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一生提倡“爱满天下”,他热衷于创造真诚、博爱、和谐的教育氛围,体现了最崇高的师德境界,树立了人师楷模,张扬了爱心和人梯精神。在这里,我所理解的爱应该是大爱而非小爱,大爱应该是对学生思想上的关爱,通过与学生的真诚沟通,让学生相信教师,此外教师也应该有能力给处于迷惑中的学生以正确的思想指导。我想特别对于班主任,更要求有这样—颗敏感细致的心去发现和感受每个学生的心灵,给予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
【關键词】师生对话;关爱学生
在现代师生关系中,不能说师生之间仅仅有语言交流就是对话,双方之间还要有情感互动。真正的对话是以“关爱学生”为出发点,是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这些支撑,那些只言片语都只能称作是谈话。
今年是我坚守一年级的第七个年头,—年级班主任的幸福感,只有真心体会过才懂得,就像是—瓶老酒,需要慢慢品味,醉后方知酒浓。对待学生,也是如此,平时好像不在乎,到期末即将分别那一刻才终于明白,爱过才知情深。
—年级孩子稚嫩、依赖性强,胆子小、爱哭鼻子也是他们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对待—年级学生,更要付出—份爱心与细心。于是,我施展各种技巧,和一群七八岁的娃娃们对话。
一、问卷式对话,快速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年级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说话基本以单句为主,很难详细完整地说完一段话,常常需要老师从旁提点,因此,问卷式对话应运而生。这是以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为基础的对话形式,一问一答的形式可以帮助教师高效快速地理解学生基本情况。
1.班级管理要体现高效对话的精神
每到新生报到阶段,便是我开始实施高效对话机制的良好时机,于是,九月份新学期伊始,问卷式对话都会成为我新学期工作的第—道工序。
—年级新生报名要填写—份“个人信息表”,除了能了解到户籍、联系方式等信息,我还会主动询问孩子几个问题,基本从“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能力习惯”三个方面问:你还有兄弟姐妹吗?平时帮爸爸妈妈做过哪些家务?你会系鞋带吗?你已经认识了哪些汉字?看似简单的闲聊,实则是在对每个新生“摸底细”,孩子们的回答中,透露着诸多秘密。
(1)从是否独生子女,可以推测该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受关注度,为今后培养学生提供线索。如果这个孩子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关注度肯定很高。如果这个孩子是家里最小的儿子,并且上面有好几个姐姐的话,这户人家肯定特别宝贝这个小儿子。
(2)从平时是否有劳动习惯,可以基本判断该生是否有资格胜任班级职务。如果这个学生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一件家务事,要么是该生的能力实在太差,要么是家长过分宠爱,肯定不能对他委以重任。
(3)从之前是否有过学习经验来看,可以将孩子进行分类,便于今后教学管理。如对接触过拼音的孩子可以布置哪些任务,对零基础的孩子更要时刻关注,多给他们机会联系拼读。
高效的问卷式对话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有效基础,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全班学生做了一次调查,为班级的期初工作做好了完美的铺垫,如值日生、组长、班干部、小老师的选拔等。
2.班级管理要体现智慧对话的精神
—年级的孩子内心单纯,但是又常常调皮捣蛋,惹出一些麻烦。这不,教室门口的消防栓玻璃被打碎了,但是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承认错误,难道让我对着全班发一通火,实施“连罪法”?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此事不了了之呢?都不行,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我正确、合理地解决此事。
当学生来报告时,我第一时间到达了“案发现场”,确定无人员受伤后,先让他们快速撤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不让他们再围着玻璃碎片叽叽喳喳,以免一不小心被玻璃划破。接着扫视全班孩子的眼神和表情,开口问道:“谁来说说刚刚的玻璃是怎么破的?”这时,调皮的好事者就会第一个站出来指证:“是谁谁谁弄坏的。”被点名的孩子立即跳出来反驳:“不是我,是谁谁谁干的。”还有的人会垂死挣扎一下,试图减轻罪恶:“是他先推我的。”此时,虽然孩子没有说清楚事情原委,可是三言两语、叽叽喳喳一番之后,教师就大概了解了情况,是放学时几个孩子在走廊排队时吵闹,相互推挤,结果有两个靠边的孩子被推到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后背的书包正巧把玻璃压坏了。
不肯承认、推卸责任的孩子如何处置?实行“吓、哄、骗”三部曲。
