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塔”来自于梵语,原指砖、石、土、木等构成的建筑物,用以安置佛陀舍利等物。我国佛塔以东汉中期敦煌小浮屠(即小佛塔)为最早。三国之后,建立舍利塔及像塔、经塔、僧塔等渐多。佛教信徒以造塔为功德,故乐趋鹜赴。后为省工、省料、省财、省时,乃雕造小石塔,唐代以来又出现“泥拓佛塔”、“华塔剪纸”及“心经法塔”,进一步将造塔功德活动推进到普及化、简易化、大众化层面。
[关键词]佛塔;筑塔;雕塔;剪刻塔;写经塔
(一)
“塔”,语源来自于梵语stūpa,音译作窣睹婆或窣堵波、蘇偷婆。唐?遁伦《瑜伽伦记》卷十一(上)载:“窣堵波者,此云‘供养处’,旧云“浮圖”者,音讹也。”浮圖,又作浮屠、佛驮、佛陀,本是梵語buddha之译音 ,并非遁伦所谓窣堵波(stūpa)的“音讹”。“浮屠”的本义即“佛”。后来称佛陀所创教法谓之“浮屠道”,祭祀佛陀之祠谓之“浮屠祠”,安放佛舍利的塔,梵語谓之stūpa(窣堵波),巴利语作thūpa(塔婆)。汉语的“塔”,应是巴利语thūpa(塔婆)的译音。《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三载:“有舍利者名塔,无舍利者名枝提。”枝提又作制底耶、支帝,为梵文 caitya的音译。这就是说,凡藏有佛陀舍利者称为“塔”,亦称作“浮屠”;无佛陀舍利者称为“枝提”。后世将藏有佛陀舍利的“塔”及安放佛衣、佛像、佛经以及僧人遗体、骨灰的枝提,都概称为“塔”。于是,“塔”的词义变得泛而不专了。
建塔安置佛舍利,原是出于对佛祖的纪念和礼敬,《大般涅槃经》说:“若见如来舍利,即是见佛”。 《大般若经》说:佛身及舍利 “为一切世间天人,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所以舍利塔又成为礼佛奉佛的场所,形成最早的佛寺。由于佛舍利代表着佛体,象征着佛法, 具有无量功德、无边法力,因而逐渐被神化,进一步发展到建塔塑绘佛像、顶礼膜拜,乃至演变为偶像崇拜。其实,原始佛教本来是反对偶像崇拜的,即《金刚经》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后世,人们称佛教为“象教”,其实同原始佛教并不相侔。
《佛祖统纪》卷五十四《建寺造塔》条云:“汉明帝始造白马寺……白马寺东造佛舍利塔。”于是,后人以为东汉白马寺舍利塔为我国最早的佛塔。但《佛祖统纪》乃是根据《牟子理惑论》之说加以曲解附会而来。《牟子理惑论》云:汉明帝时“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于其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 本来是说在佛寺墙壁上“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的壁画,后人附会为在洛阳白马寺建有佛舍利塔,显然不足倚信。
就今所知,我国最早出现的佛塔,应为东汉中期的敦煌小浮屠。张德芳先生《悬泉汉简中的“浮屠简”略考——兼论佛教传入敦煌的时间》,刊布了敦煌悬泉置出土Ⅵ91DXF13C②:30号汉简云:
“少酒薄乐,弟子谭堂再拜请。会月廿三日,小浮屠里七门西入。” (图1)
根据简文内容及书写形式推断,可以方之后世的请柬。大意是说:略置薄酒,聊备歌乐,定于本月二十三日恭请光临。发请柬者名谭堂,家在小浮屠里内,从第七门向西而入即到。“小浮屠里”是东汉敦煌县一个“里”名 。 大约这个“里”修建了一座样式新奇的小浮屠(即小佛塔),于是将此“里”取名为“小浮屠里”。
张德芳先生文云:此简出土于“悬泉置坞院内靠北墙的一间小房子里,发掘时编号F13。这间房子是坞院北面一排房子的其中一间”。在这同一间小房子里共出土11枚纪年简,排其年代,为东汉建武二十七年八月至永初元年十二月(C.E 51—108年)。因断此简为公元51~108年间物。而敦煌之小浮屠里既已存在于此时,则“小浮屠”之兴建,更当在“小浮屠里”命名之前无疑。张德芳先生指出:根据悬泉小浮屠简推测,“早在公元一世纪下半叶,佛教就已传入敦煌,而且一开始就流行在民间”,不仅流行于贵族圈内。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早期的“浮屠”,既是安置佛舍利的塔,也是佛徒供奉礼拜佛祖的处所,相当于后来的佛寺。据此言之,东汉时期敦煌的“小佛塔浮屠”(小浮屠),也就是敦煌所建的“小佛寺”。这在我国佛教发展史上无疑是重大事件。
