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诗言志”和“诗缘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个重要的命题,他们在我国诗学理论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以陶渊明的诗为例,来谈“诗言志”、“诗缘情”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诗言志 诗缘情 情志一也
一.诗言志
“诗言志”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合声。”诗人创作诗歌离不开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当时的政治背景、社会环境的联系较为密切,因此“志”一般被理解为思想、志向、政治抱负等。比如陶渊明《饮酒》诗中的第二十首: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诛泅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这首诗以历史的思考为基础,慨叹眼前世风日下,而思慕远古伏羲,神农时的真朴之风,表现了诗人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情绪。开篇感叹羲农时代那淳真的风尚久已遗失难再,随即想到曾欲拯救这种淳朴自然之风的孔子。“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汲汲”表现了孔子为此做出的不懈努力。之后话风一转“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感叹孔子生不逢时,即使他不懈努力,但仍然无法阻挡世风日频的现实。之后描写了儒家思想以及六经在秦汉魏晋时期的悲惨遭遇。面对这种社会背景,诗人无能为力,唯有饮酒来麻醉自己,发泄自己内心的忧愤。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所云:“这首诗通过深沉的感叹,清醒的思索,表现自己的忧世之情。”
再如《饮酒》诗中的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超凡脱俗的心境,将田园风光之优美和远离市嚣的身心愉悦达到完美的融合。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中《从“豪华落尽见真淳”论陶渊明之“任真”与“固穷”》一文中谈到,“渊明最可贵的修养,乃在于他有着一种‘知止’的智慧与德操。在精神上,他掌握了‘任真’的自得;在生活上,他掌握了‘固穷’的持守,因此他终于脱出了人生的种种困惑与矛盾,而在精神与生活两方面都找到了足可以托身不移的止泊之所。”面对东晋衰败,刘裕即将篡位的现实状况,陶渊明壮志难酬,既焦虑又愤激,但无力改变,索性使自己进入一个纯然平和、任真自得、超然洒脱的精神状态。
胡晓明的《中国诗学之精神》第十章,谈到“诗是外在的语言形态的志,志是内在的心里形态的诗。”可见,“志”是一种心理状态,“诗言志”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表达自己情感意志。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到“诗缘情”。
二.诗缘情
“诗缘情”始于于陆机《文赋》中的“诗缘情而绮靡”。诗歌本质上是用来表达感情的,是作者的情感体验。正如王维的《人间词话》所云:“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喜、怒、哀、乐也是人心中的一种境界,只有真实地摹写景物,表达感情,才能称的上有境界。
中国的文学作品不同于西方文学。在西方文学中,我们很难找到作者的影子,难以用作品去判断作家的人格。如胡晓明在《中国诗学之精神》中所云:“西方文学以打动读者、向外交流为特色,所以作者往往将自我幻化为多种人格,而作品很难与作者发生对应关系。”
而在中国文学中,作品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有关,我们可以通过作品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品味作者的人格所达到的精神境界。在我们看来,文学作品的功能首先诗向别人传递真实的思想,描摹真实的世界。比如诗歌,我们可以说诗与人具有同一性,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作者借诗歌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无论是咏怀诗、山水田园诗、亦或是游仙诗等,几乎所有诗歌都是缘乎于“情”,所以在这里对“诗缘情”不做过多论述。
三.情志一也
对于“诗言志”和“诗缘情”,我认为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关于二者的差别,我用表格的形式来进行比较(表格见文末)。
由此可见,“诗言志”和“诗缘情”是有差别的,并不是“缘情”代替了“言志”,而是文学观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由“诗言志”到“诗缘情”,再到“言情并举”的过程。
但是,我认为“言志”和“缘情”也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志”和“情”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志”一定程度上也是“情”,“志”是缘于“情”的。下面我仍然借用陶渊明的《饮酒》诗来论述。
