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与“三全育人”的耦合作用探讨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三全育人”在实施运行过程中内在的耦合作用,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三全育人”具有引领和促进、融合指导、“理论”咨询、“中介”联通作用,而“三全育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反哺、提升的“耦合作用”。
  【关键词】“三全育人”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耦合作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3C-0133-03
  “耦合作用”是指密切相关的两个事物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作用的关系。“三全育人”是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是国家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和人才培养质量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的教育改革措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方法。“三全育人”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在实施“三全育人”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发挥着引领、指导、推进和促进的作用。而“三全育人”为高校思政课的课程改革、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平台,为思政课科研、教改提供资源和抓手。
  一、高校思政课对“三全育人”的正向“耦合作用”
  (一)高校思政课对“三全育人”的引领、促进作用
  思政课在“三全育人”中起着引领、促进的作用,这是思政课内在的要求和逻辑。在“三全育人”中,人员的培训、内容的把控、渠道的创新、制度的设计、各种育人盲点的打通等,都需要思政课在宏观和微观方面的介入及引导。在我国,育人之道最关键是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年轻人,才能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和接班人。
  思政课在“三全育人”方面起到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撑和指导。“三全育人”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正在尝试、探索中,这种探索不是漫无目的、盲人摸象的探索,而是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支撑和指导,思政课就肩负着提供理论指导和理论准备的责任。思政课从学科特点出发,把“三全育人”的内容融入学科的理论研究中,站在整个教育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研究问题,紧紧抓住“育人”这个核心问题,打破教育就是学技能、学手艺、为找工作服务的观念。教育更关键的是对人灵魂的影响和塑造,对国家、民族发展前途肩负重大责任,思政课要站在这样的高度,站在“三全育人”全貌及终极目的的高度进行理论研究,肩负起“三全育人”研究的理论大旗,为“三全育人”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提供方法和思路。第二,思政课在实施“三全育人”中有优势。首先,具有“人才”优势。从事思政课的教师都是育人的“专家”,对于学生在思想、认识领域的认识要比专业课教师深刻,知道学生的问题在哪里,知道什么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其次,具有理论优势。思政课从本质上看就是育人的课程,在理论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底蕴和丰硕的理论成果,这种理论优势迁移到“三全育人”研究方面是其他课程、专业所不能比拟的。思政课的很多理论、观点与“三全育人”相通,可以借用、延伸到“三全育人”来,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放在“三全育人”中就是“全员育人”,这种理论的相互借用延伸优势是其他学科、课程所不能比拟的。再次,具有实践优势、经验优势。思政课从本质上说就是一门实践课程,课程传授的知识、理论要由内化再外化为行动才算是完成了课程的任务。由于思政课的特殊性,其事实上已经在践行“三全育人”理念。从课程设计上已经涵盖了育人的全过程,从认知、内化到外化、行为再到养成习惯和信念,涵盖了整个教育的过程环节,在实施课程过程中已把相关方面和人员都纳入教学计划中。
  (二)思政课对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融合指导作用
  实施“三全育人”是思政课的职责,在专业课中推行“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努力。长期以来,专业课以其“专业”特性,在教育上往往表现相对“封闭”的特性,在传统教育链中专业教师只传授专业知识,导致专业课教育事实上往往是只完成了教育环节中传授知识的环节,其他的环节被忽视或弱化了,教育育人的本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实施。“课程思政”的提出打破这种课程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打破专业课只负责专业知识的传授的状况,使教育回归其育人的本来面目,而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中,思政课可以利用其优势发挥助推作用,与专业课教师一道从课程设计着手,把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的建设和教学中。“三全育人”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在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融入“育人”的“思政”内容,思政课可以结合各专业课程的特点,依靠思政课的师资优势、理论优势、实践经验优势协助各专业课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把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和专业课的教学目的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三全育人”中的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三)思政课对“全员育人”中的“理论”咨询作用
  “三全育人”中“全员育人”是重要的内容。“全员育人”要求包括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在内的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提高育人意识,自觉承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任务。由于思维的惯性,学校各部门在实施“三全育人”中往往局限于本部門、本职工作,没能站在更高的更全面的角度看问题,或把“三全育人”看成额外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课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首先,思政课要利用理论优势宣讲“三全育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引导学校的行政部门和职工转变观念,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真正意识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责任和工作,在思想上由消极转变到积极,以这样的姿态投入到育人的工作中去。其次,“三全育人”在很多学校都是“全新”的工作,特别是学校的行政职能部门不知如何开展、实施“三全育人”,因此制订实施“三全育人”的方案或计划就尤为重要。思政课应在“三全育人”具体内容上对学校各部门提出指导意见,协助学校部门起草、完善和实施方案。再次,学校各部门实施“三全育人”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观念、习惯的问题,有些是机制的问题,有些是理论认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思政课要积极主动负起责任,对教职员进行培训,疏导思想认识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协调理顺机制问题。让学校的教职员工认识到“全员育人”就是人人育人,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参与到对学生的目标教育中去,行政、后勤部门与教学部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形成齐抓共管的育人局面。   (四)思政课对“三全育人”的“中介”联通作用
