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文化的伦理探析

来源 :伦理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_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圈子文化是人们基于圈子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的总和."重关系""重人情""重伦理""重关照"是其主要内涵.它因有利于人们情感需要的满足、实现互助合作和维护人际关系和谐的正价值而备受推崇,同时又因不利于社会优良道德的形成、不利于法治意识的培养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不利于个人积极性的发挥以及良好人格的形成等负价值而饱受指责.所以,对待圈子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又不能全面肯定,而应通过继承和创新使之合理发展,抑其恶扬其善.为此,矫治圈子文化,应该以平等公正为本行忠恕之道,消除不当的自己人意识;由亲亲仁爱转向宽容博爱,扭转圈子文化的封闭性思维;以义统礼、以礼治情,纠正圈子文化不当的人情思想;正私德、养公德,消解圈子文化自我主义的弊端.
其他文献
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国革命进步的价值,否定人向善、求善和行善的生存方式,试图通过质疑和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合法性、偷换指导思想、编造历史细节、蚀扰记忆传承等手段消解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道德记忆.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违背记忆伦理、丑化党的集体道德记忆主体、歪曲党的集体道德记忆内涵、搅乱党的集体道德记忆谱系等严峻挑战,应该大力推进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法治化进程,掌握中国共产党集体道德记忆的话语权和建构权,运用人工记忆手段刻写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道德记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集体道德记忆的演进方向,旗帜
作为一部"对话集",《论语》一书记录了诸多道德判断.这些判断往往不是以孤立的独断方式存在,而是作为某个说理过程的构成要件出现.通过对《论语》的文本调查,可以发现这些说理过程大多涉及三类八种模式.其中,三类模式是:"诉诸事实""诉诸理""诉诸结果".这些模式的存在,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论语》的道德判断提供了新的窗口;同时它也表明,作为儒学的创始者,孔子的道德判断往往伴随着相应的论证,其思想具有论证品质.
近十年来,全球化不再是国际政治中普遍必然的目标,围绕正义义务的国家边界论争也日趋热烈.在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的话语张力下,国内正义、全球正义、国际正义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明晰的.尤其在全球性危机频发和保守主义升温的情况下,国家主义正义义务观逐渐成为逆全球化政策的理论依据和价值规范.在国家主义的影响下,曾经为正义义务观打下普遍主义和先验主义基础的政治自由主义成了批判和反思的对象,国内正义的特殊性和偏爱同胞的正当性则正在成为当代保守主义政治的理论主张.
中国道德语言是由中华民族创造、主要由中华民族使用、以表达中华民族的伦理价值诉求为主的一个规范性语言体系.它具有民间、官方和学术界三条发展路径.民间是中国道德语言产生和发展的最广阔场域,它为中国人民创造中国道德语言和推动中国道德语言不断发展提供了社会背景和现实条件.官方的主要职责是引导中国道德语言的发展,对中国道德语言的发展提供合理的行政性规范.除了沿着民间和官方的路径发展,中国道德语言还具有在学术界发展的路径.中国学者开展各种各样的学术研究,提出概念,建构思想,为中国道德语言注入学术性元素,从而成为中国道
在《拯救正义与平等》一书中,G.A.科恩认为,可以借助原则性承诺和同感的共同作用,形成一种平等主义精神,进而解决自由、平等、帕累托最优不相容的三难困境.然而,这种伦理解决方案被认为会引发"限制担忧"、违背个人自主性、依赖帕累托精神等问题.面对这些质疑,科恩的伦理解决方案是存在可辩护空间的.但另一方面,为科恩所作出的辩护最终都无法克服科恩伦理解决方案的内在困境,即科恩的平等主义精神并不能相容于职业选择的自由.此外,我们还将论证科恩的伦理解决方案在何种意义上是失败的.
中国传统乡土伦理不仅嵌入在农耕经济与地方性的初级社会共同体之中,更是嵌入在乡村社会的治理结构之中.近代以来,这种"嵌入性伦理"受到国家与市场双重力量的强大影响.从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角度看,乡村伦理的建构需要面对两个现代性的问题:一是国家权力的下沉及其对乡村社会的改造;二是市场经济力量的冲击.乡村伦理只有"嵌入"到国家意识形态、市场理性以及作为现代性的工业化浪潮中,才能形成具有现代性意义的伦理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十分重视乡村伦理在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意义.党建引领的"三治融合",使得中国
清华简《治政之道》《治邦之道》所载君臣观既注重君主教化,上下各有其修,同时也强调君臣政治主体地位平等,尊重双方正当利益.《治政之道》《治邦之道》跳出诸子义利之辨学理上的讨论,从现实政治实践出发,在重视"义"的三代政治传统价值的同时,又肯定"利"的正当性,而这与战国士人阶层的壮大及国家官僚体制的发展有着密切关联.
面对无法拒绝的利益诱惑,可以通过不正义手段获取它却又不会受到惩罚时,为什么仍要捍卫正义原则?这是所有人都会面对的问题.柏拉图运用“盖吉斯之戒”的故事提出了这个疑问.后世的霍布斯和休谟试图使用“间接利己主义”论证策略来回应这个问题.霍布斯承认在某些情况下通过违背正义原则可以获取额外好处,但这最终会有损违背正义原则的人自身的利益.休谟继承并丰富了霍布斯的论证策略.虽然休谟反对霍布斯有关人性完全自私的假设,但同样认为损害正义原则最终会有损包括了不正义之人自身利益在内的“共同利益”.柏拉图在其回应方案中考虑了与霍
孔子的德治思想是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历史情境下的产物,它继承和发展了周公的"敬德保民"思想,并且创造性地把"仁"的精神导入礼制,使道德与政治连为一体.考察孔子德治思想现代性的意义,离不开孔子德治思想自身的内涵.这一思想包含两个方面:"道之以德"和"为政以德"."道之以德"强调的是由内而外的道德教化,"为政以德"突出的是自上而下的伦理表率.其中,居上位者的伦理表率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一个重要维度.居上位者的伦理表率始于"身教重于言教"的伦理逻辑起点,基于"知、情、意、行"的伦理逻辑四个层面,要求居上位
找准问题是成功做好党委督查工作的前提,问题找得准,督查建议才有针对性,才有利于辅助市委领导决策、解决基层实际问题.江苏南通市委办公室在新时代党委督查工作实践中,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努力炼就一双找准问题的“火眼金睛”,确保督出实效、查在关键,更好服务市委中心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