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作家。而在4年后,川端康成却以自杀的方式告别了人世。
1972年4月16日下午,他对妻子说“出去散步”,然后一个人来到自己两三个月前在海滨公寓租的工作室。到了晚上他还没有回家,他的助手岛守敏惠在9点45分左右来到公寓,当他向川端的房间走去时,闻到一股刺鼻的煤气味。在警备员的帮助下他打开了上了锁链的房门,发现川端康成在盥洗室里口含煤气管静静地躺在棉被上,枕边放着打开了瓶盖的威士忌酒和酒杯。有关当局推断死亡时间是下午6时左右。川端康成的死震惊了文坛,为什么川端康成会在他声名显赫、事业巅峰之时以这样一种方式终结了自己辉煌而灿烂的文学创作生涯?没有留下只字片语的川端康成,他的死就如同他的文学作品一样留给后人无限的话题。
“参加葬礼的名人”
对于死亡,川端康成是再熟悉不过了。他2岁时父亲患肺结核去世,翌年母亲因长期伺候父亲也身染肺结核不治而亡。父母双亡的川端康成随祖父母一起生活,而7岁时疼爱他的祖母也弃他而去,祖母过世三年后唯一的姐姐芳子也患病身亡。姐姐死去后,川端康成与耳背眼瞎的祖父相依为命,可是当川端康成15岁的时候祖父也离他而去了,从此天地之间只剩下他一个人。从幼年到青年,川端康成频繁地参加至亲的葬礼,就有了“参加葬礼的名人”称号,他“像殡仪馆的人”,甚至“连衣服也净是坟墓的味儿”。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过多的亲历了亲人死亡的川端康成,在日常生活中也总是能“嗅到死亡的气息”,“生”总是被“死”包围着。到了日本战败后,川端康成又频繁地参加好友的葬礼:片冈铁兵、岛木健作、武田麟太郎、横光利一、菊池宽相继离世,川端康成忙于在各个葬礼上宣读悼词。北条诚戏称他由“参加葬礼的名人”不久变成了“致悼词的名人”。川端康成自己写到:“懂得寂寞的年龄来临时,似乎就会遇到最寂寞的事情。几年以来友人相继死去,而我的生命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消灭,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横光利一悼词》)一方面,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大量侵入战后的日本,日本民族传统文化备受摧残,这使一向注重日本传统美学的川端康成感到莫大哀愁。另一方面,好友的相继离世又使川端康成少年时就形成的孤儿气质更甚,难以摆脱的孤单感总是与他如影随形,他甚至想到“为了免遭死人的悲哀,只有自己死掉。”过多遭遇亲人、友人死亡的川端康成常感到生命的无常、世事的难料。他认定了生是徒劳的,死是绝对的,任何人都无法超脱。晚年时,川端康成精神负担越来越重,他神经脆弱,心绪不宁,完全靠服用安眠药度日,药量逐渐加大,整天处在似真似幻的状态。也许生死对此时的川端康成来说已不存在界限,想把自己战后的生命作为余生献给日本传统美的川端康成是如此看重自己的生命质量。但他也是个普通人,生命对于他来说太过于沉重,选择“心甘情愿地进入长眠”未尝不是解脱之道。
《源氏物语》与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的一生执着地追求日本传统的美,不遗余力地表现日本传统的美。日本文化传统对物哀、幽玄的审美追求深深渗透进川端康成的生命中。年轻时,川端康成就醉心于日本古典文学的世界。川端康成说过他年轻时读过的大量的古典作品,到了中老年“还是朦胧地留在自己的脑海里。色调虽然淡薄,却还是感染我的心。就是阅读当代文学作品,有时我也感到千年、千二百年以来的日本古典传统在我心中旋荡”,日本的传统美已经汇进了川端康成的血液。川端康成对平安朝的古典名著《源氏物语》推崇备至,认为《源氏物语》是“冠绝古今的”,他在中学时就开始熟读《源氏物语》,即使在战争期间也不泯对《源氏物语》的热情,经常“在东京去的往返电车上和灯火管制下的床铺上看以前的《湖玉抄本源氏物语》。”晚年,他着手将《源氏物语》译成现代汉语。《源氏物语》已成为作家生命的一部分,《源氏物语》所代表的日本古典美传统成为川端康成文学的基础和底流。