三国吴赤乌十年(248),康僧会在建邺“感得”佛舍利,孙权特在建邺为其建塔收藏,“因名其地为佛陀里”。建邺某处因建一舍利塔而名其地为“佛陀里”,不禁让人联想敦煌“小浮屠里”得名之由。
三国之后,建立舍利塔及像塔、经塔、僧塔等渐多,略举数例于下:
西晋太康二年(281),慧达于浙江鄮县地中得一小宝塔,遂为之建造大塔安置;
北魏熙平元年(516),胡太后令建洛阳永宁寺九层木塔,百里之外犹可望见,飞檐所悬铃铎,随风交鸣,声闻十余里;
北魏正光年间(520~524),河南嵩山嵩岳寺造五层砖塔;
隋炀帝时,曾为天台大师智顗于天台山国清寺造九层砖塔;
初唐在西安建大小雁塔等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北魏孝明帝时“令诸州各建五级浮图”,隋炀帝两次令数十州兴建舍利塔。在皇权推动下,造塔活动在全国掀起了高潮。此后,各种性质的塔(舍利塔,及“支提”类佛像塔、经塔、僧塔、窟寺中心柱塔等等)、各种材质的塔(如砖塔、土塔、木塔、石塔、铁塔、铜塔、金塔、银塔、鎏金塔、琉璃塔、大塔、小塔等)不断涌现。塔不仅成为伽蓝建设重要的建筑物,也成为信众供奉礼拜的场所。
(二)
佛教信徒之所以热心造塔,是由于多种佛经宣说造塔有极大功德,如《佛说造塔功德经》云,造塔者,“其人功德如彼梵天,命终之后生于梵世,于彼寿尽生五净居,与彼诸天等无有异”。《譬喻经》列举造塔十种殊胜果报:一不生于边国,二不受贫困,三不得愚痴邪见之身,四可得十六大国之王位,五寿命长远,六可得金刚那罗延力,七可得无比广大之福德,八得蒙诸佛菩萨之慈悲,九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十得往生十方净土。因此,信徒们乐于造塔。但前举之砖塔、木塔,形体高大,造价昂贵,非轻而易举者。后来人们用石头雕凿成小石塔。20世纪以来,在敦煌、武威、酒泉、吐鲁番、大同等地陆续发现北凉及北魏时期雕造的十多座小型石塔(图2)。这些小塔通高多半1~2米左右,远比大型砖塔、木塔省工、省料、省财、省时,所以便捷易行。 唐代又有比雕造小石塔更为“方便易行”的“造塔功德”,即泥拓佛塔。唐代长安称为“善业泥”, 敦煌称为“脱塔”(又作“拓塔”)。
敦煌莫高窟发现有两式:其Ⅰ式为模 图2 北凉高善穆石塔
制圆塑小泥塔(图3、图4),皆高不过10厘米;Ⅱ式为泥片模压浮塑小泥塔(图5、图6),板片直径不过8厘米。
后至五代,敦煌又出现比泥拓小佛塔更为“方便易行”的“华塔剪纸”。敦煌也发现有两式(图7、图8)。其Ⅰ式,敦煌遗书编号P.4517(5),是在硬纸上彩绘华塔,塔室内绘立佛及头光、身光,然后剪刻出塔形;其Ⅱ式,敦煌遗书编号P.4518(38),是在白纸上剪成华塔形,又在塔座下剪出云纹,表示佛塔空中示现。这种“华塔剪纸”,让人人都可以造塔并从而求取造塔功德,进一步将造塔功德活动推进到普及化、简易化、大众化层面,造塔活动不再是多财者的专利了。
除了上面介绍的多种形式的造塔功德活动之外,唐代佛徒又发明了一种将供佛、写经、读经和造塔四种功德巧妙和合、畢功于一役的“方便法门”,笔者拟名谓之“心经法塔”。其法是书写《心经》,并以诵读的顺序将《心经》文字组成宝塔之形。敦煌遗书保存有两件这样的实物,编号分别为P.2168及P.2731。今举P.2168号文本于右(图9)。
此图以经名全称《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0字,组成“华盖”形;其下,将《心经》经文260字组成五级宝塔形;起自 “观”字,终于“诃”字,按诵读字序以虚线连接,循此可以一笔勾画出此塔走笔线路图(图10)。塔身中绘一佛像,趺坐于莲花座上,表示塔中供佛。塔顶用一“無”字化作塔刹。如此,将写经、读经、造塔、供佛四项功德集于一体,既省财、省力、省时、省事,又兼具四种功德,可谓用心精巧矣!
