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者对14例瘤型麻风结节性红斑(ENL)进行了碳水化合物、脂质和酶等的组织化学研究,染色方法和检查结果如下表:(见下页) 研究结果表明:(1)反应部位的周围和远离反应部位的组织中有中等量的抗淀粉酶PAS阳性物质、酸性粘多糖、中性脂肪、磷脂、芳基硫酸酯酶和磷酸酶;(2)急性炎症部位这些物质含量很少或阴性,作者认为急性炎症部位水解酶染色反应消失和上述这些变化可能是这些酶溶解并渗入周围组织,使细胞破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对14例瘤型麻风结节性红斑(ENL)进行了碳水化合物、脂质和酶等的组织化学研究,染色方法和检查结果如下表:(见下页) 研究结果表明:(1)反应部位的周围和远离反应部位的组织中有中等量的抗淀粉酶PAS阳性物质、酸性粘多糖、中性脂肪、磷脂、芳基硫酸酯酶和磷酸酶;(2)急性炎症部位这些物质含量很少或阴性,作者认为急性炎症部位水解酶染色反应消失和上述这些变化可能是这些酶溶解并渗入周围组织,使细胞破坏,致成炎症过程。
其他文献
本文报告用四环素治疗掌?脓疱病40例,28例皮损限于掌?,12例掌?外皮肤和爪甲同时有银屑病损害。女性32例,男性8例。平均年龄45.7岁(16~78岁)。病程3月~50年,平均4.7年,18例不到1年,5例超过10年。作者采用双盲法研究,其法为口服四环素250毫克,每日两次或服安慰剂,4周为一疗程,连续服药3个疗程,每例用四环素一疗程、安慰剂两疗程,或者四环素两疗程、安慰剂一疗程。先后次序不限。
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它覆蔽全身,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的侵袭.它有两方面的屏障作用,一方面可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的丧失,另一方面可阻止外界有害的或不需要的物质的入侵,因此保持机体内环境的衡定,在生理学上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此外,在如何保护化学性毒物的入侵、防治职业性皮肤病以及提高外用药物的疗效等临床实际问题方面更受药理学药剂学及皮肤病学等方面工作者的重视
免疫反应是机体对抗入侵异性物质的生理性保护措施,同时对自身组织损坏、衰老和变异的成份也有排斥和自我调节的作用.它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反应强弱随个体而异,若自我调节机能失调可出现抗自身组织成份的抗体,在过强的情况下可引起免疫病理现象.根据临床、动物实验和标记抗体的研究可区分为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文献报告有应用砜类药物后引起的一些副作用,尤其是血液学和皮肤病学方面,然也有关于肝炎、肾病综合征、精神和周围神经病变。作者报告了一例男性60岁,1947年诊断为典型疱疹样皮炎,1948~1956年每天服1~2次磺胺吡啶,以后发生疲劳、虚弱、耳呜和唇青紫,即服醛砜钠(Aldesulphone Sodium),0.666―1.3克/天,情况很快改善。1968年趾、指端发生麻木和刺痛,逐渐向近端扩散,换
作者在京都大学医学部皮肤科门诊近20年来(1948~1967年)初诊麻风病例362人中,选出临床诊断为瘤型麻风,并经过化疗(氨苯砜、普洛明及丁氨苯硫脲等)5年以上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初诊时年龄为16~72岁,平均39.2岁。
利用矿物油来改善疥疮诊断的直接检查法可提供较高的准确性。方法:选择一个没有破坏或抓伤的早期丘疹或隧道,理想的丘疹是略呈卵圆形或线状,其表面没有污损。用酒精拭子消毒解剖刀口并迅速地在酒精灯上过火一下,放一滴矿物油于刀口上使之流到丘疹表面。然后以刀刮丘疹6~7次,刮下整个丘疹顶部,可见到油内有细小的血点,再用刀片移汕至载物片上。
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的沉淀物在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患者不仅可以在皮损的表皮―真皮联结处发现免疫球蛋白(Ig)及/或补体(C3)的沉淀物,而且也可见于临床上正常的皮肤。本文报导在SLE以及盘状红斑性狼疮(DLE)患者的正常皮肤区均发现上述沉淀物。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对人γ,μ及α链及C3的β-1c特异的兔IgG于冰冻组织切片上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Dubois给本病的定义是,一个原因不明的临床症候群,表现为多系统病变,阵发性演进,累及一个或几个器官,间有多次缓解。大多数病例的诊断可为找到狼疮细胞和其它抗细胞核与抗细胞核成分抗体所证实。事实上,临床表现的极端多形性,大多数病例缺乏绝对特征性的临床或解剖表现,以及没有可证实的病原学,使播散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产生困难。
作者报告损害内注射去炎松醋酸酯治疗9例胫前粘液性水肿。注射时用生理盐水稀释为5毫克/毫升的溶液,每一部位注射1毫升,一次总量不超过40毫克,间隔3~4周注射一次。结果,7例患者的斑块完全吸收,2例患者虽未完成治疗计划而中止治疗,但病损部分吸收。在首次治疗完成之后,有的患者发生新的结节,用相同剂量治疗仍有效。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副作用。
共观察54例,其中片状硬皮病42例(局限性19例,泛发性23例),系统性硬皮病12例。局限性片状硬皮病19例中活动期17例在局部病灶处均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表现为出汗增多、立毛反射亢进、皮温降低、血管遇冷或机械刺激后易收缩。病灶处尚可有痛觉障碍。另2例皮损表现为萎缩及色素沉着者无交感兴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