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自2008年全国财政会议召开后,便提出在财务管理中做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确保通过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实现风险控制目的。特别对于事业单位,近年来在财务管理方面暴露出较多弊病,极大程度上影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此背景下考虑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因此,本文对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精细化管理相关概述
关于精细化管理理念,是上世纪50年代日本企业经营管理中率先采用的理念与模式,强调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注重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的实现,优化、细化各要素的衔接,尽可能使企业管理资源占用情况缓解,控制成本。在概念界定上,可将其理解为将“细化”管理作为指导,通过系统专业的管理方法,对各项财务工作细化梳理,确保真正落实财务管理工作,且使财务管理效率提高。由财务精细化管理特点看,体现在信息化、系统性、专业性等方面。另外,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活动中,也强调在相关规范、责任制度上不断完善,确保各职能分工明确,使财务精细化管理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保证财务管理效能提升。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意义
(一)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
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精细化管理事实上下可推进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完善,通过优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各项工作流程的优化,包括严格把控预算以及事前、事中与事后核算,帮助改善财务工作整体质量。其次,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要求事业单位人员在管理意识上转变,如更注重财务管理中综合管理职能的发挥,而非局限在单一的会计核算职能层面,观念意识强化下,财务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提高,有助于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加快财政改革步伐
近年来事业单位发展中,强调在经营管理各方面加快改革步伐,需将财务管理相关的事项做细化管理。此时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对资产管理、会计核算、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等各方面强化管理,相比传统财务管理中局限于对财务变动情况的关注,更能明确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变化情况与变化原因。另外,事业单位在财政改革中,更注重坚持透明化、公开化等原则,确保资金来源明确,做到分配与使用合理。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通过精细化、规范化与科学化管理,嫩巩固满足财政改革要求,进一步推进财政改革。
(三)保证资产使用效率合理性
资产使用中的浪费损失、效率低下等问题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突出表现。尽管传统财务管理方法下,对于该问题给予足够重视,但因管理方法滞后,并未使该问题得到真正解决。而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因对财务管理各项内容明确,包括资产使用情况、影响资产使用效率因素以及资产配置合不合理漏洞等,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如预算控制监督、优化配置各类资源等,这些对于资产使用效率的提高均可发挥关键性作用。
四、新形势下精细化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为应对市场环境变化,事业单位近年来在管理工作上加快改革步伐,虽然不断探索管理模式的应用,但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如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仍存在较多制约因素,致使精细化管理的优势降低。具体剖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实施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内部控制体系缺失
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决定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中,应与配套的内部控制体系,使管理工作开展有相应的保障。然而由事业单位当前内部控制情况看,缺陷问题仍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第一,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更多集中在时候核算服务上,而其余财务管理工作往往被忽视,甚至出现岗位人员配置不当、职责混乱等情况。第二,财务管理其他配套机制不健全。如约束机制,虽然在内部控制管理中,事业单位利用书面文件形式将相关的管理要求等置于其中,但并无具体的监督与约束要求,甚至存在由财务部门负责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工作,这种未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情况,直接导致财务管理约束机制缺失,更无从谈及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配合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预算管理水平较低
财务管理工作落实中,预算管理为重要部分,管理是否到位与财务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虽然事业单位传统管理模式中,给予预算管理一定的重视,但预算编制不合理等问题仍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在于管理模式不合理。再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通常选择增量预算法,获取相关的财务数据结果,却并未充分评估与分析各事项,最终造成预算数据不准确、预算结构不合理以及编制不科学情况。这种预算管理问题的存在,导致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受到较大影响。
(三)信息化手段滞后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各行业领域注入新鲜的活力。特别事业单位近年来在管理活动汇总,逐渐引入互联网技术、计算技术,如信息化办公方式的应用,对提升管理工作水平有积极作用。若从财务管理方面看,事业单位目前实施信息化处理模式更多表现在简单的数据层面。对于较多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人员操作相对困难,难以充分使用。这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滞后性,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精细化、全面化与系统化的实现。对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应与信息化建设密切配合。
五、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具体路径
(一)强化财务精细化管理观念
针对当前形式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首先要求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作为管理指导理念,强化单位领导者、管理人员以及员工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具体實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首先,事业单位领导者需发挥模范先锋作用,转变传统财务管理理念,正确认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定期组织单位各部门做好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宣传,确保单位各部门员工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为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在事业单位中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企业文化本身是对企业员工理想信念的反映,若在文化构建中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赢得员工与各部门的认同,对事业单位开展精细化管理有积极作用。 (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
