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电力工程项目中引入并实施PM模式,能够使电力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更加到位,使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更具可操作性,使电力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更加有效,使电力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更加科学。本文在对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现行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改进设想,并具体分析了如何构建电力工程项目PM模式。
关键词 电力工程项目 项目管理模式 PM模式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纷纷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形成了多个投资主体和多种投资渠道相互竞争的格局。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缺陷日益凸显,难以完全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从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由此提高电力企业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一、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概述
(一)工程监理制和三方管理模式的介绍。
目前我国电力工程项目大多采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即由业主分别与各专业施工商和设计承包商签定承包合同,另外业主再与监理单位签定委托——代理合同。虽然我国实行监理制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在实施之初,工程监理一般只参与施工阶段的管理,并且重点是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在电力行业中,目前监理仍然只是充当施工期质量检验员的角色,其主要工程还是侧重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工程监理和三方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监理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监理单位介入项目管理的阶段过晚,不能实现真正的全过程管理;(2)监理单位比较侧重于对质量的控制,而忽视了对投资和进度的管理,不能称之为全要素管理;(3)监理制实施过程中,由于对监理单位的职责要求过高,而其待遇又过低,两者之间的不对等,导致监理单位不能切实履行职责。
二、电力工程项目引入并实施PM模式的分析
(一)PM模式(项目管理模式)的内涵。
PM模式,是指项目业主聘请一家公司(一般为具备相当实力的工程公司或项目公司)代表业主进行整个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这家公司在项目中被称为“项目管理承包商”,简称为PMC。运用该种模式管理项目时,业主方面仅需保留很小部分的基建管理力量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决策,而绝大部分的项目管理工程都由PMC来承担。
(二)电力工程项目实施PM模式的优势。
首先,实现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当采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时,项目管理承包商在项目规划阶段即介入项目管理,负责项目全过程的咨询和管理;其次,实现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全要素管理。PM模式的引入,由PMC承担项目进度、质量、造价和安全等要素的管理,真正实现了电力工程项目的全要素管理;最后,以平等的合同关系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业主和PM企业是委托——代理关系,合同法中规定,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因此双方可能通过合同条款来约束双方的权利义务,采用市场的手段进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
三、电力工程PM模式的构建
(一)电力工程PM模式构建的条件。
目前我国还没合格的PM企业,而承包商要成长为PM企业,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同同时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以业主主项目管理为主,因此根据目前我国电力工程的特点和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本文认为可以由电力企业组建PM企业,与项目公司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承担原建设管理单位的职责,负责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管理。
(二)PM企业的组建。
1、PM企业的专业建设。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可以承担电力工程全过程管理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因此发电公司需要自己组建PM企业来实行PM模式。为此,发电公司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充实项目管理专业人才,从设计院、施工单位和咨询公司等单位聘用专业能力突出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2)建立PM项目组织机构,建立采取矩阵式的组织机构。矩阵的水平方向表示项目进度,包括策划、设计、可控性研究、招投标和施工等阶段;矩阵的垂直方向表示个个专业,包括涉及电力工程的地质、水工、结构、建筑和设备安装等多个专业领域;(3)建立包括进度控制目标、质量控制目标、投资控制目标和安全控制目标在内的PM控制目标。
2、PM企业的组建形式。PM企业的组建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由集团公司组建PM企业,负责对所属项目公司的项目进行管理,集团公司拥有一个或多个项目公司。采用此种方式时,由项目公司和PM企业签定委托——代理合同,更能体现公平性;(2)由项目公司组建PM企业,负责本项目公司所属各电站的建设管理。采用此种方式时,PM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行政隶属关系的影响,并且不便于人员的专业培训。鉴于此,本文推荐使用由集团公司组建PM企业的方式,以保证在进行项目管理时维护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
(三)PM模式的实施。
PM企业在组建之初,主要负责本公司所属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随着所管电站数量的增加,PM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它应当以独立的工程咨询工程的身份进行市场化发展,将业务对象扩展到其它公司的项目。与此同时,PM企业应当积极寻求国际合作,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工程咨询服务业的合作,尽快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作者:国家电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工程师)
参考文献:
[1]张融,贺志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和品质管理[J].中外建筑.2006(4).
