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读者是报纸的受众,也是一份报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各媒体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对读者这一受众体的竞争。眼下,纸媒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可谓发展艰难,在这个时候,更要守住读者阵地。如何得到读者认可,受到读者青睐?增强报纸服务功能、提高读者参与度,是不容小觑的因素。
关键词:报纸;读者;互动;避免;“窄胡同”
笔者认为,报纸的服务功能与互动形式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与读者互动是为了服务更有针对性,有效服务可以更好地促进与读者的互动。只有报纸与读者能良性互动,才真正体现了以读者为本,忽视了这一点,就成了报纸一厢情愿的自娱自乐。
很多纸媒都开辟有与读者互动的栏目,然而,笔者发现,一些互动栏目因为没有搭好台、或没有用心做到位,走进了“窄胡同”。抛开纸媒背后新媒体的协助不说,下面,笔者就自身体会浅谈报纸与读者互动如何避免走进“窄胡同”。
一、热线“初筛”把好前关
《哈密日报》在1999年创办了《哈密日报·周末》,每周一期,以生活服务类内容为其定位,该特刊的创立,是为了增强《哈密日报》的服务功能。该特刊创刊之初为16个版,10年后发展并一直稳定在40个版面。开设有“民声”、“亲子”、“情感”、“小记者”、“教育”等多个可以与读者充分互动的版面。近些年来,纸媒受到新媒体冲击,这其中有的版面已经逐渐失去与读者的互动性,走进“窄胡同”甚至“死胡同”,而有的则坚持了下来。
该特刊最能体现互动性的是数年来设置的“民声”版面。该版面通过热线电话反映读者声音、客观帮助读者解决困难。在该版面开设最初的一段时间,借鉴内地一些报纸的做法,该版面还设立了读者爆料栏,对刊发稿件的爆料人给予一定奖励。但运行一年后,编辑部发现其中弊端。有读者为获得奖励,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地反映一些线索,尽管这些不够真实客观的线索在核实后被“毙”掉,但耗费了编辑部人员不必要的精力。
后来,该版面取消了爆料栏,但热线反映仍存在问题。一是有读者把原本应该向相关部门咨询了解的事情,通过拨打热线电话希望报社间接了解,成为没有意义的热线。二是一些读者反映属于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难题,已经兜兜转转了多个部门,报社也很难介入,这类反映更多的只是读者个人想借助报社解难题,甚至于泄私愤。三是一些缺乏耐心的记者,在接待读者反映时,没有注重方式方法,只是简单粗暴地判断有无新闻价值,是否能够采访报道。
笔者认为,編辑部应有专人负责热线、来访的初筛,这样的专人应是有着丰富采编经验的从业者,将读者的热线按照价值大小、是否可以介入进行一个最初的简单分类,避免来电来访线索采访的混乱。笔者留意到,同样是接待一个类似的来访,有的记者从接待到交流、采访或拒绝,有礼有节,让来访者接受、认可;有的则让来访者不欢而去。
另一方面,应提高编辑部人员对来电来访的重视,媒体人不是法官,但应有热情、有温度。对于不能或不便于介入的反映,可以给当事人提出一些可参考的建议,或者,还可以给政府部门写出内参。
二、互动版面不要发单调之音
在新媒体时代,市民通过微博、微信等发表对身边事情的看法已非常容易,但仍有一些人偏爱白纸黑字里谈观点。《哈密日报》旗下的《哈密广播电视报》多年来开辟有“茶社”版面,供读者对身边的现象发表看法。这个版面开设在二版,其在整份报纸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该版面目前拥有一批固定的作者群,这从某方面说明了该版面对部分读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笔者认为,这一固定的作者群,与该栏目开设的初衷并不相符。“茶社”应有更多人的声音,应反映更多读者的看法、说法。不能否认的是,对于编辑部来说,在纸媒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下,该版面能稳定部分读者已经不易。但如果一个版面总是反复出现几个人的作品、几个人的声音,那该版面就会逐渐失去大众参与热情。