《佛说造塔功德经》载:“随所在方未有塔处,能于其中建立之者,其状高
妙出过三界,乃至至小如庵罗果;所有表剎上至梵天,乃至至小犹如针等;所有轮盖覆彼大千,乃至至小犹如枣叶,于彼塔内藏掩如来,所有舍利、发、牙、髭、爪,下至一分;或置如来所有法藏十二部经,下至于一四句偈,其人功德如彼梵天,命终之后生于梵世,于彼寿尽生五净居,与彼诸天等无有异。”前述种种大塔、小塔、泥拓塔、剪纸塔、写经塔,都作为佛教信众的供养功德而流传世间。
(三)
佛经教人礼敬佛塔,《法苑珠林》卷第37《敬塔篇?旋绕部》引《提谓经》云:“佛言,旋塔(引者按:亦曰绕塔)有五福德:一后世得端正好色;二得声音好;三得生天上;四得生王侯家;五得泥洹道。”(“泥洹道”即“涅槃道”, 就是修佛法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绕塔又有一定形式,如一律以右绕为准,《右绕佛塔功德经》说“右绕于佛塔,所得诸功德”有“远离于八难,常生无难处”,“念慧常无失,具足妙色相”,“住来天人中,福命悉长远”,“在于阎浮提,常生最尊胜”,“仪貌常端正,富贵多财宝,恒食大封邑”,“从此生天上,常有大威德”等等,真可谓福德无边。绕塔之时,须低头视地,不得误蹈地上虫只,不得左右顾视,不得于塔前之地唾吐,不得中住与人语。
唐代以来流行“泥拓佛塔”、“ 华塔剪纸”及“心经法塔”,虽然也是“造塔功德”,却不宜对之“右绕”礼拜。在此情况下,“绕塔”礼拜仪式也就成了空文。
古无轻唇音(今云唇齿音),,故浮、佛皆音bu,遂译buddha为浮屠、佛图或佛陀。
《牟子理惑论》收入梁僧佑《弘明集》卷一。
此简全文,我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的《敦煌学导论》16页注○1中曾予透露。因是得自友人,不宜迳予刊布,故用出注的方式加以透露。
古代城内置坊,城外置里。据此度之,小浮屠里当在敦煌城外。
[关键词]佛塔;筑塔;雕塔;剪刻塔;写经塔
(一)
“塔”,语源来自于梵语stūpa,音译作窣睹婆或窣堵波、蘇偷婆。唐?遁伦《瑜伽伦记》卷十一(上)载:“窣堵波者,此云‘供养处’,旧云“浮圖”者,音讹也。”浮圖,又作浮屠、佛驮、佛陀,本是梵語buddha之译音 ,并非遁伦所谓窣堵波(stūpa)的“音讹”。“浮屠”的本义即“佛”。后来称佛陀所创教法谓之“浮屠道”,祭祀佛陀之祠谓之“浮屠祠”,安放佛舍利的塔,梵語谓之stūpa(窣堵波),巴利语作thūpa(塔婆)。汉语的“塔”,应是巴利语thūpa(塔婆)的译音。《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三载:“有舍利者名塔,无舍利者名枝提。”枝提又作制底耶、支帝,为梵文 caitya的音译。这就是说,凡藏有佛陀舍利者称为“塔”,亦称作“浮屠”;无佛陀舍利者称为“枝提”。后世将藏有佛陀舍利的“塔”及安放佛衣、佛像、佛经以及僧人遗体、骨灰的枝提,都概称为“塔”。于是,“塔”的词义变得泛而不专了。
建塔安置佛舍利,原是出于对佛祖的纪念和礼敬,《大般涅槃经》说:“若见如来舍利,即是见佛”。 《大般若经》说:佛身及舍利 “为一切世间天人,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所以舍利塔又成为礼佛奉佛的场所,形成最早的佛寺。由于佛舍利代表着佛体,象征着佛法, 具有无量功德、无边法力,因而逐渐被神化,进一步发展到建塔塑绘佛像、顶礼膜拜,乃至演变为偶像崇拜。其实,原始佛教本来是反对偶像崇拜的,即《金刚经》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后世,人们称佛教为“象教”,其实同原始佛教并不相侔。
