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丛识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rgebo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塔”来自于梵语,原指砖、石、土、木等构成的建筑物,用以安置佛陀舍利等物。我国佛塔以东汉中期敦煌小浮屠(即小佛塔)为最早。三国之后,建立舍利塔及像塔、经塔、僧塔等渐多。佛教信徒以造塔为功德,故乐趋鹜赴。后为省工、省料、省财、省时,乃雕造小石塔,唐代以来又出现“泥拓佛塔”、“华塔剪纸”及“心经法塔”,进一步将造塔功德活动推进到普及化、简易化、大众化层面。
  [关键词]佛塔;筑塔;雕塔;剪刻塔;写经塔
  (一)
  “塔”,语源来自于梵语stūpa,音译作窣睹婆或窣堵波、蘇偷婆。唐?遁伦《瑜伽伦记》卷十一(上)载:“窣堵波者,此云‘供养处’,旧云“浮圖”者,音讹也。”浮圖,又作浮屠、佛驮、佛陀,本是梵語buddha之译音 ,并非遁伦所谓窣堵波(stūpa)的“音讹”。“浮屠”的本义即“佛”。后来称佛陀所创教法谓之“浮屠道”,祭祀佛陀之祠谓之“浮屠祠”,安放佛舍利的塔,梵語谓之stūpa(窣堵波),巴利语作thūpa(塔婆)。汉语的“塔”,应是巴利语thūpa(塔婆)的译音。《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三载:“有舍利者名塔,无舍利者名枝提。”枝提又作制底耶、支帝,为梵文 caitya的音译。这就是说,凡藏有佛陀舍利者称为“塔”,亦称作“浮屠”;无佛陀舍利者称为“枝提”。后世将藏有佛陀舍利的“塔”及安放佛衣、佛像、佛经以及僧人遗体、骨灰的枝提,都概称为“塔”。于是,“塔”的词义变得泛而不专了。
  建塔安置佛舍利,原是出于对佛祖的纪念和礼敬,《大般涅槃经》说:“若见如来舍利,即是见佛”。 《大般若经》说:佛身及舍利 “为一切世间天人,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所以舍利塔又成为礼佛奉佛的场所,形成最早的佛寺。由于佛舍利代表着佛体,象征着佛法, 具有无量功德、无边法力,因而逐渐被神化,进一步发展到建塔塑绘佛像、顶礼膜拜,乃至演变为偶像崇拜。其实,原始佛教本来是反对偶像崇拜的,即《金刚经》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后世,人们称佛教为“象教”,其实同原始佛教并不相侔。
  《佛祖统纪》卷五十四《建寺造塔》条云:“汉明帝始造白马寺……白马寺东造佛舍利塔。”于是,后人以为东汉白马寺舍利塔为我国最早的佛塔。但《佛祖统纪》乃是根据《牟子理惑论》之说加以曲解附会而来。《牟子理惑论》云:汉明帝时“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于其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 本来是说在佛寺墙壁上“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的壁画,后人附会为在洛阳白马寺建有佛舍利塔,显然不足倚信。
  就今所知,我国最早出现的佛塔,应为东汉中期的敦煌小浮屠。张德芳先生《悬泉汉简中的“浮屠简”略考——兼论佛教传入敦煌的时间》,刊布了敦煌悬泉置出土Ⅵ91DXF13C②:30号汉简云:
  “少酒薄乐,弟子谭堂再拜请。会月廿三日,小浮屠里七门西入。” (图1)
  根据简文内容及书写形式推断,可以方之后世的请柬。大意是说:略置薄酒,聊备歌乐,定于本月二十三日恭请光临。发请柬者名谭堂,家在小浮屠里内,从第七门向西而入即到。“小浮屠里”是东汉敦煌县一个“里”名 。 大约这个“里”修建了一座样式新奇的小浮屠(即小佛塔),于是将此“里”取名为“小浮屠里”。
  张德芳先生文云:此简出土于“悬泉置坞院内靠北墙的一间小房子里,发掘时编号F13。这间房子是坞院北面一排房子的其中一间”。在这同一间小房子里共出土11枚纪年简,排其年代,为东汉建武二十七年八月至永初元年十二月(C.E 51—108年)。因断此简为公元51~108年间物。而敦煌之小浮屠里既已存在于此时,则“小浮屠”之兴建,更当在“小浮屠里”命名之前无疑。张德芳先生指出:根据悬泉小浮屠简推测,“早在公元一世纪下半叶,佛教就已传入敦煌,而且一开始就流行在民间”,不仅流行于贵族圈内。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早期的“浮屠”,既是安置佛舍利的塔,也是佛徒供奉礼拜佛祖的处所,相当于后来的佛寺。据此言之,东汉时期敦煌的“小佛塔浮屠”(小浮屠),也就是敦煌所建的“小佛寺”。这在我国佛教发展史上无疑是重大事件。