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应以完善的内控机制作为保障,确保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际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首先要求明确各岗位、各部门工作职责,且注意严格规范各项业务处理流程,切忌出现内控制度停留在形式层面的情况。如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中,若涉及重大项目或重要业务,应考虑在操作准则上完善。再如资金申领,应有具体的审批流程,保证资金申领合理性。另外,对于事业单位目前财务审计问题,除考虑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外,也可通过聘用外部机构方式,评价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做整改处理,以此使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
(三)财务预算管理改进
精细化管理模式實施中,将预算管理工作作为重点,要求做到管理科学性、准确性,确保财务预算管理水平提升。具体改进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可通过两方面措施实现,包括:第一,预算编制改进。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财务情况,在预算定额确定标准上明确,除实施以往增量预算方法外,应配合零基预算方法,其中预算弹性较大情况,借助零基预算法,而弹性较小可通过增量预算法实现。第二,预算执行改进。预算管理中业务开展需以预算编制定额为基础,但受环境变化影响,易出现定额调整情况,所以在预算执行中需根据相关的审批程序完成调整工作,并定期评价反馈预算执行情况,保证财务执行的精准性。
(四)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技术保证。管理活动落实中,事业单位应考虑如何在财务管理相关信息技术手段上完善,如通过与相关软件开发企业合作,确保软件与单位财务管理实际情况吻合,包括查账平台、信息化报账等。但需注意,信息化建设不仅体现在软件与硬件更新层面,更应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与操作能力上较差,所以需适时开展人员培训工作,夯实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同时,在信息化使用能力上强化,保证实际管理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六、结论
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引入是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途径。实际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中,应正确认识其基本概念与特征,明确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立足于当前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改进策略,包括观念更新、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改进以及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等,以此实现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目的。(作者单位为山东省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作者简介:马玉(1969.08),女,山东省齐河县人,民族:汉,职称:高级会计师,学历: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管理、财务管理。
自2008年全国财政会议召开后,便提出在财务管理中做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确保通过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实现风险控制目的。特别对于事业单位,近年来在财务管理方面暴露出较多弊病,极大程度上影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此背景下考虑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因此,本文对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精细化管理相关概述
关于精细化管理理念,是上世纪50年代日本企业经营管理中率先采用的理念与模式,强调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注重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的实现,优化、细化各要素的衔接,尽可能使企业管理资源占用情况缓解,控制成本。在概念界定上,可将其理解为将“细化”管理作为指导,通过系统专业的管理方法,对各项财务工作细化梳理,确保真正落实财务管理工作,且使财务管理效率提高。由财务精细化管理特点看,体现在信息化、系统性、专业性等方面。另外,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活动中,也强调在相关规范、责任制度上不断完善,确保各职能分工明确,使财务精细化管理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保证财务管理效能提升。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意义
(一)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
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精细化管理事实上下可推进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完善,通过优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各项工作流程的优化,包括严格把控预算以及事前、事中与事后核算,帮助改善财务工作整体质量。其次,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要求事业单位人员在管理意识上转变,如更注重财务管理中综合管理职能的发挥,而非局限在单一的会计核算职能层面,观念意识强化下,财务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提高,有助于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加快财政改革步伐
近年来事业单位发展中,强调在经营管理各方面加快改革步伐,需将财务管理相关的事项做细化管理。此时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对资产管理、会计核算、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等各方面强化管理,相比传统财务管理中局限于对财务变动情况的关注,更能明确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变化情况与变化原因。另外,事业单位在财政改革中,更注重坚持透明化、公开化等原则,确保资金来源明确,做到分配与使用合理。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通过精细化、规范化与科学化管理,嫩巩固满足财政改革要求,进一步推进财政改革。
(三)保证资产使用效率合理性
资产使用中的浪费损失、效率低下等问题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突出表现。尽管传统财务管理方法下,对于该问题给予足够重视,但因管理方法滞后,并未使该问题得到真正解决。而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因对财务管理各项内容明确,包括资产使用情况、影响资产使用效率因素以及资产配置合不合理漏洞等,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如预算控制监督、优化配置各类资源等,这些对于资产使用效率的提高均可发挥关键性作用。
