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电商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高等院校普遍开设,但是因为缺乏先进的教学体系,给电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造成了较大困扰。面对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高质量要求这一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就需要高等院校明确培养的目标定位,有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办法。本文通过研究电商专业的在大学专业教育过程中的近况和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旨在能够给电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起到较大的正面效应,帮助企业觅得良才。
【关键词】电子商务;应用型;培养
1 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
电商专业的开设在我国高校中是一个日常现象,从我国教育部门批准高学开设电商专业以来,我国共有500多家高等院校的电商专业开始招生。随着网络的遍及,许多公司开始通过网络作为产品销售平台,电商逐渐变成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从国际电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情况来看,坚持理论专业学习和实地见习相结合、秉承独立自主的风格, 面对参差不齐学生,因材施教,实行教学安排,是保障我国应用型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健康迅速成长的一个基本措施。如果高等院校电商专业应用型人才教育的方法不对,那么电商的运用就不能在企业中顺畅推行,也很难使电商这一新型的商业模式在我国迅速成长。因此, 建立一个有效的、全面的、合适的教学框架,是教育电商专业应用型人才亟需破除的障碍。
2 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计不合理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缺少对电子商务在国外的应用经验和在国内企业应用的个性化需求的了解,因此,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不强,一是将原有的有关互联网和营销等专业的课程直接罗列,不结合专业特点;二是重理论轻实践,缺少必要的教学案例和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教学。电商专业的教学设计像一盘大杂烩,科目多而不精,课程设计不合理,最终造成教学养目标模糊,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
2.2 教师队伍不成熟
电商专业是集信息技术、互联网应用、市场营销、广告学等专业于一体的概括性很强的专业,对老师的要求远远大于一般课程的老师。而现实教学状况是,电商专业的老师,许多是教授互联网或营销类专业的老师,许多老师没有培训过较为综合的电商专业知识,并且缺少实践经验。
2.3 缺乏实践教学
电商专业是理论和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要有电商专业模拟实验室来为学生提供操作平台。并且,相对其他专业,电商专业的学习需要更真实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高校拥有电商专业的模拟学习平台,通过这些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有真是从事相关工作的感觉,深刻理解电子商务在公司中的作用和应用情况,创新电子商务技术和商务模式,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然而由于部分高校不重视实验室的建设,或因缺乏资金和设备场地等问题,无法为学生建设模拟或真实的实验平台。
3 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3.1 优化课程设计,革新教学内容。
电商概论是电商专业学习的核心课程,此课程讲授的知识点非常广,教师讲授的专业知识和模型较多,包括电商理论、企业电商、社会学、Internet 电商、网站建设、网络销售、电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等等。要在很短的课程学时内学习如此复杂的学习任务是不现实的。因此,担任电商概论学科的高校教师在学习方式柔性化的原则下,可以自由的选择教授中毒。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各自特质编写多样的教学大纲,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教材。在选择教材时,要主要教材的针对性,各教材所介绍的内容和侧重点的不同,只有将所选教材的特征和学生的特征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高校应参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该标准不仅体现了以职业素养为重点的特征,还充分展现了实用性和行业发展动态。如果高校以此为标准组织电商概论课程的安排,可以将课程专业学习和考取电商师职业资格相匹配。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增强现有师资的培育,尤其是用人单位工作经历的锻炼,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大力引进有电商工作经验的教师;建立的兼职教师库,聘请有丰厚工作经验的网络工程师、企业工作人员等优异人才实地讲解,为学生进行技能指导、现场教学发挥重要作用,构成专职和兼职联合、分工合作的高素质高校电商专业培训团体。
3.3 增加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分析国内外高等院校电商专业教学情况,研究高等学校该专业应用型人才教育的标准,了解企业对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分析目前本专业的就业率及质量,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特点,研究寻找找到用人单位要求和学校教育方式的契合点。高校根据电商企业运的作流程,实行校企联合, 建设一个实验模拟教学基地。设定模拟学习的实践场景为一个竞争性模拟软件,让学生尝试企业各种职位,真实体验产品销售、货物收发和资金运作的全过程,使学生能把专业知识和实际实践良好的联系在一起。
4 总结
随着网络的遍及和电商模式的应用,许多用人单位逐渐意识到电商的运用对于企业未来成长的重要性,这也就带动了用人单位对电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企业需要一大批既懂得营销学和管理学,又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因此,高等教育需以社會需求为指引,对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相结合来训练,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方面的专业素养,还要拥有很高的社会见习经验,使毕业生真正能成为满足企业需要的应用型电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鼎.电子商务基础(第四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李燕平,陈梅.电子商务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周小华.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几点构思[J].职教通讯,2012(03).