  三国吴赤乌十年(248),康僧会在建邺“感得”佛舍利,孙权特在建邺为其建塔收藏,“因名其地为佛陀里”。建邺某处因建一舍利塔而名其地为“佛陀里”,不禁让人联想敦煌“小浮屠里”得名之由。
  三国之后,建立舍利塔及像塔、经塔、僧塔等渐多,略举数例于下:
  西晋太康二年(281),慧达于浙江鄮县地中得一小宝塔,遂为之建造大塔安置;
  北魏熙平元年(516),胡太后令建洛阳永宁寺九层木塔,百里之外犹可望见,飞檐所悬铃铎,随风交鸣,声闻十余里;
  北魏正光年间(520~524),河南嵩山嵩岳寺造五层砖塔;
  隋炀帝时,曾为天台大师智顗于天台山国清寺造九层砖塔;
  初唐在西安建大小雁塔等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北魏孝明帝时“令诸州各建五级浮图”,隋炀帝两次令数十州兴建舍利塔。在皇权推动下,造塔活动在全国掀起了高潮。此后,各种性质的塔(舍利塔,及“支提”类佛像塔、经塔、僧塔、窟寺中心柱塔等等)、各种材质的塔(如砖塔、土塔、木塔、石塔、铁塔、铜塔、金塔、银塔、鎏金塔、琉璃塔、大塔、小塔等)不断涌现。塔不仅成为伽蓝建设重要的建筑物,也成为信众供奉礼拜的场所。
  (二)
  佛教信徒之所以热心造塔,是由于多种佛经宣说造塔有极大功德,如《佛说造塔功德经》云,造塔者,“其人功德如彼梵天,命终之后生于梵世,于彼寿尽生五净居,与彼诸天等无有异”。《譬喻经》列举造塔十种殊胜果报:一不生于边国,二不受贫困,三不得愚痴邪见之身,四可得十六大国之王位,五寿命长远,六可得金刚那罗延力,七可得无比广大之福德,八得蒙诸佛菩萨之慈悲,九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十得往生十方净土。因此,信徒们乐于造塔。但前举之砖塔、木塔,形体高大,造价昂贵,非轻而易举者。后来人们用石头雕凿成小石塔。20世纪以来,在敦煌、武威、酒泉、吐鲁番、大同等地陆续发现北凉及北魏时期雕造的十多座小型石塔(图2)。这些小塔通高多半1~2米左右,远比大型砖塔、木塔省工、省料、省财、省时,所以便捷易行。   唐代又有比雕造小石塔更为“方便易行”的“造塔功德”,即泥拓佛塔。唐代长安称为“善业泥”, 敦煌称为“脱塔”(又作“拓塔”)。
  敦煌莫高窟发现有两式:其Ⅰ式为模 图2 北凉高善穆石塔
  制圆塑小泥塔(图3、图4),皆高不过10厘米;Ⅱ式为泥片模压浮塑小泥塔(图5、图6),板片直径不过8厘米。
  后至五代,敦煌又出现比泥拓小佛塔更为“方便易行”的“华塔剪纸”。敦煌也发现有两式(图7、图8)。其Ⅰ式,敦煌遗书编号P.4517(5),是在硬纸上彩绘华塔,塔室内绘立佛及头光、身光,然后剪刻出塔形;其Ⅱ式,敦煌遗书编号P.4518(38),是在白纸上剪成华塔形,又在塔座下剪出云纹,表示佛塔空中示现。这种“华塔剪纸”,让人人都可以造塔并从而求取造塔功德,进一步将造塔功德活动推进到普及化、简易化、大众化层面,造塔活动不再是多财者的专利了。
  除了上面介绍的多种形式的造塔功德活动之外,唐代佛徒又发明了一种将供佛、写经、读经和造塔四种功德巧妙和合、畢功于一役的“方便法门”,笔者拟名谓之“心经法塔”。其法是书写《心经》,并以诵读的顺序将《心经》文字组成宝塔之形。敦煌遗书保存有两件这样的实物,编号分别为P.2168及P.2731。今举P.2168号文本于右(图9)。
  此图以经名全称《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0字,组成“华盖”形;其下,将《心经》经文260字组成五级宝塔形;起自 “观”字,终于“诃”字,按诵读字序以虚线连接,循此可以一笔勾画出此塔走笔线路图(图10)。塔身中绘一佛像,趺坐于莲花座上,表示塔中供佛。塔顶用一“無”字化作塔刹。如此,将写经、读经、造塔、供佛四项功德集于一体,既省财、省力、省时、省事,又兼具四种功德,可谓用心精巧矣!
  《佛说造塔功德经》载:“随所在方未有塔处,能于其中建立之者,其状高
  妙出过三界,乃至至小如庵罗果;所有表剎上至梵天,乃至至小犹如针等;所有轮盖覆彼大千,乃至至小犹如枣叶,于彼塔内藏掩如来,所有舍利、发、牙、髭、爪,下至一分;或置如来所有法藏十二部经,下至于一四句偈,其人功德如彼梵天,命终之后生于梵世,于彼寿尽生五净居,与彼诸天等无有异。”前述种种大塔、小塔、泥拓塔、剪纸塔、写经塔,都作为佛教信众的供养功德而流传世间。