第一步:吓。事实胜于雄辩,我对他们说:“你们瞧,这么多同学都看见了,他们都是目击证人,你们逃不了的。再说了,别以为有些同学是你们的好朋友,就能帮你说话了,咱们走廊上安装了摄像头,拍得一清二楚。你现在想赖掉,到时候喊爸爸妈妈一起来看,真相自会水落石出。”用“目击证人、摄像头、爸爸妈妈”来施压,胆子小的孩子就会立刻招认。
第二步:哄。胆子小的孩子率先招认了,后面也就好办了。我接着说:“某某某倒是个勇于承担的孩子,虽然参与了这次的推挤事件,但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表示今后排队不吵闹推挤,这一次就不追究他的错了。还有没有也愿意主动承认的?”大部分孩子遇事不肯承认,主要原因还是害怕老师、家长会责罚,有了这样一个先例,其他参与闹事的孩子也会承认。
第三步:骗。事情基本弄清,孩子也肯承认了,接下来就要对他们乘胜追击,继续进行“洗脑”式的安全教育了。我说:“大家看,原本放学回家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今天却格外惊险,谁来说说排队要注意什么?”安全第一最重要,关于安全的话题已经说过无数遍,学生的耳朵早就已经听出茧子来了。老师千百遍的唠唠叨叨不及学生自己亲自体验一次,让学生自己说说该做什么,效果更佳。
和低年级孩子斗智斗勇很有意思,通常“吓、哄、骗”三招就可以应对大小事情。低年级的孩子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期,习惯好了,班级管理也就简单了。
二、问候式对话,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距离
任何形式的对话,只有对话双方投入真情实感,才是有人情味的、散发出关怀的对话。师生对话不仅仅是施展一种技巧,更要以关爱之心来触动孩子的心弦,用爱去温暖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特别是我们班主任老师,更要对孩子付出爱心,细心留意孩子的喜怒哀乐,通过他们的细微变化了解孩子所思所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孩子们父母般的关爱。 1.落实师生间平等的观念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功顺利发挥的基石,它就像是—剂高效的良药,对师生双方都能起到提升自我素养、愉悦身心的作用。真正的师生对话是有深度的,但也更要有温度。在现代化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人际交往的主体,教师对待学生,不该是管束、控制的态度,而应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师生在平等中、相互尊重中、情感交流中对话。
2.善用改善关系的小技巧
不妨试着适当改变一下对学生的称呼,课间找孩子谈心时可以亲切地喊他們的小名,这件事对班主任老师来说不是难事,平时和家长沟通时,稍加留意一下家长对孩子的称呼即可。单独聊天时,喊一喊小名,会让学生有熟悉感,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使用一些肢体语言,比如在打招呼时轻拍肩膀,放学时给孩子一个拥抱,单独谈心时,拉着孩子的手,眼睛注视着他说话,看见女生辫子散落,帮她捋一捋头发,边捋边聊天……以此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交流氛围,减少学生对老师的抗拒感和紧张感。
3.学会对学生的事感兴趣
对学生感兴趣,其实就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兴趣。教过低年级的老师肯定都收过学生送的“礼”:涂得乱糟糟的图画、字写得歪歪扭扭的贺卡、折得不整齐的手工……成人眼中的“垃圾”有时是孩子眼中的“宝贝”,孩子送给老师这类小礼物时,老师一定要欣然接受,收下的是心意,收获的是信任。
有一次,一个孩子的课桌里塞满了树叶,脚边还掉落了很多碎叶子,弄得乱糟糟的,结果卫生检查被学校的小卫士扣了分。详细询问后,得知这些树叶他是特意捡来的,但是怕老师批评他,所以一到教室就偷偷地藏在课桌里,结果取课本时不小心把树叶弄碎了,掉了一地。我没有责罚他打扫,而是坐在他旁边陪他一起欣赏树叶,还送了他一本笔记本指导他夹落叶,这样他的“宝贝”既不会影响环境卫生,也能有一个固定的“家”了。受了我的“恩惠”之后,他也觉得不好意思,主动把脚边的落叶打扫干净了。整件过程我并没有提到落叶垃圾,而是以柔克刚,把注意力放在了他喜欢的事上,处理结果反而比一味高分贝责罚的效果好。
4.善于寻找学生共同话题
对学生玩的一些小游戏或是谈论的话题,不要认为是幼稚的,不屑一顾,试着融入他们的圈子,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看见一群孩子凑在一起玩,可以上前问问游戏规则或者谁玩得比较厉害。看见孩子们一起看书,可以与他们一起交流故事内容、分享阅读感悟。
时代在变,不可小看了现在的小学生。据调查了解,小学生上网的时间较前几年长了很多,上网年龄也趋于低龄化。现在很多的小学生比一心扑在教学上的老师要新潮得多,和学生一起谈谈新鲜事,聊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不仅教师自己可以扩宽眼界,还更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只有对学生产生关怀之意,对待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才能与学生之间心灵交融,取得学生的认可。如果一个老师总是一副严肃的凶相,只过问学生的学习,不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么,这种教育是缺少人文关怀的,这样的老师也就无法融入学生的生活圈子。
