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抒情意脉和叙述风格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5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王》这篇散文不长,一千多字,表面看来一望而知,不难抓住其基本精神。一个网友说:这篇散文“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又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蕴含着人道主义的精神。”这样的理解大致无错,但是更严密地审视起来,则有诸多不够准确之处。上海市一位很有头脑的教师就对“人道主义”的“同情”提出质疑,认为作者实际上流露出对小人物的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把这个问题说得更彻底的是另一位网友:此文“对老王的人物描写尽管很传神,但刻画得太无情了。”在课堂上,也有学生提出:作者既然要表现老王生命行将终结,却完全不顾自己,将最贵重的营养品奉送给作者,为什么却把他写得很可怕?把活人写得像死人一样?且看: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但是,尽管有这样的笔墨,读者对老王的印象仍然是“穷苦卑微但又心地善良,老实厚道”,作者对他有深切的“同情、尊重”。照一般的阅读预期,既然是尊重、同情、赞美,就应该是美化的、诗化的,怎么可以用这样丑化的语言。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请了全国十个权威老师来讲这一篇,结果仍然给人以瞎子摸象之感。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有个关键——许多老师满足于“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所凭借的只是直觉,然而直觉到了的,并不一定能够理解,而且可能只是一个平面,难保没有错误。只有全面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所谓分析就要分析文本中潜在的矛盾。
  此类散文,并不是平面的而是具有三个层次的立体结构。其表层由感性意象的连续性组成。但是,表层往往只是表面现象,对于深层有某种遮蔽性。如果只是停留在表层,那就是杨绛在本文中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又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但是这并不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文章的动人之处,更在于作者从容、精致、深刻地表现了自己对这个不幸的下层人物精神品质的发现过程。表层意象的感染力是由其深层情感决定的。王国维总结中国古典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克罗齐说:“意象乃是把情感寄托在对象中,感染力的奥秘来自情感,由情感决定。”要全面准确理解此类散文,就要深入分析意象第二个层次的情感脉络。
  王国维和克罗齐的说法,还嫌比较笼统。决定文章生动性的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有特点的、不可重复的情感。这种情感特点,不是在一个点上,而是贯穿在文章整个过程中。十九世纪德国的实验心理学就发现情感的特点是动态的,汉语里也有动情、感动、激动、触动、动心、动情,情动于衷等说法,“情”总是和“动”联系在一起,相反就是无动于衷。英语的“感动”(move),其中心词义也是“动”。按这个原理,对杨绛情感特点的分析,就不能停留在局部的描写上,而要看她对老王情感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情感的脉络。
  这可以简称为“意脉”,这个意脉不是浮在表面上显性的、一望而知的、而是潜在的、隐性的。要把这隐性的意脉揭示出来,就要突破表层的天衣无缝的统一性,抓住意脉中的矛盾和差异。
  既然作者对老王“同情”“尊重”,但是,一些突出的描写,又带着“丑化”性质,这个矛盾不能放过。文章的立意却在矛盾的发展和转化之中。作者的感情是有变化、有发展的。与一般赞美性散文(如《安塞腰鼓》)不同,作者的笔墨并不是从头到尾都是赞美的。严格说起来,作者在开头的描写可以说很无情:“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正面表现此人外貌丑陋,品行上可能有污点,这种笔墨似乎有点“冷漠”,甚至有点“冷酷”。但是,作者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感情的特点在于,对这个丑陋的下层人物(失群落伍,住着不像样的房子,又没有什么亲人)却并不嫌弃,更不歧视,并没有流露出嫌弃的意味,相反,对品性上可能的污点(用的词也很委婉“不老实”)加以回护。而且给他鱼肝油,改善他的视力。得出的结论是:“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这表现了对他的同情中有宽容,甚至流露出怜悯。这显然是从_种悲天悯人的高度来看芸芸众生的姿态。有些老师发出对杨绛的居高临下的责难,其根据可能就在这里。但是,这只是意脉的第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作者对弱者的同情,甚至对他的“不老实”的回护,都带着某种理性性质的宽容,从姿态上可以说是俯视的。如果作者对老王,仅仅就是这么同情、宽容写下去,那情感就没有动态了,也不会有什么特点了。接着写到老王给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作者带送,车费减半。抱着冰上三楼,放入冰箱。冰比别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作者感慨,和胡同口蹬三轮的相比,“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到这里,文章的意脉发生了转折,从“不老实”变成了“最老实”。就不仅仅是同情、宽容,而是带着某种敬意了。接着是意脉的第三阶段: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其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客观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革”以前,作者有优越的地位,而“文革”一开始,作者变成卑微者。