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写作时,还要通过注重观察身边事物,注意积累美词佳句,多写多练来提高写作水平;作文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这样做,有利于增强他们学好作文的信心。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使学生有所裨益。
关键词:兴趣观察交流
作文教学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语文教学历来对作文教学重视有加,同时也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的高低,体现学生的知识,智慧和语文技能。融会生活感受,思想感情,从而写成文章的一种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作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来,首先必须培养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潜在动力,学生只有产生了作文兴趣,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一)唤起兴趣。很多学生对作文都具有一种神秘感、恐惧感,以为作文是件非同一般的事儿,其实孩子们的生活阅历还是不少的,平常只要有几个同学围在一起,就有着说不完的话,可一提起笔来,便觉得没什么可写。为此,要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不是要堆砌华丽的词藻,也不是要编造、搜求离奇或重大的故事情节;作文就是写话,即用笔来说话,只要用明白晓畅的语言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学生一旦明白了这个道理,便不会再搜肠刮肚、自感无内容可写,而是有不少内容可写了,从而真正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现在学生作文瞎编乱造、言不由衷的现象日趋严重,有“真情实感”是对一篇文章内容的起码要求,否则,即使语言文字应用得再妥当,也称不上是一篇好文章。在学生作文中,编造、说假话的现象何以会屡禁不止呢?我想,没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致于学生没有内容可写是主要原因之一。
(三)引导兴趣。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以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语文教师要始终怀着一颗童心去认识学生,去了解学生的生活,用孩子的眼光去审视他们的喜、怒、哀、乐,用学生已有的习作基础及实际的表达能力去看待那一篇篇稚嫩的习作。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会知晓学生有哪些熟悉的人、事、景、物可写,才会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能激发学生习作动机的作文训练题。
(四)稳定兴趣。讲评作文时以鼓励为主,尽量多肯定,特别是对于一些作文较差的学生,有时要不惜用“放大镜”的眼光去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小到哪怕只是几个词用得较好,也在旁边批上“生动、精彩”,使学生看到自己作文成功的希望,树立能写好的自信心,从而稳定写作的兴趣。
二、作文教学中的指导要点
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精心设计作文的开头。(二)作文要个性鲜明,有新意。(三)写真情实感的作文。(四)做到有始有终,水到渠成。
三、作文教学中的能力提高
(一)注重观察。亲自观察、身临其境,可以真实地获取素材,更能牵动学生的真情实感,促使他们广泛地联想,激发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出来。这样不仅活跃了思维,启迪了智慧,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境引情,以情入境。
(二)课文、作文相辅相成,学以致用。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始终遵循“学习——运用——再学习——再运用”的方针,使课文、作文相辅相成、自然融合、相得益彰。另外,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出不同的练笔,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同学们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体验生活。作文教学法是带有社会性的,课堂教学法仅仅是传授和学习作文的一种方式,而更广阔的场所则是整个社会。因此,作文教学务必要把课堂与生活相联系,搞开放式作文教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多渠道作文教学网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
(四)注重修改,提高学生自评自改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我认为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起稿后重读和修改自己所写文章的好习惯是十分有必要的。
(五)注意积累写作材料。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3、通过生活实践来积累。
(六)以说促写,下笔成文。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都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作文也一样,特别是在农村,在没有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情况下,这种阅读与写作、“鱼与熊掌”兼而得之的方法,无疑是解决我们选材难、积累难、表达难的一条捷径。
四、作文教学中的评改
学生作文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因为每个人都想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他人的肯定,小学生更是这样,他们更想得到老师的肯定。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可以不精批细改,但评语是不可缺少的。不管是眉批还是总批,都要以鼓励为主。这样做,有利于增强他们学好作文的信心。对作文的评价有时可以变为交流,教师就作文和学生平等交流,以学习的态度、发现的眼光、欣赏的心情对待学生的作文,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建议式、商量式、比较式的评价,这样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形成他们的写作个性和表述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诸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因此,在作文要求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思想,自由选材,写自己感兴趣的事,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作文点评时应掌握尺度,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写,使学生作文能力逐步提高。