[2]孙占国,徐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刘卉.浅谈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3(04)
[4]李江华.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适用模式初探[J].电子世界.2012(20)
[5]夏磊.风险管理体系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4)
关键词 电力工程项目 项目管理模式 PM模式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纷纷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形成了多个投资主体和多种投资渠道相互竞争的格局。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缺陷日益凸显,难以完全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从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由此提高电力企业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一、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概述
(一)工程监理制和三方管理模式的介绍。
目前我国电力工程项目大多采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即由业主分别与各专业施工商和设计承包商签定承包合同,另外业主再与监理单位签定委托——代理合同。虽然我国实行监理制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在实施之初,工程监理一般只参与施工阶段的管理,并且重点是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在电力行业中,目前监理仍然只是充当施工期质量检验员的角色,其主要工程还是侧重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工程监理和三方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监理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监理单位介入项目管理的阶段过晚,不能实现真正的全过程管理;(2)监理单位比较侧重于对质量的控制,而忽视了对投资和进度的管理,不能称之为全要素管理;(3)监理制实施过程中,由于对监理单位的职责要求过高,而其待遇又过低,两者之间的不对等,导致监理单位不能切实履行职责。
二、电力工程项目引入并实施PM模式的分析
(一)PM模式(项目管理模式)的内涵。
PM模式,是指项目业主聘请一家公司(一般为具备相当实力的工程公司或项目公司)代表业主进行整个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这家公司在项目中被称为“项目管理承包商”,简称为PMC。运用该种模式管理项目时,业主方面仅需保留很小部分的基建管理力量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决策,而绝大部分的项目管理工程都由PMC来承担。
(二)电力工程项目实施PM模式的优势。
首先,实现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当采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时,项目管理承包商在项目规划阶段即介入项目管理,负责项目全过程的咨询和管理;其次,实现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全要素管理。PM模式的引入,由PMC承担项目进度、质量、造价和安全等要素的管理,真正实现了电力工程项目的全要素管理;最后,以平等的合同关系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业主和PM企业是委托——代理关系,合同法中规定,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因此双方可能通过合同条款来约束双方的权利义务,采用市场的手段进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
三、电力工程PM模式的构建
(一)电力工程PM模式构建的条件。
目前我国还没合格的PM企业,而承包商要成长为PM企业,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同同时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以业主主项目管理为主,因此根据目前我国电力工程的特点和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本文认为可以由电力企业组建PM企业,与项目公司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承担原建设管理单位的职责,负责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管理。
(二)PM企业的组建。
1、PM企业的专业建设。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可以承担电力工程全过程管理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因此发电公司需要自己组建PM企业来实行PM模式。为此,发电公司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充实项目管理专业人才,从设计院、施工单位和咨询公司等单位聘用专业能力突出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2)建立PM项目组织机构,建立采取矩阵式的组织机构。矩阵的水平方向表示项目进度,包括策划、设计、可控性研究、招投标和施工等阶段;矩阵的垂直方向表示个个专业,包括涉及电力工程的地质、水工、结构、建筑和设备安装等多个专业领域;(3)建立包括进度控制目标、质量控制目标、投资控制目标和安全控制目标在内的PM控制目标。
2、PM企业的组建形式。PM企业的组建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由集团公司组建PM企业,负责对所属项目公司的项目进行管理,集团公司拥有一个或多个项目公司。采用此种方式时,由项目公司和PM企业签定委托——代理合同,更能体现公平性;(2)由项目公司组建PM企业,负责本项目公司所属各电站的建设管理。采用此种方式时,PM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行政隶属关系的影响,并且不便于人员的专业培训。鉴于此,本文推荐使用由集团公司组建PM企业的方式,以保证在进行项目管理时维护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
(三)PM模式的实施。
PM企业在组建之初,主要负责本公司所属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随着所管电站数量的增加,PM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它应当以独立的工程咨询工程的身份进行市场化发展,将业务对象扩展到其它公司的项目。与此同时,PM企业应当积极寻求国际合作,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工程咨询服务业的合作,尽快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作者:国家电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工程师)
参考文献:
[1]张融,贺志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和品质管理[J].中外建筑.2006(4).
[2]孙占国,徐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刘卉.浅谈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3(04)
[4]李江华.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适用模式初探[J].电子世界.2012(20)
[5]夏磊.风险管理体系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