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来源 :华中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54073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ITP患者分为四组:Ⅰ组(丙球)、Ⅱ组(丙球+地塞米松)、Ⅲ组(地塞米松)、Ⅳ组(强的松).结果Ⅰ~Ⅱ组止血时间、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较Ⅳ组明显缩短(P<0.01),Ⅰ、Ⅱ组血小板上升峰值、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Ⅳ组 (P<0.01).Ⅲ组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所需时间明显长于Ⅰ、Ⅱ组,其上升峰值亦显著低于Ⅰ、Ⅱ组,但其止血时间、有效率与Ⅰ、Ⅱ组无显著差异,且明显优于Ⅳ组.结论对于小儿特发性ITP尤其是血小板过低(<20×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人c-myc癌基因特异性短发卡样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抑制靶基因c-myc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过度表达.方法设计有小发夹结构的三条寡核苷酸序列,克隆至空载体pEGFP-C1/U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