关键词:兴趣观察交流
作文教学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语文教学历来对作文教学重视有加,同时也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的高低,体现学生的知识,智慧和语文技能。融会生活感受,思想感情,从而写成文章的一种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作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来,首先必须培养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潜在动力,学生只有产生了作文兴趣,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一)唤起兴趣。很多学生对作文都具有一种神秘感、恐惧感,以为作文是件非同一般的事儿,其实孩子们的生活阅历还是不少的,平常只要有几个同学围在一起,就有着说不完的话,可一提起笔来,便觉得没什么可写。为此,要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不是要堆砌华丽的词藻,也不是要编造、搜求离奇或重大的故事情节;作文就是写话,即用笔来说话,只要用明白晓畅的语言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学生一旦明白了这个道理,便不会再搜肠刮肚、自感无内容可写,而是有不少内容可写了,从而真正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现在学生作文瞎编乱造、言不由衷的现象日趋严重,有“真情实感”是对一篇文章内容的起码要求,否则,即使语言文字应用得再妥当,也称不上是一篇好文章。在学生作文中,编造、说假话的现象何以会屡禁不止呢?我想,没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致于学生没有内容可写是主要原因之一。
(三)引导兴趣。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以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语文教师要始终怀着一颗童心去认识学生,去了解学生的生活,用孩子的眼光去审视他们的喜、怒、哀、乐,用学生已有的习作基础及实际的表达能力去看待那一篇篇稚嫩的习作。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会知晓学生有哪些熟悉的人、事、景、物可写,才会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能激发学生习作动机的作文训练题。
(四)稳定兴趣。讲评作文时以鼓励为主,尽量多肯定,特别是对于一些作文较差的学生,有时要不惜用“放大镜”的眼光去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小到哪怕只是几个词用得较好,也在旁边批上“生动、精彩”,使学生看到自己作文成功的希望,树立能写好的自信心,从而稳定写作的兴趣。
二、作文教学中的指导要点
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精心设计作文的开头。(二)作文要个性鲜明,有新意。(三)写真情实感的作文。(四)做到有始有终,水到渠成。
三、作文教学中的能力提高
(一)注重观察。亲自观察、身临其境,可以真实地获取素材,更能牵动学生的真情实感,促使他们广泛地联想,激发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出来。这样不仅活跃了思维,启迪了智慧,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境引情,以情入境。
(二)课文、作文相辅相成,学以致用。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始终遵循“学习——运用——再学习——再运用”的方针,使课文、作文相辅相成、自然融合、相得益彰。另外,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出不同的练笔,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同学们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体验生活。作文教学法是带有社会性的,课堂教学法仅仅是传授和学习作文的一种方式,而更广阔的场所则是整个社会。因此,作文教学务必要把课堂与生活相联系,搞开放式作文教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多渠道作文教学网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
(四)注重修改,提高学生自评自改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我认为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起稿后重读和修改自己所写文章的好习惯是十分有必要的。
(五)注意积累写作材料。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3、通过生活实践来积累。
(六)以说促写,下笔成文。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都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作文也一样,特别是在农村,在没有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情况下,这种阅读与写作、“鱼与熊掌”兼而得之的方法,无疑是解决我们选材难、积累难、表达难的一条捷径。
四、作文教学中的评改
学生作文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因为每个人都想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他人的肯定,小学生更是这样,他们更想得到老师的肯定。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可以不精批细改,但评语是不可缺少的。不管是眉批还是总批,都要以鼓励为主。这样做,有利于增强他们学好作文的信心。对作文的评价有时可以变为交流,教师就作文和学生平等交流,以学习的态度、发现的眼光、欣赏的心情对待学生的作文,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建议式、商量式、比较式的评价,这样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形成他们的写作个性和表述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诸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因此,在作文要求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思想,自由选材,写自己感兴趣的事,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作文点评时应掌握尺度,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写,使学生作文能力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