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析采用丹参注射液与利尿剂联合用药的方式对肝腹水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肝腹水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利尿剂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注射液与利尿剂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12%,优于对照组的68.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肝腹水患者丹参注射液与利尿剂联合用药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利尿剂 肝腹水
肝硬化腹水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肝硬化的发病机制较为广泛,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有病毒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以及代谢性肝硬化等。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采用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肝腹水患者为研究资料,对丹参注射液与利尿剂联合用药的方式对肝腹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肝腹水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区间为32-70岁,平均年龄为(53.64±11.78)岁;以Child-Pugh分级标准对所有患者的疾病进行评分,其中,A级患者32例,B级患者19例;对照组患者的肝腹水类型如下:吸虫肝硬化37例,乙醇性肝硬化6例,乙肝性肝硬化8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区间为34-69岁,平均年龄为(52.18±12.09)岁;其中,A级患者31例,B级患者20例;观察组患者的肝腹水类型如下:吸虫肝硬化36例,乙醇性肝硬化5例,乙肝性肝硬化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Child-Pugh分级标准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保障患者的休息、饮食均处于合理的状态下,对患者的水、盐摄入量进行控制。同时,给予患者抗病毒治疗,若患者的病情严重,则给予其适量的白蛋白输注。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利尿剂治疗,具体治疗如下:给予患者利尿剂腹腔注入,在100ml生理盐水中给予100mg速尿加20mg多巴胺向患者腹腔内缓慢注入。每日1次。
观察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与利尿剂联合治疗,给予患者100mg速尿加20mg多巴胺腹腔内缓慢注入,同时,给予患者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滴注剂量为40ml,每日1次。
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28天。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腹胀、黄疸以及水肿等症状明显缓解,且患者的尿量增多,腹腔积液明显减少;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部分缓解,尿量有所增多,腹腔积液有所减轻;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且尿量、腹腔积液均无显著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技术资料用%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如下:显效29例,有效19例,无效3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如下: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16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8.6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检查指标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血尿素氮为(22.15±5.71)mmol/L,肌酐为(167.44±18.61)μmol/L,谷丙转氨酶为(802.34±458.85)U/L。对照组患者的血尿素氮为(24.31±5.27)mmol/L,肌酐为(162.31±16.57)μmol/L,谷丙转氨酶为(817.24±452.32)U/L。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尿素氮为(12.11±5.27)mmol/L,肌酐为(127.56±10.62)μmol/L,谷丙转氨酶为(297.16±183.59)U/L。对照组患者的血尿素氮为(14.47±3.39)mmol/L,肌酐为(135.01±12.13)μmol/L,谷丙转氨酶为(466.07±267.39)U/L。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各肝功能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肝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腹水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肝腹水的临床治疗根本主要是活血化瘀。丹参注射液作为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的作用的药物,其免疫功能、抗纤维化及消炎功能较为显著。同时,丹参注射液可促进毛细血管网的开放,使血流速度加快,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结果与相关研究相符[3],可见丹参注射液与利尿剂联合用药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治疗后复发率。
综上所述,给予肝腹水患者丹参注射液与利尿剂联合用药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吴世馨,何行春,陈梅等.综合护理干预配合内科综合治疗和腹腔穿刺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3(7):1154-1158.
[2]杜振华,张磊,刘树业等.血清代谢轮廓分析在评估乙肝肝硬化病程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11,39(8):1279-1283.
[3]张前进.40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72-73.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利尿剂 肝腹水
肝硬化腹水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肝硬化的发病机制较为广泛,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有病毒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以及代谢性肝硬化等。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采用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肝腹水患者为研究资料,对丹参注射液与利尿剂联合用药的方式对肝腹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肝腹水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区间为32-70岁,平均年龄为(53.64±11.78)岁;以Child-Pugh分级标准对所有患者的疾病进行评分,其中,A级患者32例,B级患者19例;对照组患者的肝腹水类型如下:吸虫肝硬化37例,乙醇性肝硬化6例,乙肝性肝硬化8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区间为34-69岁,平均年龄为(52.18±12.09)岁;其中,A级患者31例,B级患者20例;观察组患者的肝腹水类型如下:吸虫肝硬化36例,乙醇性肝硬化5例,乙肝性肝硬化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Child-Pugh分级标准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保障患者的休息、饮食均处于合理的状态下,对患者的水、盐摄入量进行控制。同时,给予患者抗病毒治疗,若患者的病情严重,则给予其适量的白蛋白输注。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利尿剂治疗,具体治疗如下:给予患者利尿剂腹腔注入,在100ml生理盐水中给予100mg速尿加20mg多巴胺向患者腹腔内缓慢注入。每日1次。
观察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与利尿剂联合治疗,给予患者100mg速尿加20mg多巴胺腹腔内缓慢注入,同时,给予患者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滴注剂量为40ml,每日1次。
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28天。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腹胀、黄疸以及水肿等症状明显缓解,且患者的尿量增多,腹腔积液明显减少;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部分缓解,尿量有所增多,腹腔积液有所减轻;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且尿量、腹腔积液均无显著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技术资料用%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如下:显效29例,有效19例,无效3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如下: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16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8.6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检查指标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血尿素氮为(22.15±5.71)mmol/L,肌酐为(167.44±18.61)μmol/L,谷丙转氨酶为(802.34±458.85)U/L。对照组患者的血尿素氮为(24.31±5.27)mmol/L,肌酐为(162.31±16.57)μmol/L,谷丙转氨酶为(817.24±452.32)U/L。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尿素氮为(12.11±5.27)mmol/L,肌酐为(127.56±10.62)μmol/L,谷丙转氨酶为(297.16±183.59)U/L。对照组患者的血尿素氮为(14.47±3.39)mmol/L,肌酐为(135.01±12.13)μmol/L,谷丙转氨酶为(466.07±267.39)U/L。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各肝功能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肝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腹水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肝腹水的临床治疗根本主要是活血化瘀。丹参注射液作为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的作用的药物,其免疫功能、抗纤维化及消炎功能较为显著。同时,丹参注射液可促进毛细血管网的开放,使血流速度加快,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结果与相关研究相符[3],可见丹参注射液与利尿剂联合用药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治疗后复发率。
综上所述,给予肝腹水患者丹参注射液与利尿剂联合用药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吴世馨,何行春,陈梅等.综合护理干预配合内科综合治疗和腹腔穿刺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3(7):1154-1158.
[2]杜振华,张磊,刘树业等.血清代谢轮廓分析在评估乙肝肝硬化病程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11,39(8):1279-1283.
[3]张前进.40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