【關键词】师生对话;关爱学生
在现代师生关系中,不能说师生之间仅仅有语言交流就是对话,双方之间还要有情感互动。真正的对话是以“关爱学生”为出发点,是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这些支撑,那些只言片语都只能称作是谈话。
今年是我坚守一年级的第七个年头,—年级班主任的幸福感,只有真心体会过才懂得,就像是—瓶老酒,需要慢慢品味,醉后方知酒浓。对待学生,也是如此,平时好像不在乎,到期末即将分别那一刻才终于明白,爱过才知情深。
—年级孩子稚嫩、依赖性强,胆子小、爱哭鼻子也是他们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对待—年级学生,更要付出—份爱心与细心。于是,我施展各种技巧,和一群七八岁的娃娃们对话。
一、问卷式对话,快速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年级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说话基本以单句为主,很难详细完整地说完一段话,常常需要老师从旁提点,因此,问卷式对话应运而生。这是以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为基础的对话形式,一问一答的形式可以帮助教师高效快速地理解学生基本情况。
1.班级管理要体现高效对话的精神
每到新生报到阶段,便是我开始实施高效对话机制的良好时机,于是,九月份新学期伊始,问卷式对话都会成为我新学期工作的第—道工序。
—年级新生报名要填写—份“个人信息表”,除了能了解到户籍、联系方式等信息,我还会主动询问孩子几个问题,基本从“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能力习惯”三个方面问:你还有兄弟姐妹吗?平时帮爸爸妈妈做过哪些家务?你会系鞋带吗?你已经认识了哪些汉字?看似简单的闲聊,实则是在对每个新生“摸底细”,孩子们的回答中,透露着诸多秘密。
(1)从是否独生子女,可以推测该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受关注度,为今后培养学生提供线索。如果这个孩子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关注度肯定很高。如果这个孩子是家里最小的儿子,并且上面有好几个姐姐的话,这户人家肯定特别宝贝这个小儿子。
(2)从平时是否有劳动习惯,可以基本判断该生是否有资格胜任班级职务。如果这个学生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一件家务事,要么是该生的能力实在太差,要么是家长过分宠爱,肯定不能对他委以重任。
(3)从之前是否有过学习经验来看,可以将孩子进行分类,便于今后教学管理。如对接触过拼音的孩子可以布置哪些任务,对零基础的孩子更要时刻关注,多给他们机会联系拼读。
高效的问卷式对话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有效基础,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全班学生做了一次调查,为班级的期初工作做好了完美的铺垫,如值日生、组长、班干部、小老师的选拔等。
2.班级管理要体现智慧对话的精神
—年级的孩子内心单纯,但是又常常调皮捣蛋,惹出一些麻烦。这不,教室门口的消防栓玻璃被打碎了,但是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承认错误,难道让我对着全班发一通火,实施“连罪法”?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此事不了了之呢?都不行,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我正确、合理地解决此事。
当学生来报告时,我第一时间到达了“案发现场”,确定无人员受伤后,先让他们快速撤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不让他们再围着玻璃碎片叽叽喳喳,以免一不小心被玻璃划破。接着扫视全班孩子的眼神和表情,开口问道:“谁来说说刚刚的玻璃是怎么破的?”这时,调皮的好事者就会第一个站出来指证:“是谁谁谁弄坏的。”被点名的孩子立即跳出来反驳:“不是我,是谁谁谁干的。”还有的人会垂死挣扎一下,试图减轻罪恶:“是他先推我的。”此时,虽然孩子没有说清楚事情原委,可是三言两语、叽叽喳喳一番之后,教师就大概了解了情况,是放学时几个孩子在走廊排队时吵闹,相互推挤,结果有两个靠边的孩子被推到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后背的书包正巧把玻璃压坏了。
不肯承认、推卸责任的孩子如何处置?实行“吓、哄、骗”三部曲。
第一步:吓。事实胜于雄辩,我对他们说:“你们瞧,这么多同学都看见了,他们都是目击证人,你们逃不了的。再说了,别以为有些同学是你们的好朋友,就能帮你说话了,咱们走廊上安装了摄像头,拍得一清二楚。你现在想赖掉,到时候喊爸爸妈妈一起来看,真相自会水落石出。”用“目击证人、摄像头、爸爸妈妈”来施压,胆子小的孩子就会立刻招认。
