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闲暇,读一短文,说有一篇小说,写印度一动物园老板的孩子,认为“动物喜欢大自然”是人类一厢情愿的天真想法,与在大自然中风吹雨淋、饥饱不定、生死由命的境况相比,吃喝不愁、生有所养、病有所医、免遭弱肉强食之祸的动物园绝对是动物的天堂,就像人类早年也是野生穴居,茹毛饮血,尔后随着进化,不断为自己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一样,动物同样也愿意不断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且不说动物到底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才能更快活,单就这个问题的提出,就足以说明小说中孩子思维的独特与新颖,质疑的大胆与可贵,给我们以非常有益的启示。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想起了庄子与惠子著名的“濠梁之辩”: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之上辩论鱼在水中是不是快乐的问题。庄子认为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是多么快乐啊,而惠子却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它是快乐的呢?最终庄子偷换概念,说你既然问我“怎么知道的”,说明你已经承认我知道鱼的快乐,至于从哪儿知道的,当然是在濠梁之上知道的。尽管庄子成了诡辩的赢家,但从中可以看出,庄子对鱼快乐与否的主观判断,连他自己都无法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只能靠钻语言空子蒙混过关。惠子提出的质疑,其实和上面小说中的小孩提出的问题如出一辙,是对人类过于自负的主观意志的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被人们广泛接受、不容质疑的事情,恰恰需要多侧面、多角度地去审视和研究,需要大胆提出质疑。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时候就是在不断质疑、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当下我们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但我们在鼓励创新思维、包容标新立异、挑战固有观念方面,还缺乏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我们的教育,更是在应试的压迫之下,没有了任何可以让思想自由驰骋的空间。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被完全标准化的答案覆盖着,容不得有半点“非分之想”,否则,就要成为应试的失败者。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如果一个学生问题太多,大多不会被老师所喜欢,假若有谁不合时适宜挑战权威的话,更会使一些老师感到“难堪”,甚至恼羞成怒,绝不会欣欣然鼓励之。在考试中,如果标准答案是“一加一得二”,就绝不可以答成“一加一等于二”,僵化和教条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这样的教育环境和模式之下,还能产生什么样的创造思维?所谓的研究性学习,参与式教学,如果不能摆脱应试的束缚,也只能是“看上去很美”罢了。
有了太多的范例,太多的标准,太多的定式,必然也就少了应有的发现,应有的创新,应有的灵感和应有的激情,学生也只能成为知识的“搬运工”和“存储器”。尽管可以培养出善于应试的状元,培养出屡退屡进名校的“考试奇才”,但就是很难培养出富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追根溯源,考试最初的目的,大约只是先生用来测试学生对所传授知识掌握的程度,完全没有任何功利的意图。但自从科举取士之后,考试的目的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承载起人生的前途和命运,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更重要的是,它以制度的形式,限定了一个人应该学什么和不应该学什么,从而剥夺了人们在知识面前的自由选择权。所以,一个需要质疑的问题是,除了一些必要的基础性知识之外,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究竟是否科学合理?有些知识,真的重要到每个人不论喜欢与否都得学习和掌握的程度了吗?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为什么仅仅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就必须痛苦地去学习自己不喜欢或者不一定需要的东西呢?其实,有些所谓的知识,可能终其一生都一无所用。因而有专家主张,在义务教育之后,就应该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选择权。但在高考指挥棒下,目前的这种状况恐怕很难改变。
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长更是主宰了孩子学习的所有领域。不少家长都坚定不移地相信,他们为孩子规划着最美好的未来。就像人类确信动物非常热爱大自然一样,即使会冻死,饿死,病死,或担惊受怕地生活在恐惧之中,它们也会痴心不改。相应地,可能有的孩子确实享受着弹琴、跳舞、绘画等由家长安排的全方位学习的乐趣,但却无法否认,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他们因此而失去了应有的快乐和自由,用弱小的双肩,承担起了家长们相当然地为他们设计的未来,并美其名曰为孩子好。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家长们想要的那种生活,就一定是孩子们想要的生活吗?家长眼里的幸福,就一定是孩子将来想要享有的幸福吗?又有多少孩子的未来不会与家长的期待南辕而北辙呢?就算他们真的成为了家长希望的那样,他们就一定会很幸福吗?
