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调查

来源 :上海党史与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orist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市社会工作党委基层处,就全市“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基本情况,加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及“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
  
  一、上海“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基本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上海“两新”组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至2006年底,全市共有“两新”组织63万家,其中新经济组织59万家、新社会组织4万多家。在“两新”领域的从业人员564.5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58.8%,党员12万多人。
  据2007年11月统计表明,上海“两新”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共有12857名。综合有关情况,党支部书记队伍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队伍整体素质较高。绝大多数党支部书记党员意识牢固,受党组织教育培养时间较长,政治上坚定,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在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熟悉党建工作。党龄在5年以上的占91.5%,任书记3年以上的占54.2%,任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的占29.3%。二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占有一定比例,有相当部分担任企业的领导职务。从统计情况看,大学(含)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9.2%,党支部书记兼任企业行政领导岗位的占65.4%。三是兼有企业其他职务的多,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党支部书记兼有企业其他工作的占书记队伍总数的88.4%,35岁(含)以下的仅占12%,大专文化程度以下的占70.7%。
  
  二、加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思想重视,把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两新”组织党建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按照中组部“突出重点、认认真真抓几件事”的要求,2004年上海市委制定了《2003—2007年上海基层党的建设行动计划》,把开展“班长工程”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工作,并提出了六项具体工作目标。市社会工作党委根据“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特点,提出了以抓好“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为重点的“三支队伍”建设,使“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特别是使党支部书记岗位成为“令人向往、使人尊重”的职业。全市各区、县党委,结合各自实际,以狠抓“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和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长宁、闸北、静安、虹口、黄浦、松江等区专门制定了《加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人选的来源、选拔、培养机制,以及“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考核、督查等相关制度。对“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的政治待遇、经济补贴等作了相应规定。
  2、选优配强,抓好“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源头建设。全市各级党组织把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放在首位,在挖掘和整合党建资源的同时,不断拓展党务干部的选配渠道,形成了突破单位、地域、体制的限制,充实“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探索“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人选的选配新方法。一是有针对性地在“两新”组织内部培养和发现一批具有一定党群工作经历,适合从事党务工作的优秀党员业主、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业务骨干担任党支部书记。二是在“两新”组织外,积极物色有较高党性观念和党建工作水平的人员,创造条件推荐、支持他们到“两新”组织中担任管理或业务工作,并任党支部书记。三是加强工会建设,将工会主席培养为党组织书记。四是推荐社区中有丰富党建工作经验、热心党的工作、身体健康的老同志到“两新”组织中担任党支部书记。2006年4月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向全市公开招聘了461名(事业编制114名、聘用制347名)专职党务工作者,全市各区县、街道、乡镇根据工作实际也开展了招聘党务工作者活动,加强和充实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者和党支部书记队伍。
  3、注重培训,不断提高“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在市级层面,由市委组织部和市社会工作党委多次举办区县社会工作党委书记、街道(镇)综合党委书记培训班、“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示范班”、专题讲座等。从2003年起,市社会工作党委每年都要举办2~3期不同类型的“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培训内容注重针对性,培训方法注重生动性和多样化,时间安排注重集中与分散、讨论与互动相结合,初步探索形成了适应“两新”特点的培训“两新”党建工作者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各区县以党校为基础,根据各自的特点,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者、党支部书记的培训规范,从制度、内容、人员、经费、时间上作了保证。宝山、卢湾、青浦等区自编教材,增强培训有效性。市社会工作党委2006年编辑出版了《生机与活力》《条规与适用》《操作与实务》《典型与示范》等“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丛书,还创办《凝聚》杂志,每月一期,以赠阅的形式发送到广大基层党支部书记手中,作为党建指导性读物,深化培训效果。