作者简介
张慧芹(1980-),女,河南省延津县人。硕士学位。现为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
作者单位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1
近年来,电商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高等院校普遍开设,但是因为缺乏先进的教学体系,给电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造成了较大困扰。面对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高质量要求这一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就需要高等院校明确培养的目标定位,有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办法。本文通过研究电商专业的在大学专业教育过程中的近况和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旨在能够给电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起到较大的正面效应,帮助企业觅得良才。
【关键词】电子商务;应用型;培养
1 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
电商专业的开设在我国高校中是一个日常现象,从我国教育部门批准高学开设电商专业以来,我国共有500多家高等院校的电商专业开始招生。随着网络的遍及,许多公司开始通过网络作为产品销售平台,电商逐渐变成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从国际电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情况来看,坚持理论专业学习和实地见习相结合、秉承独立自主的风格, 面对参差不齐学生,因材施教,实行教学安排,是保障我国应用型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健康迅速成长的一个基本措施。如果高等院校电商专业应用型人才教育的方法不对,那么电商的运用就不能在企业中顺畅推行,也很难使电商这一新型的商业模式在我国迅速成长。因此, 建立一个有效的、全面的、合适的教学框架,是教育电商专业应用型人才亟需破除的障碍。
2 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计不合理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缺少对电子商务在国外的应用经验和在国内企业应用的个性化需求的了解,因此,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不强,一是将原有的有关互联网和营销等专业的课程直接罗列,不结合专业特点;二是重理论轻实践,缺少必要的教学案例和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教学。电商专业的教学设计像一盘大杂烩,科目多而不精,课程设计不合理,最终造成教学养目标模糊,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
2.2 教师队伍不成熟
电商专业是集信息技术、互联网应用、市场营销、广告学等专业于一体的概括性很强的专业,对老师的要求远远大于一般课程的老师。而现实教学状况是,电商专业的老师,许多是教授互联网或营销类专业的老师,许多老师没有培训过较为综合的电商专业知识,并且缺少实践经验。
2.3 缺乏实践教学
电商专业是理论和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要有电商专业模拟实验室来为学生提供操作平台。并且,相对其他专业,电商专业的学习需要更真实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高校拥有电商专业的模拟学习平台,通过这些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有真是从事相关工作的感觉,深刻理解电子商务在公司中的作用和应用情况,创新电子商务技术和商务模式,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然而由于部分高校不重视实验室的建设,或因缺乏资金和设备场地等问题,无法为学生建设模拟或真实的实验平台。
3 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3.1 优化课程设计,革新教学内容。
电商概论是电商专业学习的核心课程,此课程讲授的知识点非常广,教师讲授的专业知识和模型较多,包括电商理论、企业电商、社会学、Internet 电商、网站建设、网络销售、电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等等。要在很短的课程学时内学习如此复杂的学习任务是不现实的。因此,担任电商概论学科的高校教师在学习方式柔性化的原则下,可以自由的选择教授中毒。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各自特质编写多样的教学大纲,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教材。在选择教材时,要主要教材的针对性,各教材所介绍的内容和侧重点的不同,只有将所选教材的特征和学生的特征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高校应参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该标准不仅体现了以职业素养为重点的特征,还充分展现了实用性和行业发展动态。如果高校以此为标准组织电商概论课程的安排,可以将课程专业学习和考取电商师职业资格相匹配。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增强现有师资的培育,尤其是用人单位工作经历的锻炼,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大力引进有电商工作经验的教师;建立的兼职教师库,聘请有丰厚工作经验的网络工程师、企业工作人员等优异人才实地讲解,为学生进行技能指导、现场教学发挥重要作用,构成专职和兼职联合、分工合作的高素质高校电商专业培训团体。
3.3 增加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分析国内外高等院校电商专业教学情况,研究高等学校该专业应用型人才教育的标准,了解企业对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分析目前本专业的就业率及质量,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特点,研究寻找找到用人单位要求和学校教育方式的契合点。高校根据电商企业运的作流程,实行校企联合, 建设一个实验模拟教学基地。设定模拟学习的实践场景为一个竞争性模拟软件,让学生尝试企业各种职位,真实体验产品销售、货物收发和资金运作的全过程,使学生能把专业知识和实际实践良好的联系在一起。
4 总结
随着网络的遍及和电商模式的应用,许多用人单位逐渐意识到电商的运用对于企业未来成长的重要性,这也就带动了用人单位对电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企业需要一大批既懂得营销学和管理学,又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因此,高等教育需以社會需求为指引,对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相结合来训练,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方面的专业素养,还要拥有很高的社会见习经验,使毕业生真正能成为满足企业需要的应用型电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鼎.电子商务基础(第四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李燕平,陈梅.电子商务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周小华.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几点构思[J].职教通讯,2012(03).
作者简介
张慧芹(1980-),女,河南省延津县人。硕士学位。现为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
作者单位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