笔者认为,要让互动类版面不发单调之音,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需要编辑部对读者的参与进行引导,将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到位。在《哈密日报·周末》《哈密广播电视报》有些版面的邮箱里,积压了大量的来稿,但另一方面,对应的版面缺稿。为何会有这样冷热两重天的现象,究其原因,供需不畅。这些积压的来稿大多不适合版面,或者是没有把握时效,或者不符合内容要求,但这些读者不缺的是热情,常常是不知疲倦坚持投稿,而编辑部缺少的则正是一份热情。对于这些热心读者,编辑也应以热心回应,注重与他们沟通,给予点拨,引导他们如何更有的放矢地投稿。
另一方面,版面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应引导更多的读者参与其中,体现“百家之言”。以读者热议类的版面为例,不见得要求作者要有多高的文字素养、独到见解,只要是留意生活、关注报纸,就可以参与其中。近两年,《哈密广播电视报》在“茶社”版面下,开设“读者·编者”栏目,刊登篇幅短小的读者来稿,增加了版面多家之言,效果不错。
三、采访要“贴”得够近
随着通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纸媒的采访方式也趋于多样化,电话、QQ、微信,都成为采访的手段,但笔者认为,采访本身就是报纸与读者互动的形式之一,如果采访中记者与读者不能贴得够近,这份原本可以很好发挥作用的互动就被打了折扣。
记者与受访者面对面的采访中,就意味着是与读者在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在很多读者眼中,记者是头顶光环的,采访中,其言行代表的是一份报纸的形象。一次采访的完成,仅是一次公务任务的完成,如果能够建立起朋友关系,则是一个新圈子的开始,也是报纸与读者互动的潜在平台。
笔者认为,新形势下,采访不应排斥电话、网络等高效、便捷的手段,但在更多时候,还是尽可能采用现场、面对面的传统采访方式,这既是拉近读者与记者乃至报纸距离的好时机,也可以使采访更客观深入。
以“民声”版面为例。该版面一些稿件的采访难度相对较大,有的是属于批评性报道,有的牵扯的人多、时间跨度大,还有的事情虽然不大,却是市民普遍关注的。如果采访不够深入,有失全面客观,一是可能会对当事人造成伤害,另外势必会影响到该版面或报纸的公信力,一份报纸失去了公信力,就失去了与读者互动的吸引力。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闻“三贴近”是新闻工作的原则和客观要求,如果报纸呈现给大家的是读者乐意与其互动,那么一定是因为报纸扎下了坚实的新闻业务之根、为民情怀之根。
作者简介:程旭,总编室副主任。
关键词:报纸;读者;互动;避免;“窄胡同”
笔者认为,报纸的服务功能与互动形式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与读者互动是为了服务更有针对性,有效服务可以更好地促进与读者的互动。只有报纸与读者能良性互动,才真正体现了以读者为本,忽视了这一点,就成了报纸一厢情愿的自娱自乐。
很多纸媒都开辟有与读者互动的栏目,然而,笔者发现,一些互动栏目因为没有搭好台、或没有用心做到位,走进了“窄胡同”。抛开纸媒背后新媒体的协助不说,下面,笔者就自身体会浅谈报纸与读者互动如何避免走进“窄胡同”。
一、热线“初筛”把好前关
《哈密日报》在1999年创办了《哈密日报·周末》,每周一期,以生活服务类内容为其定位,该特刊的创立,是为了增强《哈密日报》的服务功能。该特刊创刊之初为16个版,10年后发展并一直稳定在40个版面。开设有“民声”、“亲子”、“情感”、“小记者”、“教育”等多个可以与读者充分互动的版面。近些年来,纸媒受到新媒体冲击,这其中有的版面已经逐渐失去与读者的互动性,走进“窄胡同”甚至“死胡同”,而有的则坚持了下来。
该特刊最能体现互动性的是数年来设置的“民声”版面。该版面通过热线电话反映读者声音、客观帮助读者解决困难。在该版面开设最初的一段时间,借鉴内地一些报纸的做法,该版面还设立了读者爆料栏,对刊发稿件的爆料人给予一定奖励。但运行一年后,编辑部发现其中弊端。有读者为获得奖励,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地反映一些线索,尽管这些不够真实客观的线索在核实后被“毙”掉,但耗费了编辑部人员不必要的精力。
后来,该版面取消了爆料栏,但热线反映仍存在问题。一是有读者把原本应该向相关部门咨询了解的事情,通过拨打热线电话希望报社间接了解,成为没有意义的热线。二是一些读者反映属于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难题,已经兜兜转转了多个部门,报社也很难介入,这类反映更多的只是读者个人想借助报社解难题,甚至于泄私愤。三是一些缺乏耐心的记者,在接待读者反映时,没有注重方式方法,只是简单粗暴地判断有无新闻价值,是否能够采访报道。