四、新形势下精细化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为应对市场环境变化,事业单位近年来在管理工作上加快改革步伐,虽然不断探索管理模式的应用,但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如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仍存在较多制约因素,致使精细化管理的优势降低。具体剖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实施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内部控制体系缺失
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决定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中,应与配套的内部控制体系,使管理工作开展有相应的保障。然而由事业单位当前内部控制情况看,缺陷问题仍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第一,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更多集中在时候核算服务上,而其余财务管理工作往往被忽视,甚至出现岗位人员配置不当、职责混乱等情况。第二,财务管理其他配套机制不健全。如约束机制,虽然在内部控制管理中,事业单位利用书面文件形式将相关的管理要求等置于其中,但并无具体的监督与约束要求,甚至存在由财务部门负责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工作,这种未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情况,直接导致财务管理约束机制缺失,更无从谈及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配合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预算管理水平较低
财务管理工作落实中,预算管理为重要部分,管理是否到位与财务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虽然事业单位传统管理模式中,给予预算管理一定的重视,但预算编制不合理等问题仍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在于管理模式不合理。再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通常选择增量预算法,获取相关的财务数据结果,却并未充分评估与分析各事项,最终造成预算数据不准确、预算结构不合理以及编制不科学情况。这种预算管理问题的存在,导致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受到较大影响。
(三)信息化手段滞后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各行业领域注入新鲜的活力。特别事业单位近年来在管理活动汇总,逐渐引入互联网技术、计算技术,如信息化办公方式的应用,对提升管理工作水平有积极作用。若从财务管理方面看,事业单位目前实施信息化处理模式更多表现在简单的数据层面。对于较多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人员操作相对困难,难以充分使用。这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滞后性,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精细化、全面化与系统化的实现。对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应与信息化建设密切配合。
五、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具体路径
(一)强化财务精细化管理观念
针对当前形式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首先要求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作为管理指导理念,强化单位领导者、管理人员以及员工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具体實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首先,事业单位领导者需发挥模范先锋作用,转变传统财务管理理念,正确认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定期组织单位各部门做好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宣传,确保单位各部门员工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为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在事业单位中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企业文化本身是对企业员工理想信念的反映,若在文化构建中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赢得员工与各部门的认同,对事业单位开展精细化管理有积极作用。 (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
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应以完善的内控机制作为保障,确保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际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首先要求明确各岗位、各部门工作职责,且注意严格规范各项业务处理流程,切忌出现内控制度停留在形式层面的情况。如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中,若涉及重大项目或重要业务,应考虑在操作准则上完善。再如资金申领,应有具体的审批流程,保证资金申领合理性。另外,对于事业单位目前财务审计问题,除考虑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外,也可通过聘用外部机构方式,评价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做整改处理,以此使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
(三)财务预算管理改进
精细化管理模式實施中,将预算管理工作作为重点,要求做到管理科学性、准确性,确保财务预算管理水平提升。具体改进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可通过两方面措施实现,包括:第一,预算编制改进。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财务情况,在预算定额确定标准上明确,除实施以往增量预算方法外,应配合零基预算方法,其中预算弹性较大情况,借助零基预算法,而弹性较小可通过增量预算法实现。第二,预算执行改进。预算管理中业务开展需以预算编制定额为基础,但受环境变化影响,易出现定额调整情况,所以在预算执行中需根据相关的审批程序完成调整工作,并定期评价反馈预算执行情况,保证财务执行的精准性。
(四)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技术保证。管理活动落实中,事业单位应考虑如何在财务管理相关信息技术手段上完善,如通过与相关软件开发企业合作,确保软件与单位财务管理实际情况吻合,包括查账平台、信息化报账等。但需注意,信息化建设不仅体现在软件与硬件更新层面,更应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与操作能力上较差,所以需适时开展人员培训工作,夯实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同时,在信息化使用能力上强化,保证实际管理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六、结论
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引入是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途径。实际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中,应正确认识其基本概念与特征,明确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立足于当前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改进策略,包括观念更新、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改进以及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等,以此实现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目的。(作者单位为山东省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作者简介:马玉(1969.08),女,山东省齐河县人,民族:汉,职称:高级会计师,学历: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管理、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