  (三)
  佛经教人礼敬佛塔,《法苑珠林》卷第37《敬塔篇?旋绕部》引《提谓经》云:“佛言,旋塔(引者按:亦曰绕塔)有五福德:一后世得端正好色;二得声音好;三得生天上;四得生王侯家;五得泥洹道。”(“泥洹道”即“涅槃道”, 就是修佛法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绕塔又有一定形式,如一律以右绕为准,《右绕佛塔功德经》说“右绕于佛塔,所得诸功德”有“远离于八难,常生无难处”,“念慧常无失,具足妙色相”,“住来天人中,福命悉长远”,“在于阎浮提,常生最尊胜”,“仪貌常端正,富贵多财宝,恒食大封邑”,“从此生天上,常有大威德”等等,真可谓福德无边。绕塔之时,须低头视地,不得误蹈地上虫只,不得左右顾视,不得于塔前之地唾吐,不得中住与人语。
  唐代以来流行“泥拓佛塔”、“ 华塔剪纸”及“心经法塔”,虽然也是“造塔功德”,却不宜对之“右绕”礼拜。在此情况下,“绕塔”礼拜仪式也就成了空文。
  古无轻唇音(今云唇齿音),,故浮、佛皆音bu,遂译buddha为浮屠、佛图或佛陀。
  《牟子理惑论》收入梁僧佑《弘明集》卷一。
  此简全文,我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的《敦煌学导论》16页注○1中曾予透露。因是得自友人,不宜迳予刊布,故用出注的方式加以透露。
  古代城内置坊,城外置里。据此度之,小浮屠里当在敦煌城外。
其他文献
玉帛之路项目组:  组长: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  成员:  冯玉雷《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主编  易 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包红梅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振宇 中国甘肃网总编辑  “玉石之路”是中国学界在20世纪后期根据考古发现的玉文化材料而提出的学术命题,针对1877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出于欧洲人视角而命名的“丝绸之
期刊
[摘要]中国画的五重空间推进是由实景自然空间→哲思比兴空间→胸中意向空间→纸上图式空间→笔墨精神空间→实对互动空间多维转换的过程。每一种空间的推进都是一种境界的提升。  [关键词]中国画;空间结构;绘画技法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6-0046-02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长河中悠远深广的支流之一,传承着国学的精粹。国画除其独特的笔墨表现
期刊
[摘要]花儿是流行于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及新疆等省区的一种民歌。洮岷、河湟地区是它的重点流行区。花儿会是演唱花儿的重要场所,是当地百姓的重要集会,是这里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节日。花儿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繁杂,它是西北高原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写实与记录,是他们民族意识、思想感情、风俗习惯的真实写照。花儿来自民间,具有原汁原味的生态特征。花儿所体现的文化心态,是流行区域人们关于真假、善恶、美
期刊
[摘要]近年来,有关考古行业的新闻报道出现了“标题党”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干扰了文物考古类新闻的科学传播,阻碍了国家文物保护相关政策与法规的有效推行。面对考古学日渐走向科学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大众媒体与考古学之间的关系也应当得到足够重视,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健康发展上稳步前进。  [关键词]新闻报道;“标题党”现象;考古学;大众媒体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内涵。玉作为石之美者,含蓄坚韧,温润莹泽,以至比德于人,称君子如玉。古人对玉赋予人格化的推崇,也将玉看作君子品德行为所取式的对象,以玉比德的核心仍是以佩玉表示人的品德。  [关键词]玉文化;君子;道德内涵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6-0044-02  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期刊
