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重点从安全评价的角度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对使用物质的危害特性进行分析,结合辨识与分析,列举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在安全评价中常见的问题,对照相应标准、规范,对常见问题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安全评价;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预防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029-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国防科技行业对于国家秘密的保密要求进一步严格,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民用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商业秘密的进一步重视,近年来,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建设及改造项目数量逐步攀升,随着屏蔽机房以及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新技术应用的同时,势必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项目设计、施工等环节存在与国家相应标准、规范差距,在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验收评价现场勘查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安全问题,需要企业积极落实整改。本文重点从安全评价的角度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对使用物质的危害特性进行分析,结合辨识与分析,列举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在安全评价中常见的问题,对照相应标准、规范,对常见问题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火灾
机房配套相关各种高低压变配电装置、电气设备、电器、照明设施、电缆、电气线路等,如果外部火源移近、过负荷、短路等,均有可能产生电气火花、电弧或者过热,可能发生电气火灾或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质,造成火灾事故。
机房的电气线路、设备多而复杂,若违反规定安装使用电气设备,随意乱接临时线、计算机长时间工作、空调长期开启等,容易造成用电负荷超载,机内电路故障、元件过热等。机房内为了保持恒温、洁净环境有可能大量使用木材、胶合板及塑料等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还有设备安装后大量纸箱、塑料等包装、填充易燃材料未及时清理,一旦遇到明火、高温热源容易引起火灾。
2.触电
(1)用电设备触电
机房新增设备均为用电设备,在操作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引发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用电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或维修不良导致防触电装置失效,如设备无保护接地(零)或接地不规范,接线端子裸露而无防护罩,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等老化、绝缘层损坏、失效等原因造成触电事故。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用电知识,如设备维修时未确认是否已切断电源,私接、乱拉临时用电线路等可造成触电事故。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如非电工人员或无证维修、接装电气装置,电工作业时违反电工安全操作规程,不按安全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具等可造成触电危害。
(2)雷电
建筑物若防雷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规范要求,则雷电过电压在雷电波及范围内会严重破坏建筑物及设备设施,并可能危及人身安全乃至有致命的危险。建筑物内导体遭受雷电感应时,金属部件之间会出现电位差,使人身遭受电击。雷电波沿输电线路、管道及电缆线路侵入建筑物时,电气设备可能因高冲击电压被击穿烧坏,还可能引起短路、反击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机房信息系统等弱电系统遭受雷击电磁脉冲的干扰时,电源线路、信息线路等均会产生过电流或过电压,损坏电子设备,导致系统的瘫痪。
(3)静电
计算机网络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积累的静电,可产生静电放电火花,可使作业人员遭受静电放电的电击而引起坠落、摔倒等二次事故;或造成电子设备损坏,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3.容器爆炸
屏蔽机房或重要机房消防系统大多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需使用灭火剂气瓶,气瓶属于压力容器。气瓶使用时可能发生爆炸,主要原因有气瓶的材质或加工的缺陷导致气瓶爆炸;由于保管不善,气瓶瓶体受腐蚀破坏,造成机械性能降低、承载能力不足而导致气瓶爆炸,在七氟丙烷检修、检测过程,由于操作失误等原因,国内也有发生气瓶爆炸事故的相关报道。
4.中毒、窒息
消防系统使用的七氟丙烷遇高温时会产生毒性气体,气体灭火系统启动后,七氟丙烷气短时间内迅速充满整个机房,若气体灭火系统因系统故障、操作失误、火灾触发等原因启动时,机房内作业人员未及时撤离或发生火灾时抢险人员闯入且未佩戴呼吸器等防护用品,都有发生中毒、窒息的危险。
5.噪声
机房设备(大多为空调系统)运行时存在一定的噪声,在以上作业场所若无良好的降噪和防护措施,工作人员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有可能引发噪声职业危害。
二、物质危害特性分析
七氟丙烷(HFC-227ea、FM-200)是无色、无味、不导电、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其环保性能明显优于卤代烷,是目前为止研究开发比较成功的一种洁净气体灭火剂。七氟丙烷灭火是采用全淹没灭火设计,施放灭火时,以化学灭火方式为主。在设计浓度的范围无火情的状态下内对人体没有损害(标准一般是9%,七氟丙烷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浓度为9%)。当浓度达到10.5%(七氟丙烷有毒性反应浓度:LOAEL浓度为10.5%)以上时,不适的感觉就会出现,时间长了,还会有生命危险。火灾时,七氟丙烷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的分解物主要是灭火剂中的氟,在有氢元素存在的情况下会产生具有辛辣气味的氟化氢(HF),即使其浓度很小,也会给人造成很大程度的不适和伤害。这种分解产物的多少取决于火势的大小和七氟丙烷接触到火或受热面的时间长短,若灭火剂浓度积累很快达到灭火浓度,那么火很快被扑灭,分解物也就很少,也会很大程度减少对人员的危害。