《佛祖统纪》卷五十四《建寺造塔》条云:“汉明帝始造白马寺……白马寺东造佛舍利塔。”于是,后人以为东汉白马寺舍利塔为我国最早的佛塔。但《佛祖统纪》乃是根据《牟子理惑论》之说加以曲解附会而来。《牟子理惑论》云:汉明帝时“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于其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 本来是说在佛寺墙壁上“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的壁画,后人附会为在洛阳白马寺建有佛舍利塔,显然不足倚信。
就今所知,我国最早出现的佛塔,应为东汉中期的敦煌小浮屠。张德芳先生《悬泉汉简中的“浮屠简”略考——兼论佛教传入敦煌的时间》,刊布了敦煌悬泉置出土Ⅵ91DXF13C②:30号汉简云:
“少酒薄乐,弟子谭堂再拜请。会月廿三日,小浮屠里七门西入。” (图1)
根据简文内容及书写形式推断,可以方之后世的请柬。大意是说:略置薄酒,聊备歌乐,定于本月二十三日恭请光临。发请柬者名谭堂,家在小浮屠里内,从第七门向西而入即到。“小浮屠里”是东汉敦煌县一个“里”名 。 大约这个“里”修建了一座样式新奇的小浮屠(即小佛塔),于是将此“里”取名为“小浮屠里”。
张德芳先生文云:此简出土于“悬泉置坞院内靠北墙的一间小房子里,发掘时编号F13。这间房子是坞院北面一排房子的其中一间”。在这同一间小房子里共出土11枚纪年简,排其年代,为东汉建武二十七年八月至永初元年十二月(C.E 51—108年)。因断此简为公元51~108年间物。而敦煌之小浮屠里既已存在于此时,则“小浮屠”之兴建,更当在“小浮屠里”命名之前无疑。张德芳先生指出:根据悬泉小浮屠简推测,“早在公元一世纪下半叶,佛教就已传入敦煌,而且一开始就流行在民间”,不仅流行于贵族圈内。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早期的“浮屠”,既是安置佛舍利的塔,也是佛徒供奉礼拜佛祖的处所,相当于后来的佛寺。据此言之,东汉时期敦煌的“小佛塔浮屠”(小浮屠),也就是敦煌所建的“小佛寺”。这在我国佛教发展史上无疑是重大事件。
三国吴赤乌十年(248),康僧会在建邺“感得”佛舍利,孙权特在建邺为其建塔收藏,“因名其地为佛陀里”。建邺某处因建一舍利塔而名其地为“佛陀里”,不禁让人联想敦煌“小浮屠里”得名之由。
三国之后,建立舍利塔及像塔、经塔、僧塔等渐多,略举数例于下:
西晋太康二年(281),慧达于浙江鄮县地中得一小宝塔,遂为之建造大塔安置;
北魏熙平元年(516),胡太后令建洛阳永宁寺九层木塔,百里之外犹可望见,飞檐所悬铃铎,随风交鸣,声闻十余里;
北魏正光年间(520~524),河南嵩山嵩岳寺造五层砖塔;
隋炀帝时,曾为天台大师智顗于天台山国清寺造九层砖塔;
初唐在西安建大小雁塔等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北魏孝明帝时“令诸州各建五级浮图”,隋炀帝两次令数十州兴建舍利塔。在皇权推动下,造塔活动在全国掀起了高潮。此后,各种性质的塔(舍利塔,及“支提”类佛像塔、经塔、僧塔、窟寺中心柱塔等等)、各种材质的塔(如砖塔、土塔、木塔、石塔、铁塔、铜塔、金塔、银塔、鎏金塔、琉璃塔、大塔、小塔等)不断涌现。塔不仅成为伽蓝建设重要的建筑物,也成为信众供奉礼拜的场所。
(二)
佛教信徒之所以热心造塔,是由于多种佛经宣说造塔有极大功德,如《佛说造塔功德经》云,造塔者,“其人功德如彼梵天,命终之后生于梵世,于彼寿尽生五净居,与彼诸天等无有异”。《譬喻经》列举造塔十种殊胜果报:一不生于边国,二不受贫困,三不得愚痴邪见之身,四可得十六大国之王位,五寿命长远,六可得金刚那罗延力,七可得无比广大之福德,八得蒙诸佛菩萨之慈悲,九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十得往生十方净土。因此,信徒们乐于造塔。但前举之砖塔、木塔,形体高大,造价昂贵,非轻而易举者。后来人们用石头雕凿成小石塔。20世纪以来,在敦煌、武威、酒泉、吐鲁番、大同等地陆续发现北凉及北魏时期雕造的十多座小型石塔(图2)。这些小塔通高多半1~2米左右,远比大型砖塔、木塔省工、省料、省财、省时,所以便捷易行。 唐代又有比雕造小石塔更为“方便易行”的“造塔功德”,即泥拓佛塔。唐代长安称为“善业泥”, 敦煌称为“脱塔”(又作“拓塔”)。
