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卫生服务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孕产妇保健与管理。农村是我国经济基础发展比较薄弱的区域,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和城市差距较大,怎样更加透彻、深入的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成为了广大医务人员关注的重点。为此,本文主要对乡镇卫生院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内容及思路方法予以分析。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 孕产妇 健康管理 思路方法
孕产妇儿童的健康与每个人及家庭息息相关,与民族发展与兴旺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孕产妇健康管理对减少孕产妇死亡、围生儿死亡及确保孕产妇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作用[1]。所以,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的落实,完善孕产妇保健服务体系,提高孕产妇保健技术服务水平,从而确保孕产妇及儿童的健康。
1 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内容
孕产妇健康管理指的就是怀孕12周前建册并给予第1次产前随访,对孕妇情况予以询问,同时进行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完善孕妇优生咨询。在怀孕16-20周、21周、24周各给予1次产前随访,全面评估孕妇健康情况与胎儿生长状况,并且进行合理的指导。叮嘱孕妇在怀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予以随访[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在受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之后,应在3-7d内对产妇予以产后访视,并且访视新生儿。叮嘱产妇产后42d到原分娩医院或者乡镇卫生院予以复查。在整个怀孕期间,如果发现高危孕产妇,应马上转诊,并且对其结果进行随访。
2 完善乡镇卫生院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的思路方法
2.1 明确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区间
一般而言,孕产妇健康管理主要是从怀孕到产后42d这一区间,为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提供保健服务,目的就是全程监测孕妇妊娠反应及观察胎儿生长状况,一旦筛查出高危妊娠,应马上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孕产妇与新生儿的死亡,确保母婴健康,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孕产妇健康管理中,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关键就是给予优质的健康管理,以此提高出生质量及人口素质。在整个妇幼工作中,孕产妇健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产前检查、分娩期保健、产后访视,通过以上工作的落实,可以显著提高健康管理质量,确保母婴健康[3]。
2.2 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
有关调查报道发现,孕产妇首次检查滞后,导致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效率相对较低,有关妇幼机构、孕产妇自身及其家属,均要根据相应的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措施,以此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保健意识。此外,乡镇卫生院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制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将其发放到孕产妇手中,从而增加孕产妇的健康知识,不断提高其自身保健意识,进一步确保母婴健康安全。
2.3 加强各部门的配合及网络管理
在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卫生部门与计生部门的配合,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妇幼保健网络,从而保证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得以全面落实。此外,設立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充分调动乡村医生主观能动性,及时、准确的了解孕产妇的信息,以免出现意外妊娠情况。及时上报孕情,督促孕妇积极进行产前检查与住院分娩,落实有关妇幼健康知识宣传工作,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母婴健康安全。
2.4 加强健康知识宣教
孕期作为生命形成及发展的重要阶段,保健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生命质量。通过督促孕妇按时进行产前检查与健康知识学习,可以及时了解孕妇情况,进而针对不良因素,给予积极干预,以此快速纠正,接触高危状态,确保母婴健康。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可以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能够进行自我监护,并且通过胎动监测了解胎儿情况;了解分娩过程及自然分娩的优势,以此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减少剖宫产;学习母乳喂养知识,明确母乳喂养的优点,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通过健康知识宣教,可以增强孕产妇对健康知识的了解,从而也就提高了孕产妇的健康管理水平。
2.5 强调产后管理
在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中,产后42d复查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血压测量、B超检查、妇科检查等,让产妇对自身情况予以了解,及时发现产妇的妇科疾病与内科疾病,进而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4]。此外,再次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进一步提高母乳喂养率。在此过程中,还要加强避孕知识的宣教,让产妇正确看待避孕,了解避孕方法,从而降低意外妊娠率,减轻因为意外妊娠对女性造成的生理、心理影响,提高夫妻生活质量,确保女性身心健康。
2.6 强化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
在乡镇卫生院中,一定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教育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与素质,并且增强其主动服务的意识,为孕产妇提供更多、更专业的健康知识,为确保母婴健康提供可靠保障[5]。此外,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予以改进,提高孕产妇的产前检查质量及孕产妇对医院的信任度,以此为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乡镇卫生院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中,要想取得理想的工作效果,就要明确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区间,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强调产后管理,强化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以此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最大限度的确保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 杨丽琼.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孕产妇健康管理调查[J].现代临床医学,2012,38(06):451-453,455.
[2] 孟红霞.探索乡镇卫生院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的思路与方法[J].基层医学论坛,2015,2(06):774-775.
[3] 刘巧梅.浅谈乡镇卫生院如何更好地实施农村孕产妇产前健康教育[J].基层医学论坛,2014,17(35):4877-4878.
[4] 于洋,吴琼,陈藜,等.河北省赵县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现状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10(05):834-836.