三、安全评价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结合上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七氟丙烷灭火剂危害特性分析,并参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等标准、规范要求,列举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在安全评价中常见的问题,并对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1)建筑结构方面
在评价中,部分项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低于二级,且装修采用易燃、可燃材料。根据标准要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于其它建筑物内时,在主机房和其他部位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不低于2h的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主机房的顶棚、壁板(包括夹芯材料)和隔断应为不燃烧体,且不得采用有机复合材料。
在屏蔽机房建设项目中,由于对屏蔽性能的技术要求,部分项目屏蔽门未向疏散方向开启,或者屏蔽门过重,门安装后发生变形,使作业人员在屏蔽室内手动开启屏蔽门非常困难,一旦发生事故,无法保证人员有效撤离。标准要求,机房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应自动关闭,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机房内开启,对于设置屏蔽门的机房,定期对门状况进行检查,发生变形及时调整,并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演练,确保熟练屏蔽门开启方式,对于特殊开启方式的应在门上张贴开启屏蔽门操作方法,确保应急逃生。
(2)防雷、防触电方面
根据资料显示,在各种灾害中,雷击对机房的危害最大,雷击造成的过电压会致计算机系统设备损坏甚至系统瘫痪。危害主要两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部分项目未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主要预防控制措施为:在电源系统设置按层层防护、分级泄流的原则设置3级电涌过电压保护器;在各种设备的信号线进线端口和信号线外引端口应设置信号电涌保护器;为防止雷电电磁脉冲,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的金属件,包括走线架、机架、金属通信管道、金属门窗等,都应与接地系统相连,形成等电位连接。一般防雷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0Ω,电气接地电阻小于4Ω,当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时,接地电阻小于1Ω。对于防触电主要应对措施为设置漏电保护器及做好系统接地。
(3)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方面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应用带来两项新的危险有害因素,七氟丙烷气瓶的爆炸及作业场所中毒、窒息。
现场检查中,较常见的问题为采用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时,未同时设置两种火灾灭火探测器,火灾报警系统未与灭火系统联动,在消防控制室无相应信号控制面板,且无法对灭火系统的启动、停止进行控制。预防控制措施为:为防止误喷并及时采取措施,采用管网式洁净气体灭火系统和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主机房,应同时设置两种火灾灭火探测器,且火灾报警系统应与灭火系统联动;灭火系统控制器应在灭火设备动作之前,联动控制关闭机房内的风门、风阀,并应停止空调机和排风机、切断非消防电源等。
另一问题为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未经消防检测部门定期检测,国内关于七氟丙烷气瓶爆炸的案例很多,为确保系统灭火性能的可靠性及气瓶使用的安全性,机房设置的七氟丙烷灭火剂及设施应采用经消防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
在机房预防中毒、窒息事故方面,通常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为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机房内未设置排风系统;二为未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排风系统主要考虑到事故排风,即发生火灾灭火后排出七氟丙烷及分解产生的有毒的少量氟化氢,排风系统建议按规范设置并在机房防护区外设置手动控制开关,便于人员进入前事故排风。
对于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机房是否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的问题,《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要求为宜,《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要求为应。根据标准要求,机房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若为正常设计设置,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会大于9%,即不超过七氟丙烷无毒性反应浓度9%,在这种浓度设计下及火情较小瞬时灭火不产生高温情况下,误喷或应急灭火时,机房内的七氟丙烷的浓度均不会高于9%,七氟丙烷不会因高温发生分解,原理上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意义不大。但有时为确保灭火效果,可能超过标准要求设置灭火设计浓度,会导致机房浓度超过七氟丙烷有毒性反应浓度10.5%,同时,火情较大时,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释放控制火情后,应急抢运重要设备或储存装置时,进入机房内时,也应考虑七氟丙烷分解产生一定量氟化氢的危害,所以综合来看,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是一种比较保险的技术预防控制措施。
(4)噪声预防控制措施方面
由于一般机房为无人值守,巡视值班,巡视人员接噪时间较短,一般噪声问题不是很突出。但在机房设计及设备采购时,仍应优先设计及选用低噪声设备,最大限度的降低噪声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1]乔畅,网络中心机房建设与管理[J] ,山西科技,2010,35(2).