[摘要]甘肃河西所有形式或体裁的民间文学,口头性无疑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而在民间口头文学中,娱乐性特征更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为娱乐而创作的别样的民间口头文学,除去歇后语、打油诗、谚语、谜语、民间笑话、绕口令、顺口溜之外,还有膏药词、囔白话、绞儿、谣词等几种河西特有的民间口头文学样式,娱乐性是它们创作、产生、流传和演变的唯一宗旨。  [关键词]河西地区;民间文学;文学特征;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近代以来,德国吐鲁番探险队一共在新疆地区进行了四次“科学考察”活动,其中曾三次到达吐鲁番地区,围绕着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哈拉和卓墓地、吐峪沟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盗掘活动,获得了大量的文物。除此之外,探险队成员还与吐鲁番当地社会的各阶层都有广泛的联系和接触,也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盗掘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清末吐鲁番社会。  [关键词]吐鲁番;德国考察队;文化考察  [中
期刊
[摘要]文物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博物馆开展业务工作的基础。本文以平凉市博物馆为例,分析地方博物馆如何盘活馆藏文物资源,拓展公共服务、社会教育及文化宣传功能,从而让馆藏文物“活”起来,使博物馆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资源;公共教育;文化宣传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6-0054-02  党的十八大
期刊
一  “李白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15年10月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召开,我应邀参加。  比什凯克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原苏联时期叫伏龙芝市。吉尔吉斯独立后,将城市改名为比什凯克。在市中心安顿好之后,主办方安排我们参观了比什凯克市的中心广场——玛纳斯广场。围着广场的有总统官邸、国家博物馆等核心建筑,类似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广场上立有吉尔吉斯族的民族英雄玛纳斯的骑马雕像。这里当是比什凯
期刊
[摘要]每一个地区,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承载着这个地区的发展历程以及生活在这座城市人民的共同记忆。县级博物馆收藏着该地历史的见证物,是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临潼博物馆为例,对目前县级博物馆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了简要探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推动县级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意见,望方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县级博物馆;陈展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