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研发与探索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p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今环境下,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发展、行业需求的契合性,引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现实问题。本课题通过工作室模式的专业课程设置、研发与探索,形成一套较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来解决目前的设计教学滞后于设计行业对人才结构及能力需求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式;设置;研发;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260-1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市场化发展应当面向当今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专业建设的首要目标和前提,是专业得以发展的源动力。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艺术设计教育的未来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环境艺术设计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能力需求,并显示出积极的生命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学科交叉性较广、实践性较强的设计专业学科。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解释道:“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情感。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因此,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如何优化课程设置是解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关键。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综合的系统性专业,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如何能培养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强,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思考的重点。现今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大多以拟定方案针对专业能力进行训练,对于课程的实施及操作环节正处在探索与变革阶段。
  一、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
  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以基础课、专业课为重点,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提供保障,同时增设学科交叉性较强的跨系专业选修课,为学生提供能力提升空间。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与逐步优化课程设置的结构,有效提升我院学生的专业能力,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进一步为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实现提供相适应的平台。
  二、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与探索
  (一)理论层面研究
  我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成立专项课题组,设立《工作室式的实验性课程研究———教学特色研发项目》课题,从事本系课程设置相关理论的研究。社会对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从过去的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设计领域的行业特点决定了设计人才的相应能力,高校设计专业培养的学生专业能力及素养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工作室模式的教育研究及探索工作,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工作室式的实验性课程研究———教学特色研发项目》课题的设立,其主要内容侧重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特色研究,目的在于如何研发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较为完备的解决方案来解决目前的矛盾,即设计教学一定程度上滞后于设计行业对人才结构及能力需求的矛盾。本项目精心设立了一门实验性课程———《空间设计与研究》,在研究初期对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预设,并将各类信息与研究资料归纳整理,研发一套更适合的、可供我院及其他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参考的教学改革的范例。
  (二)具体实践探索
  我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于2012年为我院环艺系及产品系的学生共同开设了《空间设计与研究课程》,本课程旨在通过阶段性实验研究,使学生融合各专业的交叉知识与技能,拓展学生的能力范围,强化其专业能力。在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用设计能力是重点内容,如对形态的分析能力、对造型的处理能力及形态与空间的相互关系的掌控能力,有较强的侧重培养要求。《空间设计与研究》课程的设置,更加明确了专业能力需求,重点提升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本课程运用我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与产品设计系的工作室及相关教学设备,使学生真正熟悉设计方案的操作环节,体验设计流程。课程内容涉及的各个教学环节由我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产品系专业骨干教师实施授课,充分发挥各系教师所长,对学生进行共同授课,分组辅导,同时以交叉的引导形式相互促进。课程的成果展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并显现出教学研发与探索的新方向,为我院课程的研发与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工作室模式的发展前景
  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对相关行业人才的能力已提出了具体的应用能力要求,高校作为社会市场所需人才培养的重要单位,承载着必要的责任与义务。工作室模式的教学研究着力于市场发展、人才需求、能力建设等问题的教育教学研发与探索,通过工作室式的实验性课程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实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类院校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建立设计类高校的教学特色培养目标,并实现设计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行业需求密不可分,工作室模式的实验性课程的设置、研发及探索正以积极的趋势应对着社会发展与行业的需求,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加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教学研究范例。
