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l_di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心理以及生理发育的成型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育以及学习水平。而班级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质量,只有在高水平的班级管理下,学生才能够健康的成长,积极努力的学习。但是目前,在初中班级管理当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制度不够完善,权力过于集中,不易组建出有效、得力的学生管理团队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较好地解决,将会对初中教育的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就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班主任;学生;问题及对策
  一、 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初中教育机构管理人员已经极为重视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并且正在倡导班主任要重视班级管理工作。在这种大环境下,诸多初中班主任以及教育研究学者纷纷投入到了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当中,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初中班级管理当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班级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在大多数初中班级中,几乎所有的管理权限都集中在班主任身上,班主任的决策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易发挥出来,很难积极努力地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进而导致班级管理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其二,班级管理制度不完善,班主任无法明确具体的管理目标,同时也无法有效地将奖惩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及监督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中,进而导致班级管理工作较为杂乱无序。其三,无法组建出高水平的学生管理团队,使诸多班主任无法较好地落实“学生管理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导致班主任的工作量不仅无法得到有效的降低,班级管理水平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 初中班级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 落实民主管理理念
  在传统的班级中,大部分是老师的“一言堂”,老师的管理决策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管理,进而导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民主管理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以此来实现既定管理目标。为此,首先,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准确地认识到民主管理理念对于提升学生配合管理积极性以及提升班级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并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下积极努力地探究民主管理理念的落实方法以及应用方式,以此来保证该种理念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次,在实际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实现角色的转变,由原来的管理决策者逐渐地转变为协商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努力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意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使其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进而保证其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最后,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共同协商出适合自身班级发展的管理制度,进而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性以及民主性。例如,班主任在实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自己对班级管理的想法以写作文、写随笔的方式或通过微信、QQ等信息交流渠道告知大家,然后结合学生的言谈交流意见进行管理改革。
  (二) 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是支撑班级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只有在完善且适用的班级管理制度下,才能有效地降低班级管理问题出现的概率,进而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初中班主任必须要重视班级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以此来实现既定管理目标。为此,首先,要明确班级管理目标,将创设出团结有爱、互帮互助、争相进步的优秀班集体作为主要管理目标,并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准确有效地落实奖惩制度。其次,要将监督考核制度落实到实际班级管理工作中,引导学生互相监督,以此来保证做到及时有效地发现班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要保证班级管理制度的强制性,结合班级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并且要严格地依照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提出要求以及适当引导,以此来保证班级管理行为的规范性以及科学合理性,进而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实现既定管理目标。例如,当班级内的某一名学生做出严重违纪行为之后,必须要及时地纠正其错误行为,并要求其做出努力,为班级为同学做一定的好事,以此将功补过,同时还要告知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引以为戒。
  (三) 组建出高素质高水平的班级管理团队
  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班主任的地位不可取代,但是在班级管理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可以由学生来代替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班级管理,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升,以此来满足班级管理工作的需求。然而要想組建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管理团队,班主任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在学生管理班级这一模式落实的初始阶段,必须要准确有效地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选用一些组织能力较强且在班级内部具有较高话语权的学生作为班级管理者,以此来保证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努力地配合管理团队成员的管理工作。其二,在选取学生管理团队成员之后,必须要对学生进行系统地培训,将一些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方法以及班级管理注意事项告知给每一位学生管理者,以此不断地提升学生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满足班级管理工作的需求。其三,在学生管理班级这一管理模式施行一段时间之后,班主任必须将班级管理轮岗制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定期更换学生管理团队,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配合度,保证班级管理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进而实现既定管理目标。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初中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已经极为重视班级管理的发展情况,并且正在积极努力地倡导对现有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创新,以此来降低班级管理问题出现的概率。在这种大环境下,相关的教育研究学者以及初中班主任必须要将工作重心放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此来实现既定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史枫.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及改进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2]王慧萍.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3]黄永.树立人文思想构建科学管理新模式——班主任评价与管理思路探新[J].甘肃教育,2017(8).
  作者简介:叶玉君,中学一级,浙江省兰溪市,浙江省兰溪市聚仁教育集团聚仁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用电教的方法进行教学,就是将形、声、光、色、动、情境等融为一体,使教学的过程更加优化,从而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达到教学的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教的教学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出现,但是在小學的美术情境教学中,电教手段的应用还是远远落后于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所以要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创作,促进情境再现。  关键词:电教;小学美术;情境教学  一、 引言  就目
摘 要:班会课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是班主任实施其育人理念的场所,能对班集体建设以及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班会的形式不能单一化,要多种多样,灵活多变,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有效改革和构建高效班会课堂教学管理模式,最大化提高班会课的育人效果,真正落实自主性德育的原
摘 要:班主任不但是班级的組织者、领导者,还是道德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主管班级学生的道德、思想、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是班级的灵魂。但小学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忽视对德育的渗透,导致德育工作效率低下,急需强化。因而本文以简单分析德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的重要性为基础,探究提出几点策略,助力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渗透  德育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