《源氏物语》以光源氏为主人公写了他与众多女性的恋情,但无论是谁都没有好的结局。藤壶、紫姬、三公主、空婵、末摘花、明石姬等众多女性,她们或出身高贵,或品貌出众,多才多艺,他们追求真挚的爱情婚姻,但最终都没有逃脱死亡、出家、空守三种命运。再反观光源氏,他企图在与女性交往中获得人生的意义和心灵的慰藉。然而,他渔色猎艳所得到的不是幸福与甜美,而是伤感与哀愁。整部《源氏物语》流露着悲怨之情和怅然若失之感。川端康成深深地沉浸在《源氏物语》的情感基调里,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长谷川泉就认为“川端源氏大概仍然是有着浓密的血缘关系吧”。《源氏物语》中稠得化不开的“哀”感,所谓的“物哀”总是在佛教的来世观中得到解脱,这也成了川端康成的解脱之途。
“物哀”的内在精神内涵与无常感有相契相合之处,川端康成从小就对生命的无常感有着深切的体会,而“物哀”的审美情趣又深深地嵌进了他的艺术生命里。尊重传统的川端康成沿着日本传统的审美之路前行,自然也会发现佛教的轮回转世观念中寄予着拯救的力量。他把轮回转世看作是“阐明宇宙神秘的唯一钥匙,是人类具有的各种思想中最美的思想之一”。川端康成崇尚“无”,在穷极的“无”中凝视世界的无常。在他那里,“有”和“无”是混杂在一起的,“无”是最大的“有”,是产生“有”的精神实质。生存和虚无都具有意义,死并不是人生的终点,它和生处于同一变化过程中。
川端康成的孤儿气质使他形成了一种虚无悲观的美学思想,他一直企图超越虚无,也曾为此努力过,但很显然把虚无和存在视为一体的川端是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完成这一超越的。而川端康成又希望通过文学“把我们对现实所发生的事的期待,持续地耸立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文学提供给我们一个窥视川端的视角,随着他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划向虚无,川端的生命也归于毁灭了。
“不灭的美”
川端康成自己在《临终的眼》里说:“优秀的艺术家在他的作品里预告死亡,这是常有的事。”川端康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未把自己归入此范畴。但当我们打开川端康成的作品时就会发现他的文学经常和死亡联系在一起,他思考死亡,认为死的来临会使艺术趋于佳境。在他看来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他常常把生、死总括起来感受,它们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生即是死,死即是生,他往往凭借死把生引向永恒。《千只鹤》中的太田夫人,她死后比活着的时候更美,而且正是由于她的死,乱伦的罪恶被忽视过去了,道德上的缺失不再成为她的标记,留下的只剩下美与永恒。代表作《雪国》里,川端康成把自己幻化为主人公岛村,当他看到大火夺去了叶子的生命时,作者是这样描写岛村瞬时的感觉:“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泄了下来。”个人的短暂生命被宇宙永恒所吞噬。叶子“由于失去生命而显得自由了。在这瞬间,生与死仿佛都停歇了。”而岛村总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很显然川端康成并没有把死作为人生的休止符,在某种程度上死是生命的起点,是“无常”的流转之相的一环,是一种美。
从表面上看,川端康成对于自杀一向持否定态度。在《临终的眼》中他说过“无论怎样厌世,自杀不是开悟的方法,不管德行多高,自杀的人想要达到的圣境也是遥远的”,可是最终川端康成却以他不赞成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纵观川端康成的一生可以看出,川端康成虽然反对自杀,不愿为死而死,但却把死看成是一种“灭亡的美”,他十分欣赏自杀身亡的画家古贺春江的一句名言:“再也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川端康成的一生都与虚无结伴而行,他抓不住“生”,却选择了以自己能把握的方式“死”。在日本自杀和耻辱完全不沾边,用自杀来摆脱绝境是高尚的行为。川端康成的生死观表现了他对日本传统文化心态的追求和向往,他企图通过死与生达成和解,延长自己的精神生命,给死一种美的形态。他把自己的生命也忘我地融入日本的传统中去了,去追寻那千百年来不灭的美。■
