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内蒙古"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营养知识知晓情况、零食和饮料消费状况,为评价营养宣传教育干预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在内蒙古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重点监测县,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和混合供餐3种模式,随机抽取2所小学和初中,从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和初中的每个年级各随机抽取1~2个班,并由培训合格的教师给学生每周上1次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张贴宣传画,给学生每人发放1本健康教育手册,每年举办1次"5·20学生营养日"活动,采取校园广播形式分不同宣教内容每周播放1次。分别于干预前后的9—10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干预前调查学生830名,干预后调查学生600名。结果干预后学生总体营养知识得分为(4.9±1.9)分,其中初中生为(5.3±2.1)分,较干预前的(4.1±1.2)和(4.0±1.2)分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8.97,9.27,P值均<0.05);小学生干预前后营养知识得分无明显改变。干预后所有学生吃零食的次数以平均每天<1次为主,较干预前明显好转(P<0.05)。学生豆制品零食的消费频率由干预前的13.1%降为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P<0.05)。初中生对蔬菜水果和牛肉干的消费频率明显增加,糖果巧克力的消费频率下降。小学生在方便食品、饼干和面包、糖果巧克力和冷饮4类零食方面消费频率较干预前增加,蔬菜水果、坚果、面制小食品和牛奶消费频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小学生每天的零食花费有所增加。干预后,所有学生喝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简装彩色果味水的比例由干预前的25.2%,9.2%和4.2%增加到37.7%,13.2%和13.0%(χ~2值分别为25.65,28.43,36.92,P值均<0.05)。小学生喝碳酸饮料的比例由45.5%下降为35.7%,小学生喝果蔬饮料的比例由27.0%上升为37.5%(χ~2值分别为7.56,6.47,P值均<0.05)。结论营养宣传教育能明显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不良饮食行为习惯,但对小学生行为改变的效果欠佳。需要继续加大力度,采取长期连续、形式多样和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