  4、树立典型,激发“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做好党建工作的内动力。2005年6月,市委组织部、市社会工作党委,通过自下而上的推荐、评选出100家“两新”组织“五好党组织”(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和11家党建工作示范点。2006年6月在庆祝建党85周年之际,在全市“两新”组织中开展了评选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建之友活动。在树立先进的同时,在市级层面,市社会工作党委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做到集中宣传、典型报道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利用报刊、电视、电台、网络、工作简报等形式总结“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中的典型经验、典型人物,起到激励和引导作用。各区县通过召开表彰会、事迹报告会、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利用区县有线台、报纸等多种渠道宣传“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效,大力弘扬“两新”党组织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5、加大力度,拓展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后备力量。市社会工作党委本着党务干部是人才,党支部书记是领头人的观念,着手建立非公领域包括后备党群干部在内的各类人才库的建设,并形成市、区(县)、街道(乡镇)的三级人才库。人才库力求信息齐全,库容更新及时,使之具有实用性。而且通过努力实现与市委组织部和区县人才库数据的对接联动,完成经营管理者、技术技能人才、社团工作者、中介机构从业者、技术创业者、党务工作者等6个人才库。各区县根据“两新”组织发展快、变化大、人员流动多的特点,采取在现有党员中发现培养党支部书记对象,在发展党员中培养党支部书记人选,对有培养潜力的党员及时交任务、压担子,动员和引导他们参与上级党组织(单位)组织的有关活动、培训等,拓展视野,增强感性认识,树立责任人意识。对新进员工,特别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科研技术人员,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并通过谈心、访问使他们成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的后备力量。
  6、注重服务,形成支持关怀“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各级党组织从“三服务”入手,关心“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的思想、工作、生活和健康,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和他们交朋友,为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排忧解难。一是政治上关心。为党支部书记参加各种会议、培训等创造条件,拓展工作视野,增强工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杨浦、徐汇、静安、青浦、奉贤、浦东等区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订阅党建读物,对符合条件的优秀党支部书记为他们参政议政、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必要的舞台,他们还把优秀人才推荐到人大、政协以及党政工团等其他岗位,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创造发展空间。二是工作上支持。以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发挥党员服务作用为抓手,为“两新”组织党组织开展活动,加强指导提供服务。长宁、虹口、普陀、黄浦、闵行等区在党组织布置重大任务时,上级党组织积极采取有效形式与业主进行沟通,为“两新”组织党支部开展活动创造条件,克服了体内搞党建的局面。浦东张江园区综合党委领导实行对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或新成立的党组织的书记和企业老板上门谈一次话,与企业党员作一次见面沟通等有关制度。三是建立党支部书记生活上关爱机制。黄浦、松江、闸北、嘉定、金山、宝山等采取由上级党组织向“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发放一定数量工作津贴的形式,体现上级党组织对党支部书记工作的认可和关心。闸北、静安、浦东等区,每年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作体检。上级党组织及时解决党支部书记在子女入学、家人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使他们感受到上级党组织的温暖和有力支持。四是注重建立党组织书记收入保障机制。宣桥镇在探索委派“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的工作中,积极与“两新”组织业主、管理人员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并从资金、福利等方面给予保障。
  
  三、“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1、部分党支部书记思想认识不到位,开展党建工作有畏难情绪。一些书记在开展党建工作中,存在等待观望心理和畏难情绪,认为在“两新”组织工作,首先是“打工者”,主要的精力应放在创造企业效益和发展自身上,开展党建工作有“三怕”现象:一怕业主不支持、不理解,影响与业主的关系;二怕党员不积极,活动难开展;三怕员工不理解,吃力不讨好。
  2、开展党建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大,保障不力。调研中有党支部书记反映,虽然在党和国家的有关法规中作出加强党建工作的规定,但具体落实中存在较大差异。一是“两新”组织企业资产的非公有性,开展党建工作的经费在企业内部没有制度性保障,获得上级党组织和外部支持的力度不大。上级党组织又往往有较多的工作要布置,会议多、任务繁重,基层党组织无所适从。二是党员流动性大,工作岗位分散,开展活动难度大。三是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开展工作和个人生存环境的政策性保障少,感到缺少安全感。
