每一个拍摄者选择一种代表自己的颜色。这给到了每一个参与者极大的自主性,对于摄影师来说放弃了颜色的支配与主导是很少见的。然而在拍摄之后,我们便可感受到拍摄主题的表达。最终呈现出的作品,每个人都是五彩缤纷的,但是画面表现更加零散与支离破碎。这便是摄影师想要最终表达的——一个社交网络时代所带来的冷漠与疏离。有的画面即使人物主体表现出的亲密关系也会被手机屏幕的光芒所禁锢。这也就是当今社会人们会被智能手机所催眠、所囚禁。
1 群像拍摄中, 平日常见的绿色与红色在人脸上变得恐怖, 色彩在整个作品中显得违和与出挑?AlejandroChaskielberg
2 画面中自然光线外最为夺目的光线就是来自手机屏幕, 无论什么色彩, 在作品中都显得刺眼?AlejandroChaskielberg
其他文献
英国作家C·P·斯诺早年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他看来,一个作家不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就等于一个科学家没读过莎士比亚。被美国媒体评为半导体业50年历史上最有贡献人士之一和全球最佳经理人之一的台湾企业家张忠谋说过:“如果没有《红楼梦》、莎士比亚、贝多芬等等,我的生命会缺少一块。”C·P·斯诺和张忠谋的话启示我们:科学、文学乃至人类文明应打破界限,共享美好。作为新时代富有进取精神的高中生,我不仅同意他们的
/01/  新闻里说,女游客是湖南人,随后搜索发现,她已经死亡。  没有人知道,在跳崖前,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那一定,是她承受不了的生活重量,她也曾经不断抗争,但最终还是没有放下。绝望,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决绝赴死,真是最好的选择吗?  你放弃了生命,换来的是亲人终生的悲痛。  你纵身一跃,从此抹杀了所有的可能。  就算你没有能力成为圣者,但你也不妨成为自己的强者。  我懂
回想起今年春节前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景,顺丰速运北京石头胡同营业点的几位快递小哥至今仍难掩激动。在这群被总书记称为“小蜜蜂”的普通劳动者心中,总书记的关心犹如阵阵暖流。对快递小哥的重视,折射出总书记对亿万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关爱之情。   一切幸福生活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尊崇劳动,标示着文明进步,也激发出发展动力。进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看科研院所,习近平总书记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关心询问劳动者的工作
湖畔的玉兰花突然开了。一夜间带来了春天。  学校的黄昏有时几近美到震撼。周五有猖狂的夕阳,把整片天空映照得热烈而苍凉。我站在顶层的五楼。云是沸腾的。沸腾着翻滚聚集合拢收缩,终于在笼罩着对面高楼的那片天空僵住不动。有锐利的亮光扎破云层,恰好投射在高楼的墙体上。一种难以言说的肃穆感包裹了我。离我不算太远的光亮,像是只偶尔开启的通往未知的平行世界的入口。高楼快被连根拔起。  “快看!那里那里!”我激动地
爱普生P7580
寒 露  沿着一片杨树叶子的脉络,终于抵达灵魂栖息的故地,明月照亮的故乡在谁的脚步声里,独自披一件蓑衣,长满着青草的小路,悠悠伸向远方。  我在远方,噤若寒蝉。  收割后的麦田重新长出了嫩嫩的麦芽儿,发黑的麦秆如同往日错综复杂的记忆,羊群过后,是一串小小的脚印,歪歪扭扭,正如我年轻时写过的诗行。我站在一场秋雨之后,浑身冰凉,湿透的故乡今夜何处安眠?  小河丰腴的身上浮着数片落叶,起起伏伏多像唱着儿
PART 01 夜空拍摄必备品  在摄影包中准备正确的工具,会带给你最大的成功机会。  一般来说,要想拍摄极光或夜空的照片,拥有一台支持手动曝光模式(M挡)的相机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单反相机通常是此类题材的首选,但全画幅无反相机同样可以获得非常出色的效果,像索尼等品牌的无反相机都拥有感光度极高的机型。  除了支持手动曝光模式的机身外,还需要一支高性能的大光圈广角镜头。一方面可以为传感器收集充足的光线
一  前两天和朋友谈到窖冬菜的事,不由得想起了前年冬天的萝卜。  前年入冬前,我继父突然来到我家里(他和我妈一个在县上一个在乡下,平时分开生活的),扛着一大袋子萝卜。他说:"娟啊,得把它埋了,不然坏得快。"  我家没地窖。要窖冬菜,得在后院菜园里挖坑埋了。地底的温度不高不低,较适合保存蔬菜之类的食物。  我说行啊。他就扛去埋了。全程我都没有参与。  他回来告诉我,埋到了茄子地边上靠近黄瓜的地方。 
曾向往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幻想风在耳畔的呢喃;向往寂静无垠的贝加尔湖,幻想天地被染成蓝色的盛况;向往漫无边际的竹林翠海,幻想毛笋偷偷冒出尖头的俏皮——依旧希望,能够有一处不再喧嚣的圣地,安放我的时光。  进入高中后,生活不知不觉被填满。每次考完试,全家人的目光都会齐刷刷地看向我,亲热地问你这次进步了多少?周末的辅导班也快要压垮我,精疲力尽的还有陪我到处奔波的父母。什么时候起,我的生活被各式各样的
【文题展示  有人说,坚守是一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执着;有人说,坚守是一种不畏风雨、不轻言放弃的坚忍;还有人说,坚守是一种不忘初心、一以贯之的信念……人生路上,山重水复,云遮雾障,随时都会使人晕头转向,跌入绝谷。只有那些有所坚守的人,才能登上人生的顶峰,欣赏到世间绝美的风景。  请以“坚守”为话题,自选文体,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首先,从话题的理解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