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灭的美”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0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作家。而在4年后,川端康成却以自杀的方式告别了人世。
  1972年4月16日下午,他对妻子说“出去散步”,然后一个人来到自己两三个月前在海滨公寓租的工作室。到了晚上他还没有回家,他的助手岛守敏惠在9点45分左右来到公寓,当他向川端的房间走去时,闻到一股刺鼻的煤气味。在警备员的帮助下他打开了上了锁链的房门,发现川端康成在盥洗室里口含煤气管静静地躺在棉被上,枕边放着打开了瓶盖的威士忌酒和酒杯。有关当局推断死亡时间是下午6时左右。川端康成的死震惊了文坛,为什么川端康成会在他声名显赫、事业巅峰之时以这样一种方式终结了自己辉煌而灿烂的文学创作生涯?没有留下只字片语的川端康成,他的死就如同他的文学作品一样留给后人无限的话题。
  
  “参加葬礼的名人”
  
  对于死亡,川端康成是再熟悉不过了。他2岁时父亲患肺结核去世,翌年母亲因长期伺候父亲也身染肺结核不治而亡。父母双亡的川端康成随祖父母一起生活,而7岁时疼爱他的祖母也弃他而去,祖母过世三年后唯一的姐姐芳子也患病身亡。姐姐死去后,川端康成与耳背眼瞎的祖父相依为命,可是当川端康成15岁的时候祖父也离他而去了,从此天地之间只剩下他一个人。从幼年到青年,川端康成频繁地参加至亲的葬礼,就有了“参加葬礼的名人”称号,他“像殡仪馆的人”,甚至“连衣服也净是坟墓的味儿”。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过多的亲历了亲人死亡的川端康成,在日常生活中也总是能“嗅到死亡的气息”,“生”总是被“死”包围着。到了日本战败后,川端康成又频繁地参加好友的葬礼:片冈铁兵、岛木健作、武田麟太郎、横光利一、菊池宽相继离世,川端康成忙于在各个葬礼上宣读悼词。北条诚戏称他由“参加葬礼的名人”不久变成了“致悼词的名人”。川端康成自己写到:“懂得寂寞的年龄来临时,似乎就会遇到最寂寞的事情。几年以来友人相继死去,而我的生命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消灭,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横光利一悼词》)一方面,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大量侵入战后的日本,日本民族传统文化备受摧残,这使一向注重日本传统美学的川端康成感到莫大哀愁。另一方面,好友的相继离世又使川端康成少年时就形成的孤儿气质更甚,难以摆脱的孤单感总是与他如影随形,他甚至想到“为了免遭死人的悲哀,只有自己死掉。”过多遭遇亲人、友人死亡的川端康成常感到生命的无常、世事的难料。他认定了生是徒劳的,死是绝对的,任何人都无法超脱。晚年时,川端康成精神负担越来越重,他神经脆弱,心绪不宁,完全靠服用安眠药度日,药量逐渐加大,整天处在似真似幻的状态。也许生死对此时的川端康成来说已不存在界限,想把自己战后的生命作为余生献给日本传统美的川端康成是如此看重自己的生命质量。但他也是个普通人,生命对于他来说太过于沉重,选择“心甘情愿地进入长眠”未尝不是解脱之道。
  