  3、党组织发挥作用难,工作创新精神不够强。从了解的情况看,一是“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担任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的占29.3%,但在企业中,这些董事长或总经理,往往以企业主的身份出现,在研究企业经营发展时,发挥党组织作用方面考虑较少。二是担任企业重要岗位的党支部书记人员不多。党支部书记队伍中担任企业的高级岗位、进入核心管理层的较少,很少有决策权和话语权,制约了党支部书记参与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途径。三是党支部书记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与时代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影响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4、对“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的教育管理缺少有力抓手,队伍建设可控力不强。一是党支部书记在“两新”组织中,政治上缺乏上升通道,发展的欲望受到压制。有的党支部书记认为在“两新”组织搞党建工作,仅是兼职而巳,干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二是对“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和考核激励机制。“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在企业中,岗位安排、个人待遇、经济收入与党建工作几乎没有挂钩。上级党组织对党支部书记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拿不出切实有力的办法,使部分党支部书记失去持久的工作热情。
  5、“两新”组织发展快、变化多、流动大的特点,造成了党支部书记队伍的不稳定,影响了工作的连续性。据有关资料显示,“两新”组织的平均寿命在3年左右,一旦企业党支部书记工作岗位变化,甚至离开原企业,企业又一时没有合适的支部书记人选,企业党组织就出现空转现象。由于“两新”组织人事关系的特殊性,党建工作的交接不完整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开展。
  6、党支部书记队伍选拔渠道单一、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后备力量不足、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突出。一是党支书记人选选拔渠道单一,存在先天不足的现象。“两新”组织中具备建立独立党组织的书记人选一般只能从该企业中产生,在确定人选时,又要征求业主意见,虽然经民主选举产生,但往往也是矮子里拔长子。二是年龄老化现象突出。在全市“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中,年龄在45岁以上的占62.4%,其中35岁以下的仅占总数的12%。三是文化程度偏低,由于“两新”组织中青年白领人士不断增多,他们的思维观念、社会认同、价值评判等与“两新”组织发展不相适应。从调研数据分析,大专及大专以下的占“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总数的70.7%。四是党支部书记队伍存在青黄不接现象。除了现有党支部书记队伍年龄普遍老化外,一些年轻党员对担任党的领导工作不感兴趣,有的怕影响业务工作的开展,有的怕处理不好与业主的关系。
  
  四、加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建议与思考
  
  1、明确职责,进一步提高加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思想认识。一是要按照中央颁发的“四个规范性文件”中《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的要求,各级党委要把加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放在突出位置。明确党委书记加强“两新”党建的工作职责,将其列入考核、述职的重要内容。“两新”党组织书记职责主要有几方面:首先在加强党建、牢固根基,保证党在“两新”组织的政治、思想引导方面发挥领导者作用。其次在聚合力量、维护稳定,不断加强“两新”组织和谐建设方面发挥协调者作用。第三是在发展文化、建设文明,参与“两新”组织文化建设方面发挥引领者作用。二是要明确政府职能部门支持、参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职责要求,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政府实事工程同步考虑,同步计划,同步实施,列为硬任务,硬指标。政府有关部门在审批“两新”组织申报的重大项目、工程招投标、年终审计、企业年检、评比各类先进时,应增设所在单位党组织意见的栏目要求。三是要按照党章的要求,以属地化管理为主,并兼有属资、属条、属业和地域相邻等原则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按照党组织的隶属关系,领导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成为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
  2、加强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是要紧紧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加大“两个毫不动摇”和党章第32条、《公司法》第5条、第19条等重点内容的宣传力度。二是要充分利用电台、电视、报刊等宣传工具,进行正面引导。通过发挥传统的宣传画、板报、墙报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多批次、持久广泛的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宣传教育部门要列出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时段、版面,宣传“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三是要通过树立典型,弘扬先进,激励广大党群干部的工作热情,为加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提供条件,使工作在“两新”领域的党支部书记,感到使命光荣,责任崇高。