有两个关键性的句子,当代的青少年很可能毫无感觉。第一个是“我自己不敢乘三轮车”。为什么堂堂的学者“不敢乘三轮车”呢?因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杨绛被红卫兵剃了阴阳头,也就是把头发剃去了一半。有了这样一种外在的标志,坐在三轮车上让劳动人民出汗,随时随地都可能被认为招摇嚣张而被拉下车。第二句是:“你还有钱吗?”那时杨绛和钱钟书都被扣发了工资,只给少量生活费。客观形势发生了对转。在老王眼中,杨绛和钱钟书成了弱者、贫困者、不幸者。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敌视鄙视的目光包围(甚至连自己家的厨房也给同单位的人士占去一半,还受到欺压)的作者,得到一个穷苦的不幸者自发给予的同情。此时杨绛就被感动了。但是,这种感动还带着一点物质上的优越感。老王不收钱,“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作者“笑说我有钱”。这个“笑”字用得非常含蓄。说明作者觉得老王的顾虑是多余的。但是,下面一句:“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说明作者感到虽然这种物质上“被同情”是多余的,但是,从精神上感到此人可敬。意脉的第三个环节的特点是,对老王在精神上不再是俯视,而是平视了。   杨绛对老王的意脉的第三个环节,就是读者最容易发生困惑的那一段。为什么对一个要赞美的人物要用那样带着冷酷的,甚至可以说是“丑化”的笔墨?这是因为,在接受老王的馈赠时,她对老王的理解还只限于物质上的,虽然有些感激,仍然有些不解,觉得老王对他们经济困境想象得有些过度。因而,想到的只是在经济给予等价的补偿。正是因为这样,他看到的老王的形象还只是生理上的病态。“僵尸”“白骨”“骷髅”等用语,叫人毛骨悚然。不可忽略的是,前面还有个限定——“说得可笑些”。面对接近死亡的征象,居然还有开玩笑的兴致。这说明,她还没有理解老王的精神:把自己最好的食品留给非亲非故的“弱者”,到了明白老王的馈赠,竟是在他临终之前,则是情感的高潮,是意脉的第四环节: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这里的关键是“侮辱”和“愧怍”。不安是因为:第一,意识到拿钱等于“侮辱”;第二,为什么是侮辱呢?那就是不是物质上等价的问题,而是自己对人家的高贵的精神,却以物质的世俗观念去对待。这就是说,自己作为文化人、在社会地位上很快又恢复了高贵的人,在精神上却暴露了低俗。这就是“愧怍”的缘由。
  把意脉理清楚了,从情感完整的变化过程中看,就不难理解这段所谓“丑化”的文字的价值了。这里有对于“愧怍”的注解:只看到外在的病体丑陋,而没有看到精神的高贵。同时也不难回答前述那位老师对杨绛“居高临下”的指责,的确最初是“居高临下”的俯视的。但是后来,得到人家的特别关顾,就变成了感激,甚至感动,就带着敬意了。“笑说有钱”说明,此时对于老王是平视了。看到老王离去的病态感到“害十白”,尤其是后来感到“抱歉”,觉得自己对穷苦人的同情还是可以聊以自慰的。但是,当意识到自己仅以“钱”来表现自己的清高,而老王却是无条件地奉献时,突然间就感到自己的“愧怍”,感到自己在精神上远远在这个命运不幸、外貌丑陋人之下。在回忆中对于老王,就不仅不是俯视、平视,而是在不知不觉中仰视起来。
  对深层意脉分析到此,可以说大致理解了这篇文章的精神。但是,停留在这里是不够的。
  因为作为文学意脉,最深邃的层次是文学形式风格。
  不可忽略的是,首先,意脉的最高潮是“愧怍”,可是作者却戛然而止,为什么不让情感抒发一下呢?这篇文章和鲁迅在《一件小事》中突然觉得洋车夫形象高大起来、自己变得渺小,在立意上有相近之处。但是,杨绛的意脉不但曲折得多,而且好处还在于她没有直接像鲁迅那样把主题句(“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增加我的勇气和希望”)表述出来,而是把感情的脉络深深地隐藏在外部的意象发展过程之中。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但是,杨绛却几乎没有直接抒写感情。她的同情、宽容、感激、敬意,都潜藏在字里行间。全文都是外部过程、动作、对话的描述,严格说来,直接抒情只在最后一句中的“侮辱”和“愧怍”。然而恰恰这最能表现其感情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情感脉络高潮,到此戛然而止。这就是章学诚在《文史统义·古文十弊》中所说的:“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到此戛然而止”。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只给出情感变化的结果,并不像鲁迅那样,把原因和结果的逻辑交代得很完整。大幅度的逻辑空白,没有导致读者的误解,原因在于这个结果在意脉的发展中有倒转(从俯视到仰视)之势,有足够的冲击力刺激读者去想象原因,对于细心的读者来说,则是对意脉的回顾和体悟,这就叫做回味。
  这种回味是相当隽永的。杨绛不像钱钟书那样淋漓尽致地幽默,也不像朱自清那样抒情,她似乎有意追求不事形容感叹,只在意叙述的效果,对西方当代文学的高度修养使她回避渲染,就是叙述也尽量节约。这在西方文学理论中叫做“under-statement”(反之,则像《安塞腰鼓》那样,叫做over-statement)。杨绛追求的叙述效果就是,即便是在灾难中、在痛苦中,也是从容不迫地叙述。一开头的叙述和对话,心情宁静,连细节都很少(只有一个“田螺眼”)。她不敢坐三轮车,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都没有交代一下当时灾难性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甚至写到老王送她香油、鸡。
其他文献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了解蔬菜的一些知识,培养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能围绕蔬菜这一话题,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3.纠正个别学生偏食的不良习惯。    活动资源  1.描写蔬菜的谜语、儿歌及相关故事等。  2.学生对有关蔬菜的内容已有一些了解:菜园、农贸市场上的蔬菜。   3.每个学生准备一种自己最喜欢吃的蔬菜(实物或图片),并通过询问家长、访问菜农、查
