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浙江走出去的张海国,在上海的收藏界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在全国陶艺界颇有名声,称得上是位陶艺大使。
练就一双犀利的眼睛
张海国在大跃进年代考进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后分配在轻工业部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工作,专题研究国家用高档瓷器,与陶艺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研究中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张松茂和瓷雕大师曾龙、周国桢等指点,从前辈身上学到了严谨的治学方法和丰富经验。
上世纪60年代,由于景德镇的陶瓷研究资料和经费匮乏,张海国便千方百计挤出时间带着干粮独自跑到几十公里之外的湖田、湘湖、杨梅亭等古窑址,在堆积如山的碎瓷片中寻寻觅觅,捡拾瓷片作为研究标本,每个窑口、每种品种、每个朝代,他都力争在碎片中寻觅到经典器型、经典图案,倘获完整器型则如获至宝,会激动得一两个星期都睡不好觉。正是这种探索与实证相结合的治学方法,他练就了一双犀利的眼睛。
张海国将治学心得写成文章与学者、专家探讨。40多年来,张海国发表了许多有关陶瓷研究文章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浙江日报、羊城晚报等发表,在发行量颇大的新民晚报上,常有张海国的袖珍小品与读者灯下晤谈,专谈一个窑口或一个品种,有理有据,深入浅出,传播了许多陶艺知识。至今,张海国已经发表3000余篇文章,100多万字,并出版《古瓷鉴赏与收藏》《陶瓷与中国文化》《民国陶瓷鉴赏》《当代名家瓷器收藏与鉴赏》《珠山八友及其传人》《景德镇陶艺精英》等专著,获得陶艺爱好者一致佳评。
“古缶斋”里风光好
张海国从杭州退休回上海后,在并不宽敞的居室内辟建了独一无二的“古缶斋”。所谓古缶,即指古陶瓷,他在全国各地古玩市场淘寻,最终收藏了上千件古陶,在他那长长的博古架上,摆满了战国的印纹硬罐,两汉两晋的青釉壶,唐宋的越窑和龙泉青瓷,唐洛阳唐三彩,元明清的青花、五彩、粉彩等佳器。值得一提的是张海国觅到的一套陆云山《青白传家》文房四宝相当精彩。陆云山是民国陶瓷名家,善长花鸟,他在瓷画上独创粉彩与新彩装饰相结合、圆笔与扁笔及指画技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这套文房四宝以白胎为底,绘有青菜、冬瓜、胡萝卜,画面素净飘逸,意境隽永,是典型的文人珍玩。十几年前张海国在上海泰康路古玩市场里发现后相当激动,但店主标价不菲,不过看在张海国是上海闻名的觅古陶高手的分上,店主让价一半,张海国如愿以偿。后来陆云山的儿子陆如曾(也是中国当代陶艺家)闻讯登门拜访,亲睹父亲遗作,感慨不已。
除了古陶,张海国收藏最下工夫的还是当代陶艺。经过半个世纪的积累,他已经拥有数百件当代陶艺家的精品。其中可圈可点的就有周轻鼎的《梅花鹿》《母子鸡》,李宗茂的《缤纷世界》,周国桢的《拼命三郎》《野猪》《雄狮》,王锡良的《青松万古青》,王恩怀的《莲花》,戴荣华的《紫藤小鸟》,刘远长的瓷雕《牛》,李林洪的瓷雕《兰》,李菊生的《雄鹰》,钟莲生的《芦荡飞雁》,姚永康的瓷雕《鲁迅》,王怀俊的《松间老人》,熊汉中的《千秋图》,侯一波的《一啼天下白》,戚培才的指画《花鸟》、宁钢的《金秋》、龚龙水的《春花》以及吴胜华、赖如森、董如雄、白海、邹天成、赖德全、宁征勤等高级工艺师的作品。笔者每次造访“古缶斋”,均如在山阴道上策马而行,大有目不暇接之感,一时姚黄魏紫,青山妩媚,美不胜收!
最近,张海国又以几十年的积蓄购得楼下芳邻的一间斗室,使“古缶斋”藏品有了更大展览空间,如今的“古缶斋”不仅能接待国内陶艺爱好者,还能接纳来自海外的同好。于是“古缶斋”被有关方面评为上海最有特色的民间博物馆,在《上海绿页》里能找得到“古缶斋”的地址、电话。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题写了“海国陶艺馆”的馆名,他获得了上海收藏协会的表彰。
陶艺大使美名扬
张海国为推广宣传中国陶艺付出了许多心血,除了撰写有关陶艺文章,还常到电台、电视台作有关陶瓷知识的讲座,定期到上海市总工会退休职工大学、黄浦区老年大学讲课,此外,他还经常奔波于上海与景德镇之间,与陶艺大师们沟通信息,组织大师们到上海展示新作,培养市场,扩大陶艺爱好者队伍。最近他被景德镇陶瓷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张海国还多次远赴新加坡等国开讲座、办展览,广结陶缘,提高世界华人圈中陶瓷收藏爱好者的鉴赏能力。最近澳门大学一位教授花巨资收藏了100多件景德镇当代陶瓷大师的作品,也想请张海国前去鉴定。
张海国以自己菲薄的退休金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状态孜孜不倦地痴迷于陶艺,令人十分钦佩。中国虽是陶瓷母国,能工巧匠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陶艺,但从世界范围看,陶瓷美术发展至今,中国的陶艺在材料、设计、观念、工艺、设备等方面已经不同程度地落后于他国,唯有景德镇的当代艺术陶瓷还能抗争。这些差距的造成有种种客观因素,但艺术作品缺少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张海国如此痴迷陶艺是件功德无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