笔者认为,編辑部应有专人负责热线、来访的初筛,这样的专人应是有着丰富采编经验的从业者,将读者的热线按照价值大小、是否可以介入进行一个最初的简单分类,避免来电来访线索采访的混乱。笔者留意到,同样是接待一个类似的来访,有的记者从接待到交流、采访或拒绝,有礼有节,让来访者接受、认可;有的则让来访者不欢而去。
另一方面,应提高编辑部人员对来电来访的重视,媒体人不是法官,但应有热情、有温度。对于不能或不便于介入的反映,可以给当事人提出一些可参考的建议,或者,还可以给政府部门写出内参。
二、互动版面不要发单调之音
在新媒体时代,市民通过微博、微信等发表对身边事情的看法已非常容易,但仍有一些人偏爱白纸黑字里谈观点。《哈密日报》旗下的《哈密广播电视报》多年来开辟有“茶社”版面,供读者对身边的现象发表看法。这个版面开设在二版,其在整份报纸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该版面目前拥有一批固定的作者群,这从某方面说明了该版面对部分读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笔者认为,这一固定的作者群,与该栏目开设的初衷并不相符。“茶社”应有更多人的声音,应反映更多读者的看法、说法。不能否认的是,对于编辑部来说,在纸媒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下,该版面能稳定部分读者已经不易。但如果一个版面总是反复出现几个人的作品、几个人的声音,那该版面就会逐渐失去大众参与热情。
笔者认为,要让互动类版面不发单调之音,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需要编辑部对读者的参与进行引导,将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到位。在《哈密日报·周末》《哈密广播电视报》有些版面的邮箱里,积压了大量的来稿,但另一方面,对应的版面缺稿。为何会有这样冷热两重天的现象,究其原因,供需不畅。这些积压的来稿大多不适合版面,或者是没有把握时效,或者不符合内容要求,但这些读者不缺的是热情,常常是不知疲倦坚持投稿,而编辑部缺少的则正是一份热情。对于这些热心读者,编辑也应以热心回应,注重与他们沟通,给予点拨,引导他们如何更有的放矢地投稿。
另一方面,版面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应引导更多的读者参与其中,体现“百家之言”。以读者热议类的版面为例,不见得要求作者要有多高的文字素养、独到见解,只要是留意生活、关注报纸,就可以参与其中。近两年,《哈密广播电视报》在“茶社”版面下,开设“读者·编者”栏目,刊登篇幅短小的读者来稿,增加了版面多家之言,效果不错。
三、采访要“贴”得够近
随着通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纸媒的采访方式也趋于多样化,电话、QQ、微信,都成为采访的手段,但笔者认为,采访本身就是报纸与读者互动的形式之一,如果采访中记者与读者不能贴得够近,这份原本可以很好发挥作用的互动就被打了折扣。
记者与受访者面对面的采访中,就意味着是与读者在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在很多读者眼中,记者是头顶光环的,采访中,其言行代表的是一份报纸的形象。一次采访的完成,仅是一次公务任务的完成,如果能够建立起朋友关系,则是一个新圈子的开始,也是报纸与读者互动的潜在平台。
笔者认为,新形势下,采访不应排斥电话、网络等高效、便捷的手段,但在更多时候,还是尽可能采用现场、面对面的传统采访方式,这既是拉近读者与记者乃至报纸距离的好时机,也可以使采访更客观深入。
以“民声”版面为例。该版面一些稿件的采访难度相对较大,有的是属于批评性报道,有的牵扯的人多、时间跨度大,还有的事情虽然不大,却是市民普遍关注的。如果采访不够深入,有失全面客观,一是可能会对当事人造成伤害,另外势必会影响到该版面或报纸的公信力,一份报纸失去了公信力,就失去了与读者互动的吸引力。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闻“三贴近”是新闻工作的原则和客观要求,如果报纸呈现给大家的是读者乐意与其互动,那么一定是因为报纸扎下了坚实的新闻业务之根、为民情怀之根。
作者简介:程旭,总编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