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古代,主题被称之为“意”、“主意”、“立意”“旨”、“主旨”等,是指对材料的观察,经验,分析,研究和加工以及提炼思想的结晶。思维是指主体对信息的积极作用,例如收集,传输,存储,提取,删除、对比、筛选、排列、分类、变相、整合、表达等。面对复杂的学术条件和众多教学与研究问题,作为教育者的主题思维必须始终清楚必须研究和解决的核心问题或任务,并且必须具有主题教学的思想管理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研;主题思维;探析
一、教研现状分析
1.集体教研中“以课代研”,研究内容尚不清楚,研究目的比较宽泛,导致教师备课时教学和研究目标定位不正确,盲目追求全面,缺乏深度以及教研价值,评课教师评课时要么光说好话,要么泛泛而谈教态、教法或教育理念,从事教研的教师很难在特定概念的指导下获得方法或想法。
2.个人缺乏教研意识,无法从宏观上理解教研课程的方向,很难将自我研究或独立研究的主题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教研中开展主题思维的意义
首先,以主题思维为导向的教研,能让音乐教师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地进行研究,即能自主进行研究,也可以结合同科组、同科老师的力量,共同进行某一主题教研。以“自主学习→课前预设→群体研讨→课堂求证→群体评议→找出问题”的教研模式,充分发挥老师的个人才智,在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又能集思广益,向着共同而明确清晰的目标,一起研究、探讨、实践、反思,共同提高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其次,主题思维指导下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强,目的性明确的特点,所以其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师探索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和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体现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科学的理性思考研究过程。
三、主题思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1.构建明确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建立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标志,因此,教学目标的科学设置决定了教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例如,老师在教学音乐“长鼻子”《可爱的小象》一课过程中,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小象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模唱等方法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乍一看,这些教学目标是可行的,但是我们以“主题思维”的视角来回顾本课的定标,它还不够准确。
首先,看课标对一年级学段目标的要求。 其次,注意教科书编写的意图。从教材的汇编来看,本课分为三个部分:学唱歌曲《可爱的小象》;用响板、碰钟为歌曲进行二声部伴奏;了解音乐要素之音乐的快慢。 最后,纵向比较该教学内容的进度与要求。
(1)所学歌曲内容的具体要求
●下册《布谷》的要求:放松并清晰唱歌;
●下册《牧童谣》的要求:跟随老师唱歌的旋律;
●下册《数鸭子》的要求:轻柔而快乐地唱歌。
(2)二声部伴奏
在上册第一课认识了碰钟,在《小青蛙找家》一课中认识了响板,并在《咏鹅》、《大家来劳动》、《小青蛙找家》、《星光圆舞曲》、《龙咚锵》、《放牛歌》等课中多次进行过二声部及三声部的器乐合奏。所以本课的二声部伴奏是属于学生复习、巩固的内容。
(3)学习的内容包含音乐知识的要素。
●上册第三课讲过《音的强弱》
● 上冊第七课讲过《音的长度》;
● 下册第二课讲过《音的高低》。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来思考和分析教材,本课的教学目标应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用柔和的声音,感受大象长鼻子的音乐形象。
[过程和方法]:通过听歌声,示范旋律,敲击伴奏,快慢歌来学唱《可爱的小象》。
[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轻松而清晰地唱《可爱的小象》,并识别声速。
2.教学方法的选择
以下册第五课“游戏”《火车开了》为例,教师经常让学生模仿火车的动作,边跳边唱歌。设置各车站站点、司机、站长等角色进行体验练习。但是,选择这些教学方法不仅是要为孩子们提供体验活动,而且应该带着主题意识,让方法为内在服务、为目标服务,让孩子通过系列的体验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学目标,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更深层次要求。
以《粉刷匠》为例,这首歌曲学生已经在幼儿园学过了,但是很多老师仍然让他们的孩子戴着方纸帽子,分组进行粉刷比赛,学生们看似在音乐的体验中很开心,使用体验性的互动活动来感受和表达歌曲,但是由于老师在本课没有“主题意识”,并没有通过体现歌曲强弱规律的动作表演唱、表现演唱音色的粉刷动作来创编、体会歌曲情绪的快慢对比、感受“刷子飞舞忙”的分组活动……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在“主题意识”引导下选择和实施的教学方法,所以就不能较大限度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达到高效课堂的深化要求。
结束语:在主题思维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和研究,有效地促进教师勤奋学习,善于思考,敏于动笔。在专题思维指导下的教研为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研究环境。
参考文献
[1]刘芳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内涵[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5).