  3、创造条件,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发展拓展空间。做好选配工作,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根据“两新”组织的特点,党组织书记应具备党性强、作风正、懂经营、会管理,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务实创新精神,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同“两新”组织经营管理者合作共事等素质。要树立党务干部也是人才的观念,加大“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的培养使用力度。一是建立发现机制。各级党组织要对“两新”组织中,适合做党务工作、将来可培养成党支部书记的人员,加大关注力度。党组织要主动接近他们,向他们宣传和灌输党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任务和要求,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二是建立党支部书记人才库,形成一支稳定的后备干部队伍。各区、街道(乡镇)都要建立与党政干部形式相同的“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人才库,对已经进入人才库的各类人才要多联系,多沟通,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和健康。三是拓宽选拔渠道,破除在“少数人中选人”、“将就凑合”的现象,探索采取自我推荐、内部选举、机关下派、跨业兼职、公开招聘等途径,充实“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四是积极向社会推荐“两新”领域人才。中组部指出,“要适应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所有制结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破除身份、领域等限制,要面向不同所有制、不同领域公开选拔优秀人才”,明确指出,“在工青妇领导班子组成结构中,适当考虑增强新领域、新阶层的代表人士”。在工作中,要对一些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逐步培养成各级参政议政人才,为他们参政议政、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必要的舞台和空间。结合换届工作,要把优秀人才推荐到人大、政协以及党政工团等其他岗位,为“两新”人才,尤其是党支部书记这类人才的发展搭建平台。
  4、加强培养,不断增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要以贯彻党的先进性建设四个规范性文件精神为重点,抓住中央大规模开展干部培训工作为契机,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党的任务需要,加强对“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力度,不断增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一是制定培训计划,每三年对基层党组织书记普遍轮训一遍,并形成培训机制。二是明确培训目标,结合“班长工程”,开展分层分类专题培训,着力提高他们学习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业务能力。三是注重培训方式的创新,不断适应“两新”组织的特点。坚持以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联谊交流、网上学习与参观考察相结合,党务知识与经营管理相结合,增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了解世界、感知新事物的能力。四是加强与高校的协作,在高校特别是社会、政治、法律、行政等专业中,列入“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内容,编写有关教材,开设讲座,形成有关专业,既能源头上抓培养,又能为“两新”党支部书记深造创造条件。
  5、建立保障机制,关注关心关爱“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的思想和生活。一是政治上关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职能部门,在关注企业家、企业精英人士的同时,也要把工作注意力和目光关注到工作在“两新”组织的党支部书记身上。要形成党委、政府部门领导到“两新”组织调研、走访、考察时,与党支部书记见一次面、握一次手的工作惯例。建议由市委组织部、市社会工作党委统一制作“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工作证,为他们参加活动,开展工作,展示身份创造条件。要建立有关制度,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参加培训、会议和有关活动,在时间上提供保障。上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在通知书记参加有关会议、活动时,应与所在企业负责人或人事部门进行沟通。企业在解聘党支部书记时,需征得上级党组织的同意。二是生活上关心。要建立上级党组织定期走访企业和书记活动,建立定期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体检制度,为“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购买有关保险等。政府有关部门,在办理进沪人员有关手续时,应将担任“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作为一项加分内容。三是建立工作津贴制。给“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发放一定的工作津贴,体现一定的政治荣誉。从调研情况看,几乎所有“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将上级所发的有关奖励费用,用于本单位的党建工作。要明确规定企业党组织书记最低应享受企业中层以上技术或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企业党组织书记从事党务工作,或参加党务活动,在正常时间以内,企业不能扣发工资;在工作时间以外的,应享受一定的补贴。要通过采取上级拨一点、企业支持一点、党组织创收一点的办法解决好企业党建的经费问题。企业要为党组织提供相对固定的党员活动场所和相应的电化教学设施设备等。要在学习培训、评选表彰各类先进等方面,优先考虑”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要保证企业党组织书记在选派学习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活动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要明确规定”两新”组织不得随意解除企业党组织书记的劳动合同。如确因某种原因必须解聘党组织书记,要符合《劳动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并要事先征求上级党组织的意见,未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不得自行解聘。