1972年4月16日下午,他对妻子说“出去散步”,然后一个人来到自己两三个月前在海滨公寓租的工作室。到了晚上他还没有回家,他的助手岛守敏惠在9点45分左右来到公寓,当他向川端的房间走去时,闻到一股刺鼻的煤气味。在警备员的帮助下他打开了上了锁链的房门,发现川端康成在盥洗室里口含煤气管静静地躺在棉被上,枕边放着打开了瓶盖的威士忌酒和酒杯。有关当局推断死亡时间是下午6时左右。川端康成的死震惊了文坛,为什么川端康成会在他声名显赫、事业巅峰之时以这样一种方式终结了自己辉煌而灿烂的文学创作生涯?没有留下只字片语的川端康成,他的死就如同他的文学作品一样留给后人无限的话题。
“参加葬礼的名人”
对于死亡,川端康成是再熟悉不过了。他2岁时父亲患肺结核去世,翌年母亲因长期伺候父亲也身染肺结核不治而亡。父母双亡的川端康成随祖父母一起生活,而7岁时疼爱他的祖母也弃他而去,祖母过世三年后唯一的姐姐芳子也患病身亡。姐姐死去后,川端康成与耳背眼瞎的祖父相依为命,可是当川端康成15岁的时候祖父也离他而去了,从此天地之间只剩下他一个人。从幼年到青年,川端康成频繁地参加至亲的葬礼,就有了“参加葬礼的名人”称号,他“像殡仪馆的人”,甚至“连衣服也净是坟墓的味儿”。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过多的亲历了亲人死亡的川端康成,在日常生活中也总是能“嗅到死亡的气息”,“生”总是被“死”包围着。到了日本战败后,川端康成又频繁地参加好友的葬礼:片冈铁兵、岛木健作、武田麟太郎、横光利一、菊池宽相继离世,川端康成忙于在各个葬礼上宣读悼词。北条诚戏称他由“参加葬礼的名人”不久变成了“致悼词的名人”。川端康成自己写到:“懂得寂寞的年龄来临时,似乎就会遇到最寂寞的事情。几年以来友人相继死去,而我的生命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消灭,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横光利一悼词》)一方面,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大量侵入战后的日本,日本民族传统文化备受摧残,这使一向注重日本传统美学的川端康成感到莫大哀愁。另一方面,好友的相继离世又使川端康成少年时就形成的孤儿气质更甚,难以摆脱的孤单感总是与他如影随形,他甚至想到“为了免遭死人的悲哀,只有自己死掉。”过多遭遇亲人、友人死亡的川端康成常感到生命的无常、世事的难料。他认定了生是徒劳的,死是绝对的,任何人都无法超脱。晚年时,川端康成精神负担越来越重,他神经脆弱,心绪不宁,完全靠服用安眠药度日,药量逐渐加大,整天处在似真似幻的状态。也许生死对此时的川端康成来说已不存在界限,想把自己战后的生命作为余生献给日本传统美的川端康成是如此看重自己的生命质量。但他也是个普通人,生命对于他来说太过于沉重,选择“心甘情愿地进入长眠”未尝不是解脱之道。
《源氏物语》与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的一生执着地追求日本传统的美,不遗余力地表现日本传统的美。日本文化传统对物哀、幽玄的审美追求深深渗透进川端康成的生命中。年轻时,川端康成就醉心于日本古典文学的世界。川端康成说过他年轻时读过的大量的古典作品,到了中老年“还是朦胧地留在自己的脑海里。色调虽然淡薄,却还是感染我的心。就是阅读当代文学作品,有时我也感到千年、千二百年以来的日本古典传统在我心中旋荡”,日本的传统美已经汇进了川端康成的血液。川端康成对平安朝的古典名著《源氏物语》推崇备至,认为《源氏物语》是“冠绝古今的”,他在中学时就开始熟读《源氏物语》,即使在战争期间也不泯对《源氏物语》的热情,经常“在东京去的往返电车上和灯火管制下的床铺上看以前的《湖玉抄本源氏物语》。”晚年,他着手将《源氏物语》译成现代汉语。《源氏物语》已成为作家生命的一部分,《源氏物语》所代表的日本古典美传统成为川端康成文学的基础和底流。
