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细看的儒学书 习主席考察孔府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26日来到山东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在随后同有关专家学者代表的座谈中习近平表示,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消息报道后,广受关注。网友们对国家领导人重视传统文化表示欣慰。并称,我们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文化,就永远不会忘本。这是两部什么样的书,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关注会让它们火起来吗?孔子和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有什么样的价值?
  ◎《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要火了
  “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话带热了大家对《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的关注。各家媒体也纷纷对这两部书加以名词解释:
  《孔子家语通解》是对《孔子家语》的通盘解说。原由台湾万卷楼于2005年出版繁体字版,2009年4月齐鲁书社出版简体字版,是万卷楼版的修订版,全书56万字,被列入“齐鲁文化经典文库”。杨朝明主编。
  《论语诠解》,也出自担任孔子研究院院长的杨朝明。孔子研究院是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曲阜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集文献收藏、信息交流、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博物展览5项功能于一体,以建设“世界儒学研究交流中心,组织引领国际儒学研究”为发展目标。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孔子家语》都被误认为是三国时魏王肃所著伪书。直到上世纪70年代,河北定州、安徽阜阳发现的汉简与《孔子家语》有密切关系,而后李学勤先生著有《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一文,研究了河北定州八角廊出土的《儒家者言》,引发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孔子家语》的成书问题。


  真正认识到《孔子家语》价值的学者还为数不多,而事实上,《孔子家语》是孔子和儒学研究的一个宝库。它不仅保留了最原始可靠的材料,记载的内容也比其他研究孔子的资料更为完整,可以解决早期儒学中的一些学术问题。
  《孔子家语》和《论语》性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孔子当年教学的时候弟子各有所记,记录孔子言语和孔子当时与弟子等有关人物进行对话的记录。如果说《论语》相当于孔子的语录的话,那么《孔子家语》相当于全集。《孔子家语通解》就是对《孔子家语》整本书的成书、内在结构、原文进行的释读和翻译。
  《论语诠解》则对《论语》的很多言论进行了重新诠释和解读,对一些争议和误读提出了新的看法。
  ◎儒家经典新解读彰显现代价值
  相对于《孔子家语》,《论语》的知名度要大得多,传统经典四书之首,十三经之一。作为儒家最重要的著作,《论语》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论语诠解》对于孔子思想有何勘误和新的见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研究在当下有何意义?
  据杨朝明介绍,《论语诠解》对《论语》的很多言论进行了重新诠释和解读,对一些争议和误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关于《论语》成书问题,以往觉得篇章之间是随意堆砌,但如果对照看《孔子家语》,可以发现其中的内在关联,它是按照对于孔子思想的内在认识和系统看法排列的。二十篇《论语》都服从于整部《论语》的中心思想,而一篇内的各章《论语》是对该篇的中心思想的阐述与发挥。
  《论语》首篇首章的理解众说纷纭,传统解读人们把三句话割裂开来理解,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是学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是朋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的是胸襟。其实这三句话是有内在关联的,“学”是名词而非动词,是孔子的学说、信念、主张。“假如学说被社会采用,不是很高兴吗?退一步说,假如社会没有采用,但是赞同我的人从远方来和我一起讨论,不是也很高兴吗?再退一步,如果全世界都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有君子的胸怀吗?”这是孔子人生的三个境界。
  又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传统上理解这句话强调君臣父子各行其道,觉得是统治阶级的符咒,但我们认为他强调的是“正己”,就是每个人在不同位置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个人行为符合自己身份。《论语》对话缺少具体语言环境,《史记》中有更详细的记载,孔子也一贯强调修身、修己。
