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玫瑰是红的,而矢车菊是蓝的。92年前,科学家首先在蓝色的矢车菊中发现了花色素,后来科学家又在红色的玫瑰中发现了同样的花色素,谜团由此产生,那就是为什么一种花色素会产生两种不同的颜色呢?近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试图解开这个谜团。
日本九州大学的植物学家盐野征明领导的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发现了新的理论,他们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答案是色素在矢车菊植物的细胞中形成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微胞”,也叫超分子。
日本科学家发现,矢车菊中的色素形成一个大的分子联合体,这个联合体由6个花色素分子组成,它们又与另一个被称为黄酮的色素结合,然后又与另外4个金属离子结合在一起,其中包括一个铁离子、一个镁离子和两个钙离子。但是在玫瑰中,就没有这种超分子形成,所以同样的色素在这两种花中形成了不同的颜色。
蝈蝈为何跳水“自杀”?
自然界中的蝈蝈等支翅目昆虫经常因为无法忍受身上一种叫线虫的寄生虫而跳水“自杀”。研究人员长期以来对其中的具体原因并不清楚。法国发展研究所的科学家最近终于找到了答案。
据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近日发布的公报介绍,当线虫还在幼虫时期,会藏身蛐蛐或蝈蝈等支翅目昆虫的体内。然而,当线虫幼虫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生活在水中,以度过其成年阶段,并在水中进行繁殖。于是,线虫幼虫会“迫使”寄主离开自己生活的环境纵身跳入水中。
线虫幼虫对寄主如此惊人的控制能力引起了科学家的好奇。法国发展研究所的戴维·比龙等人研究了有寄生线虫的蝈蝈以及没有寄生虫的蝈蝈的细胞中蛋白表达的差异,还研究了蝈蝈跳水“自杀”前与“自杀”后细胞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解开了蝈蝈等跳水“自杀”之谜。
科学家们首先发现,控制蝈蝈中枢神经细胞生长的特定蛋白,可以控制蝈蝈昼夜更替的节奏感和神经活动等。他们进一步研究后还发现,线虫可以分泌化学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在结构上模仿蝈蝈等寄主的特定蛋白。如此生成的假蛋白能够严重破坏寄主的中枢神经,从而使蝈蝈等失常,并被假蛋白“诱导”而跳水“自杀”。
日本九州大学的植物学家盐野征明领导的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发现了新的理论,他们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答案是色素在矢车菊植物的细胞中形成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微胞”,也叫超分子。
日本科学家发现,矢车菊中的色素形成一个大的分子联合体,这个联合体由6个花色素分子组成,它们又与另一个被称为黄酮的色素结合,然后又与另外4个金属离子结合在一起,其中包括一个铁离子、一个镁离子和两个钙离子。但是在玫瑰中,就没有这种超分子形成,所以同样的色素在这两种花中形成了不同的颜色。
蝈蝈为何跳水“自杀”?
自然界中的蝈蝈等支翅目昆虫经常因为无法忍受身上一种叫线虫的寄生虫而跳水“自杀”。研究人员长期以来对其中的具体原因并不清楚。法国发展研究所的科学家最近终于找到了答案。
据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近日发布的公报介绍,当线虫还在幼虫时期,会藏身蛐蛐或蝈蝈等支翅目昆虫的体内。然而,当线虫幼虫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生活在水中,以度过其成年阶段,并在水中进行繁殖。于是,线虫幼虫会“迫使”寄主离开自己生活的环境纵身跳入水中。
线虫幼虫对寄主如此惊人的控制能力引起了科学家的好奇。法国发展研究所的戴维·比龙等人研究了有寄生线虫的蝈蝈以及没有寄生虫的蝈蝈的细胞中蛋白表达的差异,还研究了蝈蝈跳水“自杀”前与“自杀”后细胞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解开了蝈蝈等跳水“自杀”之谜。
科学家们首先发现,控制蝈蝈中枢神经细胞生长的特定蛋白,可以控制蝈蝈昼夜更替的节奏感和神经活动等。他们进一步研究后还发现,线虫可以分泌化学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在结构上模仿蝈蝈等寄主的特定蛋白。如此生成的假蛋白能够严重破坏寄主的中枢神经,从而使蝈蝈等失常,并被假蛋白“诱导”而跳水“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