  开展“三全育人”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同时也是社会的责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是社会应负的责任。“三全育人”的提出体现了全民办教育、参与教育的理念,也是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力量、个人参与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为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撑。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的地位愈发重要,狠抓教育已经是社会的共识,企业渴望得到合格的优秀的人才,家长更是希望儿女成才,都有积极参与到教育的愿望和动力。相对于学校这样的教育专业机构,社会上各种力量毕竟在育人方面不是专业的,如何调动和利用好社会的力量参与到“三全育人”工作中,需要专业的机构、部门来做这方面的工作。在引入、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到“三全育人”工作中,思政课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思政课有着无可比拟的信用资源,要想把社会力量引入“三全育人”中来,获得信任是关键的一环,要让社会组织、个人放心、满意,思政课刚好满足这样的要求。思政课传导的是正能量,思政教师在人格上是可靠的,是有理想有信念追求进步的一群人,和这样的群体合作是可以放心的,这是思政课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三全育人”的先天优势。其次,思政课相较于专业课,与社会面接触更广,视野更宽,更知道如何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打交道,同时能更准确地把握政策。与专业课只在本行业本领域发挥影响不同,思政课面向的是整个社会,研究的是社会,传播的思想观念也是面向社会,思政课在实施课程中需要与社会个人或组织进行各种合作,建立课程实践基地,参与各种“三下乡”活动,承担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和宣传任务等,和社会、个人的方方面面的接触比较多,在将社会力量引进“三全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三全育人”对思政课的反哺、提升“耦合作用”
  (一)“三全育人”给高校思政课改革、思政队伍建设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政策依据及建设平台
  “三全育人”的实施给思政课深层次的改革、提升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建设平台。教育部关于“三全育人”相关文件明确提出构建一体育人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着力打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断点,唱响育人最强音,使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不断适应和满足学生的诉求,这就为思政课的深层次改革和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及资源保障。“三全育人”的实施对思政课是压力和挑战,但同时更是机遇。在“三全育人”中以塑造人的灵魂和思想为己任的思政课是,涉及面变广了,要求更高了,遇到的问题更复杂了,这为原来相对单一、封闭的思政课进行深层次改革、提升提供了契机。学校可以利用“三全育人”提供的政策和平台在课程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加大创新,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二)在“三全育人”实施中打造思政课的品牌和“金课”
  “三全育人”的实施为思政课的改革、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思政课在引导、促进“三全育人”过程中,可以利用“三全育人”的资源培养、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重点培育思政课的领军人物、卓越人才和骨干教师,打造一支过硬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与专业课共同打造、建设实训基地和教师的研修基地,打造“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品牌,创新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集体备课平台与机制,结合“三全育人”实践不断提高思政课的科研水平。打造思政课“金课”是今后思政课教改的一个方向。由于“金课”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它是国家对思政课的创新要求,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三全育人”的实践可以从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方面提供借鉴和尝试。首先,思政课“金课”要有高阶性。高阶性,就是思政课要对知识、能力、素质进行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课程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是知识、能力、素质的结合,而且不只是简单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合。新形势下,思政课要培养学生认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在课程中避免简单的提供标准答案,更多的是能力和思维的训练。其次,思政课“金课”要体现创新性。思政课的创新性一般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政课的内容要体现前沿性和时代性,体现出课程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二是思政课的教学形式要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有最新的教学理念,做到教学相长,相互启发,有问有答,人人参与,有高度的互动性;三是思政课的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不轻易下结论,不简单地给出答案,鼓励学生去思考、质疑探究,感受理论的魅力和力量,学生能够在课程中把自己的气质和个性特点发挥出来。再次,思政课“金课”要有挑战度。挑战度是指课程有一定梯度和难度,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难度方面,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共同探讨,才能够得着、抓得到。老师要认真花时间花精力花情感备课讲课,学生课上课下要有较多的学习时间和思考,有相应的机制做保障,這样才能打造成真正的“金课”。
  【参考文献】
  [1]唐敦双.“互联网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模式[J].智库理论,2018(50)
  [2]刘胜男.新时期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运行模式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3]刘顺传,徐祖平.“三全育人”大德育观下全员育人导师制探析[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全育人’背景下民族地区高职思政课改革研究”(GXGZJG2018B078);2019年度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偏远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学习能力研究”(广现职发〔2019〕54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卢喜朋,男,广西贵港人,硕士研究生,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主任,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编 黎 原)
其他文献
无障碍传播就是扫除信息传播中的一切障碍,实现信息平等地“到达人人”的过程。无障碍传播不仅是一种倡导信息平权的理念,更应该被具体化为推动信息无障碍建设的理论框架。针
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在农产品质量、卫生检验检疫、标签和包装、环境保护以及农产品出口企业认证等方面都有
资料与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258例带状疱疹病人中,男163例,女95例;年龄17~93岁,平均54岁;病程3~34天;并发细菌感染者27例;病变部位于头面者23例,颈肩者25例,胸背者83例,
通过对科研众包模式的类型以及业务流程分析,厘清其在实施过程中的需求,论述了图书馆在科研众包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性地提出了图书馆服务科研众包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现代油田电测井法技术,通常只能测量井下地层电阻率值而不能测量地层相位差信息,因而影响了对地层含油饱和度的评估。复电阻率相位检测技术是目前复电阻率测井技术的一个主要的
【摘 要】本文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1+X”证书制度为背景,针对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專业人才培养中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学历教育与考证培训割裂、教育师资队伍薄弱、证书的开发与选择存在无序与盲目、市场对人才的认可度欠缺等问题,提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历教育与考证培训有机融合、加强师资建设、合理遴选证书、促进“企业、院校、政府”多元主体协作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应用型本科 财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所以,职业中学的校长首先必须具有校长的基本素质:在政治思想方面,要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