《源氏物语》以光源氏为主人公写了他与众多女性的恋情,但无论是谁都没有好的结局。藤壶、紫姬、三公主、空婵、末摘花、明石姬等众多女性,她们或出身高贵,或品貌出众,多才多艺,他们追求真挚的爱情婚姻,但最终都没有逃脱死亡、出家、空守三种命运。再反观光源氏,他企图在与女性交往中获得人生的意义和心灵的慰藉。然而,他渔色猎艳所得到的不是幸福与甜美,而是伤感与哀愁。整部《源氏物语》流露着悲怨之情和怅然若失之感。川端康成深深地沉浸在《源氏物语》的情感基调里,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长谷川泉就认为“川端源氏大概仍然是有着浓密的血缘关系吧”。《源氏物语》中稠得化不开的“哀”感,所谓的“物哀”总是在佛教的来世观中得到解脱,这也成了川端康成的解脱之途。
“物哀”的内在精神内涵与无常感有相契相合之处,川端康成从小就对生命的无常感有着深切的体会,而“物哀”的审美情趣又深深地嵌进了他的艺术生命里。尊重传统的川端康成沿着日本传统的审美之路前行,自然也会发现佛教的轮回转世观念中寄予着拯救的力量。他把轮回转世看作是“阐明宇宙神秘的唯一钥匙,是人类具有的各种思想中最美的思想之一”。川端康成崇尚“无”,在穷极的“无”中凝视世界的无常。在他那里,“有”和“无”是混杂在一起的,“无”是最大的“有”,是产生“有”的精神实质。生存和虚无都具有意义,死并不是人生的终点,它和生处于同一变化过程中。
川端康成的孤儿气质使他形成了一种虚无悲观的美学思想,他一直企图超越虚无,也曾为此努力过,但很显然把虚无和存在视为一体的川端是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完成这一超越的。而川端康成又希望通过文学“把我们对现实所发生的事的期待,持续地耸立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文学提供给我们一个窥视川端的视角,随着他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划向虚无,川端的生命也归于毁灭了。
“不灭的美”
川端康成自己在《临终的眼》里说:“优秀的艺术家在他的作品里预告死亡,这是常有的事。”川端康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未把自己归入此范畴。但当我们打开川端康成的作品时就会发现他的文学经常和死亡联系在一起,他思考死亡,认为死的来临会使艺术趋于佳境。在他看来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他常常把生、死总括起来感受,它们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生即是死,死即是生,他往往凭借死把生引向永恒。《千只鹤》中的太田夫人,她死后比活着的时候更美,而且正是由于她的死,乱伦的罪恶被忽视过去了,道德上的缺失不再成为她的标记,留下的只剩下美与永恒。代表作《雪国》里,川端康成把自己幻化为主人公岛村,当他看到大火夺去了叶子的生命时,作者是这样描写岛村瞬时的感觉:“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泄了下来。”个人的短暂生命被宇宙永恒所吞噬。叶子“由于失去生命而显得自由了。在这瞬间,生与死仿佛都停歇了。”而岛村总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很显然川端康成并没有把死作为人生的休止符,在某种程度上死是生命的起点,是“无常”的流转之相的一环,是一种美。
从表面上看,川端康成对于自杀一向持否定态度。在《临终的眼》中他说过“无论怎样厌世,自杀不是开悟的方法,不管德行多高,自杀的人想要达到的圣境也是遥远的”,可是最终川端康成却以他不赞成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纵观川端康成的一生可以看出,川端康成虽然反对自杀,不愿为死而死,但却把死看成是一种“灭亡的美”,他十分欣赏自杀身亡的画家古贺春江的一句名言:“再也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川端康成的一生都与虚无结伴而行,他抓不住“生”,却选择了以自己能把握的方式“死”。在日本自杀和耻辱完全不沾边,用自杀来摆脱绝境是高尚的行为。川端康成的生死观表现了他对日本传统文化心态的追求和向往,他企图通过死与生达成和解,延长自己的精神生命,给死一种美的形态。他把自己的生命也忘我地融入日本的传统中去了,去追寻那千百年来不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