比如上文所提到的陶渊明《饮酒》诗中的第二十首,诗人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对当时社会虚伪的风尚进行抨击。诗人认为,举世少真,只有通过崇尚六经去挽救,去伪存真,返朴还淳,但举世没有一个人去这样做,因此,可痛可恨,借用这首诗来抒写自己内心的悲愤,表达自己有志却无法施展的忧伤。从诗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无限的感慨和难言的苦衷,可谓“诗缘情”;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他有志于通过六经去感化教育人民,抨击当时追名逐利的丑态,可谓“诗言志”。
再如上文所提到的陶渊明《饮酒》诗中的第五首,这首诗的前四句中,“车马喧”,意味着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它代表着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远”?指超脱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诗人虽然处追逐名利的官僚社会,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但是仍能超凡脱俗,淡然闭之。可见诗人凭着“心远”而将“在人境”和“无车马喧”之间的矛盾完美统一起来,实现了心脱俗境自高远的人生理想。这里隐含了作者的志向,正所谓“诗言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在诗人笔下“菊”、“南山”、“山气”、“飞鸟”都是不寻常之物,他们承载了诗人爱好自由、悠然自得的主观情感,这就是所谓的“诗缘情”。
当家国理想成为文化阶层的一种内在的直觉时,兴寄怀抱既是个人情感,也代表了整个民族的共同精神追求。在这时,诗歌所传达的不只是一己之私,不仅是诗人的个人情感,而是能够代表一个民族整体的人格精神,显示出“诗言志”的力量。因为人不只是单个的个体,人是社会人,人的情感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时代氛围等诸多因素。
由此看来,“诗言志”和“诗缘情”并不相互矛盾,相互排斥,反而二者在同一首诗中可以很好地融合,可谓“一体两面”。诗歌是吟咏性情的,“情”和“志”都属于人的心理活动,一个侧重理性,一个侧重感性;一个强调诗的道德内容,一个强调诗的审美特征。“诗缘情”,诗人要缘着“情”,顺从本心,用心去发现,去创作。只要有人类就有情感,只要有情感,就有文学。诗人在缘“情”的时候,有时这种“情”正好是“家国情”“人生理想”时,这种“情”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理解为“志向”“抱负”。“诗言志”由此也就顺理成章的生成了。
总之,借用陶渊明的这两首《饮酒》诗,可以很好的诠释“诗言志”、“诗缘情”以及“情志一也”。我更倾向于“情志一也”,志中饱含深情,情中亦有脱俗志向,二者一脉相承 、辩证统一,它们共同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积极主动地将社会、自然与自我融为一体的文学精神。
参考文献
[1]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2]廖仲安,唐满先.陶渊明及其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关键词:诗言志 诗缘情 情志一也
一.诗言志
“诗言志”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合声。”诗人创作诗歌离不开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当时的政治背景、社会环境的联系较为密切,因此“志”一般被理解为思想、志向、政治抱负等。比如陶渊明《饮酒》诗中的第二十首: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诛泅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这首诗以历史的思考为基础,慨叹眼前世风日下,而思慕远古伏羲,神农时的真朴之风,表现了诗人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情绪。开篇感叹羲农时代那淳真的风尚久已遗失难再,随即想到曾欲拯救这种淳朴自然之风的孔子。“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汲汲”表现了孔子为此做出的不懈努力。之后话风一转“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感叹孔子生不逢时,即使他不懈努力,但仍然无法阻挡世风日频的现实。之后描写了儒家思想以及六经在秦汉魏晋时期的悲惨遭遇。面对这种社会背景,诗人无能为力,唯有饮酒来麻醉自己,发泄自己内心的忧愤。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所云:“这首诗通过深沉的感叹,清醒的思索,表现自己的忧世之情。”
再如《饮酒》诗中的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超凡脱俗的心境,将田园风光之优美和远离市嚣的身心愉悦达到完美的融合。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中《从“豪华落尽见真淳”论陶渊明之“任真”与“固穷”》一文中谈到,“渊明最可贵的修养,乃在于他有着一种‘知止’的智慧与德操。在精神上,他掌握了‘任真’的自得;在生活上,他掌握了‘固穷’的持守,因此他终于脱出了人生的种种困惑与矛盾,而在精神与生活两方面都找到了足可以托身不移的止泊之所。”面对东晋衰败,刘裕即将篡位的现实状况,陶渊明壮志难酬,既焦虑又愤激,但无力改变,索性使自己进入一个纯然平和、任真自得、超然洒脱的精神状态。
胡晓明的《中国诗学之精神》第十章,谈到“诗是外在的语言形态的志,志是内在的心里形态的诗。”可见,“志”是一种心理状态,“诗言志”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表达自己情感意志。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到“诗缘情”。