  再比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传统理解是瞧不起妇女,但实际上“小人”是地位低下的人的意思,不仅不是轻视,反而是重视。周初有“敬德保民”的传统,孔子思想与文武周公一脉相承。《孔子家语》中有“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既知其性,又习其情,然后民乃从其命矣。故世举则民亲之,政均则民无怨”就是这个意思。
  杨朝明还特别提到给国家主席习近平汇报时提到的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共有五个方面。第一个是世界意义,孔子是和苏格拉底、柏拉图齐名的世界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是最基本的人类文明,中华文化走出的根本标志就是孔子文明走出去。第二个,孔子思想是整个中国和华夏文明的共同纽带,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孔子提出家国同构、以天下为己任,都是全球华夏儿女共同的追求,哺育了一代一代的华夏子孙。第三,孔子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以孔子思想为丰厚的土壤。第四,他对于我们现在社会的治理,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很大意义,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为国以礼、富而后教、修己以敬、义利观、中和,都对治国有影响。第五,孔子思想还有提高个人修养的作用,以及对青少年思维观培养的价值。
  ◎善用宝贵思想资源发挥传统积极作用
  有人说:“儒学是2500年前产生的,现在是工商信息时代,不适用了。现在谈儒学、祭孔子还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今天有必要讲儒学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卫平教授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在实现近代化价值的过程中对儒学一直是持批判态度的,觉得儒学更多是负面作用。现在说儒学是有价值,原因何在?如果仅仅是从提高文化民族自信心来讲它是有价值的,那是虚伪的。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人们渐渐发现,现代化在瓦解传统的同时,失去了很多东西,这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人们意识到传统和现代是有互补作用的,传统中很多宝贵的东西是现代化过程中非常缺少的。
  比如说法治,法治令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成契约关系了,这样人和人之间的人情就没有了,而这恰恰是古代社会的传统。我们可以通过给钱来赡养父母,但是父母并没有感到子女的关心和感恩,但他没有违反法律。再比如人和自然的关系,过去说知识就是力量,一种征服自然的力量,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发现,如果只是征服,会产生很多恶果,而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可以拿来借鉴。再比如,现代化社会人和人是竞争关系,因为市场经济是竞争的机制,但是后来发现人和人的合作也很重要,儒家思想强调仁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和人应该互相尊重友爱,包含了共赢的关系。
  西方从19世纪末开始破除启蒙和传统两分对立的关系,强调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依然是很重要的资源。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后出现对儒家思想的提倡,因为这对于现代化弊病的救治是一种有效的思想资源。
  我们讲儒家思想2000多年,知行合一,从道德上来讲,中国人道德水准应该是很高的,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也就是说一直以来我们是知行背离的。
  在古代,儒学观念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育机制和乡规民约得到传播。汉代开始,地方官吏对老百姓的职责就是教化,而家庭通过礼使得对于外在习惯的培养化为内在的德行。但是现在,要落实儒学的观念和教育,我们学校里面是没有这种机制的,那么儒学观念怎么可能在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呢?
  现在的儒学观念很多时候是通过于丹这样的渠道,还有大众传媒,这固然也可以,但当中最大的问题是它是受经济利益驱动的,怎么吸引眼球怎么讲,很多东西错了,听众以为这个就是对的,这也是于丹被诟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有些学校自己搞私塾,这种努力基本是没有太大成效的,因为这样的学校在我们的体制内是被排斥和不被认可的,现在的学校教育是求职的基本准备,你去求职就会遭到社会的不认同。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8·19”讲话里讲到对传统文化要有“四个讲清楚”,其实就是说要让传统文化的教育纳入到正式教育体制里面去,从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来看,它们在传统教育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体化设计。