上面提到的那位短文作者,在读了小说后,开始有些认同那个小孩子的看法了。他意识到,如果有了足够大的活动空间,动物们可能更喜欢待在动物园里,而不是险象环生的野生环境中。同样,我们也可以设想,如果环境足够宽松,孩子们没有了应试的压力,不必起五更、睡半夜地应对考试,能学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一定会感到幸福,一定会选择过这样的生活。问题是,在现行的应试体制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由功利而又自负的成人主导的世界,能给他们这样的生活吗?就像认为动物是热爱自然的,鱼在水中游动就一定是快乐的一样,在不少人眼中,孩子们的生活,天经地义就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至于为什么应该如此,就只能用“知之濠梁之上”来作解释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被人们广泛接受、不容质疑的事情,恰恰需要多侧面、多角度地去审视和研究,需要大胆提出质疑。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时候就是在不断质疑、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当下我们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但我们在鼓励创新思维、包容标新立异、挑战固有观念方面,还缺乏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我们的教育,更是在应试的压迫之下,没有了任何可以让思想自由驰骋的空间。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被完全标准化的答案覆盖着,容不得有半点“非分之想”,否则,就要成为应试的失败者。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如果一个学生问题太多,大多不会被老师所喜欢,假若有谁不合时适宜挑战权威的话,更会使一些老师感到“难堪”,甚至恼羞成怒,绝不会欣欣然鼓励之。在考试中,如果标准答案是“一加一得二”,就绝不可以答成“一加一等于二”,僵化和教条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这样的教育环境和模式之下,还能产生什么样的创造思维?所谓的研究性学习,参与式教学,如果不能摆脱应试的束缚,也只能是“看上去很美”罢了。
有了太多的范例,太多的标准,太多的定式,必然也就少了应有的发现,应有的创新,应有的灵感和应有的激情,学生也只能成为知识的“搬运工”和“存储器”。尽管可以培养出善于应试的状元,培养出屡退屡进名校的“考试奇才”,但就是很难培养出富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追根溯源,考试最初的目的,大约只是先生用来测试学生对所传授知识掌握的程度,完全没有任何功利的意图。但自从科举取士之后,考试的目的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承载起人生的前途和命运,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更重要的是,它以制度的形式,限定了一个人应该学什么和不应该学什么,从而剥夺了人们在知识面前的自由选择权。所以,一个需要质疑的问题是,除了一些必要的基础性知识之外,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究竟是否科学合理?有些知识,真的重要到每个人不论喜欢与否都得学习和掌握的程度了吗?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为什么仅仅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就必须痛苦地去学习自己不喜欢或者不一定需要的东西呢?其实,有些所谓的知识,可能终其一生都一无所用。因而有专家主张,在义务教育之后,就应该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选择权。但在高考指挥棒下,目前的这种状况恐怕很难改变。
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长更是主宰了孩子学习的所有领域。不少家长都坚定不移地相信,他们为孩子规划着最美好的未来。就像人类确信动物非常热爱大自然一样,即使会冻死,饿死,病死,或担惊受怕地生活在恐惧之中,它们也会痴心不改。相应地,可能有的孩子确实享受着弹琴、跳舞、绘画等由家长安排的全方位学习的乐趣,但却无法否认,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他们因此而失去了应有的快乐和自由,用弱小的双肩,承担起了家长们相当然地为他们设计的未来,并美其名曰为孩子好。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家长们想要的那种生活,就一定是孩子们想要的生活吗?家长眼里的幸福,就一定是孩子将来想要享有的幸福吗?又有多少孩子的未来不会与家长的期待南辕而北辙呢?就算他们真的成为了家长希望的那样,他们就一定会很幸福吗?
上面提到的那位短文作者,在读了小说后,开始有些认同那个小孩子的看法了。他意识到,如果有了足够大的活动空间,动物们可能更喜欢待在动物园里,而不是险象环生的野生环境中。同样,我们也可以设想,如果环境足够宽松,孩子们没有了应试的压力,不必起五更、睡半夜地应对考试,能学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一定会感到幸福,一定会选择过这样的生活。问题是,在现行的应试体制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由功利而又自负的成人主导的世界,能给他们这样的生活吗?就像认为动物是热爱自然的,鱼在水中游动就一定是快乐的一样,在不少人眼中,孩子们的生活,天经地义就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至于为什么应该如此,就只能用“知之濠梁之上”来作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