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繁、环境的日益恶化,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思索长期以来主导我们思想的西方天人相对的思维模式。在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都是相依共存的,而天人合一则是这一模式的最高理想。只有本着天人合一的理念,改变长久以来人与自然相对的看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天人相对;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01
今年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了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更为严重的是,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至今,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了13232人死亡,14554人失踪。而地震所引起的日本乃至全球经济的动荡,以及核泄漏对环境的中长期影响,我们今天还在身受其害。
地震、洪水、泥石流、火山喷发,这些原本只是在教科书中出现的名词,如今越来越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每天,世界上的某个地区的人们都会因为自然灾害,经济、生活遭受重大损失。
这一切产生的根源就是生态系统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平衡,地球正因为我们的过度开发而日益走向衰亡。越来越多人看到了这一点,正在以自己的努力拯救我们生存的地球。更多人在思索着,我们引以为傲的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一味追求技术的进步是否就是人类的福祉?我们传统所认同的西方思维方式是否有着严重的偏差?
海德格尔曾经用一句“在世界中存在”来概括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人以个体的模式在世界中存在,两者地位平等,人以思维为独立,而世界也不依赖于人而运转。抽象的来说,人为主体,世界为客体,客体是现成的、外在的被认识的;主体是现成的、内在的认识者,两者彼此外在,这就是西方传统的主客二体的思维模式。
相对于过去对自然现象畏惧,对自然力量盲从,强调人的价值和主宰性的主客二分的观点在近现代有着不可否认的进步性。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两分的做法,抹杀了自然的价值,将本来生机的自然变成了单纯受人支配的工具。这就是目前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
残酷的现实使西方思维模式受到动摇。为寻找新的理论基础,西方哲学家转向东方。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和重视。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古老的命题。天人关系是中国历代先哲探讨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它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天在古汉语中含义丰富,有自然之天,命运之天,义理之天等多重含义。广义的说,天人关系是探讨人与宇宙的关系问题;而狭义的天人关系则是探讨人与自然环境,自然法则的命题。
与西方主客二分,人与自然相对的视角不同,中国古代的先哲从来都是把天与人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思考。《三字经》中说:“三才者,天地人”。《周易》建立的宇宙模型就是以天、地、人三者作为基点。“《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也,有人道也,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才也就是天、地、人,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宇宙模式。它把天、地、人看做是宇宙组成的三要素,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在这种模式下,天与人之间不再是相对的关系,而是一种互依互存的交互模式。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追求天地万物之间整体的和谐。这与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伦理思想不谋而合。这种思想为我们解决当下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思路。而“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则是由中国古代特定的农业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在技术水平不高的古代,靠天吃饭使先民不得不关注天人关系。
“天人合一”就是这种理念的最高境界,这种观念由来已久。从先秦到两汉,一直到宋明理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脉相承。
天人合一的观念源于西周。在《周易》中就建立起来了人与自然同源,天人合一的生命生存观念。在对《周易》作传的《易经》中用乾、坤二卦来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整个自然界。在《易经》看来,天地万物均统之于天,而人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成员。人应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孔子在继承了和吸收原始宗教天人思想的同时,从人道观的侧面突破了原始天命观的限制。在“敬天”的同时,强调人事的作用,将“天命”和“人道”作为联系天人之间的纽带。孔子之后的孟子,系统的提出“天人合一”观。他将更多的道德理念赋予天。他的天道论贯穿了“性善论”“仁民爱物”等命题。宋代时,儒道释三教合一,宋儒吸收了道、释两家思想,形成了理学。他们勾画出儒家更为圆润的宇宙论,天人合一思想在此阶段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北宋时,大儒张载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自然不语,但却以种种灾难来警示人们。我们以往那种涸泽而渔、焚林而田的那种把自然当做工具的做法应该改变了。而遵循中国儒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生态道德才是一条正确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具体来说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遵循天人合一,创建知天,畏天,敬天的生存道德意识。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坚持人与天的整体统一,以敬畏之心待天。其次,遵循天人合一,建立天道,人道互为应对释理的思维方式。将天人关系统筹考虑。最后,遵循天人合一,创建世界和谐共生的新生存理论。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那种以环境毁灭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得不改变了。为了我们还能在地球上生存下去,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必须转变社会发展模式。只有遵循天人合一,达到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是一种共赢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系辞下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周易译注·泰卦.