[2]曹江海,通信机房的建设及防雷击措施[J] ,铁道通信信号,2010,46.
[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安全评价;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预防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029-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国防科技行业对于国家秘密的保密要求进一步严格,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民用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商业秘密的进一步重视,近年来,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建设及改造项目数量逐步攀升,随着屏蔽机房以及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新技术应用的同时,势必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项目设计、施工等环节存在与国家相应标准、规范差距,在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验收评价现场勘查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安全问题,需要企业积极落实整改。本文重点从安全评价的角度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对使用物质的危害特性进行分析,结合辨识与分析,列举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在安全评价中常见的问题,对照相应标准、规范,对常见问题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火灾
机房配套相关各种高低压变配电装置、电气设备、电器、照明设施、电缆、电气线路等,如果外部火源移近、过负荷、短路等,均有可能产生电气火花、电弧或者过热,可能发生电气火灾或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质,造成火灾事故。
机房的电气线路、设备多而复杂,若违反规定安装使用电气设备,随意乱接临时线、计算机长时间工作、空调长期开启等,容易造成用电负荷超载,机内电路故障、元件过热等。机房内为了保持恒温、洁净环境有可能大量使用木材、胶合板及塑料等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还有设备安装后大量纸箱、塑料等包装、填充易燃材料未及时清理,一旦遇到明火、高温热源容易引起火灾。
2.触电
(1)用电设备触电
机房新增设备均为用电设备,在操作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引发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用电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或维修不良导致防触电装置失效,如设备无保护接地(零)或接地不规范,接线端子裸露而无防护罩,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等老化、绝缘层损坏、失效等原因造成触电事故。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用电知识,如设备维修时未确认是否已切断电源,私接、乱拉临时用电线路等可造成触电事故。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如非电工人员或无证维修、接装电气装置,电工作业时违反电工安全操作规程,不按安全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具等可造成触电危害。
(2)雷电
建筑物若防雷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规范要求,则雷电过电压在雷电波及范围内会严重破坏建筑物及设备设施,并可能危及人身安全乃至有致命的危险。建筑物内导体遭受雷电感应时,金属部件之间会出现电位差,使人身遭受电击。雷电波沿输电线路、管道及电缆线路侵入建筑物时,电气设备可能因高冲击电压被击穿烧坏,还可能引起短路、反击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机房信息系统等弱电系统遭受雷击电磁脉冲的干扰时,电源线路、信息线路等均会产生过电流或过电压,损坏电子设备,导致系统的瘫痪。
(3)静电
计算机网络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积累的静电,可产生静电放电火花,可使作业人员遭受静电放电的电击而引起坠落、摔倒等二次事故;或造成电子设备损坏,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3.容器爆炸
屏蔽机房或重要机房消防系统大多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需使用灭火剂气瓶,气瓶属于压力容器。气瓶使用时可能发生爆炸,主要原因有气瓶的材质或加工的缺陷导致气瓶爆炸;由于保管不善,气瓶瓶体受腐蚀破坏,造成机械性能降低、承载能力不足而导致气瓶爆炸,在七氟丙烷检修、检测过程,由于操作失误等原因,国内也有发生气瓶爆炸事故的相关报道。
4.中毒、窒息
消防系统使用的七氟丙烷遇高温时会产生毒性气体,气体灭火系统启动后,七氟丙烷气短时间内迅速充满整个机房,若气体灭火系统因系统故障、操作失误、火灾触发等原因启动时,机房内作业人员未及时撤离或发生火灾时抢险人员闯入且未佩戴呼吸器等防护用品,都有发生中毒、窒息的危险。
5.噪声
机房设备(大多为空调系统)运行时存在一定的噪声,在以上作业场所若无良好的降噪和防护措施,工作人员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有可能引发噪声职业危害。
二、物质危害特性分析
七氟丙烷(HFC-227ea、FM-200)是无色、无味、不导电、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其环保性能明显优于卤代烷,是目前为止研究开发比较成功的一种洁净气体灭火剂。七氟丙烷灭火是采用全淹没灭火设计,施放灭火时,以化学灭火方式为主。在设计浓度的范围无火情的状态下内对人体没有损害(标准一般是9%,七氟丙烷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浓度为9%)。当浓度达到10.5%(七氟丙烷有毒性反应浓度:LOAEL浓度为10.5%)以上时,不适的感觉就会出现,时间长了,还会有生命危险。火灾时,七氟丙烷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的分解物主要是灭火剂中的氟,在有氢元素存在的情况下会产生具有辛辣气味的氟化氢(HF),即使其浓度很小,也会给人造成很大程度的不适和伤害。这种分解产物的多少取决于火势的大小和七氟丙烷接触到火或受热面的时间长短,若灭火剂浓度积累很快达到灭火浓度,那么火很快被扑灭,分解物也就很少,也会很大程度减少对人员的危害。