  6、加强考核,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一是明确职责。根据党章的要求,建立健全“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职责,在全市形成“两新”组织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基本职责。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工作细则。要建立“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建目标管理制度,通过隶属党组织与“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发展党员、党费收缴、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和过组织生活等内容量化到党组织书记头上。二是建立考核机制。重点考核党支部书记应知应会、遵守党内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党组织发挥作用、开展活动、凝聚职工、促进企业等情况。党支部应建立相应的工作台帐。各区应统一印制《党支部工作手册》,以便积累资料,建立文档。三是严格考核程序。通过上级党组织,检查党支部履职情况;通过业主和企业党员、员工,了解对党支部工作的满意程度等,对“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进行年度工作考核。工作考核,既是一种检查形式,也是推动工作的有效手段。通过书记的个人述职,党内外评议,增强“两新”组织在企业中的影响力,也为上级党组织,全面了解并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
  ■ 责任编辑:王亚仑
其他文献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论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互关系时深刻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①胡锦涛的讲话,精辟而又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内在统一的相互关系。我们说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具有内在统一性,就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0年10月印发了(以下称新规定),这是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省委
人们常说的食物中毒(下简称“中毒”),是指吃了有毒食品所引起的一类急性疾病,尽管患病者病情有轻有重,但都必须是进食后通过肠道致病,然而它又不同于一般肠道传染病。其表现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突然发生:往往在进食后几十分钟或几小时突然发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发生,如不及时急救,病情急剧恶化。  2.与进食有关:在相近的时间内都有吃同种食物的经历,往往同食者集体发病,但也有因个体差异而
依宪执政作为现代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是宪政发展的客观要求。关于宪政,它是以宪法为前提,以人权为目标的民主化、法治化和制度化的系统过程。宪政的基本前提是宪法。一部具有权威性的宪法是真正宪政的前提和起点,一个现代国家的各项其他制度和程序都要经由宪法来规定和确立。宪政的基本价值目标是人权。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公民,个人必须具有各种基本的自由权利,任何权威性组织或个人均无权干涉。宪政运行的关键条
艰难的自学之路1968年,我从上海市长乐中学毕业,名义上是初中毕业,但实际上因为1966年我初一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实际上只学了一点点语文和数学,初中的主要课程,比
摘 要: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态度方面浅谈对档案工作职责的理解。首先对蓝图工作的工作步骤做了详细的记述,从各个方面说明档案工作的工作重点;然后从工作态度方面分两点(对工作的理解和服务的心态)说明了做好本职工作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  关键词:存档文件;目录编写;入库;借阅  作为一名档案人员,特别是新入职的档案人员来说,更多的了解和正确的履行档案人员职责是至关重要的,能使我们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企业日益面临着国内国外经济的双重压力。为了有效地提高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加强人文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当今社会科技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将人文关怀融入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文关怀如何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与发展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人文关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用与发展  一、人文关怀在科技型
农村集体经济的概念,最早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农村合作化时期,它主要由村级经济所拥有的资源性资产、实物性资产、货币性资产所构成。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工作政策多变,集体资产
磺胺类药物是最早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目前虽然在临床上已被许多新型抗生素药物所取代,但由于磺胺类药物对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流脑、鼠疫)有较好的疗效,且有使用方便、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故在抗感染的药物中仍占一定地位。在服用磺胺类药物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合理用药。  严格掌握适应症 磺胺药的主要适应症是流脑、菌痢、肠炎及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所致的各种感染,可用
半夜“磨牙”咯咯响r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