第二步:哄。胆子小的孩子率先招认了,后面也就好办了。我接着说:“某某某倒是个勇于承担的孩子,虽然参与了这次的推挤事件,但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表示今后排队不吵闹推挤,这一次就不追究他的错了。还有没有也愿意主动承认的?”大部分孩子遇事不肯承认,主要原因还是害怕老师、家长会责罚,有了这样一个先例,其他参与闹事的孩子也会承认。
第三步:骗。事情基本弄清,孩子也肯承认了,接下来就要对他们乘胜追击,继续进行“洗脑”式的安全教育了。我说:“大家看,原本放学回家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今天却格外惊险,谁来说说排队要注意什么?”安全第一最重要,关于安全的话题已经说过无数遍,学生的耳朵早就已经听出茧子来了。老师千百遍的唠唠叨叨不及学生自己亲自体验一次,让学生自己说说该做什么,效果更佳。
和低年级孩子斗智斗勇很有意思,通常“吓、哄、骗”三招就可以应对大小事情。低年级的孩子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期,习惯好了,班级管理也就简单了。
二、问候式对话,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距离
任何形式的对话,只有对话双方投入真情实感,才是有人情味的、散发出关怀的对话。师生对话不仅仅是施展一种技巧,更要以关爱之心来触动孩子的心弦,用爱去温暖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特别是我们班主任老师,更要对孩子付出爱心,细心留意孩子的喜怒哀乐,通过他们的细微变化了解孩子所思所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孩子们父母般的关爱。 1.落实师生间平等的观念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功顺利发挥的基石,它就像是—剂高效的良药,对师生双方都能起到提升自我素养、愉悦身心的作用。真正的师生对话是有深度的,但也更要有温度。在现代化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人际交往的主体,教师对待学生,不该是管束、控制的态度,而应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师生在平等中、相互尊重中、情感交流中对话。
2.善用改善关系的小技巧
不妨试着适当改变一下对学生的称呼,课间找孩子谈心时可以亲切地喊他們的小名,这件事对班主任老师来说不是难事,平时和家长沟通时,稍加留意一下家长对孩子的称呼即可。单独聊天时,喊一喊小名,会让学生有熟悉感,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使用一些肢体语言,比如在打招呼时轻拍肩膀,放学时给孩子一个拥抱,单独谈心时,拉着孩子的手,眼睛注视着他说话,看见女生辫子散落,帮她捋一捋头发,边捋边聊天……以此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交流氛围,减少学生对老师的抗拒感和紧张感。
3.学会对学生的事感兴趣
对学生感兴趣,其实就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兴趣。教过低年级的老师肯定都收过学生送的“礼”:涂得乱糟糟的图画、字写得歪歪扭扭的贺卡、折得不整齐的手工……成人眼中的“垃圾”有时是孩子眼中的“宝贝”,孩子送给老师这类小礼物时,老师一定要欣然接受,收下的是心意,收获的是信任。
有一次,一个孩子的课桌里塞满了树叶,脚边还掉落了很多碎叶子,弄得乱糟糟的,结果卫生检查被学校的小卫士扣了分。详细询问后,得知这些树叶他是特意捡来的,但是怕老师批评他,所以一到教室就偷偷地藏在课桌里,结果取课本时不小心把树叶弄碎了,掉了一地。我没有责罚他打扫,而是坐在他旁边陪他一起欣赏树叶,还送了他一本笔记本指导他夹落叶,这样他的“宝贝”既不会影响环境卫生,也能有一个固定的“家”了。受了我的“恩惠”之后,他也觉得不好意思,主动把脚边的落叶打扫干净了。整件过程我并没有提到落叶垃圾,而是以柔克刚,把注意力放在了他喜欢的事上,处理结果反而比一味高分贝责罚的效果好。
4.善于寻找学生共同话题
对学生玩的一些小游戏或是谈论的话题,不要认为是幼稚的,不屑一顾,试着融入他们的圈子,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看见一群孩子凑在一起玩,可以上前问问游戏规则或者谁玩得比较厉害。看见孩子们一起看书,可以与他们一起交流故事内容、分享阅读感悟。
时代在变,不可小看了现在的小学生。据调查了解,小学生上网的时间较前几年长了很多,上网年龄也趋于低龄化。现在很多的小学生比一心扑在教学上的老师要新潮得多,和学生一起谈谈新鲜事,聊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不仅教师自己可以扩宽眼界,还更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只有对学生产生关怀之意,对待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才能与学生之间心灵交融,取得学生的认可。如果一个老师总是一副严肃的凶相,只过问学生的学习,不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么,这种教育是缺少人文关怀的,这样的老师也就无法融入学生的生活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