二.诗缘情
“诗缘情”始于于陆机《文赋》中的“诗缘情而绮靡”。诗歌本质上是用来表达感情的,是作者的情感体验。正如王维的《人间词话》所云:“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喜、怒、哀、乐也是人心中的一种境界,只有真实地摹写景物,表达感情,才能称的上有境界。
中国的文学作品不同于西方文学。在西方文学中,我们很难找到作者的影子,难以用作品去判断作家的人格。如胡晓明在《中国诗学之精神》中所云:“西方文学以打动读者、向外交流为特色,所以作者往往将自我幻化为多种人格,而作品很难与作者发生对应关系。”
而在中国文学中,作品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有关,我们可以通过作品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品味作者的人格所达到的精神境界。在我们看来,文学作品的功能首先诗向别人传递真实的思想,描摹真实的世界。比如诗歌,我们可以说诗与人具有同一性,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作者借诗歌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无论是咏怀诗、山水田园诗、亦或是游仙诗等,几乎所有诗歌都是缘乎于“情”,所以在这里对“诗缘情”不做过多论述。
三.情志一也
对于“诗言志”和“诗缘情”,我认为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关于二者的差别,我用表格的形式来进行比较(表格见文末)。
由此可见,“诗言志”和“诗缘情”是有差别的,并不是“缘情”代替了“言志”,而是文学观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由“诗言志”到“诗缘情”,再到“言情并举”的过程。
但是,我认为“言志”和“缘情”也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志”和“情”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志”一定程度上也是“情”,“志”是缘于“情”的。下面我仍然借用陶渊明的《饮酒》诗来论述。
比如上文所提到的陶渊明《饮酒》诗中的第二十首,诗人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对当时社会虚伪的风尚进行抨击。诗人认为,举世少真,只有通过崇尚六经去挽救,去伪存真,返朴还淳,但举世没有一个人去这样做,因此,可痛可恨,借用这首诗来抒写自己内心的悲愤,表达自己有志却无法施展的忧伤。从诗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无限的感慨和难言的苦衷,可谓“诗缘情”;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他有志于通过六经去感化教育人民,抨击当时追名逐利的丑态,可谓“诗言志”。
再如上文所提到的陶渊明《饮酒》诗中的第五首,这首诗的前四句中,“车马喧”,意味着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它代表着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远”?指超脱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诗人虽然处追逐名利的官僚社会,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但是仍能超凡脱俗,淡然闭之。可见诗人凭着“心远”而将“在人境”和“无车马喧”之间的矛盾完美统一起来,实现了心脱俗境自高远的人生理想。这里隐含了作者的志向,正所谓“诗言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在诗人笔下“菊”、“南山”、“山气”、“飞鸟”都是不寻常之物,他们承载了诗人爱好自由、悠然自得的主观情感,这就是所谓的“诗缘情”。
当家国理想成为文化阶层的一种内在的直觉时,兴寄怀抱既是个人情感,也代表了整个民族的共同精神追求。在这时,诗歌所传达的不只是一己之私,不仅是诗人的个人情感,而是能够代表一个民族整体的人格精神,显示出“诗言志”的力量。因为人不只是单个的个体,人是社会人,人的情感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时代氛围等诸多因素。
由此看来,“诗言志”和“诗缘情”并不相互矛盾,相互排斥,反而二者在同一首诗中可以很好地融合,可谓“一体两面”。诗歌是吟咏性情的,“情”和“志”都属于人的心理活动,一个侧重理性,一个侧重感性;一个强调诗的道德内容,一个强调诗的审美特征。“诗缘情”,诗人要缘着“情”,顺从本心,用心去发现,去创作。只要有人类就有情感,只要有情感,就有文学。诗人在缘“情”的时候,有时这种“情”正好是“家国情”“人生理想”时,这种“情”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理解为“志向”“抱负”。“诗言志”由此也就顺理成章的生成了。
总之,借用陶渊明的这两首《饮酒》诗,可以很好的诠释“诗言志”、“诗缘情”以及“情志一也”。我更倾向于“情志一也”,志中饱含深情,情中亦有脱俗志向,二者一脉相承 、辩证统一,它们共同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积极主动地将社会、自然与自我融为一体的文学精神。
参考文献
[1]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2]廖仲安,唐满先.陶渊明及其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