[3]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乾称[M].中华书局,1975.
关键词:天人相对;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01
今年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了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更为严重的是,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至今,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了13232人死亡,14554人失踪。而地震所引起的日本乃至全球经济的动荡,以及核泄漏对环境的中长期影响,我们今天还在身受其害。
地震、洪水、泥石流、火山喷发,这些原本只是在教科书中出现的名词,如今越来越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每天,世界上的某个地区的人们都会因为自然灾害,经济、生活遭受重大损失。
这一切产生的根源就是生态系统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平衡,地球正因为我们的过度开发而日益走向衰亡。越来越多人看到了这一点,正在以自己的努力拯救我们生存的地球。更多人在思索着,我们引以为傲的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一味追求技术的进步是否就是人类的福祉?我们传统所认同的西方思维方式是否有着严重的偏差?
海德格尔曾经用一句“在世界中存在”来概括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人以个体的模式在世界中存在,两者地位平等,人以思维为独立,而世界也不依赖于人而运转。抽象的来说,人为主体,世界为客体,客体是现成的、外在的被认识的;主体是现成的、内在的认识者,两者彼此外在,这就是西方传统的主客二体的思维模式。
相对于过去对自然现象畏惧,对自然力量盲从,强调人的价值和主宰性的主客二分的观点在近现代有着不可否认的进步性。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两分的做法,抹杀了自然的价值,将本来生机的自然变成了单纯受人支配的工具。这就是目前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
残酷的现实使西方思维模式受到动摇。为寻找新的理论基础,西方哲学家转向东方。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和重视。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古老的命题。天人关系是中国历代先哲探讨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它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天在古汉语中含义丰富,有自然之天,命运之天,义理之天等多重含义。广义的说,天人关系是探讨人与宇宙的关系问题;而狭义的天人关系则是探讨人与自然环境,自然法则的命题。
与西方主客二分,人与自然相对的视角不同,中国古代的先哲从来都是把天与人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思考。《三字经》中说:“三才者,天地人”。《周易》建立的宇宙模型就是以天、地、人三者作为基点。“《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也,有人道也,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才也就是天、地、人,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宇宙模式。它把天、地、人看做是宇宙组成的三要素,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在这种模式下,天与人之间不再是相对的关系,而是一种互依互存的交互模式。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追求天地万物之间整体的和谐。这与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伦理思想不谋而合。这种思想为我们解决当下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思路。而“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则是由中国古代特定的农业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在技术水平不高的古代,靠天吃饭使先民不得不关注天人关系。
“天人合一”就是这种理念的最高境界,这种观念由来已久。从先秦到两汉,一直到宋明理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脉相承。
天人合一的观念源于西周。在《周易》中就建立起来了人与自然同源,天人合一的生命生存观念。在对《周易》作传的《易经》中用乾、坤二卦来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整个自然界。在《易经》看来,天地万物均统之于天,而人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成员。人应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孔子在继承了和吸收原始宗教天人思想的同时,从人道观的侧面突破了原始天命观的限制。在“敬天”的同时,强调人事的作用,将“天命”和“人道”作为联系天人之间的纽带。孔子之后的孟子,系统的提出“天人合一”观。他将更多的道德理念赋予天。他的天道论贯穿了“性善论”“仁民爱物”等命题。宋代时,儒道释三教合一,宋儒吸收了道、释两家思想,形成了理学。他们勾画出儒家更为圆润的宇宙论,天人合一思想在此阶段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北宋时,大儒张载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自然不语,但却以种种灾难来警示人们。我们以往那种涸泽而渔、焚林而田的那种把自然当做工具的做法应该改变了。而遵循中国儒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生态道德才是一条正确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具体来说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遵循天人合一,创建知天,畏天,敬天的生存道德意识。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坚持人与天的整体统一,以敬畏之心待天。其次,遵循天人合一,建立天道,人道互为应对释理的思维方式。将天人关系统筹考虑。最后,遵循天人合一,创建世界和谐共生的新生存理论。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那种以环境毁灭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得不改变了。为了我们还能在地球上生存下去,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必须转变社会发展模式。只有遵循天人合一,达到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是一种共赢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系辞下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周易译注·泰卦.
[3]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乾称[M].中华书局,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