[5] 郑兰,蔡力,刘洲,等.四川省59家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况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6(03):233-235,236.
[6] 张萍,王秋艳,赵彬,等.吉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05):648-650.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 孕产妇 健康管理 思路方法
孕产妇儿童的健康与每个人及家庭息息相关,与民族发展与兴旺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孕产妇健康管理对减少孕产妇死亡、围生儿死亡及确保孕产妇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作用[1]。所以,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的落实,完善孕产妇保健服务体系,提高孕产妇保健技术服务水平,从而确保孕产妇及儿童的健康。
1 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内容
孕产妇健康管理指的就是怀孕12周前建册并给予第1次产前随访,对孕妇情况予以询问,同时进行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完善孕妇优生咨询。在怀孕16-20周、21周、24周各给予1次产前随访,全面评估孕妇健康情况与胎儿生长状况,并且进行合理的指导。叮嘱孕妇在怀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予以随访[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在受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之后,应在3-7d内对产妇予以产后访视,并且访视新生儿。叮嘱产妇产后42d到原分娩医院或者乡镇卫生院予以复查。在整个怀孕期间,如果发现高危孕产妇,应马上转诊,并且对其结果进行随访。
2 完善乡镇卫生院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的思路方法
2.1 明确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区间
一般而言,孕产妇健康管理主要是从怀孕到产后42d这一区间,为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提供保健服务,目的就是全程监测孕妇妊娠反应及观察胎儿生长状况,一旦筛查出高危妊娠,应马上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孕产妇与新生儿的死亡,确保母婴健康,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孕产妇健康管理中,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关键就是给予优质的健康管理,以此提高出生质量及人口素质。在整个妇幼工作中,孕产妇健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产前检查、分娩期保健、产后访视,通过以上工作的落实,可以显著提高健康管理质量,确保母婴健康[3]。
2.2 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
有关调查报道发现,孕产妇首次检查滞后,导致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效率相对较低,有关妇幼机构、孕产妇自身及其家属,均要根据相应的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措施,以此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保健意识。此外,乡镇卫生院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制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将其发放到孕产妇手中,从而增加孕产妇的健康知识,不断提高其自身保健意识,进一步确保母婴健康安全。
2.3 加强各部门的配合及网络管理
在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卫生部门与计生部门的配合,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妇幼保健网络,从而保证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得以全面落实。此外,設立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充分调动乡村医生主观能动性,及时、准确的了解孕产妇的信息,以免出现意外妊娠情况。及时上报孕情,督促孕妇积极进行产前检查与住院分娩,落实有关妇幼健康知识宣传工作,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母婴健康安全。
2.4 加强健康知识宣教
孕期作为生命形成及发展的重要阶段,保健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生命质量。通过督促孕妇按时进行产前检查与健康知识学习,可以及时了解孕妇情况,进而针对不良因素,给予积极干预,以此快速纠正,接触高危状态,确保母婴健康。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可以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能够进行自我监护,并且通过胎动监测了解胎儿情况;了解分娩过程及自然分娩的优势,以此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减少剖宫产;学习母乳喂养知识,明确母乳喂养的优点,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通过健康知识宣教,可以增强孕产妇对健康知识的了解,从而也就提高了孕产妇的健康管理水平。
2.5 强调产后管理
在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中,产后42d复查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血压测量、B超检查、妇科检查等,让产妇对自身情况予以了解,及时发现产妇的妇科疾病与内科疾病,进而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4]。此外,再次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进一步提高母乳喂养率。在此过程中,还要加强避孕知识的宣教,让产妇正确看待避孕,了解避孕方法,从而降低意外妊娠率,减轻因为意外妊娠对女性造成的生理、心理影响,提高夫妻生活质量,确保女性身心健康。
2.6 强化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
在乡镇卫生院中,一定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教育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与素质,并且增强其主动服务的意识,为孕产妇提供更多、更专业的健康知识,为确保母婴健康提供可靠保障[5]。此外,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予以改进,提高孕产妇的产前检查质量及孕产妇对医院的信任度,以此为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乡镇卫生院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中,要想取得理想的工作效果,就要明确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区间,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强调产后管理,强化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以此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最大限度的确保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 杨丽琼.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孕产妇健康管理调查[J].现代临床医学,2012,38(06):451-453,455.
[2] 孟红霞.探索乡镇卫生院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的思路与方法[J].基层医学论坛,2015,2(06):774-775.
[3] 刘巧梅.浅谈乡镇卫生院如何更好地实施农村孕产妇产前健康教育[J].基层医学论坛,2014,17(35):4877-4878.
[4] 于洋,吴琼,陈藜,等.河北省赵县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现状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10(05):834-836.
[5] 郑兰,蔡力,刘洲,等.四川省59家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况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6(03):233-235,236.
[6] 张萍,王秋艳,赵彬,等.吉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05):648-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