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把化学史带进初中课堂,结合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化学课的魅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乐趣,勇于探索的精神,进而提高初中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化学史;化学课堂;学习兴趣;科学素养
化学这门科目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学习该科目时本应该是乐趣无穷,化学课堂应该是洋溢着学生的笑容,随处可见的是学生好奇的眼神。但由于它在初中九年级才开始开课,课堂氛围往往没有预期中那样热烈。对于初中生而言,九年级年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所有人更关注的是分数,大多数情况则是加紧步伐完成新课,然后进入紧张的复习备考。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化学教学同化学史的结合则可达此目标。处总化学教材中增加了不少化学史知识,但很多老师对化学史知识常常轻描谈写,或是让学生自己去看素材,学生则大多数知道几个化学家发的名字,没有充分发挥化学史的价值和功能。
科学家郎之万说:“科学教学中加入历史的观点是有利而无一弊的。”化学家傅鹰教授说:“化学教育给学生以知识,化学史教育给学生以智慧。”我认为初中化学老师应用好化学史为自己的课堂服务,使化学课堂更加多姿多彩。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历谈谈如何在初中教学中渗透化学史,实现其价值。
一、化学实验搭档化学史,赢得学生点关注
在初中,化学老师与其他科目教师不同,他们每一年都是学生眼中新老师,其他科目的老师教授该班级一般是两年或者一年,他们与学生之间已经培养出深厚的情感,学生们更愿意先接受他们,优先完成他们的任务。每一次上第一堂课前,总是忐忑不安,倍感压力大,害怕不能赢得学生的关注,更害怕看到学生不在乎你的表情,因此,上好第一堂课特别重要。我的第一堂课通常是先进行两个小魔术实验,一个来自课本,教材中的本是两瓶无色溶液,NaOH溶液和酚酞溶液,两者相遇就变红了,另一个为“清水变牛奶”实验,后一个实验每年都会选择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往往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紧接着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多姿多彩的化学发展史,从远古人砖木取火到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领域。通过实验与化学史结合的方式教学,很自然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二、用用化学史实,创设情景引入
初中生对化学史实故事特别感兴趣,在后期的教学中运用化学史创设探究情景,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有一颗在情景氛围下引领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这样,教师所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就不会成为被动的,而学生会把它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例如讲授“活泼金属能够跟酸起置换反应生成H2”内容时,可以结合化学史,最初许多化学家误解活泼金属是氢的化合物,及他们得到错误结论的依据,后来化学家们有事通过怎样的实验过程得到正确的结论。通过化学史的引入,学生自然地把自己置身于化学发展的进程中,运用他们的成果来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顽强探索的科学品质
化学史上任何一个发现和发明,无不凝结着化学家们的汗水和忘我追求,这个过程他们可能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或者面临着当时信仰主流思潮人们的迫害,但他们顽强探索,追求真理,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生去学习。例如在讲授化学式与化合价中的一句话“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是化学家普鲁斯特用了七年的时间做了数千次实验分析才得出的结论。在讲授氧气这一节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科学家们发现氧气的历史,1772年,舍勒通过研究分离出了氧气,但是他信奉流行的“燃素说”,把氧气叫做“火空气”,1774年,普利斯特里也得到了氧气,与舍勒一样,他也信奉“燃素说”,不相信自己的实验结果,同年,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推翻了流行一个世纪的“燃素说”。通过化学史展示可以让学生明白要尊重实验事实,勇于探索创新并要大胆质疑,是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
四、利用化学史,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在讲授元素知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给人类带来福音的镭元素的发现史,居里夫人夫妇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及其恶劣的条件下,经过3年9个月从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盐,并测定了它的相对原子质量,由于长期与放射性物质接触,后来居里夫人疾病缠身,为了科学和祖国奉献自己一生。在讲授氯气时,可以向学生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西斯第一次将氯气勇于战场上,直接参与一场空前的无形屠杀,造成5000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通过这些化学史,学生知晓科学可以造福人类,如果不当使用也可以毁灭人类,从中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借鉴化学史中有用的材料用于化学课堂上们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并行进爱国主义教育,使我们的化学课堂多了一道色彩。