三、安全评价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结合上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七氟丙烷灭火剂危害特性分析,并参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等标准、规范要求,列举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在安全评价中常见的问题,并对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1)建筑结构方面
在评价中,部分项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低于二级,且装修采用易燃、可燃材料。根据标准要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于其它建筑物内时,在主机房和其他部位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不低于2h的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主机房的顶棚、壁板(包括夹芯材料)和隔断应为不燃烧体,且不得采用有机复合材料。
在屏蔽机房建设项目中,由于对屏蔽性能的技术要求,部分项目屏蔽门未向疏散方向开启,或者屏蔽门过重,门安装后发生变形,使作业人员在屏蔽室内手动开启屏蔽门非常困难,一旦发生事故,无法保证人员有效撤离。标准要求,机房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应自动关闭,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机房内开启,对于设置屏蔽门的机房,定期对门状况进行检查,发生变形及时调整,并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演练,确保熟练屏蔽门开启方式,对于特殊开启方式的应在门上张贴开启屏蔽门操作方法,确保应急逃生。
(2)防雷、防触电方面
根据资料显示,在各种灾害中,雷击对机房的危害最大,雷击造成的过电压会致计算机系统设备损坏甚至系统瘫痪。危害主要两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部分项目未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主要预防控制措施为:在电源系统设置按层层防护、分级泄流的原则设置3级电涌过电压保护器;在各种设备的信号线进线端口和信号线外引端口应设置信号电涌保护器;为防止雷电电磁脉冲,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的金属件,包括走线架、机架、金属通信管道、金属门窗等,都应与接地系统相连,形成等电位连接。一般防雷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0Ω,电气接地电阻小于4Ω,当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时,接地电阻小于1Ω。对于防触电主要应对措施为设置漏电保护器及做好系统接地。
(3)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方面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应用带来两项新的危险有害因素,七氟丙烷气瓶的爆炸及作业场所中毒、窒息。
现场检查中,较常见的问题为采用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时,未同时设置两种火灾灭火探测器,火灾报警系统未与灭火系统联动,在消防控制室无相应信号控制面板,且无法对灭火系统的启动、停止进行控制。预防控制措施为:为防止误喷并及时采取措施,采用管网式洁净气体灭火系统和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主机房,应同时设置两种火灾灭火探测器,且火灾报警系统应与灭火系统联动;灭火系统控制器应在灭火设备动作之前,联动控制关闭机房内的风门、风阀,并应停止空调机和排风机、切断非消防电源等。
另一问题为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未经消防检测部门定期检测,国内关于七氟丙烷气瓶爆炸的案例很多,为确保系统灭火性能的可靠性及气瓶使用的安全性,机房设置的七氟丙烷灭火剂及设施应采用经消防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
在机房预防中毒、窒息事故方面,通常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为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机房内未设置排风系统;二为未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排风系统主要考虑到事故排风,即发生火灾灭火后排出七氟丙烷及分解产生的有毒的少量氟化氢,排风系统建议按规范设置并在机房防护区外设置手动控制开关,便于人员进入前事故排风。
对于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机房是否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的问题,《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要求为宜,《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要求为应。根据标准要求,机房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若为正常设计设置,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会大于9%,即不超过七氟丙烷无毒性反应浓度9%,在这种浓度设计下及火情较小瞬时灭火不产生高温情况下,误喷或应急灭火时,机房内的七氟丙烷的浓度均不会高于9%,七氟丙烷不会因高温发生分解,原理上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意义不大。但有时为确保灭火效果,可能超过标准要求设置灭火设计浓度,会导致机房浓度超过七氟丙烷有毒性反应浓度10.5%,同时,火情较大时,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释放控制火情后,应急抢运重要设备或储存装置时,进入机房内时,也应考虑七氟丙烷分解产生一定量氟化氢的危害,所以综合来看,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是一种比较保险的技术预防控制措施。
(4)噪声预防控制措施方面
由于一般机房为无人值守,巡视值班,巡视人员接噪时间较短,一般噪声问题不是很突出。但在机房设计及设备采购时,仍应优先设计及选用低噪声设备,最大限度的降低噪声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1]乔畅,网络中心机房建设与管理[J] ,山西科技,2010,35(2).
[2]曹江海,通信机房的建设及防雷击措施[J] ,铁道通信信号,20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