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5年,我进了铁路机务段,干机车乘务员工作,成了“铁老大”中的“机老大”。
其实,所谓“铁老大”只是当时一些人对我们这个行业表示羡慕的一种谑称,但又有谁晓得我们这些双“老大”工作的酸甜苦辣哩。尤其是我干乘务员那年头,开的是又脏又累的蒸汽机车。跑的是站站拜码头的单线铁路,用的是电器路签(牌)闭塞的行车方式。过年过节,人家往家里赶,我们往外面跑。每年春运,机务段领导最忧心的是怕春运期间没人开车。1975年,我任运转副主任后,有了更切身的感受。
春节是中国人万家团圆的传统佳节。无论是莘莘学子,还是奔波在外的工人、农民、军人、商人,都想方设法回家过年。一时间客流猛增,负重爬坡的中国铁路疲于应对。货运不能减,客车要加开,客车车厢不够用,大篷车改一下投入运客。春运期间开行的旅客列车比平常增加50%。这就苦了我们机务段:火车头没增加,乘务员还是那些乘务员,车紧人紧成了机务段领导的心病。
春运不摆车,春运不丢线,机务段领导只能在现有的人力和动力设备上动脑筋,想对策,挖潜力。“机关为现场。干部为职工,全段为春运。”运转车间将各班人员统一调度,成立突击排。关键时刻突击出乘:后勤部门着手腾出探亲房,动员家在外地的乘务员家属到机务段过春节;在机关助勤的、帮忙的机车乘务员统统下去跑车;机关干部轮流添乘机车;医院领导大力支持,将保健站搬到乘务员上下班的地方。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控制病假率。说心里话,哪个不想回家过年,哪个不想与家人团聚?但既然吃了机务这碗饭,我们就得舍了小家为大家,一人辛苦换来万家团圆。纵使采取了这些措施,我们作为机务段的领导,还是很担心。一旦出现特殊情况,会搅得手足无措。
1976年大年三十18点,好不容易排好出乘计划,汤大车突然递上病假条:腹泻、发烧,体温38.9℃。他值乘昆明开往上海的24次特快列车,转钟1点35分开,他请假,再也找不到替班司机了,急得我直跳脚。我摸了摸他的额头,确实好烫;他摸着肚子说:“主任,发烧倒是挺得住,要命的是拉肚子。拉了两天了,拉得走路厚本分的汤大车家在广州,本想请探亲假的,一看人员紧张,就主动放弃了,但他现在病成这样子,人心都是肉长的,我还能说什么。我连忙吩咐班里小吴用自行车驮他去医院打吊针。看着佝偻在自行车后座上的汤大车,我眼闪泪花,决定24次我来跑。
回到机调室,突击排的丁大车说24次他来跑。他才下班,又出乘,我说“不行”。他说没问题,零点叫班还可以休息几个小时呢。他说:“你这个主任年初一要赶到公寓去慰问乘务员。你怎么能顶班?”握着他的手,我激动得一时语塞。
正月初一,我借公寓的会议室,摆好瓜子、花生、橘子、香烟等极其普通的慰问品,休班的乘务员蜂拥而入。互相拜年。易大车告诉我说党委书记也在公寓。我说:“不会吧?他爱人昨天才从福州赶来团聚,段长嘱咐他坐镇机务段,哪里都别去,你看错了。”“没错,他还和我讲过话,说刚下车,去洗脸了。”说话间书记提着洗漱用品袋,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大家纷纷起立、让座、鼓掌。我迎上去接过洗漱用品袋,问他跟哪次来的。他说“跟24次来的”。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书记是司机出身,有文化,懂业务,很幽默,又平易近人。他和大家坐在一起,拉家常,话形势,谈古论今说笑话。气氛非常热烈,不时引得满堂哄笑。乘务员们开心得不得了,说管着2000号职工的党委书记给咱们拜年,咱心里比吃人参、喝茅台还舒坦。
丁大车事后告诉我:“不知什么原因,那天晚上犯困,出发不久两眼直打架,3点以后站着开都迷糊。书记很风趣,说新年伊始,让他过把瘾,叫我坐边上,他来开。那次与其说书记是添乘,倒不如说是代驾。还真是多亏书记搭帮。若不是他,新年第一天,机务段就栽在我手上了……”他的一番话说得我心里泛起阵阵涟漪,既由衷地感激书记、钦佩书记,也深深地责怪自己:我也是到公寓,就没想到跟24次,真是……我越想越羞愧。