习作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积累·运用三》习作:选择一处秋景物,仔细观察,开展想象,把秋天的景物写下来,写出这处景物的特点。如果你们班已经组织了秋游活动,可以写出秋游活动中看到的景物。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最感人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这一理念,
《蒲公英》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是一则童话故事,通过拟人的手法讲述了蒲公英的种子们对太阳公公的嘱咐采取不同的态度与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飞向沙漠的种子干死了,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淹死了,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  学习本课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两颗“另类”蒲公英种子真正的死因。即他们为什么一颗要飞向沙漠,一颗要落在湖泊里?编者在文后的练习中也有明显的提示:“
初次教一年级,我将和刚入学的孩子们一起学习汉语拼音。面对枯燥、抽象的拼音字母,我的教学语言显得苍白无力,课堂上教学氛围平淡如水,我的心里总缺乏一种教学的激情。新课标如一缕阳光,拨开了我眼前的迷雾,新课标指出:“将多种活动融入拼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啊,为什么我不能将故事、游戏等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和拼音教学结合起来呢?  复韵母“ui”和“iu”孩子们很容易混淆,于是上课时我问孩子们:“你
【教材解读】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与前几册教材中出现的《咏华山》、《母亲的恩情》、《李广射虎》、《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等课文相比,《黄鹤楼送别》传承着“文包诗”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等特点,但又有着自身独特的韵味。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他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景中寓情,以景抒情,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正所谓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加强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如何使古诗词教学超越对诗词的字面意思的肤浅理解,不再把作者的思想情感简单地灌输给学生,引领学生主动融入诗词的意境,领悟诗词中的形象和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艺术的熏陶,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好的提升?为此,我常常想到诗人徐志摩在他的《再别康桥》中写到的:“寻梦?撑
教学片断  生:“老师,太讲信用了也不好!”  师:“为什么呀?”  生:“你看,小蝌蚪因为太讲信用了,而两次放弃了求生的机会。”  一时间,我被问住了。原想按教材要求讲完故事,让学生根据故事大意试编一个结尾。不曾想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扣人心弦,又与教材的教育目的相违背的问题。是教育学生守信用呢?还是教育学生灵活对待问题呢?我深思了一下,反问道:“如果小哥哥也像小蝌蚪一样讲信用,那结果会怎么样呢?”
语言作为人思维的物质外壳,不可或缺地成为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元素,更是人在社会中以符号系统形式存在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而,小学教育必须把语言的受授、内化和传递视作基础工程。然而,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仍然让人忧心。    获得语言为中心——培育语文素养的现状  1.深陷字词为基的窠臼  “语文即语言文字”的说法或受质疑,或受赞许。而文字的获得是语文教学根基的认识,仍为普遍接受。但令人想不到的是,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深度学习愈加显得意义重大。截至目前,我国对于深度学习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如此现状之下,美国学者莫妮卡·R.马丁内斯与丹尼斯·麦格拉思教授所著的《深度学习:批判性思维与自主性探究式学习》非常值得致力于这方面研究与实践的读者借鉴。  全书基于对美国公立教育中存在的单纯灌输知识而没有注重提升能力,缺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缺乏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无法在完成高中學业后胜任大学学习,更
课本教材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信息源。细读文本与钻研教材间所存在的是“源”与“流”、“本”与“末”的紧密关联,本色语文教学在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占据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本细读,就是要求教师站在教师、学者与读者的立场,指导学生细腻深入地感知、阐释、品味文本。换言之,教师应当从“教”、“学”两方面来指导学生展开阅读训练,由浅入深地由字、词、句、段来解读和剖析言语材料,全面地展示教材文本所涉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