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悟”“得趣”与“裸式阅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厚江(2011)关于“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悟,强调主体自身的参透”,这也就是笔者今天要说的“自悟”。每一篇文本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本身——学生阅读、学生体验、学生感悟,整个过程强调的是学生本身的主动性。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引导、激发让学生领略阅读之“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世人所难得皆为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这是明代袁宏道说的。可见“自悟”和“得趣”是有相通之处的,都有“走心”“会心”一说。如此说来,阅读中“自悟”的过程也是“觅趣”、“得趣”的过程。
  而当今,有些语文教师过于功利,“急于求成”,迫不及待地把阅读肢解为各种题型和答题技巧,好像学生懂得了这些“雕虫小技”就是懂得了阅读,其实不然,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教师过多地强调“技巧”,养成了学生“轻文本”“重技巧”的意识,学生“自悟”少了,得到的“趣”也少,阅读的兴味便淡了。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不能领略阅读的真谛,阅读本身也变成一种索然无味的事情。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强化学生“重文本”的意识尤为重要,要让学生认识到“文本为大”。笔者认为“裸式阅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裸式阅读”,即学生在阅读时,除了文本还是文本,再无其他。这里的“其他”,对高中学生來说,是一道道阅读题,是一些配套的“辅助”材料。学生理解文本过分地依赖于这些材料,脱离了这些,自身就不能够解读,这是很可怕一种现象。这样的“导学”“参考”,直接剥夺了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权利,把学生自由的思想“圈禁”住了,就好像你观看一部电视剧,才看了剧目,就有人已经把主人公的生死结局剧透个底朝天,再也没有看这场剧的心情,再也没有随情节起伏、人物命运变化而产生的情绪波动。你白纸黑字印在这儿说这篇文章是这样,那“百忙之中”的“我”就没有必要再去读、揣摩、玩味。因此倡导“裸式阅读”就很有必要,我们总是告诉学生人生少有捷径可走,阅读也是这样,让学生静下心来潜心研读文本,在读中悟,在悟中得趣,这才是真正的阅读。
  “裸式阅读”并不是“浏览式”的“全裸”,而是“带着任务悟读文章”,这里的“任务”,笔者提两点不错的建议:一是质疑问难,二是作批注。张金保(2007)年在《中学语文教学》上有一篇文章《学生是问题生成和解决的主体》,笔者也认为阅读中让学生质疑问难在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质疑创新精神等方面都有诸多好处。因为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质”和“问”之时就是自我参悟的一个过程,是“趣”之始。当学生带着疑惑和好奇,以讨论交流等方式释惑,是“趣”之大得。古人云“不动笔不读书”,从《脂砚斋评石头记》中朱批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其由艺术审美带来的百味杂陈。学生以批注的形式阅读边读边思边感,边感边悟,长年累月,不仅能提高了文本解读能力,写作能力也提高了,写出脂砚斋、周汝昌式的精彩点评、文章也不无可能。
  但是目前在高中阅读教学中,这两点落实不到位。究其原因:一方面,黄厚江(2015)在《创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上)——语文共生教学的基本主张及实践操作》中指出“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结论教学’,即学习过程的缺失,这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主要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并不在乎结论得出的过程,往往只求方便简洁地把答案直接灌输给学生;另一方面,一线语文教师工作任务重,研读文本的时间不足,甚至教案大多直接从网上下载,教师往往没有能力去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静心赏析学生的批注;再次,教师总是充满了对学生能力的担心,担心学生根本提不出问题,或者担心学生所提的问题毫无价值;担心学生写不出好的批注,担心学生作批注时只是流于形式,不走心……
  这些问题大多数来源于教师教育理念和意识层面。如果教师课前整理学生所提的问题,那些提问人数最多的问题就是教学目标和重点,这些问题利用教参、搜索引擎以及强大的集体备课就能得到解决;至于学生的问题究竟有没有价值,老师要想信学生的能力是奇迹弹簧,你相信他能拉多长,他便会往你的要求去努力,你若认为他是块死铁,那他就是块死铁。至于批注,可以和目前高考散文阅读青睐的“赏析句子”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前阅读部分学生的批注,精心挑出典型的加以评讲,引导学生在作批注时不仅要写出自己的直观感悟,还要注意用学着运用一些鉴赏的专业术语,评讲时也可以采用交流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的思想得以交流。《人民教育》上有一篇文章研究江西省吉安县敦厚镇梨塘小学教学模式的文章,文章中说梨小教育模式的一个核心要义是让学生习惯乃至热爱独立思考,并以呈现自己独特的思想为荣。他们认为“这就如小孩学步,开始踉踉跄跄,后来就能独立走”。
  “不是用阅读的结论教阅读,不是用阅读的知识教阅读,不是用阅读的技巧教阅读,也不是依靠做练习教阅读”,而是“用阅读教阅读”,黄厚江如是说,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做的是强化这个意识,寻求“用阅读教阅读”的良好方法。