敦煌莫高窟发现有两式:其Ⅰ式为模 图2 北凉高善穆石塔
制圆塑小泥塔(图3、图4),皆高不过10厘米;Ⅱ式为泥片模压浮塑小泥塔(图5、图6),板片直径不过8厘米。
后至五代,敦煌又出现比泥拓小佛塔更为“方便易行”的“华塔剪纸”。敦煌也发现有两式(图7、图8)。其Ⅰ式,敦煌遗书编号P.4517(5),是在硬纸上彩绘华塔,塔室内绘立佛及头光、身光,然后剪刻出塔形;其Ⅱ式,敦煌遗书编号P.4518(38),是在白纸上剪成华塔形,又在塔座下剪出云纹,表示佛塔空中示现。这种“华塔剪纸”,让人人都可以造塔并从而求取造塔功德,进一步将造塔功德活动推进到普及化、简易化、大众化层面,造塔活动不再是多财者的专利了。
除了上面介绍的多种形式的造塔功德活动之外,唐代佛徒又发明了一种将供佛、写经、读经和造塔四种功德巧妙和合、畢功于一役的“方便法门”,笔者拟名谓之“心经法塔”。其法是书写《心经》,并以诵读的顺序将《心经》文字组成宝塔之形。敦煌遗书保存有两件这样的实物,编号分别为P.2168及P.2731。今举P.2168号文本于右(图9)。
此图以经名全称《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0字,组成“华盖”形;其下,将《心经》经文260字组成五级宝塔形;起自 “观”字,终于“诃”字,按诵读字序以虚线连接,循此可以一笔勾画出此塔走笔线路图(图10)。塔身中绘一佛像,趺坐于莲花座上,表示塔中供佛。塔顶用一“無”字化作塔刹。如此,将写经、读经、造塔、供佛四项功德集于一体,既省财、省力、省时、省事,又兼具四种功德,可谓用心精巧矣!
《佛说造塔功德经》载:“随所在方未有塔处,能于其中建立之者,其状高
妙出过三界,乃至至小如庵罗果;所有表剎上至梵天,乃至至小犹如针等;所有轮盖覆彼大千,乃至至小犹如枣叶,于彼塔内藏掩如来,所有舍利、发、牙、髭、爪,下至一分;或置如来所有法藏十二部经,下至于一四句偈,其人功德如彼梵天,命终之后生于梵世,于彼寿尽生五净居,与彼诸天等无有异。”前述种种大塔、小塔、泥拓塔、剪纸塔、写经塔,都作为佛教信众的供养功德而流传世间。
(三)
佛经教人礼敬佛塔,《法苑珠林》卷第37《敬塔篇?旋绕部》引《提谓经》云:“佛言,旋塔(引者按:亦曰绕塔)有五福德:一后世得端正好色;二得声音好;三得生天上;四得生王侯家;五得泥洹道。”(“泥洹道”即“涅槃道”, 就是修佛法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绕塔又有一定形式,如一律以右绕为准,《右绕佛塔功德经》说“右绕于佛塔,所得诸功德”有“远离于八难,常生无难处”,“念慧常无失,具足妙色相”,“住来天人中,福命悉长远”,“在于阎浮提,常生最尊胜”,“仪貌常端正,富贵多财宝,恒食大封邑”,“从此生天上,常有大威德”等等,真可谓福德无边。绕塔之时,须低头视地,不得误蹈地上虫只,不得左右顾视,不得于塔前之地唾吐,不得中住与人语。
唐代以来流行“泥拓佛塔”、“ 华塔剪纸”及“心经法塔”,虽然也是“造塔功德”,却不宜对之“右绕”礼拜。在此情况下,“绕塔”礼拜仪式也就成了空文。
古无轻唇音(今云唇齿音),,故浮、佛皆音bu,遂译buddha为浮屠、佛图或佛陀。
《牟子理惑论》收入梁僧佑《弘明集》卷一。
此简全文,我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的《敦煌学导论》16页注○1中曾予透露。因是得自友人,不宜迳予刊布,故用出注的方式加以透露。
古代城内置坊,城外置里。据此度之,小浮屠里当在敦煌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