关键词:化学史;化学课堂;学习兴趣;科学素养
化学这门科目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学习该科目时本应该是乐趣无穷,化学课堂应该是洋溢着学生的笑容,随处可见的是学生好奇的眼神。但由于它在初中九年级才开始开课,课堂氛围往往没有预期中那样热烈。对于初中生而言,九年级年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所有人更关注的是分数,大多数情况则是加紧步伐完成新课,然后进入紧张的复习备考。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化学教学同化学史的结合则可达此目标。处总化学教材中增加了不少化学史知识,但很多老师对化学史知识常常轻描谈写,或是让学生自己去看素材,学生则大多数知道几个化学家发的名字,没有充分发挥化学史的价值和功能。
科学家郎之万说:“科学教学中加入历史的观点是有利而无一弊的。”化学家傅鹰教授说:“化学教育给学生以知识,化学史教育给学生以智慧。”我认为初中化学老师应用好化学史为自己的课堂服务,使化学课堂更加多姿多彩。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历谈谈如何在初中教学中渗透化学史,实现其价值。
一、化学实验搭档化学史,赢得学生点关注
在初中,化学老师与其他科目教师不同,他们每一年都是学生眼中新老师,其他科目的老师教授该班级一般是两年或者一年,他们与学生之间已经培养出深厚的情感,学生们更愿意先接受他们,优先完成他们的任务。每一次上第一堂课前,总是忐忑不安,倍感压力大,害怕不能赢得学生的关注,更害怕看到学生不在乎你的表情,因此,上好第一堂课特别重要。我的第一堂课通常是先进行两个小魔术实验,一个来自课本,教材中的本是两瓶无色溶液,NaOH溶液和酚酞溶液,两者相遇就变红了,另一个为“清水变牛奶”实验,后一个实验每年都会选择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往往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紧接着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多姿多彩的化学发展史,从远古人砖木取火到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领域。通过实验与化学史结合的方式教学,很自然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二、用用化学史实,创设情景引入
初中生对化学史实故事特别感兴趣,在后期的教学中运用化学史创设探究情景,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有一颗在情景氛围下引领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这样,教师所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就不会成为被动的,而学生会把它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例如讲授“活泼金属能够跟酸起置换反应生成H2”内容时,可以结合化学史,最初许多化学家误解活泼金属是氢的化合物,及他们得到错误结论的依据,后来化学家们有事通过怎样的实验过程得到正确的结论。通过化学史的引入,学生自然地把自己置身于化学发展的进程中,运用他们的成果来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顽强探索的科学品质
化学史上任何一个发现和发明,无不凝结着化学家们的汗水和忘我追求,这个过程他们可能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或者面临着当时信仰主流思潮人们的迫害,但他们顽强探索,追求真理,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生去学习。例如在讲授化学式与化合价中的一句话“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是化学家普鲁斯特用了七年的时间做了数千次实验分析才得出的结论。在讲授氧气这一节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科学家们发现氧气的历史,1772年,舍勒通过研究分离出了氧气,但是他信奉流行的“燃素说”,把氧气叫做“火空气”,1774年,普利斯特里也得到了氧气,与舍勒一样,他也信奉“燃素说”,不相信自己的实验结果,同年,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推翻了流行一个世纪的“燃素说”。通过化学史展示可以让学生明白要尊重实验事实,勇于探索创新并要大胆质疑,是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
四、利用化学史,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在讲授元素知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给人类带来福音的镭元素的发现史,居里夫人夫妇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及其恶劣的条件下,经过3年9个月从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盐,并测定了它的相对原子质量,由于长期与放射性物质接触,后来居里夫人疾病缠身,为了科学和祖国奉献自己一生。在讲授氯气时,可以向学生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西斯第一次将氯气勇于战场上,直接参与一场空前的无形屠杀,造成5000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通过这些化学史,学生知晓科学可以造福人类,如果不当使用也可以毁灭人类,从中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借鉴化学史中有用的材料用于化学课堂上们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并行进爱国主义教育,使我们的化学课堂多了一道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