其他文献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巨翅老人》被编选入语文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三单元。这篇文章延续了《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讲述了一个天使在莫名落难人间之后经历的种种事情。目前,对于文章主题的解读大多集中于阐述人性中的虚伪、残酷、自私[1]和对宗教文明信仰的消解质疑[2],而往往忽略了文本中所体现出的人性的自我沉沦和救赎。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发现,整篇小说在叙事角度上主要采用限制型叙事视角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女性处于一种附属、附庸的地位,备受侮辱与歧视,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历史上呈现缺席的状态。文字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汉字中很多带有“女”字旁的文字含有对女性的歧视与侮辱,如“妒”“妨”“妖”“妄”等。徐珂在《呻余放言》中,说这类文字有168个。再如成语“红颜祸水”,男性将自己在政治经济上的无能归咎于女性,这对女性无疑是不公平的。在一些俗语中也包含了对女性的歧视,如“唯女子与小
专家对文本的解读关注的是对文本的理性分析、评价与判断,可以称之为“专家批评”。这样的解读并不一定适合语文课堂的教学。而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仅要关注文本,更应关注教学,即站在课堂教学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评价与判断,我们可以称之为“教师批评”。比如对阿长脱裤子防炮的解读,钱理群先生认为:“……是语含调侃的,因为阿长所说的‘脱下裤子’的战法与功效,是童年的‘我’所不能理解的,这是因为‘深不可测’而感
在语文教育实践中,长期存在着一种把语文课程视为纯粹的学科知识课程的现象,“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变成了语文知识的宣讲过程”。从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出发构建语文课程、编写教材,把语文知识传授当作教学的第一要务,这也正是造成语文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和改造”。杜威的“经验”具有动词和名词两重属性,作为动词的经验是指相互作用的、动态的过程,具有亲身经
《范进中举》是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故事。主人公范进是个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潦倒之中,又一直不停地应试,考了三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该片段是写他参加乡试接着又中了举人,知道自己中举,喜极而疯,乐极生悲的故事。  范进,在我们普通读者的眼里,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作家吴敬梓是以这样的传统观念来刻画范进悲惨境遇的。贫穷苦潦倒的读书人范进,前期是一个微不足道的
一般被外国作家或本国作家当作长篇小说创作的题材,在鲁迅笔下常常被写成短篇偶或中篇,如这篇《阿Q正传》,颇耐人寻味,意蕴难以穷尽。本文旧题新说,试谈其三。  一、“看”与“被看”  研究者提出鲁迅的小说叙事“‘看/被看’的二元对立”情节、结构模式;我认为,一者,不能将此看成是贯穿鲁迅小说的一种“模式”,因为这在对鲁迅的不少小说的解析中是会“卡壳”的;二者,在这一“模式”中,“看”作品的读者被悬置,而
让我们首先来看这样几段文字:  ①巴萨尼奥 借了你三千块钱,现在拿六千块钱还你好不好?  夏洛克 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做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②“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鲁迅《孔乙己》  ③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
在我国广大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由于各种因素,纸质图书始终是阅读的主要形式和媒介。但是,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纸质图书没落了。在不抵触以移动客户端为主的电子阅读的前提下,一场以“纸质图书、整本书阅读”为主的学校阅读教学综合改革悄然进行着。  一、阅读长廊——倡导随意性阅读  在学校较为清净的实验楼和办公楼一楼楼檐下,数十个绿色的开放式书架一字排开,每个书架上贴着红底黑字的书签,标明书目类别,书架上整整
从教近30年,我一直在想:写作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写作教学的价值体现在何处?近日研读《洪氏语文》中几则写作教学案例,猛然想起王栋生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最有价值的是对写作的爱,至少要能有对写作的敬重”,于我心有戚戚焉。   洪先生的这些教学案例之所以成为经典,我想一是都和学生当时的生活密切相关,二是他好像没有过多地去空谈策略和技巧,而是润物无声地把“人”这个字在写作过程中渐渐“立”起来,这正应是写
和往年一样,2017年的宜昌中考作文再次受到业内人士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及好评。题目如下: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有过如下一段议论:  天下有一人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茶以陆羽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  张潮虽然列举了众多“物”以“人”为知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