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离裂缝观测系统在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的适用性研究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1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传统的人工测量方式在大体量文物本体上进行裂隙病害的监测存在直接接触不便和误差控制难度大等问题,嘉峪关文化遗产监测机构尝试将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发的远距离裂缝测宽仪(BJQF-V)应用于嘉峪关光化楼、柔远楼的城台裂隙监测工作实践.通过这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无损监测手段,对城台裂隙发育现状进行监测分析,为该类型的文物本体裂隙监测探索一种可靠的方式.
其他文献
博物馆在面向青少年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活动本身的科学性、趣味性,并且要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之下进行策划,能够更多地考虑到青少年在成长发展方面的具体需求,从而让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更多的积极作用.博物馆要加强调研工作,做到以青少年的成长发展需求为中心,教育活动的策划在对青少年的发展需求深刻了解后开展,从而让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活动更具科学性.
玉璧是我国古代玉器中最重要的礼器之一,被古人视为瑞玉,在瑞玉中居于首位.玉璧作为传统礼器,起源最早,出土地域最广,存世量最多,存在时间最长,几乎贯穿整个古代玉器制作史,见证了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生活和文化的演变过程.汉代,典雅庄重的玉璧因受以玉比德等道德观念的影响,成了诸侯拥有巨大财富的象征,并被赋予了特殊的社会功能.汉代玉璧以璧敛尸、以璧镇邪、以璧护尸不朽的功能,具有神圣的威力,无不为人们敬畏和仰视.这正是其他玉器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南阳郡在战国时期本属楚、韩,秦破楚军后,占领宛地,秦昭王时初置南阳郡.南阳郡自设立以来就是大郡,土地面积辽阔,人口众多.秦末迁不轨之民于南阳,汉时也多封权贵于南阳,南阳又是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因此南阳多富人豪强.南阳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矿藏丰富,且交通便捷、商业发达,加上统治者的便利政策,使南阳郡经济繁荣、民众富庶,在汉代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