[2]龙云."主题式"音乐课堂教学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07(7Z)127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研;主题思维;探析
一、教研现状分析
1.集体教研中“以课代研”,研究内容尚不清楚,研究目的比较宽泛,导致教师备课时教学和研究目标定位不正确,盲目追求全面,缺乏深度以及教研价值,评课教师评课时要么光说好话,要么泛泛而谈教态、教法或教育理念,从事教研的教师很难在特定概念的指导下获得方法或想法。
2.个人缺乏教研意识,无法从宏观上理解教研课程的方向,很难将自我研究或独立研究的主题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教研中开展主题思维的意义
首先,以主题思维为导向的教研,能让音乐教师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地进行研究,即能自主进行研究,也可以结合同科组、同科老师的力量,共同进行某一主题教研。以“自主学习→课前预设→群体研讨→课堂求证→群体评议→找出问题”的教研模式,充分发挥老师的个人才智,在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又能集思广益,向着共同而明确清晰的目标,一起研究、探讨、实践、反思,共同提高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其次,主题思维指导下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强,目的性明确的特点,所以其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师探索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和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体现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科学的理性思考研究过程。
三、主题思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1.构建明确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建立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标志,因此,教学目标的科学设置决定了教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例如,老师在教学音乐“长鼻子”《可爱的小象》一课过程中,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小象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模唱等方法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乍一看,这些教学目标是可行的,但是我们以“主题思维”的视角来回顾本课的定标,它还不够准确。
首先,看课标对一年级学段目标的要求。 其次,注意教科书编写的意图。从教材的汇编来看,本课分为三个部分:学唱歌曲《可爱的小象》;用响板、碰钟为歌曲进行二声部伴奏;了解音乐要素之音乐的快慢。 最后,纵向比较该教学内容的进度与要求。
(1)所学歌曲内容的具体要求
●下册《布谷》的要求:放松并清晰唱歌;
●下册《牧童谣》的要求:跟随老师唱歌的旋律;
●下册《数鸭子》的要求:轻柔而快乐地唱歌。
(2)二声部伴奏
在上册第一课认识了碰钟,在《小青蛙找家》一课中认识了响板,并在《咏鹅》、《大家来劳动》、《小青蛙找家》、《星光圆舞曲》、《龙咚锵》、《放牛歌》等课中多次进行过二声部及三声部的器乐合奏。所以本课的二声部伴奏是属于学生复习、巩固的内容。
(3)学习的内容包含音乐知识的要素。
●上册第三课讲过《音的强弱》
● 上冊第七课讲过《音的长度》;
● 下册第二课讲过《音的高低》。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来思考和分析教材,本课的教学目标应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用柔和的声音,感受大象长鼻子的音乐形象。
[过程和方法]:通过听歌声,示范旋律,敲击伴奏,快慢歌来学唱《可爱的小象》。
[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轻松而清晰地唱《可爱的小象》,并识别声速。
2.教学方法的选择
以下册第五课“游戏”《火车开了》为例,教师经常让学生模仿火车的动作,边跳边唱歌。设置各车站站点、司机、站长等角色进行体验练习。但是,选择这些教学方法不仅是要为孩子们提供体验活动,而且应该带着主题意识,让方法为内在服务、为目标服务,让孩子通过系列的体验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学目标,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更深层次要求。
以《粉刷匠》为例,这首歌曲学生已经在幼儿园学过了,但是很多老师仍然让他们的孩子戴着方纸帽子,分组进行粉刷比赛,学生们看似在音乐的体验中很开心,使用体验性的互动活动来感受和表达歌曲,但是由于老师在本课没有“主题意识”,并没有通过体现歌曲强弱规律的动作表演唱、表现演唱音色的粉刷动作来创编、体会歌曲情绪的快慢对比、感受“刷子飞舞忙”的分组活动……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在“主题意识”引导下选择和实施的教学方法,所以就不能较大限度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达到高效课堂的深化要求。
结束语:在主题思维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和研究,有效地促进教师勤奋学习,善于思考,敏于动笔。在专题思维指导下的教研为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研究环境。
参考文献
[1]刘芳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内涵[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5).
[2]龙云."主题式"音乐课堂教学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07(7Z)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