  参考文献:
  [1]冯阳.环艺专业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要求初探[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2]张晓梅,赖建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艺术教育,2007,(10)
  [3]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坊.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教育部艺术设计专业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优秀成果系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
  作者简介:
  李华,广西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代传播语境下,议程设置与拟态环境建构对电视节目的宣传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0月份开播的《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位居同时段播出节目收视率榜首,随之该节目的主题曲传遍大街小巷,与之同系列的市场商品应运而生,以该节目为主体的“外延”效益不胜枚举,这样出奇的宣传效果为以后的电视节目运用议程设置做宣传提供了一个经典范本。因此,积极运用议程设置,构建良好的媒介传播环境,是电视栏目定位与发展的有效手
期刊
摘要:品牌设计是凝聚文化与美的浓缩品,透过良好的设计,人们可以传达出自身的生活态度和美学价值观,借以更好的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本文致力于透过对品牌设计中从“有形的生产消费”到“无形的生活价值”之间的转变,借以表现生活元素对于优秀品牌设计的重要性,无形中可以拉近人与品牌之间的关系,唤起人们对生活品味的重视,从而更好地懂生活、爱生活、爱设计。  关键词:品牌设计;有形;生产消费;无形;生活价值  中图
期刊
摘要:系统研究设计以外的一个艺术门类对设计语言的形成本身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舞蹈、音乐、文学、电影、戏剧等艺术门类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设计中的视觉与空间形式进行转化,这种跨领域的学科交叉,使设计的研究更加具有实验性与前瞻性。此篇论文从舞蹈艺术出发,在设计基础研究中,探讨设计语言如何借鉴舞蹈艺术中的图谱、语汇、行为、造型、空间等理论与实践,从而形成新的研究方式与研究课题。  关键词:舞蹈;视觉语言;
期刊
摘要:染发是发型设计中极为重要,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纵观国际时尚趋势,渐进色和对比色在染发设计造型中都是时下的主流,将色环中排列在60度之内的色彩统称为渐进色,把成110度至180度的色彩统称为对比色。渐进色的搭配有一种柔和、秩序、和谐的感觉,对比色的色彩搭配形成视觉冲击力较强。无论渐进色或对比色,期间都离不开色彩的搭配,对比。在染发设计的实际运用中对比色相对来讲运用的范围较窄,但是极具创意性,受
期刊
摘要:《舒伯特与研究》①是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朱斌新出的一本理论著作,全书通过对两部作品详细研究,为当下研究舒伯特《即兴曲》与《音乐瞬间》这两种体裁提供参考;为研究舒伯特其他方面的音乐创作,提供可资可鉴的重要理论材料;为舒伯特《即兴曲》与《音乐瞬间》的教学带来诸多的益处。  关键词:舒伯特;即兴曲;音乐瞬间;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165
期刊
相信听过《阿根廷舞曲》的人,都会被这套组曲所震撼:指尖在琴键的疯狂敲击,好似狂暴密集的雨点落入干涸已久的大地;不同调式构成极度不和谐的旋律,却适得其反地碰撞出美妙动听的生效;古典与现代在组曲中完美融合。《阿根廷舞曲》是阿根廷作曲家阿尔伯特·吉纳斯特拉于20世纪创作的一首极富南美民族色彩的钢琴组曲,由三首优美的阿根廷风格舞曲组成,分别是《老牧羊人之舞》《可爱的少女之舞》《热情的牧人舞》。要谈这首作品
期刊
摘要:通过阅读《人民音乐》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关于声乐艺术的文献,我对这半个世纪的声乐艺术发展脉络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也看到了当时先辈们对声乐教育的摸索与探究,他们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出的宝贵经验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即是对这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脉络作一个综述。  关键词:中国;声乐;发展;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
期刊
作为教师,在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现代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教育观念、新的和旧的教学设计以及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优劣评价等,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头脑中颠来倒去,彼此间论“是”论“非”,较“长”比“短”。在“自我”与“超我”的交锋、碰撞中,一些新的体验和感悟在心中油然而生;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困惑和追问,免不了出现这样、那样有悖于课堂教学常规的现象。  在新课程的视野下,美术不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
期刊
摘要:随着山区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山区的留守儿童数量持续增加,而这些留守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接受教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常年缺乏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和教育,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基层组织。在山区群众文化工作中,应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文化艺术培养,在少儿艺术培训中,让孩子们接触、感知和体会到事物的真善美;在老师的帮助启发下,让这群孤独无助
期刊
摘要:文化遗产被大量现代商品取代,是文化遗产当代生境中的一大危机,主动创新是其应对危机的必然出路。博物馆是一类最为特殊的文化遗产,博物馆的相关创新实践有可能使其丰厚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人建立活态联结,激活并释放其巨大的文化能量。  关键词:文化遗产、博物馆、创新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242-2  一、“文化遗产”的现代生境  所谓文化遗产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