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作为初中众多学科中的小科,学生大多不愿学,老师也因此不重视地理的教学,所以学生偏科现象十分严重。同时,由于地理科许多内容须熟记硬背,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出现怠学厌学的现象,这给地理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所以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目前地理教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地理教学;学习;兴趣;激发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如何激发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采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例如,我在讲授七年级地理第二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繁荣的旅游业》这一节时,为了避免以前那种学生瞪着眼睛听天书的情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课件里把欧洲西部各国的旅游胜地展示出来,使学生可以直观形象的看到那里的景色确实非常迷人。在本节课的巩固联系中,我设计了一道复习题,制作了一个比赛游戏: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我用鼠标单击国家,学生快速说出它的旅游胜地,说对了电脑会说“你真棒”的声音,还给以热烈的掌声,若说错了则会说:“太遗憾了,下次努力”。由于这种声情并貌、生动活泼的形式极大的吸引了学生,所以学生积极性很高,在欢笑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引言,巧设疑问,以疑诱思。
不断用有趣的问题为教学过程开路,创设覆盖每一章、每一节、特别是每一具体课题的问题情境。例如:讲“气压带风带”可从介绍历史事实入手。“哥伦布发现美洲的第一次航行是从西班牙出发,南行至北纬30°附近的加那利群岛停留后,折向西行。一路上天气晴朗,风平浪静,帆船行驶缓慢,用了26天才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第二次他把船向南多开了1000多公里,然后再向西横渡大西洋,船队一帆风顺,在东北风的吹送下,只用了20天就抵达了美洲。后人在他两次走过的路线上航行,所遇风的情况都是如此。这个事实说明什么呢?说明地球上风的分布是有规律的。风在全球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呢?”接着学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这时部分学生会在心中提出成因问题,教师再明确提出:“气压带风带的这种有规律的分布是怎样形成的呢?”从而把所有学生都带入成因问题的情境之中。在讲解成因的过程中,还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问题不断地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需要,引导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努力达到情真意切,以情诱思。
为了保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经常处于“乐学”状态。教师在认真备好课的基础上,还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注重教学手段的艺术性、多样性。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语言美,要用精炼、生动、富有逻辑性、多样性的语言;用清晰、响亮、舒缓、流畅的语音;用抑扬顿挫,娓娓动听和富有节奏变化的语调,给学生以听觉上的美感。在课堂教学时还应根据教学内容对自身情感进行调控,满怀激情地开展教学活动,设法使学生不断受到感染,让情绪亢奋起来,使学生脑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对所学内容留下较深印象。地理学科涉及到宇宙、大气、河流、地球、生态平衡、资源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这要求教师用对大自然满腔热爱、对科学真理执着追求,借助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去感染学生。如讲到黄河这条哺育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时,教师内心应充满骄傲自豪之情并溢于言表;当讲到由于我们缺乏科学知识,乱砍滥伐,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时,教师的情感应是痛惜和担忧的。这样感染学生,使学生热爱祖国之情油然而生,并能认识到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四、精心选择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增强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努力做到添味加料,以趣诱思。
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发、引导和强化。地理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包含许多有趣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如宇宙的奥秘(宇宙大爆炸、外星人、飞碟等),神奇的地转偏向力(形成许多奇异的现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爱情传说(月相),“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气温的垂直变化),“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气温日较差大)的奇观,奇怪的“马纬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等无风带),“贸易风”(信风)等。地理教师平常要有意识地积累这些素材,一有机会就与所讲授内容联系起来,使地理课堂妙趣横生。有的内容,编成顺口溜,也可增加学生的兴趣。例如讲到黄河和长江时,怎样让学生记住黄河和长江流经的省区呢?我就编了这样的顺口溜:“青川甘宁内蒙古,山西陕西豫和鲁”、“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将地理的趣味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就不愁学生不喜欢地理,学不好地理了。
五、积极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
地理知识比较抽象,通过实践体验,抽象的理论变成生动的现实,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真正了解知识探索过程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获得了最好的锻炼和最实用的知识。例如,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一节时,我就让学生在课下利用乒乓球、铁丝、细竹条等物品去做简易的地球仪模型和经纬网;在学完这一节后,我又领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通过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将书本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变抽象为具体,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锻炼了能力。
总之,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时代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过程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力,引导得当,不断给学生以学习乐趣的体验,最后可深化为志趣,使他们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 杨艳红。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云南教育 [J]。2003(35)33。
[2] 吴春红。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09。