其他文献
五行中,火有温暖升腾的特性,苦味属火,但苦味又属阴,它是阴火,就像炉膛里烧剩下的灰烬,有余温的时候有一点烘干的作用,完全冷却以后如果不把炉灰掏空,新火就烧不起来。所以,苦味的东西分两类:一类是苦温的,例如咖啡、红茶,祛除湿气的作用比较强,就是中医所说的“燥湿”;一类是苦寒的,例如莲子芯、绿茶,有清热、泻下的作用。  苦味入心和小肠,能泻心火和小肠火。凡是清热泻火的药,都有苦味。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
期刊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注释”:不分亲疏、远迩、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互相帮助,互给共赢,同谋福利。  “解读”:  墨子认为社会难以和谐的根源就在于“不相爱”,即“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如何从根本上做到“相爱”,那就需要“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心态,再加
期刊
导语:公文属于科学文章中的应用文体,说起来十分拗口却有许许多多的人每天都在撰写、传播、使用。在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在语言美逐渐趋于粉饰太平的当下,公文将何去何从?  公文抄袭与公文空洞,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民间也有很多讽刺段子,来讽刺公文中的官场话语,比如涨价说“调价”,下滑说“负增长”,停滞说“零增长”,贫困说“不富裕”等等。这类公文修辞术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事实变得模糊不清,分散民众和媒体
期刊
内蒙古草原举办那达慕牧民挥舞套马杆  1月4日,“银色西乌珠穆沁草原冰雪嘉年华”启幕,当日举办的马文化节上,各式各样的赛马比赛、文化活动轮番上场。围观牧民们挥舞着套马杆,为节日增添气氛。  来源:中新网  马年生肖邮票首发设计寓意吉祥富贵、马上得福  1月5日,马年生肖邮票《甲午年》特种邮票全国首发,包括特种邮票1套1枚,面值1.20元,同时发行小本票1本。邮票图案为生肖马身上画有蝙蝠,并装饰牡丹
期刊
一个人,一辈子,会有无数的擦肩而过。但称得上邂逅的,却不可知,亦不可期。或离奇或平淡,千变万化。这个瞬间的化学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更接近于爱情的本质,忠实于感觉,而与结果无关。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邂逅”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蔓草纵横,白露未晞。美
期刊
似巧非巧地遇见你  我们可以许下天崩地裂不离不弃的誓言,然而天地毕竟未合,日照青苔,月色满轩,都是苍生绝好的馈赠,并且仍将继续永恒不变地存于天地,以让这世间的男女能够从从容容地相遇、相知,栖一处蝶飞双燕低。  似乎有太多的相逢都是像《子夜歌》这样似巧非巧地开始,又有太多地相守是这样似淡非淡地收梢:  子夜歌  (其一)落日出前门,瞻瞩见子度。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其二)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
期刊
爱情与亲情的角力  中华文化的精深和远奥是不言自明的。这不仅仅是一种考古学或文化学的常识判断,更多的,我想是一种感情记忆。  感情是庞大的,不仅是自身的广度,它所引起的人文波动更要几倍于自身。尤其在基于宗亲血缘的东方文化里,感情常常出入于一切领域,有时成为手段,有时成为目的,有时两者都是。中国历史上,有过家法大于国法的情况,如果父亲去报官,说自己儿子不孝,那么这个儿子便可以立时裁决,不问细情。郡县
期刊
题记:  《鬼谷子》被人们以怀疑的眼光看了二千多年,这部书究竟讲的是什么?研究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为了寻找更多的鬼谷智慧,本刊记者特别约访了国学专家陈兆杰教授,采访地点定在人民大学国学院,因为陈教授今天要在此上课,而课程的内容正是《走进鬼谷智慧》……  你所不知道的鬼谷子  记者:刚刚在课堂,听您讲解了鬼谷子,您对鬼谷文化有着独到的研究和见解,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请问陈老师,您讲的鬼谷子
期刊
第一次读苏枕书的作品就深深地被她打动了,连带着对给我推荐她作品的朋友都心怀感激,相见恨晚。  这个生于江苏南通的江南女子,曾经获得过全球华人青年文学奖小说组一等优秀奖,已经累计出版数十万字作品。她的文字也仿佛被江南水乡的温婉内敛所浸润,沉静、灵秀,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则很小就开始了。  “大概只是个人的兴趣吧。与其说什么最吸引我,不如说我从小的家庭教育把我带入了古典文化的世界。”她最早接触的就是
期刊
两个矛盾  对于杜甫而言,他的人生困境主要来源于两个矛盾。其一是他的社会政治理想与唐代现实的矛盾;其二是他的社会政治理想与自身个性的矛盾。  在唐代,儒学受到冲击。这一社会现实使奉守儒家传统的杜甫感到坚守理想与理想难以实现的深刻矛盾。比如,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道:“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是多么令人叹惋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