  《源氏物语》与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的一生执着地追求日本传统的美,不遗余力地表现日本传统的美。日本文化传统对物哀、幽玄的审美追求深深渗透进川端康成的生命中。年轻时,川端康成就醉心于日本古典文学的世界。川端康成说过他年轻时读过的大量的古典作品,到了中老年“还是朦胧地留在自己的脑海里。色调虽然淡薄,却还是感染我的心。就是阅读当代文学作品,有时我也感到千年、千二百年以来的日本古典传统在我心中旋荡”,日本的传统美已经汇进了川端康成的血液。川端康成对平安朝的古典名著《源氏物语》推崇备至,认为《源氏物语》是“冠绝古今的”,他在中学时就开始熟读《源氏物语》,即使在战争期间也不泯对《源氏物语》的热情,经常“在东京去的往返电车上和灯火管制下的床铺上看以前的《湖玉抄本源氏物语》。”晚年,他着手将《源氏物语》译成现代汉语。《源氏物语》已成为作家生命的一部分,《源氏物语》所代表的日本古典美传统成为川端康成文学的基础和底流。
  《源氏物语》以光源氏为主人公写了他与众多女性的恋情,但无论是谁都没有好的结局。藤壶、紫姬、三公主、空婵、末摘花、明石姬等众多女性,她们或出身高贵,或品貌出众,多才多艺,他们追求真挚的爱情婚姻,但最终都没有逃脱死亡、出家、空守三种命运。再反观光源氏,他企图在与女性交往中获得人生的意义和心灵的慰藉。然而,他渔色猎艳所得到的不是幸福与甜美,而是伤感与哀愁。整部《源氏物语》流露着悲怨之情和怅然若失之感。川端康成深深地沉浸在《源氏物语》的情感基调里,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长谷川泉就认为“川端源氏大概仍然是有着浓密的血缘关系吧”。《源氏物语》中稠得化不开的“哀”感,所谓的“物哀”总是在佛教的来世观中得到解脱,这也成了川端康成的解脱之途。
   “物哀”的内在精神内涵与无常感有相契相合之处,川端康成从小就对生命的无常感有着深切的体会,而“物哀”的审美情趣又深深地嵌进了他的艺术生命里。尊重传统的川端康成沿着日本传统的审美之路前行,自然也会发现佛教的轮回转世观念中寄予着拯救的力量。他把轮回转世看作是“阐明宇宙神秘的唯一钥匙,是人类具有的各种思想中最美的思想之一”。川端康成崇尚“无”,在穷极的“无”中凝视世界的无常。在他那里,“有”和“无”是混杂在一起的,“无”是最大的“有”,是产生“有”的精神实质。生存和虚无都具有意义,死并不是人生的终点,它和生处于同一变化过程中。
  川端康成的孤儿气质使他形成了一种虚无悲观的美学思想,他一直企图超越虚无,也曾为此努力过,但很显然把虚无和存在视为一体的川端是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完成这一超越的。而川端康成又希望通过文学“把我们对现实所发生的事的期待,持续地耸立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文学提供给我们一个窥视川端的视角,随着他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划向虚无,川端的生命也归于毁灭了。
  
   “不灭的美”
  