[3] 孙进科。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云南教育 [J]。2004 (29)。
[4] 谢家放。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法。云南教育 [J]。2005 (35) 13-15。
关键词:地理教学;学习;兴趣;激发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如何激发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采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例如,我在讲授七年级地理第二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繁荣的旅游业》这一节时,为了避免以前那种学生瞪着眼睛听天书的情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课件里把欧洲西部各国的旅游胜地展示出来,使学生可以直观形象的看到那里的景色确实非常迷人。在本节课的巩固联系中,我设计了一道复习题,制作了一个比赛游戏: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我用鼠标单击国家,学生快速说出它的旅游胜地,说对了电脑会说“你真棒”的声音,还给以热烈的掌声,若说错了则会说:“太遗憾了,下次努力”。由于这种声情并貌、生动活泼的形式极大的吸引了学生,所以学生积极性很高,在欢笑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引言,巧设疑问,以疑诱思。
不断用有趣的问题为教学过程开路,创设覆盖每一章、每一节、特别是每一具体课题的问题情境。例如:讲“气压带风带”可从介绍历史事实入手。“哥伦布发现美洲的第一次航行是从西班牙出发,南行至北纬30°附近的加那利群岛停留后,折向西行。一路上天气晴朗,风平浪静,帆船行驶缓慢,用了26天才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第二次他把船向南多开了1000多公里,然后再向西横渡大西洋,船队一帆风顺,在东北风的吹送下,只用了20天就抵达了美洲。后人在他两次走过的路线上航行,所遇风的情况都是如此。这个事实说明什么呢?说明地球上风的分布是有规律的。风在全球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呢?”接着学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这时部分学生会在心中提出成因问题,教师再明确提出:“气压带风带的这种有规律的分布是怎样形成的呢?”从而把所有学生都带入成因问题的情境之中。在讲解成因的过程中,还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问题不断地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需要,引导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努力达到情真意切,以情诱思。
为了保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经常处于“乐学”状态。教师在认真备好课的基础上,还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注重教学手段的艺术性、多样性。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语言美,要用精炼、生动、富有逻辑性、多样性的语言;用清晰、响亮、舒缓、流畅的语音;用抑扬顿挫,娓娓动听和富有节奏变化的语调,给学生以听觉上的美感。在课堂教学时还应根据教学内容对自身情感进行调控,满怀激情地开展教学活动,设法使学生不断受到感染,让情绪亢奋起来,使学生脑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对所学内容留下较深印象。地理学科涉及到宇宙、大气、河流、地球、生态平衡、资源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这要求教师用对大自然满腔热爱、对科学真理执着追求,借助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去感染学生。如讲到黄河这条哺育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时,教师内心应充满骄傲自豪之情并溢于言表;当讲到由于我们缺乏科学知识,乱砍滥伐,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时,教师的情感应是痛惜和担忧的。这样感染学生,使学生热爱祖国之情油然而生,并能认识到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四、精心选择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增强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努力做到添味加料,以趣诱思。
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发、引导和强化。地理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包含许多有趣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如宇宙的奥秘(宇宙大爆炸、外星人、飞碟等),神奇的地转偏向力(形成许多奇异的现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爱情传说(月相),“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气温的垂直变化),“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气温日较差大)的奇观,奇怪的“马纬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等无风带),“贸易风”(信风)等。地理教师平常要有意识地积累这些素材,一有机会就与所讲授内容联系起来,使地理课堂妙趣横生。有的内容,编成顺口溜,也可增加学生的兴趣。例如讲到黄河和长江时,怎样让学生记住黄河和长江流经的省区呢?我就编了这样的顺口溜:“青川甘宁内蒙古,山西陕西豫和鲁”、“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将地理的趣味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就不愁学生不喜欢地理,学不好地理了。
五、积极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
地理知识比较抽象,通过实践体验,抽象的理论变成生动的现实,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真正了解知识探索过程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获得了最好的锻炼和最实用的知识。例如,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一节时,我就让学生在课下利用乒乓球、铁丝、细竹条等物品去做简易的地球仪模型和经纬网;在学完这一节后,我又领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通过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将书本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变抽象为具体,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锻炼了能力。
总之,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时代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过程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力,引导得当,不断给学生以学习乐趣的体验,最后可深化为志趣,使他们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 杨艳红。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云南教育 [J]。2003(35)33。
[2] 吴春红。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09。
[3] 孙进科。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云南教育 [J]。2004 (29)。
[4] 谢家放。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法。云南教育 [J]。2005 (35)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