责编/木艮
其实,所谓“铁老大”只是当时一些人对我们这个行业表示羡慕的一种谑称,但又有谁晓得我们这些双“老大”工作的酸甜苦辣哩。尤其是我干乘务员那年头,开的是又脏又累的蒸汽机车。跑的是站站拜码头的单线铁路,用的是电器路签(牌)闭塞的行车方式。过年过节,人家往家里赶,我们往外面跑。每年春运,机务段领导最忧心的是怕春运期间没人开车。1975年,我任运转副主任后,有了更切身的感受。
春节是中国人万家团圆的传统佳节。无论是莘莘学子,还是奔波在外的工人、农民、军人、商人,都想方设法回家过年。一时间客流猛增,负重爬坡的中国铁路疲于应对。货运不能减,客车要加开,客车车厢不够用,大篷车改一下投入运客。春运期间开行的旅客列车比平常增加50%。这就苦了我们机务段:火车头没增加,乘务员还是那些乘务员,车紧人紧成了机务段领导的心病。
春运不摆车,春运不丢线,机务段领导只能在现有的人力和动力设备上动脑筋,想对策,挖潜力。“机关为现场。干部为职工,全段为春运。”运转车间将各班人员统一调度,成立突击排。关键时刻突击出乘:后勤部门着手腾出探亲房,动员家在外地的乘务员家属到机务段过春节;在机关助勤的、帮忙的机车乘务员统统下去跑车;机关干部轮流添乘机车;医院领导大力支持,将保健站搬到乘务员上下班的地方。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控制病假率。说心里话,哪个不想回家过年,哪个不想与家人团聚?但既然吃了机务这碗饭,我们就得舍了小家为大家,一人辛苦换来万家团圆。纵使采取了这些措施,我们作为机务段的领导,还是很担心。一旦出现特殊情况,会搅得手足无措。
1976年大年三十18点,好不容易排好出乘计划,汤大车突然递上病假条:腹泻、发烧,体温38.9℃。他值乘昆明开往上海的24次特快列车,转钟1点35分开,他请假,再也找不到替班司机了,急得我直跳脚。我摸了摸他的额头,确实好烫;他摸着肚子说:“主任,发烧倒是挺得住,要命的是拉肚子。拉了两天了,拉得走路厚本分的汤大车家在广州,本想请探亲假的,一看人员紧张,就主动放弃了,但他现在病成这样子,人心都是肉长的,我还能说什么。我连忙吩咐班里小吴用自行车驮他去医院打吊针。看着佝偻在自行车后座上的汤大车,我眼闪泪花,决定24次我来跑。
回到机调室,突击排的丁大车说24次他来跑。他才下班,又出乘,我说“不行”。他说没问题,零点叫班还可以休息几个小时呢。他说:“你这个主任年初一要赶到公寓去慰问乘务员。你怎么能顶班?”握着他的手,我激动得一时语塞。
正月初一,我借公寓的会议室,摆好瓜子、花生、橘子、香烟等极其普通的慰问品,休班的乘务员蜂拥而入。互相拜年。易大车告诉我说党委书记也在公寓。我说:“不会吧?他爱人昨天才从福州赶来团聚,段长嘱咐他坐镇机务段,哪里都别去,你看错了。”“没错,他还和我讲过话,说刚下车,去洗脸了。”说话间书记提着洗漱用品袋,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大家纷纷起立、让座、鼓掌。我迎上去接过洗漱用品袋,问他跟哪次来的。他说“跟24次来的”。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书记是司机出身,有文化,懂业务,很幽默,又平易近人。他和大家坐在一起,拉家常,话形势,谈古论今说笑话。气氛非常热烈,不时引得满堂哄笑。乘务员们开心得不得了,说管着2000号职工的党委书记给咱们拜年,咱心里比吃人参、喝茅台还舒坦。
丁大车事后告诉我:“不知什么原因,那天晚上犯困,出发不久两眼直打架,3点以后站着开都迷糊。书记很风趣,说新年伊始,让他过把瘾,叫我坐边上,他来开。那次与其说书记是添乘,倒不如说是代驾。还真是多亏书记搭帮。若不是他,新年第一天,机务段就栽在我手上了……”他的一番话说得我心里泛起阵阵涟漪,既由衷地感激书记、钦佩书记,也深深地责怪自己:我也是到公寓,就没想到跟24次,真是……我越想越羞愧。
责编/木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