  川端康成自己在《临终的眼》里说:“优秀的艺术家在他的作品里预告死亡,这是常有的事。”川端康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未把自己归入此范畴。但当我们打开川端康成的作品时就会发现他的文学经常和死亡联系在一起,他思考死亡,认为死的来临会使艺术趋于佳境。在他看来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他常常把生、死总括起来感受,它们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生即是死,死即是生,他往往凭借死把生引向永恒。《千只鹤》中的太田夫人,她死后比活着的时候更美,而且正是由于她的死,乱伦的罪恶被忽视过去了,道德上的缺失不再成为她的标记,留下的只剩下美与永恒。代表作《雪国》里,川端康成把自己幻化为主人公岛村,当他看到大火夺去了叶子的生命时,作者是这样描写岛村瞬时的感觉:“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泄了下来。”个人的短暂生命被宇宙永恒所吞噬。叶子“由于失去生命而显得自由了。在这瞬间,生与死仿佛都停歇了。”而岛村总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很显然川端康成并没有把死作为人生的休止符,在某种程度上死是生命的起点,是“无常”的流转之相的一环,是一种美。
  从表面上看,川端康成对于自杀一向持否定态度。在《临终的眼》中他说过“无论怎样厌世,自杀不是开悟的方法,不管德行多高,自杀的人想要达到的圣境也是遥远的”,可是最终川端康成却以他不赞成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纵观川端康成的一生可以看出,川端康成虽然反对自杀,不愿为死而死,但却把死看成是一种“灭亡的美”,他十分欣赏自杀身亡的画家古贺春江的一句名言:“再也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川端康成的一生都与虚无结伴而行,他抓不住“生”,却选择了以自己能把握的方式“死”。在日本自杀和耻辱完全不沾边,用自杀来摆脱绝境是高尚的行为。川端康成的生死观表现了他对日本传统文化心态的追求和向往,他企图通过死与生达成和解,延长自己的精神生命,给死一种美的形态。他把自己的生命也忘我地融入日本的传统中去了,去追寻那千百年来不灭的美。■
其他文献
美丽的地中海幅员辽阔、气候宜人、景色秀丽,被誉为是镶嵌在欧亚非大陆中间的一块蓝色宝石。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和人民自古至今在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了特有的崇尚自然、享乐自然的“天性”。而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更是将地中海人的这种天性敷上了神秘而浓郁的色彩。今天的地中海以及周边辽阔的疆域不仅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圣地”,还是传播自然文化的“天堂”。虽然地中海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民族、文化,有不同的语言和历史
2019年7月25日晚,我带领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考察队与央视《是真的吗?》栏目摄制组一起,来到青城山金鞭岩公路附近一座悬崖边,考察川西山区的蛾类。  在许多人心目中,蛾子是一类模样丑陋、令人讨厌、在暗夜里诡异地来去的小虫。人们常常将蛾子与愚蠢、贪婪、肮脏和渺小等联系起来。西方传说中。蛾子是夜晚出现的巫婆的化身。这种对蛾子的厌恶被好莱坞大片《沉默的羔羊》表现到了极致,该片中蛾子被用来隐喻一个变态杀人
整个屏幕是黑色的。似乎什么都没有,似乎又被填满了。  声音仍在继续——是卡带播放的声音和人物的对话。在这个黑场中我们只是猜测,这是谁的全部世界。  电影这样开始。这是伊朗的著名导演马基德·马基迪的名作《天堂的颜色》。  “你既看得见,又看不见。”很明显,这是一句对理解主题很重要的表白。不要责怪它过于直接。我们很多时候都不想要明显的指引。“作者的构思或意图既不是一个适用的标准也不是一个理想的标准。”
让·保罗·萨特(1905~1980),二战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作品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涉及小说、戏剧、评论、哲学等多种形式,其中,自由是他反复弹奏的主旋律——自由并非人的理想,而是人无法逃逸的宿命。  萨特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独具风格的戏剧创作,他的戏剧是他哲学思想的阐明和解释,有关自由和选择等本体论哲学问题的艺术阐释,在《苍蝇》、《禁闭》)、《死无葬
广场文化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文化的缩影。在欧洲,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甚至几个广场。几个世纪以来,欧洲人在广场上休闲、集会、享受生活;游客们也纷纷前来感受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古城广场的魅力。  布鲁塞尔的大广场 ,位于比利时王国的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始建于12世纪,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广场其实并不大,仅仅长110米、宽68米。如果仅看其规模,它只是
胜利并不像一块大理石,胜利并不是一首诗。胜利是活在大道的灰尘中、白雪中、汗水中和鲜血中,胜利有着很多的伤口,胜利有着折断了的两腿和因为失眠而发了红的眼睛……你们是俄罗斯的爱和荣耀。  (俄国作家)伊·爱伦堡    俄罗斯当代著名艺术大师梅尔尼科夫(1919-),在1975年为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30周年而创作的布面油画《告别》,是一幅具有历史意义的杰出作品。画面表现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母亲和即将
前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到大港去看望我的学生郑子建君。子建君,是我年轻时在静海当老师时的一个学生,聪明、能干,又为人忠实、仗义,所以一直没断了联系。他到大港后,做保险工作,几次来电话约我去玩,我想也好,顺便看看大港什么样,就去了。  大港很美丽,也很现代,令我颇多观感,亦游兴盎然。加之,子建君和他的一位朋友所给予的殷殷陪护,更使我不虚此行。  有兴趣的是,第二天中午我们在一家饭馆吃饭时,竟遇到了一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南的一些学校开始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其中走在前列的是胡志明市技术师范大学。最近该大学与Hong Hai集团的Phu Ninh公司签订协议,为学校配备了价值30万美元的实验设备和实习教室。Hong Hai集团向该大学的电气、电子、自动化电子机械、信息技术专业的80名大四学生支付3.4万美元的奖学金和学费,并让这些学生在集团所属的各公司进行
众所周知,在18世纪的欧洲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由于它将理性奉为最高权威,因而这一时期又被称为“理性时代”。崇拜理性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进步、发展、理性、文明成为人们坚定不移的新信仰。在改造自然和征服世界的狂热中,人们虔诚地企盼着“理性王国”的到来。被誉为现代小说创始人的丹尼尔·笛福在其《鲁滨逊漂流记》中通过对鲁滨逊一系列传奇经历的逼真描绘,讲述了一个关于启蒙理性的神话,其中明显透露着他
亨利希·海涅(1797—1856)是德国19世纪伟大的抒情诗人,他集德国民歌、后期浪漫主义诗人缪勒和歌德、席勒魏玛古典主义之大成,其抒情诗既有考究的韵律、天籁般的神韵,又有高度纯净、完整、精练的形式,还有人格化的自然,独创的较为现代的艺术手法,精致凝练而又自然清新生动的语言,尼采曾宣称:“是海涅使我懂得了抒情诗人的最高意境。我上溯几千年,在所有的古老帝国里,都无法找到像他的那种悦耳而热情奔放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